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市中心一頭嘅尚德邨、唐明苑等喺1990年代後期先開始入伙,嗰時開始發現新填海區嘅土地有唔平均沉降問題。 而調景嶺喺所有居民搬走之後就拆晒所有樓,開始移山填海工程,係宜家將軍澳最新發展嘅地方。 目前,嗰區重有將軍澳南(寶盈花園對出空地)及清水灣半島(地理上並唔喺清水灣)兩處重未發展。
【本報訊】政府於兩年前計劃於將軍澳3幅官地興建公營房屋,預計提供7,000個單位,最快於2027年有首批單位落成。 運輸及房屋局昨日進一步交代詳情,當局擬把上述官地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計劃提升至甲級,並估計工程的建設費用約為25億元;發展過程中將收回約2,044平方呎私人土地,並清理約16.5公頃官地。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現正分5期進行,將提供所需土地,以便沿港島北岸興建連接中環與港島東部的重要連接路和鐵路。 計劃的首4期已經完成,除了提供用地建造連接路和鐵路之外,亦提供土地興建機場快線香港站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擴建部分。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將軍澳車廠/康城站項目:日出康城
在不同的非繁忙時間,列車數量均有不同,但會維持2列列車行走康城站至調景嶺站的穿梭列車。 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日間非繁忙時間,將軍澳綫有11列列車運行;晚間非繁忙時間,則有10列列車運行。 星期六日間非繁忙時間及星期日日間有11列列車運行,晚間則減至10列。 現時將軍澳綫共使用13列港鐵市區綫韓製列車行走;另每天均有部分來自觀塘綫的港鐵市區綫現代化列車行走,派車不定。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東涌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東鐵綫、屯馬綫及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將軍澳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別為100.6%,102%及97%(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油塘站至鰂魚涌站之間。
- 首條為配合將軍澳新市鎮發展而開辦的巴士路線為93A(於1987年開辦),由寶林前往觀塘碼頭。
- 然而政府在1993年發表的《香港鐵路發展研究》則重新倡議興建此綫,隨後在1994年公佈《鐵路發展策略》,將其列為優先興建項目之一。
- 乘客如需由寶琳站或坑口站乘搭首班車或尾班車前往康城站,需在將軍澳站落車並往對面月台轉乘往康城的列車。
- 雖然隨着Rotem列車陸續調回將軍澳綫,情況已大有改善,但目前將軍澳綫仍有少量都城嘉慕電動列車,所以噪音問題仍然存在。
地鐵公司參與了第三期(即將軍澳豪庭)的發展,其他發展商有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華懋集團及南豐發展。 儘管將軍澳新市鎮內有多個商場,但缺乏大型商業區,所以很多居民會往市區就業。 因此,將軍澳綫新界段在繁忙時間的流量主要集中單一方向。 而油塘站至東區海底隧道一段匯集了將軍澳綫和觀塘綫的乘客,所以流量是全綫最大的。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發展為新市鎮
首條為配合將澳新市鎮發展而開辦嘅巴士路線係93A(1987年開辦),來往寶林同埋觀塘碼頭。 其後九巴喺將軍澳北面先後開辦多條巴士線,全部以93系、95系、98系同埋29x系作為路線冧巴。 而首條投入服務嘅新巴將軍澳專線係796X,來往將軍澳港鐵站同埋尖沙咀東(現時),其後嘅新巴專線,除咗797M、798同埋792M之外,其餘都係796系,並在冧巴後面加英文字母。 2020年,政府和港鐵為增加私人住宅供應,提出將昭信路以南的百勝角通風樓以地積比率6倍作住宅發展。
除了兩個須由137區重置的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配料廠外,當局還將於132區對出的新造土地上,設置具重要策略性的電力設施,以提升香港通過區域合作輸入零碳能源的能力。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當局亦建議在132區建設一個建築廢料處理設施、一個廢物轉運站及一個海上垃圾收集站。 將軍澳新市鎮位於西貢區的南面,主要由填塞將軍澳灣,並在狹長海灣的兩旁闢拓平台而建成。 將軍澳自1988年開始讓居民遷入寶林村及翠林村後發展相當迅速,把一個一九六零年代的小漁村及造船業地區發展為大型新社區。 數個位於新市鎮區的「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特別位於市中心南部的土地,設有不同建築物高度限制,以確保在這些地區內進行的發展符合新市鎮的整體城市設計概念。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香港房屋協會夾心階級住屋
