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頭環狀步道2025詳細資料!(震驚真相)

第三層是一螺旋金屬製階梯,當時位於山頂的人寥寥無幾,安靜無聲,一個人踏上這階梯的聲響太過突兀,怕吵到動物們。 第三層的視野展望是最棒的,近乎360°的景觀,只是個人覺得景觀還好。 翠山步道搭車相當便利,在捷運士林站可搭255公車,而捷運大直站搭棕13公車,都是坐到終點站「大崙尾山」。 碧溪步道,規劃許多休憩景點,包括巨木瞭望台和「黑桃」、「梅花」、「方塊」及「紅心」等4座撲克平台,(紅心平台已改建為華朋觀景亭)。 從木棧道登山口進入後大都是陡峭的木棧階梯,目前已經整修半完工狀態尚未驗收,許多原本的木棧板拆下後棄置在木棧道下方。 大崙頭山海拔476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No.08,地上有一棵未列名5號基石,爬上乘風堡頂瞭望台,景色絕佳。

小溪頭環狀步道串連大崙頭森林步道、自然步道、碧溪步道,走在其中彷彿來到溪頭般的清新自然,因此有小溪頭之稱,是一條可以讓台北人森呼吸的輕鬆步道,相當適合親子一同健走。 走訪「小溪頭環狀步道」,可從捷運士林站或劍潭站搭乘市民小巴1至「溪山苗圃站」下車,步行約十分鐘即可到達步道入口。 另外棧道扶手欄杆也發揮巧思,置入蝸牛及松鼠意象,讓民眾親山更有趣。 我們大約花了2個小時的時間,一路從巨木瞭望台,經碧溪步道、森林木棧步道、自然步道,途經乘風堡大崙頭山頂,走完了這圈狀似三角形的「小溪頭環狀步道」。

小溪頭環狀步道: 乘風堡360度觀賞山景,輕鬆入門小百岳~台北小溪頭環狀步道

我們今天走了一條台北市近郊的親山步道「大崙頭山」,是一整片極易親近的森林公園。 除了完整的小溪頭環狀步道,也多走了翠山步道,全程林蔭密集,幽靜多元,又能挑戰【台灣小百岳】,健身快活,一舉數得。 碧溪步道全長約1450公尺,單程步行約60分鐘,提供完整的路線圖給大家參考,到翠山 步道健行的朋友可以考慮將碧溪步道一同納入,在這與大家分享囉。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近年來已將「碧溪步道」、「大崙頭森林步道」及「大崙頭自然步道」打造成為頭尾相連、自然景觀豐沛的「小溪頭環狀步道」,媲美南投溪頭的森林之旅,享受森林浴,就來台北小溪頭環狀步道。 台北小溪頭環狀步道,爬升海拔的高度雖有200多公尺,但一路走來真的就像在運動一樣,全程也都在綠葉成蔭進行,是一個想接近大自然時,可以前來一趟大崙頭自然健行之旅的好地方。

小溪頭環狀步道

先由碧溪步道往左行,走到太陽廣場及石頭厝,這是大崙頭山的主要入口之一。 小溪頭環狀步道 小溪頭環狀步道 接著沿森林木棧步道往上爬,到大崙頭山的三角點及打印台;再沿著自然步道下山,最後再由翠山步道回到出發點。 大地處道路步道科科長丁煒宏表示,民眾若要前往小溪頭環狀步道,可從捷運劍潭站或士林站搭乘小巴公車一號線至「溪山苗圃站」下車,步行約十分鐘即可到達步道入口。

小溪頭環狀步道: 台北「小溪頭環狀步道」水泥叢林旁的親子生態天堂 還能遠眺七星山、大屯山群

享受美景後,我們就往回走到自然步道,從自然步道開始就是下坡路段了,所以最辛苦的路段也只有森林步道而已呢。 小溪頭環狀步道串連大崙頭森林步道、自然步道、碧溪步道,步道總長約2.5公里,走完一圈大約2小時左右,是親子都能挑戰的步道。 步道沒有專屬的停車場,可以停放在產業道路的白線內,這天我們將車子停在太陽廣場旁的產業道路上,假日來這健走的人還不少呢。 大崙頭山森林步道一路都是高架的樓梯,於森林中穿梭,兩旁的樹木茂密,基本上不太會曬到什麼太陽,而且高架步道的設計也減少了對自然的破壞,盡量與大自然共存,選擇繞道而不砍樹,時不時會看到位在步道中央的樹幹,可說是一條設計十分良好的步道。 <大眾運輸>:搭台北市公車「255」、「棕13」至終點「大崙尾山站」下車,可直接到「翠山步道」的入口。 先走一小段產業道路,來到「華朋觀景亭」,原本可以直接從觀景亭的樓梯接回「翠山步道」,不過樓梯封閉整修,我們只好再往下走一小段產業道路。

小溪頭環狀步道

尚未發現任何路標就轉進maps顯示的路徑,轉入時有傻眼了一會,是一條很短的泥徑,只是早已泥濘不堪,上面還有紛亂的鞋印,三分想棄、七分想去,還是硬著頭皮走過這條路,待走下後,看到一旁有人工步道能通往,心裡立馬有一千萬隻羊駝跑過。 這就是要告訴大家,不要急於一時,可能前方還另有出口,還有,人生不能重來,選擇的路跪著都要走完。 提供雙北敬老卡旅遊資訊,讓您一卡在手輕鬆就出門,專屬銀髮資訊、跨出家門感受、銀髮分享回饋。

