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顯發里12大好處2025!(小編貼心推薦)

54幅私人農地佔地21,274.3平方米,鄰近麒麟圍及礦山村工程範圍,預計今年內開展土地平整及相關基建工程,目標於2025年完成,而公營房屋工程則於2027/28年完成,涉及的補償開支預算約333萬元。 根據年初的立法會文件,鄰近麒麟圍及礦山村的收回農地,將會分別平整為一幅可提供約1,000個公屋單位的土地,目標於2023年交予房屋署;另一幅土地則會平整作學校發展用途,估算建設工程費涉2.6億元。 當局續指,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 房委會會透過規劃、設計及施工措施,例如盡量安排部分土地提前交付作建築工程,讓公營房屋項目能盡早分階段落成,從而加快公屋申請者上樓。 現階段已確定12,000個單位可於2023/24至2027/28年度提早落成。

  • 房屋發展與大家息息相關,只要當區增加房屋供應,基建、配套及環境均會產生變化,會對周邊物業的樓價、銀行估價及按揭貸款構成影響。
  • 其次是湖山路,地盤面積約1.89公頃,提供2,940伙,預計人口約8,230人,預計2021年展開工程後,可於2025/26年落成。
  • 根據2022年3月的預測,房委會及房協約8成在2022/23至2026/27年度落成約8成的項目已進入建築階段。
  • 政府早前提出改劃屯門5幅用地作興建公營房屋,其中一幅位於屯門39區,顯發里以南的培愛學校舊址,與屯門青山龍窯相鄰。
  • 香港經濟屋宇會:原本起同管理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之後因為起西九龍走廊,1977年1月1號開始部分單位要由政府接管同拆卸。

土木工程拓展署正積極研究改善附近基建;而顯發里地盤側是三級歷史建築「青山陶窰」,有區議員關注古蹟會否受到影響。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位於屯門顯發里的「青山龍窯」,是本港唯一完整的龍窯,惟早前城規會建議將附近的前培愛學校,改劃用地並發展成住宅,恐會影響龍窯的建築結構。 有立法會及區議會議員均認為,龍窯是本港陶瓷藝術的見證,當區居民均支持保育,建議政府應翻新及活化學校,與龍窯進行聯繫,發展陶瓷社區中心。

屯門顯發里: 合約: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屯門顯發里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屯門顯發里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喺2013年嘅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係到2043年就會去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會好高,若果拆咗起過,可重新規劃,以符合當時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同美東邨確定重建。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係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唔代表喺可見將來就可以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喺邊度揾到遷置居民嘅資源。 政府宣布將在屯門中及錦田南發展公營房屋,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擬斥資近9.7億港元予屯門中計劃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料明年初可進行第一期工程,2024年完成,配合居民入伙。 至於錦田南工程則料需花費約9.7億港元,首期工程明年中展開,2026年完成。 運房局文件交代最新進展,擬於薄扶林南五幅政府土地,用作重建華富邨安置之用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預計於二○二六年起分階段落成,較之前預計的二○二五年推遲一年,項目提供合共約八千九百個房屋單位,可容納約二萬六千九百人。

屯門顯發里: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3/24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各場地內綜合工程部新界區維修分部所保養維修的空調裝置提供操作及保養維修服務,合約為期三年。 興勝創建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896),主要股東為香港興業集團,創辦於1989年,於2001年9月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主要業務包括樓宇建築、裝飾及維修工程、建築材料供應及安裝、物業發展、物業投資、物業代理及物業管理、項目管理及健康產品貿易。 地政總署昨據根《收回土地條例》及《道路條路》,於屯門第54區即將收回的土地範圍,張貼收地公告,涉及54幅私人農地約佔兩公頃,將於11月21日歸還政府,以興建公營房屋及教育設施,料涉1千個公屋單位。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政府料於未來10年落成約36萬伙公營房屋,而根據房屋局最新預測,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可達12.77萬伙。 屯門顯發里 參考過往的經驗,有關計劃必須要有一個有效的安排,以提供足夠的誘因鼓勵私營機構確保單位質素。 最近有私人發展商公開表示有意在其私人土地上興建資助房屋,政府對有關建議表示歡迎並樂見其成。

