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市建局在進行工作的時候,一定會同區議會、城市設計與規劃方面的專業人士、社區組織和發展商等,維持緊密的合作關係。 小區復修策略 我亦相信市區更新工作會力求彰顯每個地區的文化特色、強化居民的社區歸屬感和盡量滿足市民的期望。 舊區重建是社會發展重要一環,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發表網誌,市建局上月啟動九龍城「龍城」區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KC-017),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涉及超過600幢不同樓齡,將透過樓宇復修、保育和活化策略,減慢樓宇老化令新發展與舊建築融合,提升小區的居住環境和面貌。 市建局亦已計劃在未來5年預算投放5億元,在油尖旺等舊區,推行各項樓宇復修、「小區規劃復修」及復修樓宇的活化等工作。 香港各區重建項目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除了拆卸重建,市建局計劃以九龍城區作為「融合策略」的試點,復修暫無重建需要的建築群,並融合區內的重建、復修、保育和活化工作,以提升區內的居住環境。
根據《市區重建策略》,「樓換樓」是給予住宅自住業主現金補償及特惠金以外的另外一個選擇。 同年4月,市區重建局開始在市區重建事務中擔當「促進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角色的框架。 同年5月,市區重建局通過「需求主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重建模式的執行框架;該重建模式是香港政府於同年2月公布的新《市區重建策略》的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同年8月,通過其藝術文化支援政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區復修策略 為了處理龍城區市區更新的難題,我們需要全面應用在早前完成的油旺地區研究中,所提出若干個更具成效的市區更新執行模式和規劃新工具,包括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以至「一地多用」的模式,克服規劃上的挑戰,加速舊區更新。
小區復修策略: 市區重建局 – URA
未來5年,市建局將投放5億元,把相關計劃逐步推廣至九龍城、油麻地、旺角及深水埗等舊區,大力推行「小區規劃復修」。 小區復修策略 依筆者看,重建復修本為好事,可是計劃牽涉範圍之廣泛,加上地區業權散亂、劏房戶眾多,實為知易行難。 他又指,建局會將過去數年,在其他舊區推行樓宇復修及地方營造計劃的經驗,應用在龍城區「小區規劃復修」及活化的工作上,並加以優化。 局方已計劃在未5年,預算投放5億元,在九龍城、油麻地、旺角、深水埗等舊區,推行各項樓宇復修、「小區規劃復修」、復修樓宇的活化及地區營造、以及預防性維修的推廣工作,除一貫向業主提供不同的資助計劃、技術支援外,亦會額外向業主提供財務誘因,促進業主自行組織樓宇維修及推動預防性維修。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去年首次在土瓜灣的重建項目引入全面及小社區發展模式,為社區做好整體規劃,提升環境質素及改善道路網絡。 市建局計劃以油麻地及旺角作為試點,展開地區規劃研究,探討如何能提升該區目前的土地使用效益及重建的發展潛力。
吳議員認為,計劃要有成效,不能單靠市建局的措施,更重要是業主和居民的支持。 他希望街坊同心合力,積極參與計劃,提升居住環境,共同為建設更理想的社區努力。 政府與市建局在過去數年,投入大量資源,推出多項主要針對樓宇不同公用部份的維修資助計劃。 這些資助計劃的著眼點,在於為已有意向進行樓宇復修、並主動提出申請參與計劃的業主,提供財務資助和技術支援;然而,目前的資助計劃,對於部分仍未有維持樓宇健康意識或缺乏籌組維修工程能力的業主來說,可能有點遙不可及,未能受惠。 另一方面,如何促進新舊建設環境的融合,同時提升地區設施、保存地方特色,亦是未來市區更新另一項的挑戰。 只有針對上述兩項挑戰,制定具前瞻性的策略和執行模式,才能有效處理舊區老化問題,整體改善舊區的城市硬件。
