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船洲污水處理廠所採用的化學輔助一級污水處理技術,能夠清除污水中70%的生化需氧量及80%的懸浮固體。 )回流到曝氣池曝氣段入口,以確保池內有足夠活性污泥量和微生物量,維持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每台泵由一個68千瓦摩打帶動,最高流量每秒0.517立方米,回流比為100%。 初步資料顯示,如果採用鑽爆方法建造項目的主體部分的岩洞,由於鄰近樓宇與有關岩洞位置有相當距離,以現今先進技術及監控措施,能夠有效果地防止工程對鄰近樓宇結構造成不良影響。 遷入岩洞後的通風豎井設於女婆山西南,即亞公角山路末端,與最接近的較大型居民區富安花園保持約1公里距離以避免氣味問題影響。 不過由於建築成本增加,工程費用超過300億元(2017年估算),較2014年估算的250億元多50億元。
| 保 安 局- 環 保 署 在 2009 年 1月 23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 路 政 署- 環 保 署 在 2009 年 4月 28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青 州 英 泥 有 限 公 司- 環 保 署 在 2009 年 5月 4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 HK Offshore Wind Limited- 環 保 署 在 2009 年 5月 22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大埔污水處理廠: 設施功能
【本報訊】大埔污水廠污水處理量預計未來數年飽和,據最新區議會文件披露,早在2019年曾預計最快於2031年完成的擴建工程,現時料需延遲3年至2034年分階段落成。 擬議擴建工程將改裝及拆除大埔污水處理廠部分現有處理設施,建造新污水處理設施,以提升污水處理量至每日16萬立方米。 工程範圍包括廠房原址及南邊一塊約1.6公頃的政府土地,政府委託工程顧問公司為擴建工程勘查研究。 在家在外,源頭惜食減廢是傳統美德,所謂粒粒皆辛苦;當今氣候變化用語則為減廢減碳,反映事關重大。
- 這次成功移植樹木,不僅實踐我們的環保承諾,同時亦體現了工程團隊成員之間的緊密合作。
- 《1996年空氣污染管制(指定工序)(取消豁免)令》刊登憲報,撤銷進行有機化學工程的現有場所(即煉油廠及用作進行有機化學工程的場所),以及提煉工程場所(即豬油廠)原有的豁免資格。
- 政府應繼續在新建設實踐電力自供,甚至自建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要求兩電購買公營電廠的電力,莫再被利潤管制協議綁死。
- 工程範圍包括廠房原址及南邊一塊約1.6公頃的政府土地,政府目前已委託工程顧問公司為擴建工程進行勘查研究。
- 新一任行政長官重申政府打算分階段展開「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目標是於 年完成第二期甲工程,以及提前於 年完成其消毒設施。
- (1998年 12月 版)土 木 工 程 署- 環 保 署 在 1998年 11月 28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土 木 工 程 拓 展 署- 環 保 署 在 2008 年 11月 26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渠 務 署- 環 保 署 在 2003年 6月 23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另外,香港中文大學亦在1968年建造了私家污水處理處,專門處理大學建築物排出的污水(除范克廉樓使用化糞池至今外),直到1982年才併入沙田污水處理廠排污網絡。 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後剩下的半固體殘餘物,必須採取高效尖端的適當處理方法,方能為香港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香港每日製造接近 300 萬立方米的污水,因而產生約 1,200 公噸的污泥。 大埔污水處理廠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系列因應本地廚餘特性和氣候環境等,善用合適先進科技,透過厭氧分解(Anaerobic Digestion)過程,轉廚餘為生物氣作可再生能源,產熱產電。
大埔污水處理廠: 處理廢物的挑戰