屯門區議員林頌鎧認為,龍窯是本港陶瓷藝術的見證,「希望政府重視龍窯的存在價值,將龍窯發展成香港的陶藝社區中心。」香港文化監察主席楊雪盈指出,培愛學校於九十年代才建成,應該可以翻新及重用,而不是花一千八百六十萬公帑拆一座不足二十三年的建築物。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認為,香港政府並不了解如何保育,「同一樣珍貴的龍窯,如果在台灣已經一早保育。」他建議,政府應動用早前提出的舊校翻新基金,將學校活化,並與龍窯融合,與屯門社區聯繫。 香港龍窯關注組指出,政府於30多年前重政府於30多年前曾有保育計劃,古物古蹟辦事處首任執行秘書白德博士倡議將龍窯發展為「活的博物館」,但計劃最後無疾而終。 龍窯關注組認為青山龍窯是本港現存唯一龍窯,應好好保育,希望重新構思白德博士的保育計劃,將龍窯旁的培愛學校改建為以陶瓷為主題的社區中心,並將龍窯圍起來給人觀賞,既能了解到龍窯的歷史,又可以透過參與示範或工作坊體驗陶藝樂趣,將博物館與大自然融合。 政府早前提出改劃屯門5幅用地作興建公營房屋,其中一幅位於屯門39區,顯發里以南的培愛學校舊址,與屯門青山龍窯相鄰。 香港龍窯關注組擔心發展會對龍窯結構有影響,建議將龍窯及前培愛學校活化成「陶瓷社區中心」,結合社區及大自然。

屯門顯發里: 屯門區

呢個表以地區劃分,再以首次入伙年份排(「一邨」、「二邨」等等有細分嘅屋邨會當係唔同屋邨同埋由原址分拆而成嘅,個表入面會放埋一齊,方便比較)。 至於錦田南方面,工程涉收回12.4公頃私人土地及清理8.3公頃政府土地,而除進行工地平整工程外,亦擬擴闊一段錦莆路,由現時單線行車路變成雙線不分隔行車路、行人路及單車徑等。 當局表示,因屯門區議員對居民入伙後的交通問題表示關注,料有關道路改善工程完成後可應付交通需要。 而有關工程亦涉及清拆部分屯門井頭上村,區議會曾通過動議要求擱置屯興路公營房屋發展,該局稱會續與持份者溝通。 屯門中計劃將在湖山路進行工地平整及建造護土牆及斜坡,並改建現時橫跨湖山路近龍門路的行人及單車天橋,並改善附近道路,包括青山公路青山灣段與顯發里與青海圍交界、海皇路與海珠路等。 根據2022年9月的最新預測,第一個五年期(即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傳統公營房屋建屋量會增至12,770個單位,同時額外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屯門顯發里

房署續指,就擬議公屋 發展對陶窰的影響,政府已進行了技術評估,有關的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不會對區內產生不良影響。 由於房屋發展項目仍在概念性設計階段,日後在房屋發展項目施工期前,部們會要求承建商採取相應監察措施及適當安排,以確保 陶窰的結構不會受到工程的影響。 去到2020年4月為止,香港總共有251個公共屋邨同超過85萬個單位。

屯門顯發里: 業旺路地盤最大 預計可供近萬人居住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路透》週三 (1 日) 屯門顯發里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正向尋求七大工業國集團 支持,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美方將聯合盟友實施新制裁。 沿著引水道走十五分鐘,到達麥理浩徑的終點,緊接屯門徑,這裡也有出口可通往屯門市中心。 屯門顯發里 但路上可盡覽屯門的景色,由黃金海岸以至天水圍也可以一覽無遺,如果天氣晴朗,更可看到機場和東涌呢! 吃力也是值得的,而且好彩我的包包中還有 Horizon ,可大派用場。