小區復修策略: 重建非政府機構用地中介服務計劃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宣布加強4個樓宇復修資助計劃,包括「樓宇更新大行動2.0」、「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和「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政府將向4個計劃注資105億港元,期望今年底諮詢立法會,爭取明年上半年獲批撥款,下年內批出申請;以上4個計劃均會交市建局負責。 【記者林彥汛報道】市建局早前委託顧問團隊,進行調查了解九龍城區居民及地區人士,對當區公園和街道設計的想法及實際需求,並在日前提交九龍城區議會文件中,透露計劃「同敍龍城」為設計主題概念,將小區復修範圍化作社區「故事館」。 有區議員認為復修只是「門面工程」,指與其進行小修小補,倒不如重建整個九龍城區。 國際綠色建築設計專家周家明博士是香港智慧綠色建築設計指引督導委員會召集人,同時兼任Aedas國際建築設計事務所的董事,屢獲殊榮。
- 房屋是本屆政府重中之重的政策,為此,我感謝市建局近年欣然接受了多項新任務,擔起先行者角色,例如在其重建項目提供「首置」單位,開展公務員合作社樓宇重建,以及成功與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落實大坑西邨重建計劃。
- 2017年9月14日,由五個土瓜灣重建項目小商戶共同組成的「KC9-KC13受影響非住宅租户關注組」發起集會請願行動,批評市區重建局的新措施充滿漏洞,未能真正保障舖租戶的權益,不但變相剋扣原有賠償,還要先等待市建局成功收購業權後才能領取發有關賠償,十分荒謬。
- 未來5年,市建局將投放5億元,把相關計劃逐步推廣至九龍城、油麻地、旺角及深水埗等舊區,大力推行「小區規劃復修」。
- 2011年3月,市區重建局董事會通過《「樓換樓」先導計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我們在本月內將主動聯絡這些樓宇的業主,商議一套全面而針對性的維修方案,提升樓宇狀況之餘,更為進行復修的大廈美化外牆,由內至外為樓宇「升值」。
市建局亦會將過去數年在其他舊區推行樓宇復修及地方營造計劃的經驗,應用在龍城區「小區規劃復修」及活化的工作上。 同時計劃在九龍城、油麻地、旺角、深水埗等舊區,推行各項樓宇復修、「小區規劃復修」、復修樓宇的活化及地區營造、以及預防性維修的推廣工作,除向業主提供不同的資助計劃、技術支援之外,亦會額外向業主提供財務誘因,促進業主自行組織樓宇維修及推動預防性維修。 他續指,市建局在未來數年將以九龍城區的市區更新工作,作為推行「融合策略」的試點,並指已率先將區內政府早前核准的市建局啟德道/沙浦道重建項目,與「小區復修策略」融合,優化執行模式,包括將南角道至打鼓嶺道一帶暫時沒有重建需要的建築群,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提升樓宇狀況。 他期望「融合策略」試點可以在九龍城區逐步成熟,讓舊區的已建設環境、交通和公共設施水平得以整體提升;而現時居住在小區的單位業主,亦可在他們的樓宇完成復修和翻新後,既能繼續在原區居住,亦可享受到重新規劃及重整後,一個更優質的社區和環境設施。 除了早前配合沙浦道項目的打鼓嶺道休憩花園改善計劃外,我們將在龍城區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為衙前圍道一帶不同樓齡、不同樓宇狀況的舊樓,提出針對性的維修方案。 小區復修策略 對於區內這些已經老化、有復修需要的樓宇,市建局除了向有關樓宇業主提供財政資助和技術支援,協助進行樓宇復修外,還可應用「地方營造」策略,研究協助業主為大廈外牆進行美化工程,鼓勵業主在進行大維修的同時,一併美化樓宇的外觀,為小區注入活力及地區特色,同時提升樓宇整體價值、宜居性和壽命。
小區復修策略: 應用智能綠色技術
過去20年有多個私人重建項目落成,多為單幢式重建,欠缺整全完善的規劃,部份因為地盤太細,重建後無須提供供住客使用的上落客區和泊車設施,間接導致區內違例泊車問題愈益嚴重,造成交通擠塞。 這些單幢式樓宇重建完成後,攙雜在新建樓宇之間的舊樓地盤變得更為零星而分散,可作重建的規模變得更細且乏誘因。 對市建局來說,相對兼善里地盤較大而完整,若要重整龍城舊區的土地以釋放土地潛力及增加規劃裨益,難度將更大。