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及兩個中小企汽車維修業商會的協助下,環保署舉辦了一個研討會,探討汽車維修業在環保方面的新挑戰。 公布《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實施安排》,促進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活動在香港境內的有效開展。 實施《有毒化學品管制條例》,規管非除害劑有毒化學品的進口、出口、製造和使用,當中包括《斯德哥爾摩公約》及《鹿特丹公約》內列明的該等化學品。
- 當中,十間供應商已參加了上述廚餘回收安排,每天回收量共約六公噸,約等於一萬份午膳的重量。
-
他認為,中心初期啟用時,或因廚餘回收教育未足夠,笑言曾見過膠靴及大型金屬,至近期已有改善。 污水處理廠(大貴街)(Sewage Treatment Works):位於大埔區大貴街大埔污水處理廠附近。 環保署指,試驗初期主要從大埔區內的食品製造廠收集工商業廚餘,會按進度逐步聯絡並邀請區內食品製造廠參與計劃。 黎瑋筠指,「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此槪念本港是第一次引用,污泥加入50噸廚餘後,料污水廠每年產多100萬度電,以每年耗電量污水廠用1600萬度電的大埔污水廠以例,廠內可完全吸納。 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為淨化海港計劃第一期的核心部分,每日可以為170萬立方米污水提供化學輔助的一級污水處理,應付350萬人口的需要。
大埔污水處理廠: 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 廚餘回收量落後目標近半
這些機構合共減少及回收廢物逾9萬公噸 ,大大節省了堆填區空間和處理費用。 展開「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昂船洲污水處理廠擴建和改善工程、以及相關初級污水處理廠的改善工程之設計及規劃。 推出「2008香港環保卓越計劃」,以鼓勵業界實踐環境管理,並藉此表揚對環保作出貢獻的公司及機構。 該計劃融合了三個由政府推動的環保獎項 ,分別為:「香港環保企業獎」、「明智減廢計劃」及「香港能源效益獎」。 與中華電力、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路政署合辦安全、健康及環保研討會,向建造業界推廣環保園租戶提供的廢物回收服務。 完成化學廢物處理中心現有水銀廢物處理設施的擴建建議,應付慳電膽和其他含水銀燈管及廢物日益增加的處理需求。
拓 展 署- 環 保 署 在 2001年 7月 7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拓 展 署- 環 保 署 在 2001年 7月 30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水 務 署- 環 保 署 在 2007 年 5月 25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 水 務 署- 環 保 署 在 2009 年 2月 6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大埔污水處理廠 眾 人 士 查 閱。
大埔污水處理廠: 處理污水
[環 境 監 察 及 審 核 手 冊]香 港 地 鐵 有 限 公 司- 環 保 署 在 2001年 7月 12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報 告]路 政 署- 環 保 署 在 2001年 7月 31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報 告]建 築 署- 環 保 署 在 2001年 11月 9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報 告]中 華 電 力 有 限 公 司- 環 保 署 在 2001年 12月 14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報 告]路 政 署- 環 保 署 在 2001年 12月 14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 沙 螺 洞 發 展 有 限 公 司- 環 保 署 在 2019 年 3月 28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 路 政 署- 環 保 署 在 2020 年 1月 31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 醫 管 局- 環 保 署 在 2020 年 10月 20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 世 界 自 然 ( 香 港 ) 基 金 會- 環 保 署 在 2021 年 11月 2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 香 港 電 燈 有 限 公 司- 環 保 署 在 2021 年 12月 10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大埔污水處理廠: 回收基金提升產業鏈運作
