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腸胃道,從食道至直腸都可能出現息肉,而較常見於乙狀結腸與直腸。 出現在大腸的稱為大腸息肉,並可分為贅瘤性及非贅瘤性息肉兩大類;好發年齡由40歲開始。 其是否為惡性瘜肉的病理判斷,是根據癌細胞侵犯黏膜肌層、且到達黏膜下層,以及它是否有淋巴腺、血管或神經浸潤,以及腫瘤分化,或者有無腸阻塞及瘜肉大小等情形,做為後續是否要做大腸併淋巴結切除手術。 A大腸瘜肉是突出於腸道間的團塊,形成的原因,有可能是黏膜發炎或組織結構異常。 一般可分為癌變型、增生型、發炎型和畸胎型等4種型態,其中較有可能演化為大腸癌者,為癌變型瘜肉。
治療方面,除了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及切除瘜肉,亦應定期安排胃鏡檢查以作跟進。 於胃壁黏膜長出的瘜肉,大多數是良性,亦不一定引起徵狀。 但因部份胃瘜肉可能是癌變前期,或伴隨其他與胃癌相關的細胞變異,故亦建議切除瘜肉作進一步化驗。 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在男性、高齡、BMI較高等族群發生比率較高。
大腸息肉種類: 大腸息肉種類
如患有慢性腸道發炎疾病,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 罹患時間長達8年以上,也會提升罹癌機率,建議也要接受大腸鏡檢查。 ( 一) 非腫瘤性息肉(non-neoplastic polyp):又可細分為增生性息肉、發炎性息肉 和錯構性息肉 等,是不會轉變成為大腸癌的。 不過,其中發炎性息肉可見於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又稱克羅恩病) 和潰瘍性結腸炎,雖然發炎性息肉本身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但患上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簡單來說,大腸息肉就是位在腸壁黏膜上、向管腔突起的凸出物,大部分是無症狀的,但有可能造成出血或潰瘍,也有演變成癌症的可能性。 增生性瘜肉的癌變風險較胃底腺瘜肉高,若直徑超過一厘米,或呈帶蒂狀(pedunculated),則有更高風險。
- 臨床上,切除之息肉皆會送病理檢查,若檢查結果為良性息肉,則不必做進一步的治療,但若確定為惡性,需進一步判斷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及是否切除乾淨。
- 況且即使是小手術,時間過長也會增添不必要的風險。
- 糞便潛血反應檢查:醫師會給您一組糞便檢體收集容器及採檢說明,讓您自行採集糞便檢體後送回醫療院所進行化驗,其中顯微潛在出血的檢查可以驗出您的糞便是否含有血液,進而判斷是否有息肉的徵兆。
- 一般可分為癌變型、增生型、發炎型和畸胎型等4種型態,其中較有可能演化為大腸癌者,為癌變型瘜肉。
- 大腸直腸切除手術:若罹患罕見遺傳疾病,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可能需要手術將大腸及直腸切除。
- 所以,曾經有大腸息肉病史者,一定要定期復查大腸鏡檢查。
- 最重要的應該是三到七天內不要劇烈運動以及提重物,避免腹壓上升使傷口破裂出血;如果傷口較大,您的醫師與護理師可能還會指示您先清流質飲食一、兩天,以防短時間內再度出血,可以隨時展開內視鏡止血。
隨著無痛大腸鏡普及,人們對檢查的接受度愈來愈高;不過息肉切除畢竟屬於侵入性治療,還是有存在風險;對於後續照護,甚至保險申請,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內容。 其實如果不是可能癌變型的息肉,通常醫生也不會說非切除不可,只是說因為很難在照大腸鏡的時候,就看出是高風險型息肉還是一般息肉,所以通常都會切除並化驗。 現在政府有提供50歲以上之民眾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如果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建議及早就醫,以評估是否需要安排大腸鏡等進一步檢查或治療。 SSPs在臨床上的處置和腺瘤息肉相似,都建議要完全切除,並且由於其廣基型邊界不明確的特性,為了確保能夠切除乾淨,需要一些特別的治療方式。
大腸息肉種類: 驚見血便!腹腔鏡一照見惡瘤 直腸癌來勢洶洶
「增生性息肉」多出現在乙狀結腸、直腸部位,通常呈現微小的黏膜突起,形狀偏平坦,顏色通常和周邊黏膜同一顏色或略呈白色調,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低,這類息肉較不需要切除。 結腸直腸癌的發展過程,大多數是由小息肉增長為大息肉,之後產生癌化。 期待能夠早期發現結腸直腸癌,甚至發現大腸息肉、除去息肉,進而降低結腸直腸癌的發生,是預防醫學的目標,也是近年來健康檢查的重點。
