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腹腔鏡輔助經陰道子宮切除術後腹部穿刺部位內膜癌復發的報道(Muntz HG,1999)。 梁立治報道陰道頂端是最常見的復發部位,占36.5%,以下依次以盆腔占19.8%,肺部占13.5%,腹部占10.3%,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占6.3%,外陰占6.3%,其他占7.3%。 復發部位與手術徹底性及術後有否輔助治療有關。 Morrow報道Ⅰ期子宮內膜癌單獨手術治療術後復發50%發生在陰道或盆腔,而手術加放療僅30%復發部位在陰道或盆腔,70%的復發為遠處轉移。 他莫昔芬(他莫昔芬,Tamoxifen,TMX或TAM)是一種非甾體類抗雌激素藥物,並有微弱的雌激素樣作用。 他莫昔芬與雌激素競爭受體,抑制瞭內源性雌激素與受體結合,減少瞭雌激素對子宮內膜促進增生的作用。
轉移途徑與癌腫生長部位有關,宮底部癌灶常沿闊韌帶上部淋巴管網,經骨盆漏鬥韌帶轉移至卵巢,向上至腹主動脈旁淋巴結。 子宮角或前壁上部病灶沿圓韌帶淋巴管轉移至腹股溝淋巴結。 子宮下段或已累及子宮頸癌灶,其淋巴轉移途徑與宮頸癌相同,可累及宮旁、閉孔、髂內外及髂總淋巴結。 子宮後壁癌灶可沿宮骶韌帶轉移至直腸淋巴結。 子宮內膜癌英文 約10%內膜癌經淋巴管逆行引流累及陰道前壁。 一般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征。
子宮內膜癌英文: 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是什麼?了解 4 種治療選擇、5 個復發前兆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化學治療中增加放射治療是否能改善其預後,以及何種抗癌藥物有最佳療效。 40歲以上接近更年期的婦女經常有不規律的月經週期、月經量多和不規則的出血情況。 因此,40歲以後有異常陰道出血的婦女應立即諮詢醫生有關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而不應以為一定是「正常接近更年期的症狀」。 治療子宮內膜癌的主要方法是透過手術切除子宮,有時或需要同時切除卵巢。 可根據子宮的大小和疾病的嚴重程度,而決定採用傳統開腹式或腹腔鏡(微創手術)進行子宮切除手術。
復康護理計劃能讓病人對復康路途更加清晰,加強病人徹底康復的信心。 至於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有13種,並以16型和18型HPV病毒與子宮頸癌關聯最大,佔整體個案約七成。 在香港,由 HPV-16, 18, 31, 33, 45, 52, 58 型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子宮頸癌約佔九成。
子宮內膜癌英文: 子宮內膜癌
缺點是治療的範圍僅限於陰道及其周圍組織,無法照射到整個骨盆腔。 此外,如果病人沒有發生過性行為、沒有生育經驗,陰道相對小,醫師便會考慮讓病人進行體外放射治療。 另有研究報告觀察到,40 歲以前的早期卵巢衰竭和 40 ~ 45 歲的早發性停經婦女,較易發生心血管疾病,神經疾病,精神疾病和骨質疏鬆症。
- 此類先放射後手術患者應按1971年臨床分期。
- 多表現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或出血同時可伴有陰道排液或血性分泌物,臨床表現與內膜癌十分相似。
- 圍絕經期功血以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或陰道不規則出血為特點,與子宮內膜癌症狀相同,因此對於此類患者,即使婦科檢查無陽性發現,亦應行分段診刮病理學檢查排除內膜癌變方可對症治療。
因為內膜癌絕大多數為腺癌,對放射治療不敏感,故治療以手術為主,其他尚有放療、化療及其他藥物等綜合治療。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原則,應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病變範圍和組織學類型,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因內膜癌絕大多數為腺癌,對放射治療不甚敏感,故治療以手術為主,其他尚有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 早期患者以手術為主,按照手術-病理分期的結果及復發高危因素選擇輔助治療;晚期患者採用手術、放療與化療綜合治療。 對於絕經後陰道出血、圍絕經期異常出血或排液的患者,必須首先排除內膜癌和宮頸癌後才能按照良性疾病處理。