  • 另外,有報道指房協正研究放寬「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由原本只可出租單位房間,放寬至有條件出租整個單位。
  • 龍窯關注組指需要城規會研究文件指建築工程引起的震動不會影響陶窯結構,但無法證實是否能承受此等壓力,一旦破壞香港就失去了一個有價值的歷史建築。
  • 昨日早上,戴尚誠副局長(Victor)就先後前往上水、屯門、東涌的三個房屋署地盤,了解大家的工作情況,及承建商對員工消暑有何貼心安排。
  • 香港龍窯關注組昨日於屯門置樂花園外舉辦同樂日,讓大人及小朋友即場做陶瓷,邀請市民參與聯署保留前培愛學校,並配合龍窯保育計畫。
  • 另一名議員何杏梅認為,當局仍未交代地盤一帶的交通配套,擔心幾近飽和的交通基建難以負荷,包括西鐵綫、區內輕鐵「迫爆」和屯門公路擠塞等,新增人口勢構成影響。
  • 據土地專責小組去年初的「空置校置用地清單」,全港共有183幅空置校舍用地,留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有137幅,18幅為住宅用途。

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二○一九/二○至二○二三/二四年度的公營房屋建設計劃,未來五年將提供十萬零七百個新落成單位,包括約七萬四千七百個公屋或「綠置居」單位以及約二萬六千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未來五年的供應量只達長遠房屋策略目標的六成四。 政府已宣佈長遠房屋策略中,公營房屋未來5年將興建7萬多個單位作綠置居或公屋之用。 房屋發展與大家息息相關,只要當區增加房屋供應,基建、配套及環境均會產生變化,會對周邊物業的樓價、銀行估價及按揭貸款構成影響。 位於屯門的「青山龍窯」建於40年代,為全港現時唯一完整的窯址,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在政府未正式為龍窰進行保育之際,政府提出在距離龍窯約30米,改劃其中一幅第39區顯發里土地,包括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舊址土地,興建逾40層高的公屋,提供逾1千個單位,應付現時急增的房屋需求。 房委會擬於屯門5幅已改劃的政府土地,興建共10730伙公營房屋,最快今年起開展工程,預計分階段於2023至29年度竣工。

屯門顯發里: 政府擬「青山陶窰」附近建屋 團體憂結構受損倡活化為陶瓷社區中心

公屋輪候|政府公布未來10年的公屋規劃,預計10年提供約33萬個公屋單位,料今年度在葵青、大埔、屯門區完工11,300個單位,即睇各區預測建屋量名單。 房屋署表示,為盡快落實公屋發展項目,土木工程拓展署將進行相關的地盤平整與基礎建設工程,並預計於公屋入伙前完成。 恆富街及顯發里的公屋項目,佔地較細,分別提供520伙及950伙,容納約1,460人和1,700人。 而顯發里項目將於今年展開拆卸現有培愛學校工程,兩項目預計落成為2023/24年度。 另外,有報道指房協正研究放寬「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由原本只可出租單位房間,放寬至有條件出租整個單位。

屯門顯發里

香港經濟屋宇會:原本起同管理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之後因為起西九龍走廊,1977年1月1號開始部分單位要由政府接管同拆卸。 直到1980年代淨低嘅單位都因應房協「市區改善計劃」而拆咗,呢啲單位而家嘅位置係喺房協頌賢花園,喺1988年落成。 為了解決公屋輪候問題,政府表示積極覓地建屋是解決住屋問題的最根本方法,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以在未來10年,即2022/23至2031/32年度興建約33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足以滿足該10年期約301,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屯門顯發里: 房屋供應|「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將提早建成1.2萬伙