小溪頭環狀步道: 「登山Lets go」大手牽小手來去森林裡探險@小溪頭環狀步道

走到這裡,看著落葉夾雜著竹葉凋零在步道中,真想吟首古詩來著,腦袋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半首,索性回家查查關於竹葉的詩詞,有鮑照的【中興歌】「梅花一時艷,竹葉千年色。」還是不足以形容當時看著滿地竹葉的場景。 埤頭,又稱大埤湖、內湖大埤、甜水鴛鴦湖,是內湖地區最高的水源頭。 小溪頭環狀步道 過去是提供白石湖居民及農地灌溉用水,水質甜美,在當時有不少水鳥鴛鴦在此棲息。 當日下午只有我一人,聽見溪水潺涓,看著鴛鴦戲湖,時不時還有魚兒於水面的噗通聲,令人身心放鬆的小秘境。

小溪頭環狀步道

源自於台北市政府在此設立的內雙溪自然中心,以都市森林綠活區為設計概念,並將此區命名為『台北小溪頭』。 小溪頭環狀步道 取右走碧溪步道往太陽廣場,ㄧ小段木棧道之後繼為碎石路,然後又換成花崗石步道,途中有紅心、黑桃、梅花等休息平台。 再連接自然步道及碧溪步道順時針方向O形一圈,返回太陽廣場。 返叉路口續往上爬,約3-4分鐘後木棧道旁出現一處鋼構平台,這可是台北市首座樹屋涼亭「樹之亭」,今年六月才正式啟用。 越到午後,步道也開始有許多人前來運動,無論是人和動物都在午後達到最顛峰的活動力,在此時這裡熱鬧非凡,人的對話聲、鳥的鳴叫聲、松鼠在樹葉穿梭的窸窸窣窣聲,還有不知道的昆蟲高速振翅的聲音,猶如一場大自然的交響樂曲。

小溪頭環狀步道: ▌ 步道景觀

遇上幾位從山頂下來的旅客,還有人穿著粗高跟的短靴下階,真心佩服! 因為翠山步道對我們而言有點短,所以這天我們就接著走碧溪步道,翠山步道是沿著山林走,而碧溪步道則是跟著野溪走,山上森呼吸後,再享受溪流的芬多精,感覺更加神清氣爽了。 翠山步道的終點有二條路可以延伸,一條就是從長壽坡的方向通往大崙尾山,另一條則是串接碧溪步道或延伸小溪頭環狀步道。

小溪頭環狀步道

接著來到「有肚臍眼的樹」,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樹中間有一個洞,但可以仔細觀察洞的上下兩端,有一道像是開刀的疤痕,這是樹木受傷後的療傷組織呢! 風衝林觀景台的風景滿不錯的,可以俯瞰整片的風衝矮林,終年受強風衝擊下,這裡的樹高明顯下降形成的「風衝矮林」。 坪林逮魚堀溪步道 從台九線北宜公路俯瞰逮魚堀溪自行車道,沿溪而築,依山又傍水;山巒疊翠,澄綠青溪與茶園,讓人心生嚮往。 位於坪林親水吊橋旁的觀魚步道,號稱全台最長的觀魚步道,步道全長約3.9公里。 龍泉山寺至成福山 今天從三峽玉皇宮天公廟起登,至長壽山後便原路返回,途經來時的26號電塔叉路,時間尚早,路況很好,便取右下叉路續直行。 小溪頭環狀步道 剛開始都是緩下坡,泥土路十分清幽全無雜草,山林間油桐樹木高大,一路走來恣…

小溪頭環狀步道: 「登山Lets go」360度觀山看海壯麗風景@南子吝步道

步道的終點有二條路可以延伸,一條就是從長壽坡的方向通往大崙尾山,另一條則是串接碧溪步道或延伸小溪頭環狀步道。 一路還是持續著下坡,這段比上山的那段美很多,但因接近水源,所以蚊子多且兇狠,就在接近出口時,步道中有泉水湧出流過,打算稍微清洗一下鞋泥,短短的數分鐘就被蚊子攻擊到不要不要的,穿著長褲,還是硬要透過褲子叮我,整個就是很〝派〞! 這是第一次在冬季爬山還被蚊子叮的山,所以,若有考慮從瓦厝方向上至大崙頭山的朋友們,請記得噴上防蚊液。

小溪頭環狀步道

本處自99年起編列預算透過整體規劃設計,將碧溪產業道路結合登山步道辦理人車分道動線規劃,使民眾漫步體驗自然,享受親山樂趣,能夠更加方便安全。 另為提升臺北小溪頭整體服務品質,除改善產業道路及登山步道各項設施,並設計多項森林體驗與環境教育活動,以活化內雙溪自然中心內各項休閒教育場域,藉由產業道路及登山步道系統活絡了全區的環境,創造一個完整便利的親山路網,提供民眾便捷、多元、優質的自然山林環境。 擎天崗周邊步道:擎天崗位於台北市士林區七股山的東南方,也是串連金包里大路和萬溪古道的通道,沿途可見階梯狀的草原,呈北國原野風光,牧牛是主要的功能,也是崁腳前往大嶺頂、臺北的便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