1896年將軍澳以「Junk Bay 」的名稱出現在地圖中。 及後將軍澳則以「Cheung Kwan O」或「Chung Kwang O」的英文名標示。 而將軍澳和坑口所代表的位置也多次變改,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期間,將軍澳可代表今日茅湖仔或田下灣、坑口可指今日的翠林一帶。 不少傳媒機構如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香港電視網路、香港電台和壹傳媒,美亞娛樂和出版之友都在創新園內設立總部和錄影廠。 2020年8月23日:日出康城大型商場「The LOHAS 康城」開幕,吸引了不少遊人到場參觀及購物。 1989年6月:地名訂正委員會決定把將軍澳新市鎮的英文名稱,由”Junk Bay”改作”Tseung Kwan O”。
)位於香港新界東南,是香港的第三代新市鎮之一,與馬鞍山(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份)和天水圍新市鎮同期發展。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中期,人口在當時不足1萬,及後2011年迅速增加到超過40萬。 隨着新市鎮的不斷發展,區內房屋、學校、社區、康樂設施及交通網絡亦漸趨完善。 地鐵(今港鐵)將軍澳綫通車後,將軍澳新市鎮的對外交通更為便捷,同時將軍澳工業邨亦為區內外居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蔚藍灣畔位於將軍澳坑口培成路15號,為鐵路上蓋式私人屋苑,於2005年入伙。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發展土地供應策略
擬議混凝土廠將能提供持續及穩定的混凝土供應,支援東九龍和新界東的發展,包括將軍澳第137區將來的建造工程及發展項目,亦可以減少跨區的混凝土運輸。 我們會在今年完成混凝土廠選址的研究,計及所需的法定程序,以及招標和建造相關混凝土廠所需的時間,我們預計這個混凝土廠最快可於二○二四年投入運作。 日出康城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小赤沙將軍澳86區,是一個包括住宅、商場、公園的鐵路上蓋發展計劃。 隨着位於將軍澳南,鄰近將軍澳車廠的全新大型物業發展區日出康城入伙,港鐵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開放康城站,而之前單純用來讓空車往返將軍澳車廠和將軍澳站、長達3.5公里的路軌亦開始負責康城站至沿綫各站的客運服務。 康城站啟用後,將軍澳綫以「3+1」形式行走兩條路綫:北角站至寶琳站,及北角站至康城站,即每3班往寶琳站的列車就有一班往康城站的列車提供服務。
其後九巴在將軍澳北面先後開辦多條巴士線,路線編號前綴以93、95、98、296為主。 而首條投入服務的新巴將軍澳專線為796X,來往將軍澳站至紅磡碼頭(現改為由將軍澳工業邨至尖沙咀東),其後的新巴專線,除792M、797M、798線外,其餘都是以796作路線編號數字前綴,並在編號末加上英文字母。 新市鎮可分為八個區域,包括寶林、翠林、坑口、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小赤沙、大赤沙及百勝角。 新市鎮當中最早開發的是翠林一帶,其次到寶琳及其南部的景林邨一帶。 1990年代中期,待坑口一帶的原居民遷走之後,政府在當地興建厚德邨,並用來安置原來在調景嶺的居民及牛頭角臨屋區的住戶。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將軍澳137區規劃曝光 建新社區供14萬人住 132區填海建廠引入內地電力
大型發展計劃則提供新土地及基礎設施,以應付人口的增長、分散市區現有的人口,並提供或改善各項設施,以便重新發展荒廢的地方。 各項發展計劃在功能、環境及美化方面的事宜,都會獲得優先考慮。 區內主要有富寧花園、安寧花園、厚德邨、頌明苑、明德邨、東港城、海悅豪園、蔚藍灣畔、南豐廣場和新寶城。
但地鐵公司在同年8月以人口未達目標和財政等因素,明確表態不會興建將軍澳支綫,被議員指斥其與政府欺騙當區居民。 然而政府在1993年發表的《香港鐵路發展研究》則重新倡議興建此綫,隨後在1994年公佈《鐵路發展策略》,將其列為優先興建項目之一。 當時的計劃與後來落成的鐵路之主要分別,是以藍田站作為將軍澳支綫的終點站,並將觀塘綫的終點站暫時由鰂魚涌站延長至天后站,當初的長遠計劃亦建議由藍田西延至馬頭角連接同期倡議的東九龍綫,稱作「藍田—馬頭角綫」。 安達臣道石礦場位於東九龍大上托西南面的山脊,佔地約86公頃。 待土地平整工程完成後,將可提供一個面積約40公頃的平台供房屋、休憩用地、學校,以及相關的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的發展。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將軍澳:
最後一期的工程,即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於2009年年底動工,填海工程已於2017年完成,餘下基礎設施工程正在進行中。 第二期發展於1987年開始,這期規劃主要是要發展將軍澳市中心。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此區大部份土地是把調景嶺東北部的海灣填海發展而成,主要有將軍澳中心、尚德邨、唐明苑、富康花園、寶盈花園和清水灣半島等。
