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欖沖水塘6大著數2024!內含大欖沖水塘絕密資料

早於1930年代末期開始,香港政府已計劃於新界西部興建水塘,惟因戰事被逼中斷。 1947年,研究繼續展開,並選了大欖涌作為新水塘的位置。 但由於戰後百廢待興,未有足夠資金即時展開工程,故要延至1951年港府才宣佈撥款4,000萬,1952年正式開始建造,並於1957年落成。 水塘儲水量為45億加侖(約2000萬立方米),並由橫跨大欖涌谷的150呎高主壩,以及3條副壩組成。

路線三: 元朗大棠>楊家村>黃泥墩水塘>神仙轍>俯瞰大欖涌水塘千島湖>掃管笏離開 從元朗區大棠出發,目標為觀景台,之後再經屯門掃管笏離開,全程約9公里。 前往大欖涌水塘其中一個最方便的起點是元朗大棠,山友可以在西鐵朗屏站乘搭K66巴士,於大棠山道下車,沿大棠山路行約25分鐘到大棠紅葉景區。 左邊往吉慶橋及田夫仔;右邊向屯門及掃管笏,是欣賞大欖涌水塘的路線。

大欖沖水塘: 千島湖行山路線【千島湖清景台】

沿河背水塘家樂徑走就可以環繞水塘一次,山徑由平坦的泥路組成,走起來也相對輕鬆。 公里,而且平緩易行,加上堤壩是香港主要的植林區,沿途有很多奇花異草,令人目不暇給。 不過要小心途中有機會有獼猴出沒,遇到時不需太過驚慌,也不要餵飼牠們,就可好好與牠們共處。 前往千島湖的路線簡單易行,歷年吸引了不少登山客朝聖,連周潤發亦是當中常客! 發哥不時帶隊行山,藝人米雪、黃德斌、方中信等都是星級隊員之一。 上年藝人胡諾言和陳山聰到這裏跑山就巧遇發哥,更貼合照到社交網站,寫道「上得山多遇發哥」。

大欖沖水塘

梁解釋,引水道內有很多蛇蟲鼠蟻,若被蝙蝠、毒蛇咬傷更會危及性命,加上引水道內沒有照明系統,若不小心絆倒,可謂「叫天不應」。 而「地龍」的另一端大多是死胡同,若行山人士進入後,遇洪水湧至,必定無路可逃。 在大欖涌水塘的引水道入口,記者發現鐵閘上的鐵絲網已遭破壞,部分鐵絲網更被「掃埋一邊」,明顯曾被人潛入,而閘內部分外牆更被人塗鴉及弄花。 另外,黃泥墩水塘入口雖有鐵閘,但形同虛設,遊人可輕易從閘前較低石壆攀爬進入。 梁指出,有行山人士會在「地龍」乾涸時進入,惟此舉同樣潛藏危機,因為地龍的另一邊山頭一旦下大雨,洪水會湧入「地龍」,行山人士好容易被沖走。

大欖沖水塘: 香港仔

大欖涌水塘又是香港首個擁有水力發電的水庫,電力供應濾水廠。 另一方面,大欖涌水塘也曾作為「樂安排海水化淡廠」蒸餾淡水的蓄集水庫。 昔日在大欖涌谷口附近曾建有樂安排海水化淡廠,也稱為大欖涌海水化淡廠,當時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廠。 話說在1963年,香港發生嚴重旱災,不得不實施每4天只供水4小時的措施。

政府新聞網 (網上資料 2022年4月22日),檢索日期:2022年8月5日。 大欖涌水塘和早先走過的黃泥墩水塘就是不同功能了,大欖涌主要是儲存民生用水。 哇~~也是這趟才知道原來香港連水也能這樣買來放!! 而大欖涌水塘壩也是香港第一個可以發電的水壩,電力供給濾水廠使用。 +此段路程難度較高的地方是前往高位和中位的觀景點(需要較高角度才能更好)。 若帶長輩小孩前往,可評估能力,如不往高位中位觀景點,在主要健行路線上也有一觀景平台也能眺望湖景。

大欖沖水塘: 千島湖(大欖涌水塘)

大潭篤水塘水掣房1917年大潭篤水塘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水塘紀念碑1918年大潭篤水塘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1907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二號員工宿舍1936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07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煙囪及排煙道1907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由此開始,香港大力發展水利工程,其中包括這座海水化淡廠。 當年海水化淡廠佔地達15英畝,選址樂安排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樂安排一帶接近珠江口,海水鹽份較低;此外,樂安排鄰近大欖涌水塘,化淡後的食水可直接輸往水塘儲存;其次,此地遠離市區,不會影響民居。 海水化淡廠於1975年秋開始運作,每日最多可生產2億2,700萬公升水。 而兩支高達123米的巨型煙囪,是當時香港最高的煙囪。