荃灣滿樂大廈於2006年完成全面復修工程,包括加建升降機、提升保安系統及消防系統、以及改善外牆及大堂外觀。 隨後,房協分別在2010年及2011年完成明華大廈及觀龍樓第二期的復修工程。 最後是促進新舊環境融合方面,市建局在上月推出的「小區復修」先導計畫,在協助大廈業主進行樓宇復修之餘,美化大廈外牆、大閘和簷篷等不同地方,融入活化後的小區街景,標是與毗鄰新發展項目做到新舊交融。
小區復修策略: 市建局計劃投放五億復修舊區樓宇 提升小區面貌
我們亦注意到,大部分這類樓宇屬於沒有法團、業主組織或未有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的「三無大廈」,難以集合一眾業主就籌組驗樓和維修工程取得共識,基本上,連日常的保安和公用設施例行檢查等物業管理工作,亦乏善足陳。 我們在本月內將主動聯絡這些樓宇的業主,商議一套全面而針對性的維修方案,提升樓宇狀況之餘,更為進行復修的大廈美化外牆,由內至外為樓宇「升值」。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表示,將首次嘗試以地區為本的概念應用於九龍城舊區的樓宇復修,為不同樓齡及狀況的樓宇制定整全的復修和規劃方案。 將資助業主聘用工程顧問為室內單位進行檢驗,包括結構及滲水勘察,並資助工程所需要的修葺物料,以及由不同建造業機構所成立的義工團隊,安排義工協助進行修葺工作,例如輕度的剝落石屎、更換破損地磚等。 需知道,這些地區的住戶主要為捉襟見肘的低下階層,更有不少是劏房戶,他們的居住情況惡劣,往往需逾十戶共用一個來去水有問題的廁所。 此外,不少樓齡較高的物業因結構性問題而長期滲水、漏水,技術上亦無法長遠解決;又或是那些三不管的後巷長期被佔用及堆積雜物,衛生環境惡劣,無人執法管理。
另外,由於市建局在發展項目的公契中列明收取管理人酬金為大廈開支的百份之十,變相盡可能谷大大廈支出,以賺取更多管理人酬金,亦令管理費居高不下。 小區復修策略 在2012年2月,順寧道重建關注組於市區重建局新重建項目的社會影響評估中發現了一項名為「住宅租客體恤援助計劃」的新措施,聲稱會賠償給被迫遷租戶,但在順寧道重建關注組去信追問市建局細節後,發現在申請條件上十分苛刻,批評是刻意令被迫遷租戶難以申請。 計劃範圍包括中西區、灣仔、紅磡/馬頭圍、油麻地、旺角、大角咀、觀塘、深水埗及荃灣。
小區復修策略: 市建局士丹頓街活化項目招營運機構 推「社區客廳」及「共居」新概念 令社區營造更具伸延性
我很高興見到近年來在周松崗主席和韋志成總監領導下,市建局樓宇的復修工作更進一步地倡議智慧改造樓宇,提升設施保養效率和推廣樓宇預防性維修新文化。 另一方面,政府亦正透過改變土地的規劃用途,例如把「工業」用地改劃作「商業」或「綜合發展」等用途,鼓勵社區更新。 此外,行政長官在二○一八年《施政綱領》中提出加強在政府用地落實「一地多用」的多層發展模式,整合及提供更多「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務求善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並透過重建政府設施改善社區環境。 《財政預算案》繼而預留約220億元推展首批「一地多用」發展項目,其中包括為荃灣市中心內數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作整全規劃。 小區復修策略 根據初步構思,荃灣市中心的項目包括荃灣大會堂及前荃灣裁判法院用地、荃灣雅麗珊社區中心用地、戴麟趾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及聯仁街熟食中心用地。
大家好,今日我很高興來到經由市區重建局保育和活化後的中環街市大樓,參與市建局成立20周年典禮,與各位一同見證市建局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並藉此機會慶祝中環街市保育項目的竣工和第一期開放啟用。 市建局團隊特別為「小區復修」計劃設計一個專屬標誌(下圖),將計劃內針對性的支援措施和理念,融入創作之中。 有見及此,市建局將夥拍香港房屋經理學會,試行「聯廈聯管」理念,協助未有成立法團的樓宇,盡早成立法團,然後與其他已有法團的單幢式樓宇,合組成一小區,共同聘用物業管理公司,實行「聯合式」管理,令資源更靈活運用,相關開支亦可由參與「聯廈聯管」的業主一同分擔。
小區復修策略: 推行四項措施 為業主度身訂造復修方案
