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咀島是香港人熱愛的郊遊景點,退潮時,會出現連接橋咀島及旁邊小島「橋頭」的連島沙洲。 作為西貢行山路線之一,不但可以趁退潮時在沙堤上打卡,而且還可以去到水清沙幼的半月灣,沿路看海景。 經過富寧花園的商場時,可在商場正門後面的地鐵優惠機,拍一拍卡,以享受兩元的即日優惠,經測試後,即使拍卡之後乘坐了一程小巴,優惠也沒受影響,惟要在坑口站入閂方可。
坑口村(Hang Hau Village)小巴總站,位於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坑口庭和里坑口村停車場內,坑口村4號對開,近坑口村鄉公所,乃設於路邊停車灣的專綫小巴總站。 登上尖風山及葵坳山,請用行人天橋橫過清水灣道,沿監獄旁/石屋間的小路登山。 先登上尖風山346米之巔峰,由此張望,可回望剛才上過的鷓鴣山,同時眺望白沙灣一帶海岸風貌。 此處為英軍二次大戰時設立的醉酒灣防線的末段,所以小心墮進廢棄的戰壕、機槍堡等。 葵坳山312米設有地政總署的三角網測站,之後就徐徐進入下山之途。 因山竹後有樹木倒下阻礙原本直落蠔涌之路,是次須繞經大藍湖、蠔涌谷等村落,再通往西貢公路乘92號九巴返回彩虹/鑽石山或新巴792M返將軍澳離開。
大坑口村交通: 九巴命名
万历十七年(1589)其孙胡灯奏准,御赐葬故里大坑口的天马山,谥号襄懋。 龙川是坑口村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 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 坑口站由羅麥莊馬香港有限公司與柏濤建築師有限公司合作設計,並由法國寶嘉(香港)建築有限公司承建,於1999年4月動工。 露營灣海灘位居西貢香港科技大學以北,西倚張公山,東臨牛尾海。
2018年11月11日:下午一時許,一輛往清水灣方向的第七代豐田Coaster在寶邑路近將軍澳廣場失控衝上路邊石壆,小巴司機受傷。 7月:於五塊田實地視察往將軍澳站方向之服務,平日上午7時至9時平均載客率約為95%,下午5時至7時則約為60%。 大坑口村交通 現時此路線與新界103及104線合共使用18輛豐田Coaster石油氣小巴行走,包括11輛16座位小巴及7輛19座位小巴。
大坑口村交通: 大坑口村附近的大廈
當年西貢墟村民若赴港九市區,多會選擇從西貢乘船前往小清水(即今銀線灣),其後徒步跨過現時坑口道一帶的山丘到坑口村一帶,再轉乘街渡往港島。 除另行註明外,本條目中所指的「清水灣半島」當為地理上的清水灣半島(Clear Water Bay Peninsula),而非指坑口南面的私人屋苑清水灣半島(Oscar by the Sea)。 港府於八十年代將填平鴨仔灣,用以興建公營及私營房屋。 坑口墟業戶與政府經多次談判,在1989年7月就遷拆賠償問題達成共識,坑口墟不久後清拆,居民遷入原址西北的坑口村重置村,舊墟原址丟空多年後興建將軍澳醫院。 廣義上的「坑口」,可指坑口鄉事委員會管轄範圍,遠至井欄樹、大埔仔及大環頭;在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後,此定義已鮮為人所知。
因為鴨仔山、鷓鴣山一帶山麓並非郊野公園範圍,由民政事務署及區議會管理的行山路徑或有些分別,但如遇路口都有路牌指示,不太擔心迷路問題。 離開鴨仔山,經過魷魚灣村後山,就踏進登上鷓鴣山之途。 但約半小時,即可抵達432米之巔峰,為本路線最高點。
大坑口村交通: 車站興建及啟用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以前,只能從清水灣道和坑口道前往坑口,故坑口道一帶仍是新界的士可駛入的途經地方(只供前往坑口站)。 區內首條巴士路線為1976年4月1日開辦的九龍巴士91A線,前往黃大仙(1979年改為91M線,總站改為鑽石山站)。 直到寶琳北路伸延至坑口後,才有另一條前往觀塘的98A線。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6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1輛為19座位小巴。 坑口站是整個將軍澳新市鎮唯一可供新界的士駛入的港鐵站,周邊街道亦獲放寬供新界的士上落客。