息肉皆屬於這兩種息肉,性質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大腸切片或息肉切除、黏膜下切除術後兩週內,應注意解便情形,前3日可能有血絲便,少部分受檢者會有腸道出血或穿孔,如持續解大量血便、劇烈腹痛或不明原因發燒,請立即返院就醫。 一般來說,息肉切除後不會在同一部位復發,除非當時切除時未切乾淨,原來的組織再復發;或是上次檢查時,息肉位在皺褶背後不易觀察的部位。 腺瘤形成約5~10年,癌化少則也要3年,加上大腸鏡為侵入性檢查,所以若無異常,臨床不需要太過頻繁的檢查。 一周至少兩天親自幫民眾做腸鏡檢查,北榮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姜正愷不諱言經常在檢查時發現大小不一的大腸息肉,還曾經發現腸內有二到三顆息肉,同時含有容易發展成癌的腺瘤型息肉。
大腸息肉種類: 糞便潛血檢查,早期診斷
術後患者應盡量調整飲食和生活作息、保持心情愉快。 並且每6~12個月進行定期檢查,因為息肉具有多發性的狀況,尤其是個別息肉切除不完全、多發性息肉可能漏診的患者,也許會經由定期檢查中發現,可避免息肉復發而產生癌變的風險。 大腸息肉種類 由於現代的生活方式與環境所致,無論性別和種族,大腸息肉皆很普遍。 大腸癌和息肉在低於40歲的族群中較少見,大部分發生在50歲以後,而男性又略高於女性。 因此,衛生福利部建議 50 歲以上的族群,每兩年要做一次糞便潛血的篩檢。 此外,改變生活習慣也能幫助預防大腸癌,以下列舉三種方式: 1.
大部分的息肉屬於良性病灶,但根據息肉種類不同而有不等程度癌變的機會。 大致上可以分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與息肉症候群。 由於大腸息肉,特別是腺瘤性息肉已被學者公認為癌前期病變,所以,大腸息肉患者的定期隨訪已被提到防治早期大腸癌的高度來認識。 南方醫院10年內隨訪252例患者,其中腺瘤性息肉184例,炎癥性息肉68例,二者首次隨訪陽性率分別為51.0%和34.2%。 二者的陰性患者再隨訪,腺瘤者的陽性率為9.8%,炎癥者為8.2%;而二者的陽性患者再隨訪 ,陽性率比陰性者明顯增高,分別為47.3%35.6%。 值得註意的是腺瘤性者10年內隨訪4~7次,仍為陽性者15例(8.2%),但無1例惡變。
大腸息肉種類: 大腸息肉的原因
在台灣地區,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及第3位,讓大家對大腸息肉聞之色變。 對於小於5毫米的息肉,在進行結腸鏡檢查的過程中,醫生通過使用活體取樣鉗及電烙器進行息肉切除術(圖例3)。 結腸鏡檢查使醫生可以觀察結腸及直腸粘膜內層的完整情況(圖例2),也可以發現息肉的同時將其去除。 通過結腸鏡檢查術可以安全並徹底地去除多達90%的息肉。 不過,大腸鏡的檢查頻率也和清腸程度有關,清腸執行得越徹底,醫師愈能完整一覽大腸全貌,若清腸未徹底,息肉藏在糞便底下,醫師無法揪出病灶,檢查的準確率自然會大打折扣,因此大腸鏡檢查前應遵守醫囑清腸。
陳炳諴解釋,大腸息肉就像皮膚上長出的痣或凸出的小肉塊,若這些東西長在大腸黏膜,黏膜組織會不斷地被破壞,但只要早期發現,其實99%都可以處理。 3.由於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絨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鉗取活檢處病變並不能完全代表全貌。 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無癌變往往需切除整個腫瘤,仔細地切片檢查後方能肯定。 臨床上這種術前鉗取活檢的結果與術後病理診斷不一的情況在絨毛狀腺瘤中相當常見。 如Tayloy收集文獻中報告瞭1140例絨毛狀腺瘤中,術前鉗取活檢為良性,而術後證實癌變的可達23%~80%,臨床醫師對腺瘤鉗取活檢在診斷中的這種局限性必須有所瞭解。 大腸息肉是大腸內壁突出性生長物的統稱,以腺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較為常見,其他類型包括炎性息肉、錯構性息肉、類癌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
大腸息肉種類: 健康情報
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应考虑Gardner综合征的可能,皮肤黏膜色素斑应考虑P-J综合征等。 对有息肉病的患者,应常规作结肠镜检查以排除综合征的可能。 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黏液或黏液血便,偶有腹痛,极少数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 早期发现大肠内的良性腺瘤,不仅可消除癌变隐患,还可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 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统称为腺瘤。