屯門顯發里的地盤,Victor(右)與工友在休息區齊齊用冰涼的濕紙巾抹汗,工友說他的降溫風扇衣也很有用。 上水第4區及第30區(地盤2)裡,Victor(右一)在工地上與工友交流,請他們烈日當空要多喝水,注意身體狀況。 她又指,由於智障人士宿舍「柔莊之家」在龍窯附近,認為「陶瓷社區中心」可參考灣仔石水渠街聖雅各福群會,開辦陶瓷課程,讓智障人士學習陶瓷陶冶性情,亦可自力更新售賣自己作品。 「我們只能呼籲市民這是最後時機,在學校一天未拆,我們都會用盡提方法抗爭!」身兼「龍窯關注組」和灣仔區議員的楊雪盈,本身亦是陶瓷愛好者,回顧多年的「保龍窯 留學校」的爭取行動,她認為政府目光非常狹隘,只視龍窯為單一的文物保育,非以整個規劃惠及居民的想法。 由屯門顯發里(置樂附近)行上大欖郊野公園,再沿途行到黃金海岸,在 Google Map 查看約 4.8 公里,不會太長,不停行的話約一個小時便完成,但如果和小孩一起行的話,一邊行可能一邊食東西、玩下大欖郊野公園的健身設施,就要預多一點時間。

屯門顯發里

此外,被拆卸的培愛學校於90年代花費港幣五千萬建成,使用了不足23年,實在可以將它改造為更有價值的地方,而非再浪費1860萬公帑去拆卸。 根據2022年3月的預測,房委會及房協約8成在2022/23至2026/27年度落成約8成的項目已進入建築階段。 長策去年定出未來十年建屋目標是四十五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改為七三比,即公營房屋需達三十一萬五千個單位,五年內需有十五萬七千五百個單位。 不過運房局最新資料顯示,房委會在未來五年只能提供九萬五千三百個公營房屋單位,連同房協未來五年提供五千四百個單位,合共亦只有十萬零七百個單位,遠遠未達長策目標。 香港房屋發展時刻影響大家的置業方向及選擇,如想知道任何置業或申請按揭資訊,除了持續留意我們的最新資訊,有問題更可隨時與我們經絡同事聯絡。 號地盤,位於荔枝角道及東京街交界,西南面為西九龍走廊,西北九龍填海區第1號地盤,將會提供多達2,600個單位。

屯門顯發里: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由於石油危機導致化淡成本飆升多倍,加上營運及維修成本高昂,海水化淡廠於1982年正式關閉及停用。 1990年8月15日,政府決定以3700萬元把海水化淡廠設施售予一家五金公司。 龍窯關注組指需要城規會研究文件指建築工程引起的震動不會影響陶窯結構,但無法證實是否能承受此等壓力,一旦破壞香港就失去了一個有價值的歷史建築。

規劃署建議改劃屯門5幅土地建公營房屋,合共提供逾萬個單位,其中一幅位於顯發里以南的土地可提供1020個單位,但毗鄰三級歷史建築青山龍窯。 香港龍窯關注組建議,重用原本擬拆的培愛學校舊址,活化為集社區功能、藝術及保育於一身的「陶瓷社區中心」,全面保育龍窯。 運房局將向立法會申請將薄扶林南公營房屋發展之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提升做甲級撥款,建設費用估計是四十五億七千多萬元。 土地平整工程預計於二○二二年年初至二三年分階段完成,以供發展薄扶林南的公營房屋,基礎設施工程則預計於二○二六年年初至二○二七年分階段竣工,以配合公營房屋入伙。 資助房屋方面,該年將有五千六百個單位落成,數量最多是安達臣道石礦場地盤,提供一千九百個單位;其次是啟德2B2號地盤,提供一千八百個單位;北角渣華道及九龍城高山道分別提供二百個及五百個單位。

