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強變形蝸居2024詳細資料!(小編推薦)

M+ 博物館開幕典禮同日,一名示威者因叫喊「港獨」等口號被判囚五年九個月。 如此世道,我在新開的、光鮮亮麗的博物館看展覽,實在奢侈到不行。 我反複拷問自己,然後想起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2019 年提出的博物館新定義——「博物館是民主、包容、多元的空間,用以進行有關過去與未來的批判對話」。

張智強變形蝸居

江記用色大膽鮮明,以強烈的視覺風格製作一段全長約7分鐘的動畫,藉以探討城市與身體的關係。 熒幕四邊配置了鏡子,令動畫畫面無限延伸,猶如正在觀看萬花筒裡的繽紛影像,帶來極大視覺震撼。 這是黃楚喬其中一幅「合成攝影」作品,她用Photoshop作試驗將攝影和畫作結合。 照片主角是英女王和香港小姐的合體,背景加上清朝《乾隆觀馬術圖》摹本,使人思考歷史和未來的交接。 他小學讀慈幼,中學讀皇仁,比同學小一歲,總是班上最矮小,性格內向,但憑着成績名列前茅而突圍。 「我運動不叻,所以讀書要好叻,那時鬥得很犀利,逐科鬥成績。那年代大家都不是有錢人,唯一出路是贏人。」會考滑鐵盧,不能升讀原校,轉到筲箕灣官立工業中學讀預科。

張智強變形蝸居: 蝸居個案一:309 呎蝸居變影音天地

以人煙稠密聞名的香港,土地問題一直存在,不少建築師都會從建築設計着手,試着解決這個難題。 這一點在住宅範疇尤為顯見,無論是公共屋邨還是私人樓宇,不少都集休憩空間、商舖、居所於一身。 他設計有如變形金剛的32平方米(344平方呎)家居,設計師就利用了高樓底及隱藏式家具等元素, 公屋靚裝 的費用只需17萬元。 館方表示,M+開幕日起12個月內,持有效身分證明文件的香港居民可免費參觀M+展覽,門票由下月1日起經M+網站預訂。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的2019冠狀病毒病初步確診輸入個案,53歲男患者為貨機機組人員,他所住的大角咀凱帆軒列為受限區域,全部三座居民須接受強制檢測。 患者居於凱帆軒1座,無病徵,3月和4月曾在香港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

張智強變形蝸居

作品始於藝術家外婆離世,他寫了過百封給亡者的信件,抒發喪親之痛,繼而認定書寫的治癒力量。 餘下章節,彭綺雲表示是透過平面設計、建築歷史及流動影像,表達香港獨特的視覺文化現象。 然而此處說明文字以「社會政治氣候在1980至1990年代發生轉向」,簡單交代六七暴動及之後回歸等政治格局下平面設計特色,問到是否不夠清楚時,彭綺雲指說明需要讓14歲的年輕參觀者亦能明白,將有錄音導賞輔助。 「《香港:此地彼方》以至整個空間布局,自兩、三年前開始策劃。」M+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說,展覽分為「此地」、「身分認同」、「地方」、「彼方」四個章節,通過互相交錯的多重視角,包括個人以至集體角度,展現香港視覺文化,反映這座城市的活力。

張智強變形蝸居: 蝸居設計千變萬化

同時展覽空間佈局猶如迷宮,但「身分認同」與「地方」章節連接的展廳最為寬闊,彭綺雲說設計上想做到「compress and release」的效果,「compress」部分反映香港城市的壓迫感。 甫入展覽見的首份作品是「九龍皇帝」曾灶財筆墨題字的一對門,繼後見呂壽琨、王無邪、靳埭強的「新水墨運動」作品,屬「此地」展區,呈現香港藝術家的在地藝術創作和生活感悟。 其後進入「身份認同」展區,可見政府新聞處創作總監許敬雅(Arthur Hacker)的「垃圾蟲」清潔香港運動海報、陳幼堅、黃炳培等著名設計師的作品。 張智強變形蝸居 張智強變形蝸居 接下來便是「地方」展區,以建築模型、相片、文獻等展品,介紹香港的新舊特色建築物,包括政府總部、力寶中心、九龍寨城等。