MEGA Plus數據中心(MEGA Plus Data Center):位於西貢區將軍澳環保大道將軍澳污水處理廠附近。 黎瑋筠指,技術擴展至全廠5個缸,技術上可行;另外,現時大埔、沙田、元朗、石湖墟4個廠房亦有厭氧消化設施,有潛質成為收集廚餘的網絡,但亦需考慮預處理及廚餘運送問題。 香港科技大學發明殺泥技術污水處理方法,將硫酸鹽還原菌應用於污水處理,能夠減少逾9成的污泥量,節省逾半污水處理費用、淨化時間及儲存污泥空間。 硫酸鹽還原菌的好處是生長速度慢、然而效率高,能夠減少污泥量及緩和臭味。 以香港的污水量計算,傳統技術每日產生約2,000公噸污泥,殺泥技術則可以大幅度地減少至200公噸以下。
環保署與教育統籌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及香港教育學院聯合編撰的「香港綠色學校獎 ─ 自我評估手冊」正式出版。 舉辦「屋?三環奪保新紀元」(第六期),與社區團體合作推廣廢物回收計劃,全港共有150萬戶參與,這些家庭分別來自1 200個公共及私人屋苑。 加拿大環境部、香港環保署與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辦「城市核心地帶的智能發展、生態系統管理及規劃」研討會,是次研討會假山東省舉行。 參與「全城清潔策劃小組」統籌的行動,與其他政府部門協力改善社區環境衛生,重點打擊非法傾倒廢物、破水管、後巷非法排污、非法接駁雨水渠及化糞池失修等衛生問題。
大埔污水處理廠: 根 據 環 評 條 例 獲 批 准 的 環 評 報 告
招募了1 940 個屋苑/住宅樓宇及804幢工商業樓宇參加「廢物源頭分類計劃」,計劃現已覆蓋超過全港八成人口。 政府宣布將採納建議的新空氣質素指標及推出一系列空氣質素改善措施,加強保障公眾的健康。 環保署與環運會及港鐵公司合辦「2012年度環運會港鐵公司學界環保獎勵計劃」下的「綠色生活拼貼畫比賽」及「綠色生活電腦繪圖比賽」。 向立法會提交《201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以全面擴大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計劃至涵蓋所有零售點。 這項運動旨在推動全民(包括個人、家庭,以至工商界營運者)從源頭避免產生及減少廚餘。
[環 境 監 察 及 審 核 手 冊] | 水 務 署- 環 保 署 在 2004年 10月 15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渠 務 署- 環 保 署 在 2005年 6月 23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渠 務 署- 環 保 署 在 2006年 1月 26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渠 務 署- 環 保 署 在 2007 年 4月 25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渠 務 署- 環 保 署 在 2007 年 5 月 8 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士 查 閱。 渠 務 署- 環 保 署 在 2008 年 4月 3日 通 知 申 請 人 該 報 告 適 合 供 公 眾 人 大埔污水處理廠 士 查 閱。
大埔污水處理廠: 巴士站位數目
不過,據現時紀錄及最新的規劃數據預測,大埔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量預計於未來數年達致飽和,該廠污水收集區長遠的污水處理量會增加至每日16萬立方米,為應付區內發展需求有需要擴建。 大埔污水處理廠 隨著城門隧道通車,本路線於1990年4月20日起改經,並降低全程收費至$4.1,且擴展服務範圍至大埔墟,來回程改經安慈路、安祥路、寶鄉街及廣福道,而不途經新興花園外之南運路。 據環保署資料顯示,現時兩間污水處理廠每年有1.4億立方米的處理污水,經由啟德河排放入維港。 以標準泳池1890立方米的水量計算,相當於大約7.4萬個標準泳池的排放水量。 申領各類污染管制牌照的「一站式」服務,擴展至環保署所有地區污染管制辦事處、修頓中心、稅務大樓和環貿商業大廈辦事處,方便市民索閱領取牌照及污染管制的詳盡資料、申請表格和諮詢服務。 推行回收廢車胎試驗計劃,每月回收約230公噸廢車胎,用於製造填充道路基層及斜坡的輕質土力工程建築物料。