尚德邨於1998年入伙,是區內最大的公共屋邨之一,也是此區最早建成的住宅,由於屋邨規模較大而且最早發展,早年連路牌亦清楚地標示了「市中心(尚德)」,故此,部份人或會將「將軍澳市中心」一詞與「尚德」交替使用。 到了2021年,路牌開始更換,改為直接標示「尚德」二字,以騰出空間標示連接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九龍」,可見尚德是將軍澳市中心的另一名稱。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現在,「將軍澳市中心」一詞泛指港鐵將軍澳站、天晉、尚德邨、廣明苑及將軍澳南一帶。 方國珊指,將軍澳137區約有80公頃填海用地,2002年起一直用作臨時填料庫,而專業動力自2012年起建議將137區用作興建房屋,預料可發展成10萬人居住的新市鎮,提供數萬個居住單位。 土木工程拓展署自2016年開展可行性研究,原定2019年底完成,惟至今仍未公佈結果,方國珊認為若政府能加快將軍澳137區的房屋發展,料可快速解決房屋問題。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將軍澳綫南延綫
屋苑共有6幢住宅大廈(第1、2、3、5、6及7座),以L形排列,提供2,130個單位。 商場位於住宅基座二樓,樓面面積約60,000方呎,共有54舖位,由43個商戶承租,店舖面積由100至3000方呎不等,由港鐵管理。 區議員吳雪山曾批評港鐵以確保列車之間安全距離等理由而拒絕加班次是藉口。
路線由寶林寶翠公園出發,途經寶林北路、坑口,以將軍澳單車公園為終點,並於該處舉行集會。 後主辦方宣布遊行人數為15萬人,警方則稱經原定路線遊行的人數為2萬7000人。 支線全長約七公里 將有五至六個車站 經藍田調景嶺填海區直達將軍澳 近三十三萬人口保證乘客量足夠. 將軍澳綫現時行經鰂魚涌站至北角站路段屬鰂魚涌站轉綫通道紓緩工程的新建路段,該月台於2001年9月27日啟用。 2021年6月18日,網上流傳一段影片,一頭野豬仔闖入港鐵鰂魚涌站後,擺脫港鐵職員阻擋,成功登上一列港島綫列車,在列車內來回奔跑,如入無人之境。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公園
喺寶林及坑口一帶發展之時,將軍澳被規劃成新市鎮,所以區內有唔少單車徑及康樂設備。 但自從區內嘅新填海地進一步發展,為避免居民生活太依賴觀塘,政府改變規劃,將整個將軍澳區按市區嘅模式重新規劃。 現時唔少市民都發現區內嘅設計比較奇怪,分區之間似被切開,連接唔係太方便。 呢啲都係規劃轉變嘅影響,亦有觀點認為係回歸後各種政治目標(好似八萬五建屋計劃)等所引致。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服務時間
路綫當年設計為最密每3分30秒一班往寶琳或康城(採用「1+1」模式),將軍澳站至北角站聯合班次為1分45秒。 將軍澳名稱來源並不可考,相傳南宋末年,宋帝昺等人曾經逃難至今九龍半島,此為一說;如果這種說法可信,所指的將軍大概是一位勤王的將軍。 以前將軍澳是人煙稀少的海灣,只有坑口村才有較多人口,另外在海灣北面盡頭有將軍澳村。 另一說法是,在明朝時候某位將軍敗走到今將軍澳現址,最後傷重死去。 後人為紀念這位將軍,除在原地安葬該將軍外,還把安葬地稱作「將軍澳」以作紀念。 清雍正八年(1730)陳倫烱《海國聞見錄》〈沿海全圖〉中的將軍澳、乾隆五十二年至嘉慶五年(1787–1801)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等,均記載將軍澳一名,可見將軍澳對於航運與海防有相當重要性。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將軍澳租盤
同時,我們正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攜手合作, 進行綜合地庫及公共基礎設施工程,以配合西九文化區分階段發展所需。 為提供更多可供將來發展的土地,我們現正進行規劃及工程研究,檢討元朗主要用作工業用途、臨時倉庫或荒廢的土地撥作發展的可行性。 同時,將軍澳第137區的研究亦已於2016年12月展開。 錦田南初期用地的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的勘測及設計預計分階段於2021年年底前完成,而相關前期工程已於2018年7月展開。 將軍澳分為三期發展:第一期發展的有寶林、翠林、康盛花園;第二期發展的為將軍澳市中心、坑口;第三期發展的為調景嶺。 在計劃發展為市鎮同時,將軍澳亦成了垃圾的堆填重地,先後開闢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和將軍澳第二期堆填區。
將軍澳第137區打造商住新市鎮: 提供基礎設施
相關部門現正就初步建議的土地用途方案進行各項技術評估,包括交通及環境影響評估。 地鐵(家下嘅港鐵)將軍澳綫喺2002年8月18號通車,全線設有8個車站,其中調景嶺站、將軍澳站、坑口站、寶琳站、康城站5個站都位於將軍澳,本線可以轉乘地鐵嘅觀塘綫同埋港島綫。 現時將軍澳大部份居民都會搭港鐵外出,尤其係去九龍同埋香港島嘅會明顯。 為調景嶺港鐵站上蓋的住宅項目,總共有9座,分兩期發展,第1期包括1至5座(不設第4座),2期為6至10座,名為城中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