江康泉是傳媒以外少數看過展覽的人,加上與策展團隊合作,讓他理解M+希望表達的香港視覺文化是多元和充滿活力的,在非常壓縮的城市有繽紛的創作,這也許呼應彭綺雲提到的「release」。 張智強變形蝸居 江康泉說M+團隊希望他的作品為展覽總結,給觀眾希望的感覺,他避用陳腔濫調的懷舊符號,銳意藉其作品創造新世界表達尋找希望的信息。 張智強變形蝸居 為了回應人們在日漸稠密城市獲得私人空間的需求,建築及室內設計師張智強從他最熟識的童年時候的家著手試驗。

張智強變形蝸居: 香港物品交易平台

《香港:此地彼方》從藝術、建築、設計、電影、動畫甚或電子遊戲等多種視覺媒介,講述香港自一九六○年代起的視覺文化發展故事,探索具香港特質的視覺文化元素。 一般而言,一小時內應可看畢整個展覽,展品旁大多沒有附上文字解說,主要是以展品的鋪陳擺設和互相聯繫,形塑讓參觀者自行理解的詮釋空間。 「香港:此地彼方」將於11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展出,展覽以個人及群體的歷史,分為此地、身份演繹、地方及彼方4個章節。

張智強變形蝸居

他為Aluhouse設計的AlPod,是嶄新的流動住屋概念,旨在配合當代都市人流動多變的生活模式。 每個AlPod單元都有時尚簡潔的室內裝修,一應俱全,包括預置的洗手間、廚房、電力供應和冷氣等。 近期蚊型住宅單位湧現,不少設計師紛紛以小型單位作對象,設計多功能傢俬,甚至有本地設計師公司把變形傢俬的概念,運用到全屋。 張智強變形蝸居 「我近十多年在世界各地留意樓盤,發現各地樓價均便宜過香港很多,如巴黎。其實香港也有很多人買外地樓,那就不會覺得被自己的地方困住,像沒出路那般。」每年約有一半時間在各地接生意做企劃和生活,張智強認為「家」這個概念,可以不斷延伸出去。 以香港自一九六○年代至今的視覺文化演變為主題的《香港:此地彼方》,位於博物館的地下大堂展廳。 甫踏進M+,入口旁邊便是《香港:此地彼方》展廳,如此安排,自然是把M+這座博物館與城市扣連,並彰顯博物館從香港出發,收藏及展示視覺文化之獨特定位。

張智強變形蝸居: 設計師:小型戶全球趨勢 200呎黃金比例大解構

我們已積極邀請華安雅接受訪問,獲回覆指M+開幕工作繁重,截稿前仍未有任何書面訪問外的安排。 M+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指,希望所有入場市民,尤其年輕的觀眾能透過不同的展品,認識更多香港視覺文化發展。 從M+開幕日起計12個月內,持有有效身份證明文件的香港居民可免費參觀M+展廳展覽。 從普及中國當代藝術的角度出發,《從大革命到全球化》確能讓觀眾更了解當代中國藝術家在不同時期的藝術語言及命題,見證他們如何回應社會氣氛和藝術傳統,並建立個性和身份。 部分展品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有明確的獨特之處,如藝術家馮國棟畫於一九七九年的《光河》,突破了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盛行的寫實繪畫框限,以抽象形式和鮮豔色彩表現陽光照耀下的山巒。

「同學都不喜歡我,因為我橫掃所有獎,又因為英文好入debate team。」他得意道。 「M+ / Design Trust 研究資助計劃」研究學人Oliver Elser重點分享他對香港粗野主義建築的研究成果。 1990年代落成的茵怡花園同樣採用錯落有致的佈局,更加入了可持續設計,將多個花園置於其中,不只有利於通風和自然採光,更可保障住戶私隱。 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各大社群媒體上關注我們,獲取最新最熱的文章、專欄及影片。

