九龍坑村公所2024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它是一個民間慈善組織,贈醫施藥,開辦學校,以及提供殮葬幫助服務。 樂善堂後來搬移到龍崗道口,仍辦學校和醫療所。 五十年代末,政府開始徵收沙埔鄉地,九龍十三鄉委員會成立專責委員會,成功爭取獲政府給予以屋地換樓地的賠償。 但到七十年代末,香港政府宣佈停止這項政策,改以市值折現賠償。

  • 茶果嶺多個舊石堂封山後由一兩新石商繼續經營。
  • 十七世紀末遷海令撤銷後,朝廷招募客家人來新安縣拓殖,彼等多避開廣府大族勢力範圍,選東部無人荒野海濱落籍。
  • 毗鄰大埔富亨邨的近市區村屋,步行至富亨邨只需數分鐘,飲食、購物、街市買餸、學校、醫療診所、出外交通等等生活所需,皆可以靠富亨邨一帶之配套。
  • 新界東北地區的發展跟19世紀初設立的東和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該宗祠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這使得吳氏有需要將祖先上溯至古代的延陵季子,使到無論吳成達或其他吳氏子孫,均繼承了貴族的身份,於是建祠祭祖便完全符合清朝的法律。
  • 樂善堂後來搬移到龍崗道口,仍辦學校和醫療所。

十九世紀時,這四條客家村落組成村盟,合稱為「四山」,在茜草灣天后宮偏殿設有「四山公所」。 村盟的主流經濟是採石,村內有很多「石堂」(客語,即採石公司),石材供本土及廣東沿岸村落作建築用途。 駐紮在九龍寨城的官員,奏准清廷冊封每山一人當代表,正名為「四山頭人」。 主管地方大小事務及獲清廷授權向官批石堂徵收稅務。 四山頭人雖不是官員,但享有特殊地位,可穿戴清官服飾,有儀仗隨員高舉「肅靜迴避」牌匾及鳴鑼喝道開路。 九龍城寨負責徵收「官批石堂」的稅務官員履新時也先拜會「四山頭人」再行事。

九龍坑村公所: 活動訊息

曾姓族人於1671年遷入荔枝窩,黃姓族人則於1735年遷入,全村村民皆為客家人,以漁農為業。 根據時任輔政司的駱克爵士於1899年提交的 《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資料中,荔枝窩有300人居住。 於1975年出版的《香港九龍新界地名志》所夾附的1955年非正式人口普查資料,荔枝窩有455名村民。 1897年英國租用新界,隨即把村內土地從新登記。 鯉魚門的「官批石堂」續一被「封山」,而各石礦場在1904年左右才得發新牌繼續經營。 在此期間,有些村民從事建築、造蓆、製粉、釀酒、曬咸魚等工作;也有村民從事非法釀酒、販買鴉片、開設煙格和賭檔等。

「鯉魚門」是一水道之名,初見於十六世紀時《粵大記》的海圖上。 原先由英軍在1885年建的「鯉魚門炮台」今已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這說明以「鯉魚門」這專名為首的設施卻是座落在港島那邊岸。 但當今一般人說「鯉魚門」,這泛指九龍這邊岸的「鯉魚門村」。 經歷百年,「茜草灣」地貌全改,「茜草灣」部份地方甚至給賦與新名「晒草灣」。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山 Cloudy Hill

山坑水仍流,但塘已經埋咗,變咗屋苑頌榮居,隔籬向山嗰邊,變成屋苑數碼都城。 九龍坑村公所 鄉事歸粉嶺鄉事委員會,分塘坑上同塘坑下,山仔之北為上,南為下。 南坑村,相信是由於村旁一條沿自九龍坑山的山坑而命名,南坑村鄰近大埔舊墟,而大埔舊墟由大埔頭鄧氏建立,是明朝年代由粉嶺龍躍頭鄧氏的一派分支。 泰坑文氏未建太和市之前,大埔舊墟有不少船隻在此停泊,遠至瀝源等一帶的村民亦乘街渡到舊墟買賣,其後建立天后廟,是大埔頭鄧氏最大財勢的時期。 根據1899年的 《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資料,三椏居民人數為150人。

九龍坑村落所在,昔日曾是大埔區通往打鼓嶺和沙頭角區必經之處。 在古道上,1925年,有客籍人士在合雲山腰建立「盤王古廟」,供奉香港唯一的盤古大王,並祀觀音、華佗、譚公和惠東石門山眾仙姐。 當年廟姑為善信祈福問卜,診病施藥,香火鼎盛。 但是隨着時日變遷,古道人迹漸稀,廟宇故趨沉寂,幸好近年在村民及善信努力下,成立重修委員會,古廟重拾靈光。 相對於新界其他原居民鄉村來說,九龍坑村的立村較遲,約在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當時祖輩已落籍新界的村民,有李、陳、彭、徐、王等姓氏,先後遷到這裏。

