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大廈中環12大優勢2025!(震驚真相)

由合和實業主席兼建築師胡應湘設計,是合和實業的總部所在地。 或國金二期)是目前香港第二高的摩天大樓,世界排名35。 國際金融中心位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港鐵機場快綫及東涌綫香港站上蓋,其中二期大樓(IFC2)於2003年落成,樓高415米,當時是全球第五高及大中華地區第二高建築物。

  • 至於價錢方面,各餐廳菜式平均約$100左右(小食類及曲奇除外),以全自助的food court形式來看,是有點兒偏貴,惟勝在食物分量夠大,絕對能滿足大胃王,相對食量較小的OL,也許點一個餐兩份share會比較適合。
  • 這家漢堡餐廳早於灣仔及荃灣設有店舖,今年初更被美國資訊網站Bloomberg評選為「全球最佳漢堡2020」之一,亦是榜上唯一的香港代表。
  • 有別於港島綫其他車站,兩個月台在乘客眼中看似兩個位於不同層數的月台,但事實上它們是採用對向式月台排列,只是兩個月台之間被牆壁完全阻隔,故容易讓乘客難以得知兩個月台位於同一層。
  • 大廈高層為辦公室,低層設有商場及美心集團旗下食肆,鄰接交易廣場、香港郵政總局、國際金融中心及港鐵香港站,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 不少香港摩天大樓都使用玻璃幕牆,由於香港的夏天較潮濕炎熱,特製的玻璃除了限制適量的太陽光進入室內,並有隔絕室內冷氣之用,可是這卻令陽光反射到地面,形成熱島現象。
  • 就記者現場所見,整體範圍不算大,因此可能等候時間會較久。
  • 今次漢堡店進駐怡和地庫,除保留品牌最經典的芝士漢堡外,更特別推出BaseHall Burger($138),將濃味半融的芝士釀在漢堡肉中,配上自家製醬汁和醃菜,更惹味,味道更有層次。
  • 對上班族來說,午飯時間1小時,到處人山人海,大排長龍,加上要跟同事互相遷就,他想食漢堡,我想食素,又有人想食喇沙。

就記者現場所見,整體範圍不算大,因此可能等候時間會較久。 由於午餐時間緊張,記者建議等位的同時可以利用現場的便利設施亦預先落單,省卻等候時間。 甘棠燒鵝由前鏞記燒味部總管馮浩棠(棠哥)創辦,棠哥1975年入職鏞記燒味部,92年位至主管,近50年炮製燒味的經驗。 甘棠燒鵝於2019年在銅鑼灣南華會開業,不過餐廳只招待會員,如今非會員都有機會品嚐到棠哥的手勢!

康樂大廈中環: 交易廣場二期

大廈高層為辦公室,低層設有商場及美心集團旗下食肆,鄰接交易廣場、香港郵政總局、國際金融中心及港鐵香港站,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1973年落成的怡和大廈(前稱康樂大廈),初建成時,外牆是以混凝土和白色紙皮石為主,但卻經常剝落。 (圖片來源:Getty )怡和大廈在1984年將外牆改為採用金屬框架和圓形玻璃窗的幕牆,令大廈看來更有時尚感。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為什麼香港在70年代才有摩天大廈?

康樂大廈中環

停站路線主要是由中西區前往灣仔區及東區,大部分途經干諾道中往灣仔及銅鑼灣的西區海底隧道路線在此設站,同時亦為城巴90C線之終點。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康樂大廈中環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康樂大廈中環: 大廈資料:怡和大廈

現時全港最高的住宅天璽於2008年落成、是一座樓高270米的純住宅大廈。 康樂大廈中環 中銀大廈位於中環花園道1號,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 康樂大廈中環 大廈樓高70層,樓高30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曉峰閣,帝景園,慧景臺,愛都大廈,嘉富麗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04,160,年齡中位數為 44.0歲。 九巴曾稱此站為「康樂廣場」(Connaught Place),2011年5月起跟隨城巴新巴命名。