張智強變形蝸居: 九龍塘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爆急性腸胃炎 27名童中招又屙又嘔

事隔九年,隨著《港區國安法》實施之後,艾未未的藏品在 2021 年再度備受關注,被議員質疑可能違法,甚至要求註銷。 作為政府注資建造的文化機構,大部分市民關心的是公帑是否用得其所,物品是否「值得」購藏往往成為傳媒報道焦點之一;隨著香港社政環境轉變,部分藏品是否「應該」展藏也漸成關注。 館方表示,M+開幕日起12個月內,持有效身分證明文件的香港居民可免費參觀M+展覽。 建築師張智強將個人在筲箕灣的住所化為《變形蝸居》,以原來比例在展廳內呈獻變奏版。 1970年代至千禧年間,娛樂行業百花齊放,粵語流行音樂風行各地,本地創作風格多樣,發展模式各擅勝場。 經各行業的設計師跨界合作,一種新文化現象應運而生,由雜誌、唱片封套到電視節目,莫不反映當時蓬勃的文化面貌。

這裝置獨特之處是,當把「牆」拉下來,用家並不需要把「牆身」架子上的物件拿走,架子能在被拉下時依然保持平衡,方便變形。 設計師 Pal Yu 表示,這種「變形」家具不是他們首創,而是數十年前已有。 其中一個示範單位,就以雙人梳化變雙人床的概念,令客廳及睡房兩種起居空間結合。 這個家居裝置,其實是把梳化背後的「牆」拉下,而「牆」後方正藏着床褥,拉了下來就成了雙人床。 「首爾最新的樓盤單位面積也是約20、30平方米,而且三分一是單身公寓,比例很高,招攬的亦不一定是年輕群體,也包括如配偶已離世獨居的老年群體。」張說,獨居現象全球很普遍,這也是另一造成小戶型走紅的原因。 在《香港:此地彼方》之外,M+另一備受矚目開幕展,必然是位於二樓希克展廳、根據烏利希克捐贈予M+的大批藏品策劃的《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張智強變形蝸居: 香港有條件成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M+開幕首年,任何人皆可免費入場,親眼看看這耗時十多年、花費數十億港元建立的博物館及其館藏,評估公帑是否用得其所。 然而,館內設施眾多,除了33個展廳和三間戲院,還有多媒體中心、學舍、商店餐廳、天台花園等,一天時間絕不足以完全細味M+。 因應疫情,訪客參觀M+前亦需預約,博物館亦限制同一時間參觀人數不多於6000人。 M+博物館開幕將近一年,市民可免費參觀館內各個展覽至11月11日,之後成人便要購買$120標準門票入場,把握最後機會免費進場參觀啦! 雖然Gary將一些生活事情放在屋企以外,個他的家卻充滿衍生空間和變動機關,廳、廚、浴室、活動間、影音室、、衣帽間,一應俱全;至於他的兩層工作室,像探險空間,偶爾遇上長檯,不經不覺構成聚會的口袋休憩空間。

  • 這個 300 餘呎的蝸居,竟然可以容得下 80 吋的巨無霸大電視和養了 3 隻貓,設計師畫則,將 Small Home 改造成為 Smart Home,可謂晝出了新天地。
  • 若要將措施擴展至其他處所,須考慮社會接受程度、處所負責人取態等因素。
  • 政府致力保障公眾健康,防止輸入個案,同時有必要確保環球貨物供應鏈運作暢順,市民日常所需的物品和服務不受影響,因此已在貨櫃碼頭實施各項嚴謹的控制措施,並得到業界全力配合。
  • 率先公開的 「香港:此地彼方」展覽分為「此地」、「身分認同」、「地方」、「彼方」四章,展現香港自1960年代起至今,由建築、影視及生活等視覺文化,當中張智強於2007年為百多尺房間設計的《變形蝸居》相信最為大家感觸良多。
  • 以香港自一九六○年代至今的視覺文化演變為主題的《香港:此地彼方》,位於博物館的地下大堂展廳。
  • 1990年代落成的茵怡花園同樣採用錯落有致的佈局,更加入了可持續設計,將多個花園置於其中,不只有利於通風和自然採光,更可保障住戶私隱。