登上大嶺峒觀景台,即可從北至南俯瞰牛尾海、清水灣,還可以遠眺布袋澳、牛尾洲、吊鐘洲、火石洲,以及東南面極目的果洲群島,視野非常壯闊,看盡香港東南面水域的風光。 西貢行山新手路線|不少行山新手周末都想到郊外走一走,擁抱大自然。 坑口村屬於坑口鄉事委員會屬下鄉村之一,現址為新村,只有十餘年歷史。 舊村原位於現將軍澳醫院一帶之位置,立於17世紀末,根據當地村民的記述,坑口村為將軍澳最早有居民定居的村落。 村民多是雜姓,以黃、張兩姓人士居多,居民沿海聚居,多以漁農為業。
大坑口村交通: 大坑口村名称由来
運輸署事後並無修改此站的官方名稱,將更名一事交予使用車站的營辦商自行處理。 九巴於2013年2月16日終將此站易名為「坑口(北)(將軍澳醫院)」(Hang Hau ),新巴則在2015年初於此站的報站內容加註將軍澳醫院字樣。 將軍澳地鐵未通車前,由於本路線接駁不便,市區居民要乘搭巴士到達寶琳才能乘搭本路線,加上班次疏落,客量一直只屬一般。 欣賞景色過後,便向西貢方向走,繼續依「清水灣道」路標方向走,不消片刻便到清水灣道。
終點設於北潭路鯽魚湖怡庭,此處是一個露營地點,以一道石砌拱牆為入口。 80年代盛極一時的滾軸溜冰,時至現今雖仍受不少人喜愛,卻並非任何地方都適合玩。 有市民昨日(5日)在社交平台貼出一張圖片,只見一名父親雙手牽着兩名踩着滾軸溜冰鞋的子女,在尖沙咀香港文化博物館外的梳士巴利道步行,且3人緊隨着前方一輛雙層巴士後,情況相當危險,更引來網民熱議。 繼續向「清新地」的路牌方向前行,數分鐘便來到白水碗沙灘。 有興趣可在沙灘上漫步前行,一面感受着海風,一面看着大海,十分愜意舒適。 步行在沙灘上會見到一條白色的木橋,在陽光下相當搶眼,相信都是拍照的好地方。
大坑口村交通: 位置資訊
布袋澳為香港僅有的漁村,為客家原居民村,地處偏僻,該帶基本上未被開發,因此仍保留漁村特色,村內的洪聖古廟,已有超過300年歷史。 由於該帶極少甚至沒有發展,所以其水質非常乾淨,故一直都維持著漁村風情,因此布袋澳的海鮮一直都十分出名,村內另有售賣海產雜貨和自製糕點、及出租小艇的小商戶。 不少名人都會慕名到此吃海鮮,但知名度相比西貢及鯉魚門一帶為低,因為交通工具一直都十分缺乏,在本路線開辦前,除私家車及的士外,只能在清水灣泳灘步行半小時以上才能到達。 大坑口村交通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西貢區的坑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0,81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86,785人。
- 直到寶琳北路伸延至坑口後,才有另一條前往觀塘的98A線。
- 胡氏宗祠,木雕艺术的瑰宝,风水有讲究 胡氏宗祠位于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大坑口古称龙川,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龙川胡氏宗祠。
- 是次為大家介紹一條由將軍澳坑口起步,至西貢蠔涌散隊的進階路線。
- 布袋澳為香港僅有的漁村,為客家原居民村,地處偏僻,該帶基本上未被開發,因此仍保留漁村特色,村內的洪聖古廟,已有超過300年歷史。
- 坑口首個屋苑,乃1990年落成的私人參建居屋屋苑富寧花園。
西貢區議會秘書處,〈西貢區議會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 大坑口村交通 二零二二年第四次會議記錄(第10點)〉,2022年8月。 置於豐田Coaster後的一組編號(如有)只於交通迷界內使用,其他人(包括行內人士)均沒有對小巴有此稱呼。 的乘客)於指定港鐵車站乘搭港鐵並不能享有此項優惠;若全月通加強版或迪士尼綫月票乘客乘搭上述指定港鐵車站以外的付費車程,優惠則仍然適用。
大坑口村交通: > 香港好去處搜尋
西貢行山路線「家樂徑」與「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相連,起點設於自然教育徑終站的「上窰」。 遊人可在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後,南行約200米,左轉緩緩上山。 中段的小路較為平坦,設有郊遊地點,最宜在此稍作小休,遠看翠綠山嶺。 家樂徑的終點位於大網仔路,步行約20分鐘即可返回北潭涌,轉乘交通工具離開。 龍蝦灣郊遊徑在西貢行山路線中屬於輕鬆易行,只需2小時即可以完成!
