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追想曲原唱5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城市故事人希望透過歌曲,讓更多人了解台南,分別邀請呂興昌、葉瓊霞和謝銘祐等人授課。 團長翁秀嬋表示,從台灣流行歌曲認識台南,了解不同時代的歌曲作品、歌詞與歌曲創作者的出發點、演唱的表達風格的差異、隱藏在歌曲背後傳達社會的某些事件或紀念某些人事物等,進而了解台南的文史發展,未來將運用在走讀城市故事或定點說演故事,甚至創發成為戲劇作品。 城市故事人昨日舉辦「唱。遊工作坊」,邀請所有人從歌曲暢遊台南、用音樂說城市故事,昨日第一場由呂興昌暢談「台南人寫/唱台南歌」。 他表示,台南是文藝之都,許多詞曲創作,以台南為故事,許多創作人、歌手,也是台南出身。 《安平追想曲》是許石的代表作,展覽廳也特別專欄介紹。 該曲因旋律優美、故事感人,發表後,陸續有許多歌星都翻唱過。

  • 成大教授呂興昌表示,〈安平追想曲〉傳唱多時,許多人甚至尋找金小姐的真實身分,但根據詞曲作家隱約透露,可能改編自日本歌曲〈長崎物語〉,如果為事實,可能讓許多沈醉在金小姐故事中的人,感到愕然。
  • 安平追想曲所描述,並非一般想像中17世紀荷治時期之事,乃為19世紀末的故事。
  • 我的估計沒有錯,《離別的叮嚀》的原曲正是台語曲《安平追想曲》,難怪它有濃濃閩南歌曲的味道。
  • 在往二樓的樓梯間,有「臺灣歌謠的磐石-許石的歌與他的故事」的大畫板。
  • ,流行音樂創作者,1919年生於臺南,1980年於臺北去世。
  • 1952年,許石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情,創辦「中國錄音製片公司」,並發表《安平追想曲》等唱片。

本劇時代背景設定於日治中期,在唱曲設計與樂團編制上熔鑄臺語通俗歌曲與歌仔戲傳統曲調,為詩歌般的唱詞譜出既富新意又不失古韻的「新曲」,貼近觀眾的同時又致力不流於俗套,更牢牢契合故事情境與文詞中深切的情意。 而劇中時裝部份的表演雖力求自然寫實,然在「戲中戲」的歌仔戲橋段中,仍忠於傳統,保留戲曲細膩的身段作表,展現歌仔戲演員紮實的功底。 新曲與舊調、時裝與古裝,在一台戲裡穿梭於現代與傳統之間,當家小生張秀琴與當家苦旦莊金梅有著吃重且不俗的表現,傳唱21世紀的「安平追想曲」。

安平追想曲原唱: 安平虎鯨夏日嘉年華開幕 潘越雲獻唱「安平追想曲」

她曾是粵語片明星南紅的電影幕後代唱,亦有灌錄粵語流行曲唱片,其首本名曲是《公子多情》。 奇美文化基金會委託雕刻家陳正雄創作「安平金小姐」雕像贈送給臺南市政府,於東興洋行前豎立「金小姐」母女雕像,於2011年8月13日揭幕。 2011年,外臺歌仔戲班《秀琴歌劇團》推出,現代歌仔新調《安平追想曲》,編導-王友輝,領銜主演-張秀琴(阿牛)、莊金梅、陳湣玲(米雪)、林佩儀。 安平追想曲原唱 1978年,《新安平追想曲》,導演-岳千峰,領銜主演-何思敏、宗華、石峰、王釧如,客串主演-左艷蓉、岳陽。

以管弦樂編曲演奏版本呈現(計收錄120首臺灣歌謠,其中包含安平追想曲) 。 歌詞中,首先利用「金髮」兩字點明歌詞主人翁的身分,藉由反差,點破歌曲的獨特性。 這些描寫混血兒與當時社會不同的字詞,除了金髮之外還有歌曲中的「金十字」(黃金十字架,代表基督宗教。不同於臺灣漢族信仰),私生兒,荷蘭船醫等。 全劇戲裡戲外呈現三個層次,第一是以流行歌謠中所刻畫的兩代愛情故事為主軸,寫異國戀曲的淒美與波折,也寫愛情中貧富差距的無奈。 幾年前,舊部落區還有一位皮膚白皙、眼大、鼻子挺、五官分明的老婆婆,地方都稱為「紅毛品」,大家都知道她是金小姐後人,但老婆婆相當低調,地方人士也有默契,不去提起這段故事,而隨著她去世後,後代音訊難覓。 鄭道聰指出,雖然歌詞創作者陳達儒已經辭世,但他生前曾經接受對台灣文史相當有研究的莊永明採訪,談及這段創作過程;莊在多年前來到府城參加活動時,他也曾就考證內容與莊交換意見,莊表示的確與陳達儒告訴自己的內容很類似。