為期兩年的一項監測發現:65%-75%息肉切除後又有了新生或復發的息肉。 術後第一年再發生息肉的危險性是正常同齡人的16倍,直到4-6年後才與一般人群相似;復發瘤切除後,再次復發者仍佔1/3,尤其是直徑大於2cm息肉的複發率更高。 「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在報名的11,213位民眾中,有600位民眾接受大腸鏡篩檢,其中有279位民眾成功地追捕到瘜肉,發現率高達46.5%外,當中更有5位屬於原位癌及10位為大腸癌的民眾。 大腸息肉很常見,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且有一定的惡變傾向,惡變率約為10%。
大腸息肉種類: 大腸息肉
但要做大腸鏡檢查前,受檢民眾須嚥下口感不佳的清腸劑,常發生忘記喝、吞不下或喝到吐掛急診,只要沒把腸清乾淨,檢查醫師仍無法看清楚,都會被「退貨」改天再檢查。 皮傑氏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但可能會產生症狀或發生惡性變化,因此建議切除。 PJS患者相較於正常人,罹患胃、小腸、大腸等消化道癌症或其他非消化器官之癌症(如乳癌)的風險都有上升。 大腸息肉種類 大腸瘜肉源於腸道內的細胞出現增生,雖然並非所有大腸瘜肉都會演變成癌症,但因在外觀上難以辨別,若於內窺鏡檢查期間發現瘜肉,醫生大多建議及早將其切除並送往化驗,以策安全。 大腸息肉是在大腸腸腔內突出於黏膜表面的病灶,通常沒有任何症狀。
- 內鏡下治療息肉最常用的就是電切,絕大部分大型醫院都能夠常規開展,一般而言很安全。
- 大部份的腺瘤並不會產生症狀,其中出血是最常見的一項症狀。
- 對乙狀結腸很長的人,大腸易重疊,診斷上會有困難。
- 電腦斷層掃描結腸成像術(CT colonography):又稱為虛擬大腸鏡,會透過電腦斷層掃瞄,得到大腸的成像圖,可檢查出腫脹組織、腫塊、潰瘍及息肉,若發現息肉打算切除,需經由大腸鏡執行。
- 如果時間夠長,腺瘤息肉可能會惡化成為癌症(圖例1)。
- 大腸息肉是指所有向腸腔突出贅生物的總稱,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癌都是經由息肉衍生,到底為什麼會有大腸息肉?
此類息肉常出現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胃竇部合併慢性胃炎者、胃部分切除手術後引發的慢性發炎者。 一般而言,男女比例一樣,多是在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研究顯示,增生性息肉常於幽門桿菌感染根除後減少或縮小。 一般而言由大腸的黏膜層增生出來的組織可稱為息肉。
大腸息肉種類: 大腸息肉病徵?這類息肉易變大腸癌最好切除,預防息肉飲食一次看
一般來說,在診斷過程就會把所有應該移除的大腸息肉都切除,依照醫師或病理學家的專業,以及藉由顯微鏡去分析息肉的細胞組織,就能判斷該息肉會否變成癌細胞了,以下列出三種治療大腸息肉方法。 通常大腸息肉都是無症狀的,當大腸息肉漸漸長大,才會有較明顯的症狀出現,因此大腸癌篩檢和檢查非常重要,只要在早期發現,息肉是可以安全被移除的。 在內鏡技術發展以前,大腸息肉的治療主要是開腹手術或經肛門切除,創傷較大,也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 目前,隨著結腸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內鏡下摘除大腸息肉可以說已經成為治療大腸息肉的金標準。
如果是體質(家族史)造成的胃底腺息肉,雖無法預防,但可3~5年做胃鏡檢查追蹤。 胃息肉在台灣的發生比例不高,約小於10%,且大部分都是良性息肉為主,這類息肉多數不會變成惡性腫瘤,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大腸息肉上;大腸息肉雖然在50歲以上民眾很常見,但也多屬良性,只有腺瘤性息肉有癌變的風險。 若您有大型息肉容易造成噁心、嘔吐一般而言,息肉並不會有症狀,所以往往是在大腸癌檢查時才被發現,以上是例舉大腸息肉的常見症狀,若您有相關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窄頻影像技術是利用濾片使光線波長窄化,可突顯表面黏膜形態構造的原理。 藉此我們能夠清楚地觀察病灶表面的紋路、微細血管排列與粗細之變化。 並藉由NICE classification來判斷大腸息肉的分類以及決定是否需要內視鏡切除或是外科手術。
大腸息肉種類: 不是所有息肉都和大腸癌有關 醫師詳解哪些息肉才需要切除
