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文物徑停車場6大伏位2024!專家建議咁做…

如果遊覽時間有限,可先參觀屏山鄧族文物館,因為該館較全面地展示鄧族在屏山的發展歷史與民風習俗,館內展覽室介紹屏山文物徑沿途古蹟,及新界的傳統生活面貌。 屏山鄧氏 為了讓市民可以領略屏山鄉民的傳統生活與文化,古物古蹟辦事處在屏山鄧氏族人的同意下設立了屏山文物徑,並於1993年12月12日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遊覽。 鄧族願意遷墳,以換取政府出資將屏山警署改為屏山鄧族文物館。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屏山文物徑得以開放,全賴當地居民合作和支持,參觀時請予以尊重及盡量減低對他們的騷擾。 屏山文物徑的另一注目點 – 鄧氏宗祠,是屏山鄧族的祖祠,對族人極為重要,至今已有約700年歷史,現時亦會作祭祖,慶祝和聚會用途。 而愈喬二公祠與鄧氏宗祠相連,是子弟讀書學習的地方。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屏山文物徑冀增路標導遊人

屏山文物徑除「聚星樓」外,重點介紹是位於坑頭和坑尾兩村之間的鄧氏宗祠,是屏山鄧族的祖祠,宗祠正門前兩旁是鼓臺,各有兩柱支撐瓦頂,內柱為麻石,外柱則為紅砂巖。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最具特色的是宗祠正門沒有門檻,前院卻有砂巖甬道,顯示鄧氏族人中曾有身居當時朝廷要職者。 建築物三進大廳上的樑架雕刻精美,刻有各種動植物和吉祥圖案,屋脊皆飾有石灣鰲魚和麒麟。 據鄧氏族譜所載,宗祠由五世祖鄧馮遜興建,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這裡設有“濕地知多少”、“濕地世界”、“人類文化”、“觀景廊”、“濕地挑戰”這五個展覽廊單元,有很強的科普性。 愈喬二公祠位於鄧氏宗祠之南,由鄧族第十一世祖鄧世賢和鄧世昭於十六世紀初興建。 二公祠除用作祠堂外,亦曾經是屏山各村子弟讀書的場所。 二公祠曾多次進行維修,而全面的修繕則在1995年完成。 整個屏山文物徑有很多不同的歷史景點,包括:聚星樓、社壇、上璋圍、古井、楊候古廟、仁敦岡書室、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覲廷書室、青暑軒、洪聖宮、述卿書室前廳和屏山鄧族文物館。 行程首先會到充滿懷舊風味的新潮茶樓打卡、喝茶,再走屏山文物徑感受歷史文化氣息,順道還可以拍一堆IGable美照。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聚星樓是香港現存唯一的古塔,於2001年被評為香港法定古蹟。 它是香港現存最老的古塔,始建於六百多年前的明朝,當初矗立河口,面對后海灣,是「擋北煞,鎮水災」的風水塔。 樓稱「聚星」,又名「魁星塔」、「文昌閣」,因為最上層供奉魁星,保佑在此聚族而居的鄧氏宗族子孫繁衍,書香綿延。 據鄧族父老相傳,北宋時期鄧氏粵派一世祖鄧漢黼在此立村時,風水先生指出當地依山環水,注定子孫繁衍而千年不衰。

走在元朗屏山文物徑,會途經多個村落及古意盎然的圍村、宗廟。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讓你了解更多早期香港鄉村的生活文化,也能窺見元朗在這數十年間的發展。 值得一去的景點有莊士敦道上的法定古蹟和昌大押,這棟建築物建於19世紀末,古典的外牆絕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香港圍村文物徑6:孫中山文物史蹟徑

即使外國統統「封關」,博物館、文物館又未重開,生活仍然可以充滿樂趣。 由蘇絲黃年代開始,灣仔已被視為地踎之地,不過這裏的歷史可以追溯得更遠。 由古老漁村到歐洲人聚居地,再變成如今五光十色的深夜狂歡勝地,灣仔保留了多個歷史建築及紀念碑,成為這個變化急速社區的殘餘記憶。 如今這裏不只是公寓,更進駐了餐廳,並引入很多教育活動,適合一家大小參加。 公祠的設計是清朝傳統的兩進三開間一天井,其捲棚頂禮亭卻是傳統中式建築中罕見的,而正脊及青磚牆身飾帶的灰塑,以瑞獸、花卉、幾何圖案及中國民間故事等的木構件和祖龕作裝飾,造工精巧細緻。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1899年英國駐兵於屏山之覲廷書室、清暑軒等作為鎮壓中心,同時亦以該等地方作警署及理民府 (新界最早之警署及理民府),日本侵佔香港時清暑軒曾是難民通往內地的「避難所」。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屏山文物徑是香港首條文物徑,建於1993年底。 鄧圍 屏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家族的其中一支,早在12世紀時已定居於此。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香港最佳街頭藝術藝廊

至於山頂線部分,有前身為人力車停放處的山頂餐廳,及英殖時代港督避暑小屋遺址。 位於新界東,鄰近粉嶺的文物徑全長2.6公里,1999年正式開放。 據說,有龍跳躍跨過文物徑附近的山嶺,因而得到這氣吞天下的名字。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新界五大氏族之一鄧氏於800多年前從江西南遷,落戶於龍躍頭,如今這裏依然是鄧氏據點。 文物徑深入五個鄧氏老圍村,東閣圍就是其中之一。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網站所述的資訊如有更改,應以有關部門或機構公布為準。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布,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從門口走進去可以看到兩側整齊排列的幾家販賣紀念品的商店,婦女特地穿上黑色的民族服裝,供人拍照。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天水圍一日遊.暢遊消失中的城市後花園