安平追想曲原唱: 歌詞賞析

同時文化局現在也規劃在台南二中前的圖書館育樂堂改建成音樂圖書館,最後賴市長感謝許朝欽教授願意將其父親許石先生的作品送給台南市政府運用。 從三樓另一側回到往二樓的樓梯,樓梯間又看了以傳統卡式錄音帶所裝飾的圖案,還可以找到很多錄音帶時期的歌手所出的專輯,又是一場回憶之旅。 竟然也看到了當年迷死人的漂亮寶貝Brooke Shields(布魯克雪德絲),不過她應該不是歌手,只是她所演的電影插曲的唱片,封面放上她的照片來吸引人。 這裡看到了凱文以前讀書時的偶像-加拿大籍的歌手Anne Murray的唱片。

安平追想曲原唱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安平虎鯨「亮晶鯨Orca Go!」夏日嘉年華,今天晚上在安平水景公園開幕,展開為期3個月的嘉年華活動,現場有鼓樂、創意煙火搭配全區燈光秀,金曲歌后潘越雲也在海上舞台獻唱爵士版「安平追想曲」。 譚仔米線創辦人媳婦、28歲香港名媛蔡天鳳(Abby Choi)慘遭肢解烹屍,震驚整個華人圈。 今(28)日是蔡天鳳遇害後頭七,今上午蔡天鳳父母、其現任丈夫Chris父母以及友人均赴殯儀館認屍,英皇前歌手周英杰(現名清晞誦)透露見到這幕很震撼,更一度腿軟癱地。 賴市長表示,台南市為了紀念本市歷史名人,每年做了名人故居設置紀念牌。 這是要經過文化局調查整理,將本市歷史名人分成藝文、學術教育、政治、醫療、經濟、宗教、技術等7大類。 同時為了讓更廣為人知這些名人的貢獻,台南市將要在永康興建一個總圖書館,總經費近20億元,其中包括一個名人館,以後在那裏就可以看見許石先生的偉大事蹟。

安平追想曲原唱: 【「安平追想曲」荷蘭船醫與金髮女郎的故事】金小姐混血女孩真有其人 金家後代地方稱「紅毛品」 金十字信物項鍊〔2008-06-01〕

,是由創作人陳達儒填詞、許石作曲,是譜自台南安平的真實故事的作品:「金小姐」的母親出身於100多年前的安平望族,與荷蘭籍船醫的父親墜入愛河,兩人曾以金十字為愛情見證。 不料,船醫未能信守諾言,一去不回,留下金小姐母女倆。 事隔多年後,金小姐竟重蹈母親的愛情命運,愛上洋人並被遺棄。

代表歌手有:Michael 安平追想曲原唱 Jackson、Lady Gaga等。 來到1960~1979年,這個時期,能忠實陳述越戰後反戰青年情感的民謠成為顯學,由搖滾樂轉變為重金屬搖滾、龐克新浪潮、嘻哈風格迥異的音樂型態。 代表歌手有:Joan Baez、Stevie Wonder。 鄉村音樂是初期的代表;二戰後,發展出搖滾音樂,還有爵士音樂。

安平追想曲原唱: 台灣全球首展 黑木國昭60年創作紀念展

母女兩人只能每日佇立於港口邊,深情望向海港,痴心地等候情郎早日回來。 1951年,臺南音樂家許石,以小步舞曲的調子譜成一首曲,他想要找一位名家來填詞,於是他就央請臺南文人許丙丁動筆,但許丙丁卻推薦另一位臺北艋舺的名人陳達儒先生,因為許石要求填詞不能更動曲子的旋律,以至陳達儒雖稱捷才,卻也未能立刻交稿。 後來,陳達儒過年時陪太太回臺南娘家,據說和朋友去西門圓環寶美樓喝酒,聽到女侍講起安平金小姐的故事,他遂至安平尋訪這段傳奇,結果只看到黃土一坯,回來之後依許石的曲調,寫下這一段兩代女人戀情的故事,傳詠至今。 2020年5月24日開拍(預計2023年播映),《新安平追想曲》故事MV及安平金小姐微電影-籌拍公司:京贊影視暨大海攝影公司,拍攝地點:臺南安平 安平追想曲原唱 。 安平追想曲所描述,並非一般想像中17世紀荷治時期之事,乃為19世紀末的故事。 1951年,臺南音樂家許石,其以小步舞曲的調子譜成一首曲,他想要找一位名家來填詞,於是他就央請臺南文人許丙丁動筆,但許丙丁卻推薦另一位臺北艋舺的名人陳達儒先生,因為許石要求填詞不能更動曲子的旋律,以致陳達儒雖稱捷才,卻也未能立刻交稿。