九龍坑村公所: 資訊公開

此外,往香港島筲箕灣或九龍灣水道沿岸村落則要坐手搖的橫水渡或「三順利電船公司」的「電扒」(即電船)。 範圍約為彩虹道新蒲崗工廠區東北面至龍蟠苑、鳳德邨一帶。 九龍坑村公所 今鳳德邨的雙棷樹標誌,來源於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會長陳金華結婚時在家門種下的一對棷子樹。 1941年冬日軍攻佔香港後,沿今彩虹道興建石水渠,一來擴大啟德機場的面積,二來使機場免受洪水的侵襲。 換言之,在當時石水渠以內的土地,就是新機場的範圍。

相比大欖、西貢西等郊野公園,林村郊野公園名氣稍弱,林村鄉正積極提升市民的認識。 林村鄉公所首副主席張振邦說,已有團體計劃冬季在林村舉行大型行山活動,以牛牯嶺行山徑為起點,由此進入林村郊野公園,但因為疫情暫未落實。 事實上,該徑入口附近就是林村許願廣場,可聚集人流及交通便利。 張振邦又說,自小已聽聞牛牯嶺之名,牛牯即是牛仔,應是指地形相似。 當時,泰亨村文氏(1892年) 組成大埔七約,跟大埔頭鄧氏的地方勢力並行的聯盟。

九龍坑村公所: 香港島

村中沿岸盛產石材,立村原居民多是姓羅、曾、盧、鄭等的客家籍石匠。 「牛頭角」於1965年遷拆,70年代起開始發展為一大住宅區,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半數住宅都是座落在「佐敦谷」及「鱷魚山」這兩地區。 「牛頭角 」原鄉(位於今「定富街」及「定安街」鄰近接壤區域)現今已亦成為主要住宅區;而填海取得之地則大部份成為工商業區。 十九世紀時「牛頭角」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海灣,西北望「九龍城」一帶村落,東南接壤是「茜草灣」、「茶果嶺」、「鯉魚門」等村。 村中沿岸盛產石材,立村原居民多是姓李、廖、申、盧、繆等的客家籍石匠。

民系之間的分界開始模糊,香港人身分比民系身分更獲認同。 村公所除了是村民聚會的地方,也兼任鄉村居民代表選舉時投票中心。 路過 大埔北汀麗路旁的「南坑村」,南坑村位於九龍坑山下與富亨村旁,九龍坑山是衞奕信徑其中一段,名字源自山下之九龍坑圍村。

九龍坑村公所: 元朗區西北部

最高點九龍坑山 難度6級 [中級路線] 短評一段又接一段的梯級,徐徐地拾級而上,沿途鳥語花香,但掩蓋不了長長的石屎梯級帶來的厭悶感覺。 山上景觀逐漸開揚,可飽覽大埔以及八仙嶺一帶景色。 九龍坑村公所 及後經衛徑前往流水響水塘,欣賞恬靜的湖水山色,最寫意不過。 九龍坑村在大埔區北,背枕九龍坑山(俗稱雲山)的西北山麓,據說因村後有九條山澗分流而下,故有九龍坑之稱。 在帶領我們前往古廟的路上,陳村長說,有一名日籍婦人每天風雨不改地前來參拜上香。

碑文提到的東和墟,從文中得知在未修建此路前,村民得攀山越嶺才能往東和墟墟市。 此路便是由荔枝窩村的曾、黃兩個最大家族出資修建。 在搜集資料時,發現不少書籍所列的七村皆不同,幸得好友分享《沙頭角慶春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紀念特刊》,才能確定慶春約七村為荔枝窩、鎖羅盆、三椏、牛屎湖、梅子林、蛤塘及小灘。 原居民鄉村在居民代表外,會另外最少有1個原居民代表,多於1個原居民代表的鄉村會在()內註明。 另長洲和坪洲分別有39名和17名街坊代表。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村公所

面對七約聯盟,大埔頭鄧族亦聯同七約成員以外的鄰村,例如南坑村、九龍坑、三門仔等組成「聯益鄉」抗衡。 每年「聯益鄉」參與大埔舊墟中天后宮的祭祀活動,進行祈求平安。 《沙頭角慶春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紀念特刊》。 香港:慶春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 建醮委員會,2010年。

之不過道喺九龍城,並唔經隔坑村,只係借名命名。 隔坑(Kak Hang),又叫隔坑村(Kak Hang Tsun),係香港一地,又係一村,喺新九龍界內,介於蒲崗同衙前之間。 村約莫喺家下衍慶街同彩虹道間,喺香港日治時期拆咗,日後化爲新蒲崗西部。 在粉嶺公路擴闊工程下,當局拆卸橋頭行車天橋,並於九龍坑建造一條新行車行人天橋跨越粉嶺公路及東鐵,在東鐵東面地區提供標準行車及行人連接通道,有效解決上述交通問題。

