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物種的保護狀況進行評估時會考慮不同的因素,包括一些統計的信息,例如剩餘數量﹑隨著時間整體數量是增加或是減少﹑繁殖成功率﹑已知的威脅等等。 植物絶滅危惧種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最知名的全球保護狀態列表及排名系統。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就列出了許多瀕危物種,這些是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架構下,野生物種中第二嚴重的保护状况,僅次於極危物種(CR)。 2012年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出了全世界3079種動物及2655種植物是瀕危物種。
瀕危物種是指物種由於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數量稀少、棲地狹窄等種種原因而導致其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 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 199個國家已經簽署了協議同意建立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以保護瀕危和受威脅的物種。 植物絶滅危惧種 註:“低危”和“依賴保育”為1994年啟用的2.3版名錄中的等級,在2001年啟用的3.1版名錄中被取消。
植物絶滅危惧種: 生物を絶滅から救う!環境省による生息域外保全
1998年的瀕危動物有1102種,瀕危植物有1197種。 雖然被稱為名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個評估全球物種保護狀況的系統,其中包括「數據缺乏」物種 植物絶滅危惧種 – 植物絶滅危惧種 在確定其狀態前需要更多數據和評估的物種。 「近危」和「無危」的物種已被完整評估,並發現具有相對健壯和健康的數目,然而這些數量可能會下降。 人工繁殖是在人類控制環境的禁區繁殖稀有或瀕危物種的過程,如野生動物保護區。
- 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
- 199個國家已經簽署了協議同意建立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以保護瀕危和受威脅的物種。
- 人工繁殖是為了拯救稀有或瀕危物種,所以物種數量應該趨於穩定,不再有消失的危險。
人工繁殖是為了拯救稀有或瀕危物種,所以物種數量應該趨於穩定,不再有消失的危險。 瀕危物種可以透過生物複製來增加群族大小,滅絕的生物也可以用複製或人工選殖來複活。 植物絶滅危惧種 植物絶滅危惧種 在2003年,科學家用複製技術成功產出一隻爪哇野牛,在動物園中活了七年。 植物絶滅危惧種 斑驢計畫則利用人工選殖,自1980年代開始試圖將一百年前滅絕的斑驢(平原斑馬的亞種)從平原斑馬中重新育種出來,至2013年已經繁殖到第五代,個體帶有斑驢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