大欖沖水塘: 歷史

改道後的麥理浩徑第十段位置雖然較高,但如要下瞰千島湖,則須另覓登山路線。 水塘原址曾有七條村落,分別為大欖、關屋地、圓墩、清快塘、田夫仔、胡屋及黃屋。 大欖沖水塘 在大欖涌水塘興建的同時,水塘範圍被劃為造林區,栽種了多個品種的植物,以鞏固水塘集水區的建築結構。 另一方面,由於興建水塘的山谷內有不少丘陵,水塘建成後便形成一些島嶼,成為該水塘的特色之一。 而水塘北部的七渡河河口,更是元荃古道的路段之一,為古時人們來往元朗和荃灣的必經之路。 行山打卡是常識吧,由玉桂山的連島沙洲和海景、到西高山的無敵日落、太墩的西貢千島湖,以下十條行山路線必定滿足到一心打卡的你。

今天由安聯新村行至小欖山約50分鐘,經大欖涌水塘主壩,再返回泊車地點約個半小時,全天行約兩個半小時。 大家知道我盛夏仍會行山,均非常詫異,其實夏天行山又不是沒可能的。 來小欖山最好不過,短途易走,風景又好,又可以走走水塘。 這條路線應該符合我姨甥女開出的「易行、短途兼靚」的條件吧,哈。

大欖沖水塘: 郊遊好去處

洪水坑水塘亦稱丹桂坑水塘,位於香港屯門九徑山北面,位於大欖郊野公園西北部邊緣,位於藍地水塘東面不足一公里處。 洪水坑水塘屬灌溉水塘,即非食水用塘,主要用作灌溉農田。 水塘的水會流經丹桂村、鍾屋村一帶再流經洪水橋,經過天水圍西側,成為該區著名的「臭河」,最後匯入后海灣。 看到這個牌即到達清景台下方前往清景台的樓梯前有一個牌子,再往上走約200米即可抵達。

大欖沖水塘

這種湖光山色,與適才山林馬路的景色相比,仿似進入了另一世界。 從1965年起,東江水是從東江的太原抽水站,把水抽入東江的支流--石馬河逆流到深圳水庫後,再輸送往香港。 然而,在九十年代,廣東省急速發展,石馬河流域的工廠、民居不斷增加,污染越來越嚴重,除影響深圳水庫的水質外,也同時影響供港東江水的水質。 後來,水務署和廣東省政府於1998年7月達成供水協議,廣東省出資約50億元興建了一條由東江取水口至深圳水庫的專用半密封式水道,取代石馬河,直達深圳水庫,以減少污染,現已全線運作。

大欖沖水塘: 灌溉用水塘

而巡查當日正值下雨,引水道的流水湍急如瀑布,水位直達膝頭,如不慎墮下,後果堪虞。 為了解遊「地龍」的危險,記者日前偕行山專家梁念豪到各區地下引水道巡查,發現雖然水務署已在地下引水道前安裝鐵閘、圍欄及豎立安全告示牌等,但仍無阻行山人士前往「地龍」探險的熱忱。 有網民更得意洋洋地說:「行地龍過癮處在於響伸手不見五指下,方向感全失,仍可前行,感覺幾得意。」相中還可看到行山人士上落引水道時只靠人手、繩索,甚至僅利用木梯當作獨木橋,橫渡水道隙縫,場面險象環生。

  • 由於水塘內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因此被稱為「港版千島湖」,及至2019年漁護署在麥里浩徑10段加建名為「千島湖清景台」的觀景台,可謂為「港版千島湖」正名,也讓本身登山人士絡繹不絕的大欖涌水塘更受歡迎。
  • 在台灣就很想去看看坪林的千島湖了,沒想到卻是先來了香港的。
  • 每年約12月,楓香樹便會換上新衣,黃澄澄一片的樹林彷彿讓人置身童話世界。
  • 前往千島湖的路線簡單易行,歷年吸引了不少登山客朝聖,連周潤發亦是當中常客!

在終點乘半小時一班的小巴到屯門(或沿大欖涌路步行到大欖涌村),結束大欖涌水塘之旅。 大欖沖水塘 這條行山路線繞大欖涌水塘以西而行,人氣不高為情侶拍拖慢活之選。 文物徑全長5公里,設有10個資訊站,介紹古蹟功能和歷史意義。 其中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於2022年6月被納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第六期,由護‧聯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及海港學校基金會有限公司合作,活化爲「水圓地方」,預計2028年落成。 建築物名稱照片建築年份地址備註參考寶雲輸水道21孔拱券段1885年至1887年灣仔寶雲道為了將大潭水塘食水輸到中環,政府在半山區興建了一條輸水管,輸水管道以英式橋墩支撐,稱為寶雲渠或寶雲輸水道。 大潭副水塘工人宿舍1904年大潭副水塘1994年列為三級歷史建築;2010年1月22日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