安平追想曲原唱

後來,陳達儒過年時陪太太回臺南娘家,據說和朋友去西門圓環寶美樓(建物尚存,現為連鎖咖啡店)喝酒,聽到女侍講起安平金小姐的故事,他遂至安平尋訪這段傳奇,結果只看到黃土一坯,回來之後依許石的曲調,寫下這一段兩代女人戀情的故事,傳詠至今。 其膾炙人口的作品尚有《鑼聲若響》、《夜半路燈》、《漂亮你一人》、《初戀日記》、《風雨夜曲》等。 19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推行中國話,採取種種措施,限制台灣話歌曲於廣播媒體傳唱。 1930年代即以台灣話歌曲填詞人為生的陳達儒只得以「新臺灣歌謠社」的名義發行歌本,藉由街頭賣唱,推銷這些歌仔簿(歌詞簿)。

安平追想曲原唱: 安平追想曲

1952年,許石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情,創辦「中國錄音製片公司」,並發表《安平追想曲》等唱片。 許石自「日本歌謠學院」畢業後,曾在日本巡迴演唱,演出經驗與人脈積累,成為他演藝事業的基礎。 1946年回臺後,先後曾在臺南、臺中、臺北等地擔任音樂教師,後創辦「許石音樂研究社」,造就出劉福助、林秀珠等知名藝人。 1966年後,栽培寶貝女兒們組成「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巡迴海內外演出,將臺灣歌謠推上國際舞臺。 果然是由許石所唱,也有《安平追想曲》的歌詞及相關的照片輪動顯示於螢幕上。

安平追想曲原唱

許石不僅曾任臺南多所學校之音樂教師,亦曾開班授徒,知名演唱前輩包括民謠歌王劉福助、歌仔戲天王楊麗花,以及黃敏、顏華、鍾瑛、豔紅、林秀珠等前輩歌手,皆其得意門生。 安平追想曲原唱 1969年他以女兒為班底成立「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巡迴演唱,在日本、東南亞等地都引起轟動,將臺灣歌謠發揚國際,是為臺灣原創音樂對外輸出的重要先驅。 提到台南代表性的歌曲,相信很多人會自然哼起〈安平追想曲〉,這首歌曲原創者是許石先生,臺南市政府於29日下午在許石故居舉行掛牌儀式,許石哲嗣、旅美的許朝欽教授等家屬、葉宜津立委、陳亭妃立委、邱莉莉議員、洪玉鳳議員、都列席參與。 由市長賴清德親自於故居大門掛上了紀念牌,希望藉由名人故居落實文化首都台南成為城市奮鬥的目標。

安平追想曲原唱: 鄧麗君

2018年,許石家屬本著「許石音樂為全體臺灣人民之文化資產」的精神,將其文物捐贈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典藏於本館,並以本展「人生」、「歌聲」、「舞臺」、「曲盤」等四個專題,帶領大家聆聽這位歌謠的「大石」,如何從滾動到立穩腳跟,又如何改變臺灣的聲音風貌。 許石(1919~1980年)臺南人,正如其名,他以磐石般的姿態,在音樂領域以創作人、企業家、音樂教育者、文化保存者和推廣者的多重身份,成為戰後臺灣歌謠發展的重要推手。 安平追想曲原唱 上到二樓,是一整排的展覽區,左右兩邊的走廊,也是展示區。 在鏡頭上方「許石的歌」看板下方有一排字『我有一個理想,是希望那些幾乎被大家遺忘了的臺灣鄉土民謠,能夠重新在臺灣民眾的心胸中燃燒起來』,是許石先生對台灣民謠發展的期許。 1980年~迄今,80年代起,重金屬搖滾融合新舞步引領全球風騷。 21世紀起,因網路興盛及各類新式音樂軟體的風行,百花齊放,天王天后快速崛起並風靡全球。

