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2D或3D技術,是由設計者調較不同參數,如再由電腦計算出所產生的效果。 而IMRT則是相反,由設計者輸入想電腦達成的效果,而電腦會自動透過調較不同參數,盡力達到目標,這也被稱為逆向計劃。 由於單一布拉格尖峰並不寬,需將數個布拉格尖峰合在一起,就可延展布拉格峰以包覆腫瘤的大小。 採用質子放射治療可以減少正常組織接受到的放射劑量,因此可以用在靠近重要器官的腫瘤或已經接受過放射治療需再次放射治療的病患身上。 為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腫瘤放射治療技術,質子放射治療對病灶區週邊正常組織的傷害小很多,相對地副作用也較少。
- 例如鼻咽癌的腫瘤通常被眾多重要器官,如口水線、腦幹及視覺神經等,所包圍.
- 您可隨時從我們網站的Cookie聲明中更改或撤回您的同意。
- 但有時釔-90微粒亦有可能游離而進入正常肝組織或其他器官而造成損害。
- 在1951年,開放性神經外科手術的死亡率接近40%,於是瑞典神經外科醫生Lars Leksell便以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作為手術的替代療法。
- 所謂影像導航放線治療是利用放射治療機器本身內建或其他外加的影像導引裝置,在治療前,先以X光取得影像,並與治療計畫的影像即時比對;若有位移,經電腦或醫療人員確認後,遠端遙控及時修正位置,彈指之間即可完成位置修正。
- 舉例來說,若某些角度之照射會造成正常組織的傷害較大,則電腦在設計規劃時及實際執行治療時,該位置射束其強度就可能會調弱,反之亦然。
因此,強度調控放射治療除了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外,更可以降低治療後遺症。 從以往需配帶入侵性框架,直至近年絕大多數醫院都轉用無框架式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圖五),這樣病人便無須接受局部麻醉以裝上框架,舒適度便大大提高及不會產生任何傷口。 再加上實時影像導航(Real-time image guided)設備,如德國的Brainlab ExacTrac放射治療之實時影像追蹤調控系統,治療的準確度及效率便能顯著提升。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這套系統配置了兩對低能量X光管、X光感測器(圖六)及紅外線影像導引功能設備(最新還附有熱能探測技術);再加上先進的影像融合術,使治療定位的準確度達到1毫米以下,另外治療一個靶區的時間只要20至30分鐘。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治療特色
「定位X光機」是在治療現場,協助即時追蹤及鎖定目標腫瘤位置,令治療準確度極高;亦正因如此,治療腦部腫瘤時,不須如其他放射手術平台般,以頭釘固定病人頭顱,大大減低了對患者的傷害。 部分腫瘤,如肺癌、肝癌等,會隨人體呼吸而移動,傳統的治療,須要增大電療範圍,對正常組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而「呼吸同步系統」能偵測並鎖定隨着呼吸移動的腫瘤,機械臂會即時因應改變,帶動直線加速器移向指定坐標,向腫瘤投射,達成實時的呼吸追蹤放射治療。 通常用作治療腦部惡性及良性腫瘤,或個別類型的頭頸部腫瘤。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永慶癌症尖端醫療中心引進最新質子治療儀器,提供最佳的腫瘤治療方法。 IMRT是將欲治療區域當成一個靶,利用多種方向的射束對準靶做順形治療。 再以射束透視 (Beam’s eye view)的觀點去評定靶厚度大小,依照靶各部位厚薄的不同而給予“最適強度”。 所以IMRT是使用多重、複雜的照野劑量給予方式,將加速器所產生的單一射束分成許多可獨立調控的小射束。 這些小射束的強度調控可藉由直接調控加速器本身的動作在各種不同的方向使用多重共平面和非共平面的射束,藉著改變射束輸出時間、旋轉臂的轉動速度以及平檯 位置。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了解放射治療
質子治療為局部治療,如一把看不見的手術刀,不會有全身性副作用。 如同傳統放射線治療因照射部位與劑量會有不同程度之組織反應,但因物理效應能將其副作用減到最低。 右圖:質子治療,因質子射束之布拉格峯與筆尖掃描技術使劑量集中且順著腫瘤形狀照射,正常腦部與腦幹被照射的體積很少,因此可提高控制率、降低副作用。 永慶質子中心引進世界最先進的迴旋加速器,給病人最精準的治療,讓病人副作用更少、放射線更集中在病變上,治療期更短、效果更好,對組織的傷害低,讓病人進行治療後可以繼續逛街、工作、上學等等,維持日常生活品質。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在強度較弱的部分則為適應不同危及器官部位所產生的強度調控。