我猜「冰室」大概是「餐廳」的別稱,不只供應冷飲。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建築多為二三層小樓,四四方方,刷着牆粉,彷彿內地八十年代「先富起來」的村舍。 不時能看到戴着帽子在室外修剪花木的阿公,旁邊絮絮叨叨的阿婆。 村頭巷尾的布告欄寫着「近期盜竊案多發,村民請多關注陌生面孔」的警示。 大樹上貼着紙片,歪歪扭扭寫着「要做有道德的狗主」,一派聚族而居的田園風光。 據族人相傳,聚星樓原為7層,惜被颱風吹塌上部4層,只餘下現存的3層建築。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簡介位於新界元朗的屏山文物徑是香港首條文物徑,於1993年12月12日開幕,長約1.6公里,蜿蜒於坑尾村、坑頭村和上璋圍之間。 文物徑貫連多幢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 信步可 … 屏山文物徑把多座典型中國傳統建築物連線起來,信步可至。 文物徑沿線的獨特古蹟包括全港最大的祠堂鄧氏宗祠、上璋圍、覲廷書室、洪聖宮、楊侯古廟及其它多座傳統建築,其中聚星樓更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古代樓塔。 位於新界元朗的屏山文物徑,蜿蜒千米,途經坑頭村、坑尾村和上璋圍三條村落,一些極具歷史意義的古建築,串連成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廊道,勾勒出香港百年前農家小戶辛勤耕種的生活圖景。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有限公司

總計全程約20公里,純駕駛時間在35至40分鐘,相對輕鬆。 買過金蠔後,如時間許可不妨驅車往附近的白泥睇日落,或者沿深灣路入尖鼻嘴看紅樹林,玩足一天滿載而歸。 屏山文物徑沿線歷史建築並非全部對外開放,部分歷史建築的開放時間或會變更,請留意古物古蹟辦事處網站的最新公布。 現代化的城市觀景及千遍一律的新市鎮建築無疑大煞風景,但數座古老祠堂及書室屹立如昔,讓遊人一瞥新界原居民的早年生活。 舊屏山警署已改建成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提供豐富導賞資料及地圖,讓你的旅程更充實。 屏山文物徑沿線歷史建築並非全部對外開放,部分歷史建築的開放時間或會變更,請留意古物古蹟辦事處網站( )上的最新公布。

  • 據鄧氏族譜所載,宗祠由五世祖鄧馮遜興建,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
  • 假如想更深入認識屏山,除了遊覽古蹟,亦可參觀改建自舊屏山警署的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了解鄧氏家族的歷史及文物徑內的古蹟。
  • 因為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屬政府物業,所以繼續對外開放。
  • 此外,位於塘坊村的述卿書室雖然只開放前廳,但前廳的裝飾精雅、值得一看。
  • 上窰村於1981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現在開放了上窰民俗文物館讓遊人參觀。
  • 位於新界元朗的屏山文物徑,蜿蜒千米,途經坑頭村、坑尾村和上璋圍三條村落,一些極具歷史意義的古建築,串連成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廊道,勾勒出香港百年前農家小户辛勤耕種的生活圖景。

宗祠三進兩院,正門前兩旁有鼓臺,沒有門檻,卻有砂岩通道,據說這表明鄧氏曾有人位居顯要,也許因為這種布局說明他們可以乘八抬大轎進門? 大門口的對聯為:「南陽承世澤,東漢啟勳名」,這是表明出身,暗示祖上為東漢將軍、南陽新野的鄧禹。 門廳左右兩側的牆上張掛着介紹屏山鄧氏族譜和聚族立村來歷的牌子。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Replies to “【港人帶路。香港自由行】元朗區: 屏山文物徑, 迫爆人氣華嫂冰室 (下篇)”

與通識教育科相關,同學需特別留意的是鄧氏宗祠和舊屏山警署。 在古物諮詢委員會建議下,經古物古蹟辦事處和建築署數年籌備安排,屏山文物徑於1993年12月12日由當年港督彭定康主持開幕,併為香港首條文物徑。 文物徑的設立費用由香港賽馬會及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贊助,工程由建築署負責,並得到屏山鄧族的支援。 文物徑沿線的獨特古蹟包括聚星樓(香港唯一的古塔)、鄧氏宗祠(本港最大的祠堂)、上璋圍(一古圍村)、覲廷書室(專為村中子弟準備科舉考試而建)、洪聖宮、楊侯古廟與(以)及其他多所傳統建築。 屏山文物徑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由總督彭定康先生主持開幕儀式。 屏山文物徑為本港首條文物徑,在古物諮詢委員會建議下,經古物古蹟辦事處和建築署古物組數年籌備安排,遂得以開放,供市民參觀遊覽。

  • 屏山文物徑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由總督彭定康先生主持開幕儀式。
  • 屏山文物徑沿線歷史建築並非全部對外開放,部分歷史建築的開放時間或會變更,請留意古物古蹟辦事處網站( )上的最新公布。
  • 今次自駕遊,有機會試駕現代(Hyundai)的純電車KONA Electric,從屯門市中心出發,走屯門公路和元朗公路,約20分鐘即可到達元朗屏山。
  • 據屏山鄧氏族譜所載,聚星樓約於明朝洪武年間 (即1368年至1398年)由鄧族第七世祖彥通公所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