大欖沖水塘: 香港文匯網

當見到「M181」標距柱時,不久就見到左方牌子指出觀景台位於約200米的高處。 登上「千島湖清景台」,可以俯瞰大欖涌水塘的壯麗景色。 放眼遠望,小欖、黃金海岸一帶的住宅,以及最遠處的連綿山脈,還有對岸的大嶼山。 這趟我按着山系風景月曆的推介前來打卡,發現大潭水塘水壩的風景最教我印象深刻。 歷史悠久的大潭水塘,共有二十一處地方被列為水務歷史建築法定古迹,更設有全長約五公里的水務文物徑,有興趣到此一遊的朋友,可由嘉亨灣乘搭14號巴士至大潭郊野公園下車,即可按着沿途可見的地圖前來散步。 至於欲一睹Terrence在山系風景月曆中介紹的大潭篤水塘石橋美景,只須從大潭郊野公園南門巴士站徒步約十五分鐘便可到達,沿路鋪得十分平坦,很適合周末來趟郊遊樂。

否則,大潭篤水塘能早於1968年竣工的船灣淡水湖,成為香港及世界首個建於海上的水塘。 水壩由總工程師謝斐(Daniel Jaffe)負責設計和監建,當時此壩屬劃時代設計,被譽為「亞洲第一壩」。 香港首個水塘薄扶林水塘在1869年落成,供水需求仍不足供應市民使用。 計劃中的水塘容量136萬立方米,本來造價達35萬英鎊,後修改方案後減省至12.26萬英鎊。

大欖沖水塘: 好去處

不過,監管「地龍」的水務署一直「闊佬懶理」,兩年來檢控違例前往「地龍」的人士只得一宗。 立法會議員直指,輸水隧道的保安措施不足,易令行山客誤墮死亡陷阱。 遊覽完黃泥墩水塘後,繼續沿山徑上山,就會到「神仙轍」了,黃土上有兩道平行的淺溝,看上去像馬車經過的車轍,所以從前的行山人士就為稱之為「神仙轍」了。

大欖沖水塘: 千島湖行山路線【前往方法】

帶備充足保暖衣物、頭燈、水,切勿無準備情況上山。 大潭水塘是按照百多年前的標準來設計,包括交通規格亦是如此。 現在,大潭篤水塘堤壩上的一段大潭道對於現在的汽車而言頗為狹窄,路面闊度只能容納兩台小汽車並排駛過,如有巴士或貨車等重型車輛駛過則難以讓對方通行。

大欖沖水塘: 前往千島湖清景台路線

2014年1月18日,一名青年因為受不住學業壓力,拒絕返回英國繼續學業,失蹤六日之後,有懲教署職員在大欖涌水塘水壩發現其背囊及波鞋,遂通知警方。 消防蛙人終在主壩對開17米深的水塘底發現並撈起屍體。 香港人口眾多,而用水亦多,自香港開埠以來,就難以單靠涌水、井水。 家下香港水塘總容量,可以去到五億八千六百立方米。

港方免息貸款23.64億元,作為興建專用水道的部份費用,而貸款則從2003年起分20年攤還,並在香港購買東江水的水費中扣除。 向來不熱衷往屯門行山,一來路途遙遠 (自有好友駕車後,便不再是問題),二是屯門一帶多是風化嚴重的沙泥地,我技術不夠怕跣怕跌。但花香爐頂這條路線確是令人驚喜,是我暫時最愛到屯門行山的路線。 所謂中位觀景點,也就是比剛剛高位再矮一點的山頭,距離也比高位山徑近很多,就在上方那顆大石頭,目測應該5分鐘就可以抵達。 從指標處切往麥理浩徑後,沒幾步路立刻分道揚鑣,馬上需要手腳並用。

「地龍」是將山澗流水引入水塘的地下引水道,屬於水務設施,任何人進入即屬違法,但不少人仍自恃冒險、貪方便及抄捷徑的心態去行「地龍」。 網上經常可看到有關到「地龍」尋幽探秘的分享內容,當中以深井聚水塘、大欖涌水塘及石壁水塘等較受歡迎,不少網民更在討論區及網誌張貼前往「地龍」摸黑探索的相片。 大欖涌水塘於1957年建成,水塘原址為山谷,內有不少丘陵,儲水後便形成了十數個小島。 綠意盎然的小島星羅棋佈,散落在蔚藍湖水之上,形成了一片如詩如畫的千島湖美景,因此有「香港千島湖」的美譽,是熱門的行山地點。 大欖沖水塘 此外,Terrence的某些作品則會以抽象形式來表達,例如獅子山旁邊的大廈,便以幾條不同顏色的紙膠帶作為顯示,可惜我在尋找這道風景時,遇上了壞天氣,沒法看見獅子山。 至於描繪大欖水塘的千島湖時,Terrence則加插了一道彩虹,他說在創作時剛巧看見彩虹紙膠帶,便想為畫面平添色彩,造就出意料之外的理想效果。

該處為軍地河的主要源頭,河水先流入軍地再出梧桐河。 大欖沖水塘 由於之後沿路只有少量流動洗手間,建議大家先在燒烤場使用洗手間。 香港田徑短跑代表梁筠宜(左)及陳佩琦【體路專訊】大欖涌水塘本身已深受行山人士歡迎,附近大棠在紅葉盛放的冬季更是人頭湧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