目前台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永慶癌症尖端醫療中心共有三間質子治療室,全面引進最先進的筆尖掃描質子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但是對IMRT這種技術而言,必須依靠著大量的小照野和不同入射方向來達到順形調控強度的要求。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如果再依循傳統的正向思考方式來設計治療計畫,將會花上操作者一整天的時間在嘗試錯誤間去找出適合的劑量分布和治療計畫,因此發展出一種逆向思考的模式去進行治療計畫的設計 。 如果您正接受針對腹部的放射治療,您可能會胃部不適及感到噁心。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要研發出這麼多不同的儀器及技術,就是為了應付不同的需求,令放射治療的效果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因此,單純追求最先進的技術和儀器的意義並不大,先進程度與治療效果不一定成正比。 最重要是該技術和儀器能夠針對病人當下的情況,作用才會是最大。
與其他類型的體外放射療法(如放射療法或光子療法)相比,質子療法的主要優勢在於質子的劑量沉積在一個狹窄的深度範圍內,從而實現對附近健康組織的進入、退出或散射輻射劑量最小化。 在評估是用光子還是質子治療腫瘤時,如果必須向目標組織提供較高的輻射劑量,同時明顯減少對附近危險器官的輻射,醫生可能會建議質子治療。 美國放射腫瘤學會質子束治療指南指出,如果為了盡可能不傷及周圍正常組織,同時”以光子為基礎的放射治療不能充分施展”,並且判定患者能因此獲益,那麼向病人建議質子治療是合理的。 與光子放射治療一樣,質子治療通常與手術和/或化療一起使用,以最有效地治療癌症。 在香港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至2010年左右,許多都是以直線加速器 (圖一)配以特殊的圓形准直儀使用非常窄的照射光束。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的副作用
按照診療資料顯示﹣52例中有4例因各種原因中斷治療;另外有3例至截稿為止尚未得知病友的狀況。 若依身體部位及腫瘤性質作區分,總共得頭頸部、胸部、消化道、婦科、以及轉移性癌等五大類;詳細的分類及人數請參見附表一。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52例當中至完稿時有45例的資料進入統計分析﹕分為(A.)未手術有腫瘤者:完全緩解-7例,部份緩解-13例,穩定-2例,復發1例,惡化2例;有效率為88.0%。 45例當中僅有2例發生三級急性反應,佔4.4%,符合一般低於5%的標準。
放射治療設備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展,高科技直線加速器設備已取代早期使用的鈷60治療機。 直線加速器所提供的高能量X光射線,不但可治療較深的腫瘤且能降低體表的傷害。 由於臨床放射治療的需要,設備廠商依據不同的需求設計出不同特色的放射治療機器,加上配合其他相關輔助系統,來提供患者最好的治療效果。 例如在直線加速器加上特殊的多葉準直儀,並配合特殊的電腦治療計畫系統,便能進行強度調控的治療。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準確的治療(一)直線加速器的每日品保
可是這樣會同時增加腫瘤附近的正常組織或器官接受到高輻射劑量的範圍,因而增加出現副作用的機會。 呼吸調控技術的目的是減少胸腔和腹腔的腫瘤移位,從而減低因呼吸運動而產生的治療誤差,縮少治療的範圍及減少正常組織不必要的輻射劑量。 所以呼吸調控技術在高劑量治療(如:軀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中尤其重要。 電腦刀使用兩個X光射源做影像導引定位用途,在治療中會經常擷取X光影像作為定位的修正參考。 每次治療可能會照許多張X光,除了稍微增加低劑量的輻射曝露,也會造成治療時間的延長。
傳統X光射線由於穿透力強,能摧毀腫瘤,但其穿透性使腫瘤前、後方的正常組織皆易受到傷害。 一般放射線治療的完整療程需要數週的時間,每天每次治療時患者的姿勢不可能完全相同,加上體內器官移動,例如呼吸,也會產生誤差。 傳統的處理方法是適當地加大照射範圍,避免因誤差而沒有治療到應治療的病灶;但這樣做也會讓周圍的正常組織接受額外的劑量而增加副作用發生的機會。 因此「影像導引放射治療」就是在每次放射線治療執行之前,利用低能量的X光擷取影像,與原先治療計畫之影像做比對,確定治療部位精確無誤之後才執行放射治療。 藉助影像導航放射治療,就可以減少治療範圍的不確定性,提高治療準確度,降低副作用的發生率。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螺旋放射治療系統 Radixact X9 – Tomotherapy with Synchrony Tracking System
是次個案由張淑儀醫生負責手術部分;關永康醫生負責放射治療(即電療)部分。 子宮頸癌的標準治療方法是化學療法結合體外放射治療(EBRT),化學療法/ EBRT後進行近距離放射治療可改善整體生存率。 一項研究發現,與僅接受EBRT的患者相比,接受近距離放射治療的女性的4年生存率提高了12%。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關永康表示,在香港,一般情況下病人普遍採用體外放射治療,但一些曾做手術而又復發的病人則適合採用近距離放射治療。 乳癌中期治療的上集說到體外放射治療和近距離放射治療的價值,今篇我們邀請到關永康醫生分享最新的治療技術,另外也會分享張淑儀醫生和關永康醫生的治療個案,令公眾對乳癌治療有更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