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退燒藥水6大伏位2024!專家建議咁做…

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口溫與腋溫平均都比肛溫低0.5-0.8度,利用肛溫計測量肛溫是最準確的體溫測量方法。 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市售的耳溫槍經過校正也多半可以正確測量中心體溫,所以使用品質良好的耳溫槍量體溫是最方便的方法。 有時候兩耳量出來的溫度會高低不同,此時必須以較高溫度為準。 陳俊仁表示,Ibuprofen (20 mg/mL)類藥物的退燒、止痛效果較佳,通常服用一至兩小時就會退燒,最多每六小時服用一次,不過,此類藥物缺點為比較傷胃。

如果發燒超過39度,則可以考慮使用退燒塞劑或乙醯胺酚退燒藥。 嬰幼兒退燒藥水 但要注意的是,退燒塞劑效果較強,單次劑量應為「孩童體重/12.5」一顆,也就是12.5公斤重的孩童可以給予一顆。 嬰幼兒退燒藥水 退燒藥若以每顆500mg計算,使用的劑量則是「孩童體重/40」一顆,意即20公斤的孩子可以吃半顆退燒藥,但也要注意每天不宜超過五顆。 「發燒」在兒童中極為常見,每年有40-60% 曾試過體溫上升。

嬰幼兒退燒藥水: 家長反問醫生「原來你也有開救命的藥」

不過如果只有偶爾有1、2次黏液,其實也不用擔心;但如果大便次數增加合併黏液、血絲、或大便持續性狀改變,則建議看醫生,較常見是感染腸胃炎、或對副食品中的新食物過敏。 許多爸媽都會上網搜尋「寶寶揉眼睛、嬰兒揉眼睛紅腫」的關鍵字。 如果眼睛紅紅的,眼睛分泌物多,而且會一直揉眼睛,可能是過敏或眼睛發炎,建議看醫生;如果只是因為想睡覺而偶爾揉一下眼睛則無妨。 此外,寶寶發燒常見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大多要靠自己的免疫力來治癒,一般病程多為3~5天。 如果發燒超過5天,一定要就醫排除其他併發症的可能性;如果退燒後精神活力仍不佳或嗜睡,也一定要就醫。 或是如果主要照顧者覺得寶寶狀態與平時差異很大,不知道該如何照顧,也應就醫。

有專家建議輕症患者可服用必理痛紓緩症狀,家長為求安心紛紛搶購藥物。 TOPick為此訪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了解家長購藥前須注意的事項。 重要的是,寶寶的身體既然可以讓自己發燒,也可以讓自己的身體退燒。 通常,當寶寶的體溫升高到40℃左右,就會開始讓自己退燒,這時寶寶會開始讓自己的週邊血液循環增加,並且讓自己流汗,以便散熱。 一般常聽到發燒會把小孩腦袋燒壞的說法,是因為那些小孩其實是罹患了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是這些疾病直接傷害寶寶的腦部而留下後遺症,並不是發燒讓寶寶的腦袋壞掉。 另一種常見退燒藥物為Ibuprofen (20 mg/mL),屬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依照發燒高低,有不同使用方法,如發燒超過39℃以上,每次服用體重一半的CC數。

嬰幼兒退燒藥水: 【無知謬誤!】6個月大BB發燒母親不求醫 竟只在家中餵食「救命藥水」

許多家長則會選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的塞劑,陳俊仁說,一顆塞劑含有12.5mgIbuprofen,13公斤以上的孩童一次約可以使用一顆,間隔八小時,可再使用一次。 嬰幼兒退燒藥水 由於持續發燒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狀,孩子如求診及服用藥物後仍持續發燒,家長應帶孩子往見同一醫生覆診,讓醫生可因應孩子的病情變化改變治療方法,或安排進一步檢查。 切忌不斷轉換醫生,由於每位醫生未必清楚其他醫生的用藥和病情的變化,反而可能會耽誤了病情。

嬰幼兒退燒藥水

退燒需要時間等待,口服退燒藥的作用時間大概要1至2小時,有家長因為擔心小孩發燒,忽略了兩次退燒藥要間隔6個小時以上,若未間隔6個小時又發燒了,家長就給了第二次,很容易出現藥物中毒或副作用。 有些家長則擔心孩童服用退燒藥會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有重症,事實並非如此。 正常人的體溫介乎於攝氏36.5度和攝氏37.5度之間。 嬰幼兒退燒藥水 身體健康的孩子,即使出現發燒亦不表示身體發生任何嚴重情況。

嬰幼兒退燒藥水: 發燒的定義

當感染一開始發生,身體的防禦系統便會釋放抗感染化學物質至血液中,而這些化學物質也會影響身體的溫度調節,這個溫度調節系統位於大腦中,稱為下丘腦。 安佳熱的成分是Acetaminophen,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普拿疼,這個藥除了有錠劑也有糖漿,尤其嬰幼兒打完疫苗之後,醫師給的退燒藥成分大概就是這種。 臺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過敏感染科主治醫師陳俊仁撰文指出,兒童常見的退燒藥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安佳熱以及消熱炎(又稱伊普芬、疏抑痛)。 如果退燒藥有加在藥粉裡,就要留意吃藥的時間,要間隔2hr後才能再吃退燒藥,塞劑也一樣要問隔2hr才能使用避免小孩體溫一下子降太多。