雖然醫師也希望盡量在同一次檢查中徹底幫患者處理,但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大腸息肉有基因遺傳性,若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就要提高警覺,因為大腸息肉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如果是健康檢查發現息肉,一般都建議先以手術為優先考量。 透過腸胃內視鏡發現,高先生的大腸內有多顆大小不一的大腸息肉,最大的一顆達2.0公分,更驚人的是,直腸內有一處已明顯病變發展成腫瘤,經切片病理檢驗確認為惡性腫瘤。 脫垂型之發炎性息肉是由腸道蠕動引發的創傷,造成大腸黏膜牽引、變形、扭曲而成。
大腸息肉種類: 大腸癌原因與風險
只要免費註冊會員就能使用整合診所、藥局等醫療機構的地圖資訊,便捷的搜尋功能,是您的就醫好幫手。 根據台灣的流行病學,50歲以上是大腸癌風險比較高的族群,有90%以上的大腸癌患者年齡都在50歲以上。 從 2006 大腸息肉種類 年起,大腸癌就成為國內罹癌人數第一名的癌症,近年來像是李國修、賀一航以及豬哥亮,都是因為大腸癌而逝世。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近日國內疫情再起,許多人因此不敢出門餐敘,並自我設限不敢行動。 年齡是大腸腺瘤的一項重要的危險因子,也和腺瘤內部的分化異常之程度有關。 在大腸癌篩檢之研究中發現,50歲族群之腺瘤盛行率大約在25%到30%之間, 而70歲族群之腺瘤盛行率達到50%,反觀20到30歲之間的年輕族群之腺瘤盛行率僅1%到4%而已。
大腸息肉種類: 大腸息肉的症狀
肥胖:以國人理想體態來看,性腰圍應低於 90 公分,女性腰圍低於 80 公分。 過度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及精製食物且少運動的肥胖者,體內容易產生腺瘤或息肉,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電腦斷層掃描結腸成像術(CT colonography):又稱為虛擬大腸鏡,會透過電腦斷層掃瞄,得到大腸的成像圖,可檢查出腫脹組織、腫塊、潰瘍及息肉,若發現息肉打算切除,需經由大腸鏡執行。 大腸息肉的出血可以是沒有跡象的,這種慢性出血最終將使血液中缺乏鐵,也就是缺鐵性貧血,患者可能感到疲勞和呼吸困難。
大腸息肉種類: 大腸鏡檢查發現息肉 要切除嗎?
至於糞便顏色變化,亦有可能因飲食及某些藥物所導致。 醫生可以透過簡單地檢查腹部和進行探肛檢查,初步排除病因。 腺瘤性瘜肉具演變為癌症的潛力,絨毛狀所佔的比例越高,癌變機會越大。 大腸息肉種類 另外,癌變也視瘜肉大小、組織分類、細胞異常等因素而定。 另外,當前置清腸做得不夠乾淨,導致大腸鏡檢查不完全時,通常為了安全起見,醫師會建議縮短下次大腸鏡檢查的間隔。
盡量詢問醫師關於癌症的發展狀況,以及療程選擇的優缺點。 (1)腺瘤樣息肉 又稱息肉樣腺瘤,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年人。 大腸息肉種類 但有一種遺傳性家族性腺瘤病,又稱「家族性多發性息肉」,多在青少年時期發病。
腺瘤性瘜肉:可導致癌症,這些癌細胞更可侵入和破壞周圍的器官,甚至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其他地方。 若瘜肉長成癌細胞,且進入晚期癌化階段,致命性就會大大提高。 接受息肉接除術後,當日飲食仍需繼續清流質飲食,例如米湯、運動飲料、無渣果汁、糖水等;亦可飲用雞精或雞湯(不含料)。 年齡:50 歲以上者有更高的大腸息肉和大腸癌風險;或者 50 歲前曾罹患卵巢癌(Ovarian cancer)或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所以,儘管A和B同樣做了鏡檢,就算息肉個數相同,因息肉的特性和清腸程度有別,追蹤的時間自然也會差異甚大。
一般認為要到80歲後腸道長息肉才會逐漸停止,尤其肥胖、高血脂和有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長息肉。 結直腸癌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可以有效預防的癌症,它大多由息肉演化而來,發展遲緩,一般需要5-15年,甚至更長,在此期間,發現並切除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管狀腺瘤:起源於直腸或結腸的良性息肉被稱為腺瘤,並可進展成為癌變腫瘤。 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或有分葉,大小不一,直徑多<1cm,80%有蒂。
單個良性大腸息肉摘除術後,剛開始每年需複查一次大腸鏡,連續2~3年檢查不復發,之後可以改為每3年復查一次大腸鏡。 大腸息肉種類 由於大腸走行迂曲,再加上大腸粘膜皺襞的遮擋,所以大腸息肉(特別是小的息肉)的漏診率較高。 據北投健康管理醫院2018年資料,分析3300位健康或亞健康受檢者資料,顯示有36.2%的民眾有腺瘤性息肉;50歲以上的受檢族群中,男性有51.8%、女性也高達41.1%有腺瘤性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