九龍坑村公所: 新界東南選區(西貢、沙田東(包括馬鞍山))

當年,區內有羅氏整個家族移居鯉魚門,但他們都回到茶果嶺的石廠及採瓷土廠工作;後來,一家族成員還在鯉魚門經營「旺賢石廠」直至1967年。 除了海灣沿岸地區外,「牛頭角」主要有兩座山-佐敦谷及鱷魚山。 當時「牛頭角」工業區的重工業有拆船、修船、造船、冶鐵等廠房,而輕工業就有當時香港最大規模的淘大豉油生產工場等。 1953年時,海旁建有「牛頭角碼頭」(位於現時偉業街近「九倉電訊廣場」),提供往來港島「灣仔」的「渡輪」航線及往來港島「北角」的「電船」航線。 60年代初,大規模填海工程把九龍灣海岸線拉直,這使渡輪碼頭遷往新填成的觀塘海旁,最後易名為「觀塘碼頭」(位於現時海濱道)。 在這期間內,日軍為著擴建啟德機場,將機場附近的鄉村拆毀,大磡村亦不例外。

九龍坑村公所

「鯉魚門商會有限公司」在1966年成立,不時與商戶、有關政府機構聯合舉辦各類活動,推廣旅遊。 70年代晚期,「互助委員會」成立,為村民服務。 「鄉公所」、「商會」、「互助委員會」全都是咨詢架構組織。 此外,區內「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之「鯉魚門社區服務處」自80年代開始向區內人士提供多元化服務,造福各階層村民,特別是弱勢社群。

九龍坑村公所: 沙田區東部

墟市原名為桐蕪墟,後改稱為東和墟,據說是新安縣東部十約村落和衷共濟的意思。 往新界東北行山,路途遙遠,因還未有大型發展,仍保留天然鄉郊的氣息,每次踏足都讓我感到平靜和喜悅。 去多了廢村,越感好奇,便開始找書看看新界東北的歷史,並不時更新舊有文章的內容。

九龍坑村公所: 路過 大埔北南坑村

和平後,村民租用民房,於1946年創立「海濱學校」,推舉「葉宋」為校監。 村民又分別在1953年及1960年籌款建校和擴校。 學校在70年代全盛時有十二班,學生達五百人強。 1995年,學生人數驟減,班數縮至四班;但受97回歸後實施的內地移民來港政策影響,學生人數增加,班數回復六班。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山

現時浩然廬外的鐵欄上的信箱,仍印有潘宅字樣。 大宅內並沒有陰森氣氛,門前花園草地整齊,大屋陽台擺滿盆栽,屋內更有兩隻巨犬守門。 記者向屋內人士表明採訪來意,但他不願接受訪問。

九龍坑村公所: 大埔區

不知何故項目最終沒有完成,只標示為已終止項目。 1899年《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資料及1955年非正式人口普查資料,均未有紀錄蛤塘居民的人數。 翻查資料發現,1959年10月19日華橋日報的報導提到將於鎖羅盆山腰建一小型水塘,除接駁喉管供應食水予鎖羅盆村居民外,亦安裝了海底水管引水至鴨洲。 香港工商日報1960年7月23日報導提及是項工程由新界民政署籌劃,並由英軍及美國經援會合作興建。

牛牯嶺行山徑終點處約高360米,接入林村郊野公園。 這時兩邊高樹形成的林蔭清涼,泥土山徑走來舒暢。 約走20分鐘見三岔路口,前路兩方分往粉嶺車站及白牛石經大刀屻。 九龍坑村公所 牛牯嶺行山徑位處北大刀屻東南山腰,它實質是昔日的軍用石屎公路,10多年前,此徑名稱並未出現,行經旅人只稱它為登大刀屻捷徑。

九龍坑村公所: 新界(二十七鄉)鄉村

他們真的很可能連在山下租一小塊田地的錢財也沒有,但更不甘心不情願跟地主官府打交道,嚮往自立自足的生活,不管貧困隔絕到何程度。 廟宇多年前曾由一名來自禾坑的阿姑主持,懂得中醫學理的她為許多善信開藥解籤,加上盤王有求必應,古廟長年香火鼎盛。 李叔叔說,每年的二月初八與十二月初八都是村中的大日子,為一年作願和還神。 本文介紹的是位於東鐵軌以東、新界專綫小巴25B線常規班次的九龍坑/元嶺總站及中途站:關於位於東鐵軌以西大窩西支路的「九龍坑」巴士站,詳見「九龍坑 (大窩西支路)」。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一號,政府憲報公佈有隔坑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