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醫生的補充信件及檢驗報告請向所屬診所遞交,以供專科醫生參照其預約安排。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如有需要,病人可向所屬診所遞交醫生的補充信件及檢驗報告 (如有),以供專科醫生參照其預約安排。 2021年/第一期大樓落成並啟用,拆卸臨床大樓東翼及北翼丶余振強紀念中心丶職工宿舍工程,興建第二期大樓。
有感于未來的需求而持續擴展,耗資1億6000萬元樓高7層的”徐展堂門診大樓”于2000年1月落成投入服務。 門診大樓除提供全科及專科門診服務外,並有葯房、產科門診、婦女健康普查、日間手術中心及專職醫療服務復康中心(物理治療、言語治療、醫務社會工作、足病診療及東華三院長者家居復康外展服務)等,主要提供高貭素的非住院服務。 1921年11月,廣華醫院首次招收6名護士練習生受訓和實習,為東華醫院集團首次訓練護士。 翌年,醫院獲熱心人士捐助50,580元增設中醫診所,于1923年啓用。 1929年,醫院的新產房落成,提供部份免費的產房服務,同年增建普通病房。 1931年,廣華醫院新增肺癆病房及將手術室翻新,1940年重建停屍間及1947年重建醫院廚房。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服務範圍
香港賽馬會于2000年撥款1600萬元予廣華醫院進行設施改善工程,興建兩個分別位于醫院東翼和北翼的復康花園,以及連線醫院主要大樓的有蓋行人通道,改善醫院的環境及讓住院病人享用更理想的休養空間。 1995年香港政府撥出5億8400萬元供廣華醫院主座大樓作大規模翻新修葺工程,工程分三期進期,大樓各翼因應工程推進而作暫時性封閉,整個工程為期三年。 工程于1997年全部完成,由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主持揭幕。
兩年後廣華醫院計劃重建,規劃內並不包括護養院,需要另覓新址遷建,最終敲定黃大仙,即今日的黃大仙醫院。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建院初期廣華醫院只能收容72名住院病人,由於油麻地乃至九龍仍是低下階層社區,捐款相對位於商家雲集的上環東華醫院為少,日益面對經濟困難。 )是香港九龍的一所慈善醫院,成立於1911年,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窩打老道25號,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是九龍區最重要的公立醫院之一,與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聖母醫院組成九龍中聯網。 心臟加護病房及心臟高度護理病房為相連病房,由受心臟專科訓練的醫護人員提供服務,各有6張病床,而且具備相同的嶄新設備,不但提供設備完善的環境予需要特別治療及護理的心臟科病人,而且能使醫護人員更有效地提供全面的治療及護理服務。 廣華醫院神經外科於1968年成立,現為全港七個主要神經外科治療中心之一,為廣大市民提供神經外科疾病治療服務。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重建廣華‧共建共享」手指畫創作活動
除東華三院文物館及於2000年才建成的門診大樓外,其餘各座大樓均會拆卸重建。 廣華醫院為期三年多的大規模翻新修葺工程于1997年7月完成,現有病床1,284張。 耗資一億六千萬的新門診大樓亦于2000年1月正式投入服務。 廣華醫院于1993年率先設立日間手術中心,目前日間手術比率為全港之冠。 廣華醫院首創綜合性乳病中心亦為病人提供全面性的教育、診斷、治療、輔導及康復服務。
應診人士須按預約便條上的日期和時間,提早十五分鐘前往地下專科門診智能登記系統領取籌號,按指示前往候診室等候就診。 位於徐展堂門診大樓2至3樓,為醫院管理局普通科門診診所或私家診所轉介的病人提供專科醫療服務,包括有耳鼻喉科、內科及老人科、神經外科、骨科、兒科和外科。 廣華醫院性中風治療科為急症中風病人提供綜合性專科治療,包括專科護理、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醫務社工服務、營養膳食輔導,中醫會診等,更會轉介有需要的病人接受精神科及臨床心理科治療。 接種站的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午膳時間照常開放。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門診計畫
由醫院行政總監帶領的管理結構,分別由2名總經理、1名高級財務經理分別主管護理事務、行政事務、財政事務,再聯同各個臨床專科的部門主管們組成的管理架構,負責監察醫院的日常運作及發展。 而由東華三院董事局成員、醫管局行政總裁及公眾知名人士組成的醫院管治委員會則於1991年12月13日成立,負責監察醫院管理事宜。 翌年,醫院獲熱心人士捐助50,580元增設中醫診所,於1923年啟用。 我們會秉承東華精神及傳統,為社區提供以病人為本的優質服務,並繼續與東華三院合作,發展與其宗旨及策略相符的醫療服務。