安平追想曲原唱

在往二樓的樓梯間,有「臺灣歌謠的磐石-許石的歌與他的故事」的大畫板。 上面有許石過去為「臺灣鄉土交響曲」拍攝的指揮照,以及他創作出版的唱片。 這段期間,隨著解嚴及社會的開放,另類音樂及新台語運動崛起,以台式藍調,發出對社會的冷嘲熱諷,代表歌手有:伍佰、李宗盛、陳昇。 隨著台灣光復帶起與大陸的連結,這個時期的前半段,有不少從上海、香港引進台灣的歌曲;部分歌曲則是配合電影宣傳的主題曲,代表歌曲為:蘇州河畔、綠島小夜曲。 2020年12月,《臺灣歌謠傳鄉情—食百二,唱一二○》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委託文史工作者莊永明先生策劃,編曲-張菁珊。

安平追想曲原唱: 鄧麗君

安平追想曲隨後也由許石創辦的中國唱片公司(後改名為大王唱片公司)收錄出版,首度演唱者為鍾瑛。 繼續在網上搜索資料,找到了由台灣老牌歌星謝雷獻唱的《安平追想曲》的影片。 我的估計沒有錯,《離別的叮嚀》的原曲正是台語曲《安平追想曲》,難怪它有濃濃閩南歌曲的味道。 安平追想曲原唱 2019年3月7日,師大音樂系教授李和莆創作的新編傳統國樂演奏曲《南瀛傳說–安平南都》於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 1971年,《安平追想曲》又有一粵語版本《離別的叮嚀》,由香港歌手譚炳文及鳴茜於1971年原主唱,收錄於鳴茜的《往事今時回味》專輯內;1973年灌錄於譚炳文《喃嘸阿彌陀佛》專輯內;1978年由另一香港歌手張偉文於無線電視主辦的「業餘歌唱大賽」翻唱,另其名聲日紅。 1969年5月20日初版,《人情悲劇金唱片:安平追想曲》-台語版本,企劃-許丙丁,編劇-鄭志峰,原作、作曲、編曲、指揮-許石。

安平追想曲原唱

,流行音樂創作者,1919年生於臺南,1980年於臺北去世。 他於日本接受音樂教育,返臺後開始開班教導學生,桃李滿天下。 他也走遍鄉野,採集民間音樂,寫出許多特色歌曲,並譜寫《臺灣鄉土交響曲》,展現其理念。 許石的代表作中,創作的有《安平追想曲》、《南都之夜》、《鑼聲若響》,編曲的有《思想起》、《六月茉莉》、《丟丟咚》等。

安平追想曲原唱: 歌詞賞析

許石同時也組織樂隊與合唱團巡迴演出,並錄製唱片廣為宣傳,是戰後流行音樂與唱片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 該曲描述的是一個清代臺南安平港買辦商人的女兒,與一位負心的荷蘭醫師生下一個金髮女郎,而金髮女郎又一如母親,陷入愛人的背叛。 該曲所描述的時空背景常被誤認為是十七世紀荷領時期,事實上是發生於十九世紀末的清領時期。

安平追想曲原唱: 台灣全球首展 黑木國昭60年創作紀念展

今天循著《安平追想曲》的歌聲腳步,造訪「許石音樂圖書館」,欣賞了全國唯一的音樂圖書館的風采,也對臺灣民謠創作大師許石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對其在音樂領域的投入及對臺灣音樂發展的影響,要在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安平金小姐」的故事被改編成多部電影,首先看到的,是1965年由柳青與石軍領銜主演的「安平追想曲」,演員陣容還有:周遊、王歌、柳哥、矮仔財、武拉運等,哇哈! 許石是在安平聽當地老人陳述「安平金小姐」的故事,有感而發後所作,並由陳達儒填詞而成《安平追想曲》,於1951年發表,最後變成地方傳奇故事。

安平追想曲原唱: 【「安平追想曲」荷蘭船醫與金髮女郎的故事】金小姐混血女孩真有其人 金家後代地方稱「紅毛品」 金十字信物項鍊〔2008-06-01〕

代表的歌手有:Kenny Rogers、John Denver、貓王。 21世紀後,音樂商業化現象明顯,兩岸三地選秀節目興盛,也發掘出不少的優秀音樂人才,代表歌手有:辛曉琪、曹格、蕭敬騰。 這個時期後半段,是年輕人「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的民歌時期,也奠定了八零九零年代華語流行音樂起飛的關鍵,代表歌曲有:橄欖樹、如果、龍的傳人。 來到1960~1979年,這時期因越戰駐台美軍的增加,西洋流行歌曲漸為風行;也因為電視台的開播,「群星會」節目帶動台灣巨星風格主導的時代;後期則因我國外交的挫敗,逐漸發展出愛國歌曲及校園民歌的風潮。 經過服務人員的引導,原來B1還有一間隱藏版的音樂欣賞室,專門讓民眾借用唱片或CD聆聽,很像是VIP專屬的音樂廳。