屯門顯發里: 大埔區

昨日早上,戴尚誠副局長(Victor)就先後前往上水、屯門、東涌的三個房屋署地盤,了解大家的工作情況,及承建商對員工消暑有何貼心安排。 她又稱,過去政府在程序之間偷偷地侵蝕整個GIC(「政府、機構及社區」)土地,目的只為取得龍窯這塊土地,令校舍地積比提高,從而興建逾40層高的樓宇,「跟我說窯不會倒塌是天方夜譚」。 第二代窯主梁柏泉一直住在旁邊的寮屋,守護龍窯,他一方面擔心龍窯受建樓工程影響結構,終有一日守不住,另一方面亦批評:「政府這樣建樓並不專業」。

屯門顯發里: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2/23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本港現時唯一完整的龍窯「青山龍窯」位於屯門顯發里,用地屬政府所有。 惟早前規劃署提出,計畫在龍窯附近三十米外的前培愛學校進行工程,發展成高密度住宅,恐會影響龍窯建築結構。 香港龍窯關注組昨日於屯門置樂花園外舉辦同樂日,讓大人及小朋友即場做陶瓷,邀請市民參與聯署保留前培愛學校,並配合龍窯保育計畫。 屯門顯發里 屯門顯發里 關注組引述多份顧問研究,認為若將學校改建成四十一層高的住宅大廈,會阻擋風向流動;同時批評政府沒有龍窯建築結構專家,但政府文件斷言工程引起的震動並不影響陶窯結構,質疑是沒有理據證明。

屯門顯發里: 屯門五幅地建公營房屋 提供1萬單位 料2023至26年分階段落成

職業治療 – 職業治療師透過悉心選擇適用於肢體傷殘兒童的康復活動,並提供感覺統合治療及電腦輔助科技評估及訓練,使學生在肌能、感知、智能、社交、家居自理,社區生活及工作技能等各方面發揮最大的潛能。

房協發言人回應提問,指正在檢視計劃,並與政府商討可行的優化措施,期望能夠放寬計劃,吸引更多業主及租客參與。 六十年代香港供水不足,經常制水,加上當時中英兩國關係變差,使香港政府不敢過於依賴中國供應的東江水。 1972年7月31日,香港政府公布選址屯門樂安排興建海水化淡廠,廠房與第一組鍋爐於1975年10月15日建成,當時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廠。 為增加食水供應量,1977年9月6日四組鍋爐全面投產,每日生產18萬立方米淡水。 呢個表包括由喺上面所提及嘅三間組織轄下嘅公共屋邨,包括已經落成、起緊、重起緊、等緊起或者建議緊,同埋拆咗同改做其他用途嘅公共屋邨。 呢個表會列出公共屋邨嘅名、相、地址、屋邨類別、入伙年份、拆卸日期同而家嘅土地用途(淨係得拆咗嘅公共屋邨有)、房屋座數、單位數目、單位面積、住戶數目同埋認可人口,而除咗屬於平民屋宇嘅大坑西新邨、起緊、規劃緊同拆咗嘅公共屋邨之外,所有資料都係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嘅資料為準。

城規會正就修訂屯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聆聽申述,關注組表示,將在周三(8日)到城規會提出上述的保育計劃,希望政府考慮保育龍窯。 2019年10月12日興勝創建以7.408億港元收購位於上環蘇杭街29號,為一幢28層服務式住宅大樓,共有55間客房,總建築面積為37933平方英尺的香港馨樂庭尚圜公寓酒店。 走了大大小小的地盤,有剛剛起步、工友須頂着烈日在空地工作的,也有建好兩層樓、工友可回到自己「工作成果」內休息的。 承建商普遍都會因應環境及天氣設置流動涼亭、放置大量飲用水、派掛頸或掛腰風扇,更有承建商偶爾為工友派西瓜以消暑解渴。 除了提供冷凍巾,更有承建商特設專門存放濕紙巾的小雪櫃,工友辛勞工作後一抹,十分醒神。