廣華醫院腦外科是醫管局轄下特定的轉介中心之一,更首創一個綜合性腦外科治療區,設有電腦掃描機,腦外科手術室及腦外科加護病房。 醫院更設有婦產科日間手術及醫療中心,配合婦女普查中心提供綜合性的服務。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廣華醫院亦積極拓展核子醫學服務,于1999年中添置核子醫學伽瑪掃描機,並于同年8月正式投入服務。 現能為廣華醫院、聖母醫院及黃大仙醫院之病人提供多類型之核子醫學檢查,包括心髒、腎髒功能檢查、全身骨骼掃描、甲狀腺、肺及肝髒掃描等。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預約通」(BookHA)
廣華醫院乘著門診部搬往「徐展堂門診大樓」,同時引進 自動化登記系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系統精簡了醫院的工作流程,透過電腦網絡,病人資料能即時傳送往其他醫療資訊系統,減少重覆輸入病人資料。 有感於未來的需求而持續擴展,耗資1億6,000萬元樓高7層的「徐展堂門診大樓」於2000年1月落成投入服務。 門診大樓除提供全科及專科門診服務外,並有藥房、產科門診、婦女健康普查、日間手術中心及專職醫療服務復康中心(物理治療、言語治療、醫務社會工作、足病診療及東華三院長者家居復康外展服務)等,主要提供高素質的非住院服務。 在2016年4月29日,廣華醫院重建計劃第一期的拆卸及下層結構工程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港幣六億五千四百八十萬元。
- 兩至三名病人共用一張病床及走廊佈滿帆布床在廣華醫院內觸目皆是。
- 病床設計除能配合流動C臂X光透視機作各項介入性檢查和程序外,並能調校成坐椅,亦可於病人情況轉變時迅速回復至急救狀態。
- 香港政府于同年8月進行招標有關于籌備工作的顧問服務,同年12月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若果撥款獲批,將會可以于2013年展開籌備工作。
- 翌年,醫院獲熱心人士捐助50,580元增設中醫診所,於1923年啟用。
- 但他指,中風的復康過程漫長,一般患者中風後,可以在公營醫療系統接受的復康治療時間有限,東華三院復康中心希望能為患者提供持續及全面的訓練,助患者把握復康的黃金期。
- 今日的油尖旺區議會會議中,副主席朱子洛向多個部門提出質詢,問及第一期新大樓的啟用日期、服務設施上有何更新,也提到法定古蹟東華三院文物館沉降問題導致的停工會否阻礙進度。
- 新廣華醫院總建設于1965年3月23日全部完成,重建後的廣華醫院由港督戴麟趾爵士主持揭幕。
翌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推翻了滿清帝制統治,開創了民主共和的中華民國。 廣華醫院第一任值理共6位,包括陳柏朋、方建初、崔秩山、梁植初、余植卿及香文。 1968年新建醫院圖書館,同年設立的深切治療部更是全港首創。 20世紀初維多利亞港以北的九龍區並沒有醫院設施,病人需要舟車勞頓到香港島就醫。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醫院規模
記者從後樓梯推門進入,只見一條寛約一米多、長近二十米的通道。 狹長通道的兩旁擺放用來盛載醫療物料的籃子,以及醫護人員進入手術室前換鞋用的數個鞋架,放滿了水鞋及波鞋。 醫院董事局按社會急速成長的需求而繼續發展,1915年廣華醫院在油麻地海旁設定公共診所及碼頭以方便水上居民,但不幸在二次大戰中遭受破壞。 器材承托帶可支撐患者部分體重,再進行負重、重心轉移及步姿訓練。
屈醫生並囑咐深切治療部所有同事在護理教授時戴上N95口罩、手套及穿上保護袍,正是這項指示令廣華醫院逃過一場可能發生的災難。 廣華醫院于1911年由東華醫院董事局成立,是九龍半島第一所醫院。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倡建廣華醫院董事局主席是由政府委任的著名律師及政治家何啓爵士。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廣華醫院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
現有的4幢醫院大樓,即主座大樓南翼、護士宿舍、行政大樓和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將會拆卸。 地基工程、挖掘和橫向承托工程及其他相關的地盤工程於2016年6月展開。 病人如欲為新症預約,須攜同香港註冊西醫發出的轉介信(由發信日起,有效期為三個月)、身份證(正本)或出世紙(如未滿十一歲) (正本) 廣華醫院東翼一樓 及住址資料,於本院東華三院徐展堂門診大樓地下新症約時處預約。 轉介信會交由所屬專科醫生按轉介信內容作評估,完成評估後,本院會按醫生指示郵寄或電話通知病人有關專科的應診日期,而預約便條將會郵寄予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