安平追想曲原唱: 安平虎鯨夏日嘉年華開幕 潘越雲獻唱「安平追想曲」

演唱、主演-楊麗花,合演-魏少朋、廖軍達、鄭志峰、玉惠、美雪。 該曲所描述的時空背景常被誤認為是十七世紀荷領時期,事實上是發生於十九世紀末的清朝。 臺語流行歌謠《安平追想曲》1951年發表,至今傳唱一甲子,歌詞提及「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由許石作曲、陳達儒填詞,描繪臺南安平女子與荷蘭船醫所發生的異國戀情。 第2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安平追想曲》,24日至26日將於臺灣戲曲中心獻演,秀琴歌劇團打造歌仔新調,張秀琴、莊金梅、米雪及張心怡主演,以臺南安平女子與荷蘭船醫的異國戀情傳奇為靈感,以戲中戲手法巧妙編織,搬演橫跨兩代母女淒美的愛情故事,融入歌仔戲百年變遷的興衰。

安平追想曲原唱: 安平追想曲

「安平追想曲」所描述,並非一般想像中17世紀荷治時期之事,乃為19世紀末的故事。 安平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元月因天津條約而開港通商,當時一位安平港買辦商人的女兒,與一位荷蘭隨船醫師戀愛後,生下一個金髮女孩「金小姐」。 長大後的金小姐又面臨與母親相同的命運,愛上途經安平港的外國人,而那外國男友也如金小姐父親一般,無情地離她而去。 「有聲皆歌、無舞不動」乃戲曲美學之精髓,聲腔與身段自是戲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骨幹。

其實在三年前(1969年)幾乎是原班人馬,就已經先灌錄過黑膠唱片有聲劇《人情悲劇:安平追想曲》。 《安平追想曲》於1951年由台灣的許石作曲,陳達儒填詞。 歌詞是依着發生在十九世紀末台南安平港的一名買辦商人的女兒的故事寫成的。 女子愛上了一名隨着來自荷蘭輪船到達安平的荷蘭船醫。 女兒長大後,重蹈母親的覆轍,愛上路經安平的洋人,最後亦同樣被人拋棄。 該曲自發行出版後,許石本身也曾自行獨唱過,爾後部分知名早期的臺語、國語歌手例如:鍾瑛、謝雷、劉福助,楊麗花、陳芬蘭、余天、費玉清等人演唱過。

安平追想曲原唱: 鄧麗君

編劇王友輝透過文本創作及現代劇場製作模式,充份展現歌仔戲多元廣袤的劇種特性,而劇中大篇幅且文學性極強的唱詞,經音樂總監周以謙的譜曲後,更將一個世代的台灣人情、世情、離情烘托得扣人心弦。 由陳達儒作詞、許石譜曲的臺語流行歌〈安平追想曲〉,自1951年問世便廣受歡迎,1972年故事改編為電影《回來安平港》,由知名歌仔戲小生楊麗花演出,則可見臺灣人對此題材的喜愛。 2012年,臺南在地的秀琴歌劇團再度以此為題,打造屬於歌仔戲的《安平追想曲》,唱起新世代的「現代歌仔戲新調」,而本製作更入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三屆表演藝術追求卓越專案、第10屆臺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以文本、音樂性、製作手法的成功創新受到肯定。

安平追想曲原唱: 安平追想曲

50年前的楊麗花小姐,清純動人,由她一人分飾兩角,扮演「安平金小姐」的母親及長大後的「安平金小姐」,恰如其分。 《安平追想曲》也有日文版,由池真理子所演唱,只要按中間的圓形按鈕,便可聽到中文(許碧珠)或日文的原版演唱。 這裡還有一張「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的打卡大富翁,從1969年成立到1986年間,他們於各地巡演,從臺灣一路走遍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其中,光到日本演出就多達7次,真的是為國爭光。 許石在台北大稻埕的自宅,開設「許石音樂研究社」,教導學生非常嚴格,只有達到要求的學生,才能演唱他所創作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