「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嘅年份為準,但係部份屋邨入面嘅個別樓宇嘅入伙年份可能會同官方資料有出入,例如房委會提供華富(二)邨嘅入伙年份係1970年,但係條邨入面嘅華翠樓同華景樓竟然係喺1978年落成。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公屋供不應求可謂「無可奈何」,未來公屋落成量都會集中在新界的新市鎮,屯門亦有多個項目,惟擔心落成日期會延遲。 他希望政府加快土地供應,但亦明白「麵粉轉麵包都要時間」,促請政府研究將未有用途的空置校舍,改裝作過渡房屋「起碼可以改善到基層生活環境」。 至於繼續徵用作檢疫中心的駿洋邨第1至第3座,他建議政府加快清空速度,盡快騰出單位供準住戶入住,同時免租一段時間,彌補市民延遲入住的「怨氣」。

屯門顯發里: 屯門5官地擬建公營屋 可建1.07萬伙料2023年起落成

政府當局指,政府會與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緊密合作,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首五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運輸及房屋局去年底公布的長策目標為2019/20至2028/29年度10年期的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由6比4調整至7比3,即公營及私營房屋供應目標分別為每31,500個單位及13,500個單位。 據土地專責小組去年初的「空置校置用地清單」,全港共有183幅空置校舍用地,留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有137幅,18幅為住宅用途。 而屯門有10幅空置校置用地,「培愛學校」已建議用作住宅,有7幅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惟不少位置較偏遠,如僑所公立學校、青山佛教學校和大欖涌公立學校等。

房署回覆《香港01》指,位於屯門顯發里擬議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擬建單位數目約為950個。 擬議的發展界線並不包括柔莊之家,青山陶窰也沒有納入屯門顯發里公營房屋發展範圍內。 至於如何在該處建立社福設施,「龍窯關注組」副主席劉琬珊稱,該機構早已向政府提交活化計劃書,建設「陶瓷社區中心」,「但政府聽完讚好,但態度照舊」。 她稱,計劃冀將龍窯A區連接附近麥理浩徑,至窯外的空地形成公園,再沿空地樓梯連接學校,「公園可設小柴窯教人燒製陶瓷,亦可成為景點讓市民觀賞古蹟。陶瓷治療情緒效用,在設備無障礙設施的學校可作社區用途,讓藝術家和社工進駐提供社福復康服務。 五個屋苑的地積比均為6.5倍,當中以業旺路的地盤面積最大,約2.41公頃,4座大廈提供單位約3,550個,容納9,930人,屋苑提供弱智人士輔助宿舍、展能中心暨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及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等,工程最快可於明年展開,料2024/25年度落成。 立法會議員朱凱迪指,未來新界西人口將增加40萬,而新建的房屋大部份集中於屯門區,而屯門的社區設施本來已經十分缺乏,這次改建對當地造成更大壓力。

屯門顯發里: 房屋供應|預計於未來財政年度落成的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

2023至2024年全港將提供共18,400個單位,東涌區單位佔比已逾五成,該區鄰近私樓東環及昇薈,預計共提供1萬個單位及興建10座樓。 屯門區議員陳文偉認為,屯門已發展逾30年,但他形容政府建屋是「見縫插針」,變成「盲搶地」,他批評做法非混合式發展,而是「混亂」。 另一名議員何杏梅認為,當局仍未交代地盤一帶的交通配套,擔心幾近飽和的交通基建難以負荷,包括西鐵綫、區內輕鐵「迫爆」和屯門公路擠塞等,新增人口勢構成影響。 據房屋署向屯門區議會提交的文件指出,5幅地包括第28區湖山路以北、第17區皇珠路毗連業旺路、第16區恆富街以西、第39區顯發里以南,以及第23區屯興路以東。 5地皮的地積比率均是6.5倍,當中以第17區地盤佔地2.41公頃是較大,可建約3550伙,項目共4座、樓高約39至41層,料可住約近萬人。 不過第16區及39區地盤,面積只有約半公頃,只能興建1至2座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