按照國際防止海洋污染會議(MARPOL)的指引,在化學廢物處理中心實施處理船舶排放污染廢物收費計劃。 舉辦「香港環保企業獎」,表揚注重環保的商業機構;以及推出《明智減廢計劃》,鼓勵商界實施各類避免製造廢物及減廢措施。 「明智減廢計劃」連續五年作為一項推動私人機構自發性減廢和回收的主要項目。 今年獲頒「明智減廢標誌」的機構總數首次超越200間,達到203間。
大埔污水處理廠: 大埔污水處理廠
發表《香港清新空氣藍圖》,全面清晰地闡述香港所面對的空氣質素挑戰,以及相應政策、措施和未來計劃,以應對空氣污染問題。 活動包括以屋苑住户為對象的「世界環境日2013 |人人惜食」推廣活動,以及為中小學界舉辦「電腦桌布設計比賽」及為大專院校舉辦「短片創作比賽」,宣揚減少浪費、於日常生活中實踐減少廚餘的訊息。 舉行「人人惜食 區區減廢」高峰會,為十八區區議會及社區持份團體代表提供平台互相交流在社區推動減廢行動的經驗,並舉行「廢物源頭分類計劃」頒獎典禮。 在可回收物收集方面,玻璃容器回收網絡在年內繼續擴展;「校園電腦電器齊回收計劃」收集超過7700件廢電器電子產品。 為推廣其他類型的車輛,政府停車場增設100部中 速充電器,可縮短電動車的充電時間,並資助專營 巴士公司測試混合動力巴士。
大埔污水處理廠: 處理污泥
PARK1和大埔污水處理廠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總處理能力約為每日250公噸。 大埔污水處理廠 文件指出,工程項目在實施適當的緩解措施後不會對附近環境及交通造成不良及不能接受的影響,其設計和建造顧問合約預計於明年展開,暫定於2025年開始施工,於2029至2034年分階段竣工。 PARK1連同大埔污水處理廠「共厭氧消化」項目,本港廚餘回收在2022年底可達250公噸。 2030年中期目標則是回收本港一半廚餘量,並計劃於元朗及沙田污水處理廠增加「共厭氧消化」項目,而第三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仍在研究階段。 環保署負責中央收集廚餘,新增小廠房以先進技術切碎廚餘並分隔雜質,攪成漿狀後,泵往污水處理廠相關設施「混」用。
大埔污水處理廠: 大埔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
與中華電力、土木工程拓展署、路政署及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合辦年度安全、健康及環保研討會,推廣環保建築技術和妥善解決環境污染投訴的策略,涵蓋預防投訴的工作及投訴處理的技巧。 建成全長21公里的隧道網絡,連接港島北及西南至昂船洲污水處理廠。 接獲符合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預審資格的投標者所遞交的標書,並開展就「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招標程序的準備工作。 在環保署與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所簽訂的合作框架協議書下,加強香港與中國內地在環評制度與實踐上的交流和合作。 政府不論由垃圾徵費,興建廚餘回收中心,以至回應食物業界的顧慮,均緩慢非常,一拖再拖。
大埔污水處理廠: 香港環境保護里程碑
實施《簡易程序治罪(夜間工作)規例》,規定於晚上11時至翌晨6時進行打樁以外的其他工程,必須申領建築噪音許可證。 實施《簡易程序治罪(香港機場噪音)(豁免)1972年令》,規定在晚上11時至翌晨7時所有飛機升降及引擎試驗必須遵守特定的條件。 政府成立環境污染問題諮詢委員會,取代1974年成立的環境污染保護諮詢委員會,下設三個特別委員會:陸上及水污染委員會、空氣污染委員會及噪音污染委員會。 實施《空氣污染管制條例》,成立空氣質素管制區和訂定管制區內的空氣質素指標,以及委任勞工處處長為主管。 實施《民航(飛機噪音)(證明)規例》及《民航(飛機類別)公告》,禁止所有在香港登記而未持有噪音證明書的飛機在香港升降。 執行《噪音管制條例》的主要規定,管制在公眾假期及夜間進行的建築工程發出的噪音,以及工商業活動發出的噪音。
大埔污水處理廠: 大埔污水廠擴建工程延期3年 2029年起分階段竣工
這些污水處理設施每日共收集及處理約280萬立方米污水,污水經處理後會排出大海。 同屬渠務署研究及發展組、2000入職的機電工程部工程師張鍵權有份提出引入此槪念,由計劃設計、實驗室研究等都由他負責。 大埔污水處理廠 廚餘先送往大埔船灣滲濾液預處理廠搗碎篩雜質,再經密封管道泵入大埔污水處理廠的厭氧消化缸。 現時大埔有5個3000立方米容量的消化缸,計劃會試驗其中兩個,並即將安裝攪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