康樂大廈中環: 交易廣場三期

Louise位於中環PMQ元創坊,裝潢帶瑰麗復古的殖民地風情,當時餐廳開業未夠一年已獲2020米芝蓮一星餐廳的肯定,由法籍名廚Julien Royer帶領。 隱藏於大館的Sushi Zo,是一家日式壽司店,主打江戶時代風格的廚師發辦壽司體驗(Omakase),其中洛杉磯分店更奪得米芝蓮星級殊榮。 康樂大廈中環 香港分店每天選用由日本空運到港的新鮮食材,為客人打造菜單,確保食客可以享受到頂級的日式美饌體驗。 ,但在2004年3月的計劃中,西港島綫(暫稱南港島綫西段)改在西營盤站與港島綫西延交匯,故林士街月台使用機會更見渺茫,最終林士街月台結構於港島綫西延的時候一併移除,原有路軌位置現時改為樓梯直達月台。

為方便一眾打工仔點餐,BaseHall更設有手機預先點餐的系統程式。 不論堂食或外賣,都可透過官方網站order.basehall.hk預先點選各餐廳的心水食物,然後以信用卡付款,便可大大縮減排隊等食的時間。 由於堂食座位不多,若午膳時間到來,建議還是外賣較省時方便。 烤雞套餐:日式燒鳥餐廳Roti Tori的50% Combo套餐($218),單點一客就有齊芝麻柚子醬沙律、炸薯球,以及半隻香口嫩滑的烤雞配兩款特製醬汁,好味夾抵食。 (黃志東攝)新店與Yardbird的最大分別,就是店內不賣串燒,而是賣燒雞。 先別動氣,只要你吃過這隻以三黃雞炮製而成的燒雞,肯定不會叫「回水」。

康樂大廈中環: 康樂大廈 筍盤推介

隨著香港經濟在1960至70年代開始出現高速發展,香港首棟摩天大樓在1973年落成,是位於中環的康樂大廈(現改名怡和大廈)。 康樂大廈中環 其後隨著香港經濟的起飛,地產價格急速上升,香港亦逐漸發展成亞洲的金融中心,一些跨國機構開始在香港開設辦事處以至地區性總部,對辦公室的需求上升,中環、金鐘及灣仔等商業區陸續出現摩天大樓。 合和中心、中銀大廈及中環廣場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曾先後成為香港以至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康樂大廈中環

另一方面,由於東九龍區人口增長放緩及落實搬遷啟德機場,東九龍綫的落實一直遙遙無期,而林士街的東九龍綫預留月台亦一直空置。 康樂大廈中環 1990年,政府更在《香港運輸政策白皮書》提及東九龍綫原有過海路段由機場快綫取代,並重新規劃東九龍綫,意味著林士街月台則會無用武之地。 上環站的前身是於1967年9月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所提及的港島綫上環街市站。 而在1970年的方案中,同時建議在上環街市站興建東九龍綫林士站,成為現時上環站雛型。 該月台現為車站通道的一部分,設有4組共8條扶手電梯連接東大堂及1/2號月台,預留作為列車停靠的部分已於2010年8月被完全封閉。 此月台曾傳言因在建築時鬧鬼而被廢用,加上偶然發生自殺事件,鬧鬼之說在1980-1990年代經常不脛而走。

康樂大廈中環: 樓盤資料

上環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及銀行等服務,主要分佈在德輔道中及林士街大堂內。 此外,上環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等。 1970年,今日康樂廣場一帶的地皮由香港置地投得,興建了當時全亞洲最高的大樓康樂大廈,當時圍繞著大廈的三條內街分別名為怡樂街、海樂街、星樂街,後來在1975年8月22日被當局合併成同一條街道,以康樂大廈的名稱命名為「康樂廣場」。 雖然康樂大廈於1988年改名為怡和大廈,但康樂廣場的名稱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