子宮內膜癌英文: 臨床檢查
是的,就是「子宮鏡檢查」或稱作「子宮內視鏡檢查」! 透過子宮鏡看子宮腔的內裡(當然包括內膜),如果看到子宮內膜有一些異常的血管在表面,透過邊看邊切(即視即取)的技術在檢查當下做病理切片進而得到「確認診斷」,跟做子宮頸抹片一樣都是在門診直接操作。 飲食控制:飲食西化、精緻化,攝取高脂肪食物容易造成肥胖。 應多吃綠色蔬菜、全穀類食物如燕麥、糙米、藜麥,適度攝取新鮮水果,但須注意糖分。 子宮內膜癌英文 地雷食物則要避開高油脂、高鹽、紅肉及加工肉品等。
由於子宮內膜癌患者常年紀較大,且有較多合併症,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以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對於具體患者需要詳細評估其身體耐受情況,給予個體化治療。 如果腫瘤直徑大於2cm,最好先采用手術切除,術後再輔以放射治療。 發現陰道復發後,要首先通過全身檢查包括盆、腹腔CT、胸部X線等除外其他復發灶,必要時可以考慮通過手術來瞭解腹腔內或腹膜後淋巴結有無亞臨床轉移。 實際上,部分僅通過臨床及輔助檢查認為盆腔中心性復發的患者存在盆腔外的轉移,單純盆腔外照射難以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子宮內膜癌英文: 子宫内膜癌
子宮頸癌篩檢透過抹片檢查、或使用醋酸來辨別癌前病變,若針對癌前病變進一步治療可預防其發展成癌症。 子宮頸癌的治療包含合併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 在美國,五年整體存活率為68%,影響預後的關鍵主要在於早期發現。 一、絕經後出血 首先應警惕是否為惡性腫瘤,盡管隨年代的進展,絕經後出血中惡性腫瘤的比例已大大下降。
如Knitis等報導,40年代絕經後陰道流血中惡性疾病佔60~80%,70年代隆至25~40%,80年代又降至6~7%。 國內蘇應寬等報導,60年代惡性疾病佔76.2%,內膜癌占惡性病12.9%.80年代末,黃荷鳳等報導,惡性病症佔22.7%,而內膜癌占惡性病例的45.5%,宮頸癌佔43.6%。 台灣由於飲食逐漸西化,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根據國健署公布108年國人癌症發生資料統計報告,台灣每年有3124例新增的子宮體癌患者。 子宮內膜癌雖好發於停經後的女性,年齡中位數為56歲,但根據調查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5%發生在小於40歲族群,已超越卵巢癌和子宮頸癌成為婦科癌症的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罹患子宮體癌的病人也常伴隨有糖尿病及高血壓。 第一型通常發生在較年輕女性 ,與肥胖和雌激素過度刺激有關,第二型通常發生在較年長女性 ,與基因缺陷有關。
子宮內膜癌英文: 子宮頸癌概況
子宮後壁癌灶可沿宮骶韌帶擴散到直腸淋巴結。 子宮內膜癌英文 內膜癌也可向子宮前方擴散到膀胱,通過逆行引流到陰道前壁。 其預後與腫瘤臨床期別、病理類型、組織分段經和肌層浸潤程度、治療的充分與否,及期淋巴結有否轉移、腹腔有無癌細胞、癌腫ER、PR水平高低,甚至患者年齡等因素有關。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原則,應根據臨床分期、癌細胞的分化程度,患者周身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決定。
3~4級的副反應是:白細胞減少Long等對30例晚期或復發的子宮內膜癌,應用甲氨蝶呤、長春新堿(Vinblastine,VBL)、多柔比星(阿黴素,ADM)及順鉑聯合化療。 取得瞭67%的緩解率,其中27%完全緩解。 平均存活9個月,有反應者平均存活11個月。 主要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神經毒性、腎毒性、脫發等,有2例死亡可能與化療有關。
子宮內膜癌英文: 子宮內膜癌治療,只能手術切除子宮嗎?有懷孕需求我該怎麼做?