「彼方」是最後一個展區,展出以香港城景為主題的電子遊戲、動畫和電影,呈現城市百態。 有記者問及展覽藝術品不包括與六四事件、九七回歸等有關的藝術作品,是否過於去政治化,彭綺雲認為展品提到越南難民及房屋問題等,可見策展上有考慮社會議題,藝術家的確思想較進步,但未必人人表達方式都如此直接。 開幕展將由6個專題展覽組成,展示博物館由2012年開始搜羅的藏品,包括視覺藝術作品、流動影像作品、設計品、建築項目、檔案藏品等。 而在M+地下的展館,將展出名為「香港:此地彼方」的展覽,展現本港的演變及自1960年代起至今的獨特視覺文化,並由「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墨寶打響頭炮。 此外,時光亦會倒流至60年代香港新水墨運動萌芽之時,館藏亦包含海報,包括70年代政府新聞處委託英國插畫師許敬雅設計的「垃圾蟲」海報,以及唱片封套等,見證流行文化、平面設計、攝影共冶一爐。 在接近8000件M+作品館藏及檔案中,M+的開幕展覽會展出約1500件。

張智強變形蝸居: 變形蝸居

除了浴室之外,有實際私隱的空間不多,所以可能要到住所以外才能有私人空間。 RMM跟這位具前瞻性的建築及室內設計師進行了訪談,去了解他最新的「Domestic Transformer」住所。 在該作品中,張智強利用移動牆壁和多功能家具,讓家居環境靈活變化,達到面積雖小、房間俱備的效果。 現年46歲的張智強說,他14歲就住進這間小公寓,當時一家7口擠在裡面,因此他對空間的概念,全是從生活中磨出來的。 他希望他的著作「我的32平方公尺公寓:30年的改造」,可幫助最貧窮的家庭改善他們的生活空間。 他在「32平方米房屋︰30年的改造」一書中說︰「高密度的使用讓它更像是一個大型的住家設備,而非一間住宅。」他記錄多年來住家進行的數次創意改造。

張智強變形蝸居

其中,地下大堂展廳項目名為「香港︰此地彼方」,包含「此地」、「身分認同」、「地方」、「彼方」四個章節,以不同媒介及角度,勾勒香港獨特的視覺文化元素,數十年間社會變化油然呈現。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現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將於11月12日(五)正式啟幕,早前舉行傳媒預覽,率先揭開設於地下大堂展廳的《香港:此地彼方》展覽面紗,叫人沉浸在跨越逾半世紀的本地視覺文化,從另一個面向審視香港故事。 香港建築師張智強,把自己從小住的公寓,重新拉皮整容,不到10坪大的空間,經過他的巧手,竟然可以變化出24種空間使用,堪稱是「現代變形屋」,他把家具和牆壁,通通裝上輪子,移一移、動一動,馬上變成另一個空間。 「在城市居住,就會想多點機會見多些人,獲得多點城市給你的好處,所以生活根本不局限於『理想家居』中。」張智強說,香港人到處跑,吃飯也不常在家裏,娛樂方面也一樣向外延展。 「最近知道有人在會所洗澡,初聽會覺得很誇張和好笑,為節省水電費去到好盡,後來想想,其實未嘗不可,家居空間小,會所空間大,亦可增進鄰里感情。」張說,將來會所的趨勢,不是要豪要靚而設施常沒人去用,反而應構思作為家居的延伸,給予你家居無法給你的東西。 在二樓西展廳的《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是M+開幕唯一聚焦個別藝術家的展覽,非常受歡迎,展覽外總是排着長龍,一般需要輪候三十分鐘或以上才能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