其中,由二○○四年至今,市建局已透過不同計劃協助約4 200幢樓宇進行維修,當中荃灣區佔約400幢。 最近的一項支援計劃,是動用30億元的「樓宇更新大行動2.0」,為居於較高樓齡、應課差餉租值不超越設定上限的自住業主提供大額資助,主要用以在其樓宇內按強制驗樓計劃進行所需的檢驗及修葺工程。 市建局會按先後緩急陸續接觸成功申請計劃的大廈業主,協助他們開展有關檢驗及工程。 我在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到,樓齡5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在過去十年由3,900幢急增至8,600幢,加上全港5,000多幢「三無大廈」日久失修的問題,我們須採取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加快重建更新步伐。 其中,我認為市建局可以較為聚焦市區重整更新的規劃,例如剛完成的油旺地區規劃研究,市建局就提出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等規劃手段,而落實時則可更多依賴私人市場的力量。
- 至於在九龍城舊區(龍城區)進行的地區規劃,將會配合已完成規劃的沙浦道項目,全面探討該區的市區更新機遇,務求與該項目發揮協同效應。
- 韋志成表示,當局在本月內將主動聯絡這些樓宇的業主,商議一套全面而針對性的維修方案,提升樓宇狀況之餘,更為進行復修的大廈美化外牆,由內至外為樓宇「升值」。
- 「為了不讓這個惡夢變成事實,我們要及早行動,應對樓宇急促老化的問題,延長樓宇的使用壽命,恰當地更新改造樓宇,滿足在人口老化趨勢下長者居民的需要。」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JCDISI) 總監凌嘉勤先生指出。
- 我亦和周主席一樣,鼓勵市建局以前瞻性的思維,善用科技、勇於創新,繼續以地區為本、以人為本的方式推行市區更新,為舊區注入新元素和新動力,與政府一起努力為香港帶來新的城市面貌,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
- 隨着中環街市活化項目開放予市民使用,保育中環的大部分項目已相繼完成,這些建築物活化後注入新的用途,成為中環的新地標。
- 同時計劃在九龍城、油麻地、旺角、深水埗等舊區,推行各項樓宇復修、「小區規劃復修」、復修樓宇的活化及地區營造、以及預防性維修的推廣工作,除向業主提供不同的資助計劃、技術支援之外,亦會額外向業主提供財務誘因,促進業主自行組織樓宇維修及推動預防性維修。
- 市建局轄下四幢安置大廈,包括西營盤順成大廈、旺角豉油街12號、深水埗麗珠大廈和大角咀必發臺,樓齡已達30年,需進行全面樓宇勘察及翻新工程。
他舉例指,近年以中西區在歷史文化發展上的角色,作為主題活化鐵巷里及附近街道,重新鋪設特式的地磚圖案、在附近私人大廈外牆創作壁畫、美化附近排檔設計,大幅改善整體街道環境。 除了上述四項有關樓宇復修的支援措施,我們亦會配合「融合策略」下的地區活化工作,應用「地區營造」的手法,以龍城居民對於區內歷史文化特色的意見作為設計藍本,為大廈外牆飾面、地下大堂以至地舖店面等,進行美化工程,令樓宇外觀與地區環境互相配合,凸顯「龍城區」的特色。 位於侯王道的九龍城市政大廈、九龍城長者健康中心以及李基紀念醫局是九龍城區社區設施的集中地,亦處於龍城小區的中心位置,為市民提供街市、公共圖書館、體育館、長者健康以及普通科門診等多元化公共服務。
小區復修策略: 重建項目
為了解決市區老化的問題並改善舊區居民的居住環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7月制定《市區重建局條例》(香港法例第563章),為推行市區更新提供一個新架構。 針對舊樓重建限制,我們將探討應用轉移地積比的概念,將規模較細、重建潛力有限的失修樓宇,列作地積比「送出地盤」的可行性,將其准許的發展樓面,轉移至區內具高密度發展潛力的重建地盤(接收地盤),釋放土地的發展潛力。 地積比轉移後,位於「送出地盤」的樓宇,在重建後可以改劃為休憩空間或社區設施,滿足地區的需要;「接收地盤」則可以作較高密度的重建,增加房屋供應,同時利用地下空間,興建公眾停車場等設施,增加地區泊車位的供應,解決違例泊車所引致路面擠塞的問題。 在決定開展每個重建項目之前,市建局會按照《市區重建策略》,考慮多項不同因素,例如樓宇狀況、居住環境、地區上可用作安置的土地資源、重建項目對整個社區帶來規劃上的裨益及市建局的財政和人力資源等,小心處理及訂出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