以往這類的變化會診斷為子宮內膜癌,因此此部份重要的是不應將此變化誤診為癌症。 人類和其他人科動物(例如猩猩)會有月經週期,其他大部份的哺乳類則會有動情週期。 這二種情形下,子宮內膜都會因為雌激素的影響而變厚,不過一旦排卵之後,卵巢會分泌雌激素以及孕酮。 這會改變子宮內膜增厚的機制,會讓襯裡較多的分泌物,成為適合囊胚著床的環境。 子宮內膜太薄通常跟之前動過手術有關,比如流產手術,多少會傷到內膜底部細胞,或發生術後沾黏,細胞不易生長,內膜就會太薄。 對育齡期女性來說,子宮內膜隨著雌激素分泌而變厚,是正常且必要的;如果子宮內膜太薄,受精卵難以著床,會不容易懷孕,此時也需服用荷爾蒙調理。
病人需做手術切除子宮、輸卵管和卵巢,切除腹腔腫瘤後需做放射治療和化療。 子宫颈癌可通过接种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与早期筛查的方式进行预防。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可预防接种者被人類乳突病毒的16与18亚型侵犯,可由此预防70%的子宮頸癌。 然而因為尚有其他罹癌風險,所以預防指引仍建議持續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其他預防方法包括不進行性行為及使用保險套。
子宮內膜癌英文: 診斷方法
子宮內膜癌單一藥物化療在20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研究較多,近年研究已趨減少。 上述研究的對象基本上都是晚期或復發的有可測量病灶的患者,但患者的具體情況並不完全一致,例如有的曾做過放射治療或激素治療,有的則沒有,因此不同作者報道的不同化療方案及療效並不具有可比性。 5、對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有密切隨訪或監測:子宮內膜癌患者在治療後應密切定期隨訪,爭取及早發現有無復發,約75%~95%復發是在術後2~3年內。 常規隨訪應包括詳細病史(包括任何新的癥狀)、盆腔的檢查、陰道細胞學塗片、X光胸片、血清CA125檢測及血常規、血化學檢查等,必要時可作CT及MRI檢查。 一般術後2~3年內每3月隨訪1次,3年後可每6個月1次,5年後1年1次。
盡管對腹腔沖洗液之預後價值仍有爭議,多數作者認為盆腹腔細胞學陽性預後不良。 Milosevic等分析17篇報道3820患者腹腔沖洗液陽性率為11%,對其中例數最多的3篇1700例行多因素分析,指出細胞學檢查陽性為與復發和存活率相關的獨立因素,並有統計學意義。 細胞學陽性說明有子宮外病變存在,即使病變局限於子宮亦為重要預後因素。 子宮內膜癌英文 子宮內膜原位癌:對原位癌的確切定義,尚無統一的認識。
子宮內膜癌英文: 接受子宮內膜癌治療後照護怎麼做?
随着癌症病情加重,癌症可能会渗入子宫肌层。 其他子类的子宫内膜癌很难发现,比如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 子宮內膜癌英文 最近研究显示,血清p53抗体的检测可以用于识别高风险的子宫内膜癌,此外c2erbB22、CD44v6、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检测也可以用于诊断。
子宮內膜癌英文: 子宮內膜癌留意4個症狀救妳一命,完全諷刺我們的人生|Zi 字媒體
日本Okudaira等指出,在浸潤性宮頸腺癌組織中,癌胚抗原的陽性表達率很高,因此,作CEA免疫組織染色,有助於宮頸腺癌與宮內膜的鑒別。 二、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子宮內膜癌英文 更年期常發生月經紊亂,尤其子宮出血較頻發者,不論子宮大小是否正常,必須首先做診刮,明確性質後再進行治療。 子宮內膜癌可要生在生育期甚至生育早期 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