  • 預計本週天氣晴朗穩定,降雨機率較低,但下週有新一波鋒面挾強冷空氣南下將變天,恐達強烈冷氣團等級。
  • 服用退燒藥後,1~2小時會開始作用而體溫下降,一次退燒藥的藥效大約維持4~6小時。
  • 因為小孩,尤其是嬰幼兒,無法明確表達不舒服的症狀,也因為不舒服,往往哭鬧不休無法配合醫師的診治(例如量體溫、聽心律等),如果加上父母的意見不一,甚或阿公阿嬤一起前來,可能更要花費時間處理。
  • 退燒藥需1-1.5小時左右才開始作用,並非15-30分鐘。
  • 因口服退燒藥需要腸胃吸收,因此退燒效果較慢出來,平均半小時到1小時候慢慢退燒。
  • 這時媽媽表示,BB在第一天發燒高達39度,第二天38.8度,第三天38.6。

我希望每個孩子都不需要用到這些藥物,但也希望爸媽別因為太害怕藥物而讓孩子因為發燒而受苦,病症若未改善就要盡早就醫。 若服用完退燒藥水(或是錠劑)兩小時後體溫仍在三十九度,也可考慮使用退燒塞劑,因為這時口服退燒藥的效果也差不多沒有了,間隔兩個小時再使用,也能避免因為使用退燒藥物太密集,當多種藥物效果加乘起來時,反而會使體溫降太低的後果。 他指,6歲以下的幼兒用藥較為複雜,要小心處理,如某些幼童會出現藥物敏感的情況,最好找家庭醫生配藥。

嬰幼兒退燒藥水: 發燒是症狀表現 可用以觀察病情

他指小朋友出現輕微頭痛及發燒,可留在家中休息,並補充水份及電解質;若服藥後48小時內無退燒,病情惡化的話,便要前往求醫。 崔俊明提醒18歲以下兒童,不應服用藥物「阿斯匹靈」(Aspirin)來退燒,因有機會患上雷伊氏綜合症,流感病毒加上阿斯匹靈有關藥物而引致腦部受損。 陳俊仁說,常見退燒藥糖漿成分可分為Acetaminophen及Ibuprofen,各有其特色,分述如下。 高燒的時候可以適當用如美林、泰諾林來降溫, 用以保護孩子的身體機能。 但是若要治本, 重點還在于找出引起發燒的病因, 嬰幼兒退燒藥水 扶助正氣, 驅邪外出。

嬰幼兒退燒藥水

良好的溝通,才能帶來信任感,讓醫病關係和諧,令家長安心。 前幾天又在媽媽社團看到,孩子誤吃了大人的止咳藥水而住進加護病房的貼文,再次讓我覺得應該做一下藥物比較表,但要強調以上藥物均為醫師處方用藥,建議遵從醫囑使用。 進入散熱期,會開始大冒汗,這時可以繼續補充水分,但也不能退燒,因為身體本來就在散熱,又外加一個退燒藥或是退燒方法,可能會造成身體溫度太低而失溫。 食藥署提醒,一般口服退燒藥需要1~2個小時,若未退燒,可間隔1小時以上再考慮使用第2種退燒藥,不過乙醯胺酚需間隔4小時以上,布洛芬需間隔6小時以上,以免造成體溫偏低或腸胃道出血等症狀。

嬰幼兒退燒藥水: 兒童用量計算機

如果發燒溫度低於39℃以下,每次服用體重四分之一的CC數,體重10公斤,就服用2.5CC。 孩子半夜哭鬧,一量溫度,超過38度,許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驚險經驗,兒科醫師建議家長,家裡應備妥幼兒退燒藥物,適時適量用藥,千萬不要在短時間重複用藥,以免讓體溫下降太多。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不幸生病,第一任務是要冷靜——這樣才可以逐點向醫生說明狀況,以便最快得到適切的治療建議。 例如,曾有家長帶著小朋友匆匆趕去急診室,卻沒有將孩子的身份證明文件、曾經服用的藥物資料、病歷放在身邊,這些資料都能協助醫護更快速地處理個案,減少延誤和不必要的誤會,值得家長注意。 通常服用1~2小時會退燒,最多每6小時服用一次,此類藥物的退燒、止痛效果較佳,但較傷胃。 以退燒藥來說,就是要告訴身體調節體溫的中樞,是該讓溫度下降的時候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當孩子吃壞了東西, 出現上吐下瀉的癥狀時, 以及其他會造成體液丟失的情況, 就不要用這種退燒藥了。 因為美林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通過腎臟代謝的, 體液丟失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腎損傷。 孩子發燒是常有的事, 但家長們也不必過于擔心, 只要時刻注意觀察孩子的溫度變化, 發燒不超過三十八度或是三十八度五, 并且精神面貌不差就不需要用藥, 但如果超過這個溫度就要及時服藥降溫藥了, 但是小兒退燒藥多久吃一次呢? 每種藥物都有明確的規定, 大家要按照說明書給孩子用藥。 發燒超過攝氏39℃以下是每次服用四分之一體重的CC數(例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5CC),通常服用一到兩個小時內會開始出現退燒的效果,最多每六個小時可以服用一次。 洪醫師的建議是隔1.5個小時(90分鐘),因為藥物吸收30分鐘,應該1小時左右會有效,保守1.5個小時應該會降溫才對(在醫院可能會隔更短的時間就改藥,畢竟醫院有醫護人員幫忙評估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