- 〈運輸署就西貢區議會大會「要求正視清水灣居民於泳季的交通問題」動議的回應〉,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討論文件第250/21號。
- 1990年代初,田下灣海濱進行填海,並與其東面之佛頭洲島連接,將平整後之土地作工業用途,該村遂被拆卸,並遷置今田洲路坑口天后古廟兩旁。
- 自宋以后,受徽文化熏陶,家族崇尚儒学,重视教育,耕读相伴,贾儒并举,族人多知书达理,厚积薄发,代有人才。
- 港鐵稱已經採取措施,降低噪音;2002年購入的韓製列車在行走此路段時,噪音明顯比20世紀的英製列車為低。
- 直到翌日凌晨約1時30分,有示威者進入站內拍打車站設施。
- 〈運輸署就SKDC文件第210/20號 「要求改善小巴服務監管機制,精簡修訂路線程序,推動西貢區小巴服務符合居民需要」的書面回應〉,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第279/20號,2020年7月。
坑口的公共設施有將軍澳醫院、寶寧路健康中心、西貢將軍澳政府綜合大樓、多個公園和多所學校。 區內佈滿公營房屋和私人樓宇,卻缺乏休憩用地,經常被人批評區內樓宇密度過高,並指部分屋苑是屏風樓,影響其他屋苑景觀和空氣流通。 坑口(Hang Hau)現在通常是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八個分區之一,位於將軍澳市中心東北面、寶林以南。 區內以住宅為主,人口達81,238(2016年數據),屋苑多建於從原坑口村對出的鴨仔灣填海而得之土地上。 坑口的公共設施有將軍澳醫院、寶寧路健康中心、西貢將軍澳政府綜合大樓、5個公園、6間小學和3間中學。
大坑口村交通: 清水灣 Tai Hang Hau, Lung Ha Wan / Lobster Bay 龍蝦灣大坑口村屋出售-獨立, 海景, 花園 出售單位
此外,坑口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及自動照相機。 而近B出口的非付費區大堂設有「會員服務站」,供乘客享用港鐵友禮會的會員優惠。 值得一提,由於每年天后誕(農曆三月廿三日)會有大量善信前往鄰近布袋澳的大廟參拜,因此小巴營辦商除加密本路線班次外,會開辦特別路線,在天后誕前夕0700至天后誕當天1700不停接載善信往來清水灣巴士總站至大廟。 而16這個編號,已是第二次使用,第一代16線於1986年8月起投入服務,往來石湖墟(新成路)至唐公嶺/蕉徑,1988年1月起配合北區專線小巴重組改稱57K,現在再重用。 【西貢好去處】【香港行山路線】 清水灣大坳門位於清水灣郊野公園內,大家常常說到大坳門放風箏,但其實真正放風箏的地點是大坑墩,只是因為通常在大坳門下車,所以誤會了。 無論叫咩名,清水灣郊野公園是一個觀星、賞月、放風箏的熱門勝地,大天空再加上大草地,仲有燒烤場,郊遊樂之選。
2003年民建聯在乘搭英製列車駛經此段時,在車廂內測得噪音高達100.2分貝 。 港鐵稱已經採取措施,降低噪音;2002年購入的韓製列車在行走此路段時,噪音明顯比20世紀的英製列車為低。 大坑口村交通 在2010年將軍澳綫全採用韓製列車之前,乘客因為車廂內噪音嚴重,有時無法聽到車廂內的廣播,甚至無法使用手提電話;改用韓製列車後,因列車採用密封程度較佳的內崁式車門,車廂內噪音明顯減少。 而坑口站並隨著將軍澳綫第一期(北角至寶琳段)於2002年8月18日通車而啟用。 在將軍澳綫落實前,坑口站月台東南方(即往將軍澳站方向)的管道在上方修建培成路時已預先興建,因此在鐵路工程期間毋須封閉及挖掘該路段,故車站周邊以單程行車為主的道路得以維持正常行車。
大坑口村交通: 班次
在分支處右轉(左方山徑可通往碧水新村),沿海邊較狹窄小徑行走,在分岔口右轉(左方隱密山徑應可通往竹角)往露營灣。 在沙灘後方接廢田間的小徑續行,橫過小溪後,再接上石砌古道,步出南圍路。 居屋2022|將軍澳昭明苑位於坑口昭信路,背靠山景,距離坑口站約10分鐘路程。 西貢行山路線之一的「北潭涌家樂徑」全程坡度平緩,路寬易走,風光如畫,十分適合一家大小暢遊。 自停車場側起步,先登上小山丘,然後再進入蔥蘢幽谷。 穿越山谷後,可在小山坡上舉目展望,附近的翠綠山嶺和樹林盡入眼簾。
大坑口村交通: 車站結構
胡宗献,字汝贞,号梅林,嘉靖十七年中进士,授山东益都令,屡决悬案,平反冤狱,获朝廷嘉奖,晋三级。 三十年任浙江巡按御史,旋提为总督,总制7省军务抗倭灭寇,戚继光等均为其手下大将。 大坑口村交通 因灭寇战功显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并加少保。 嘉靖四十一年,因被人陷为“严党”而先后两次入狱,嘉靖四十四年死于狱中,隆庆六年(1572)得以昭雪,并录平倭功勋。
大坑口村交通: 西貢行山路線上窰家樂徑簡介
將軍澳坑口昭明苑實用面積由283至461呎,以市值51折定價,售價由169萬至335萬元不等,平均呎價為6,920元。 根據資料所示,將軍澳昭明苑內將設有長者鄰舍中心和停車場。 坑口的環境配套相對完善,交通、購物、休閒設施等配套俱全,區內更設有體育館和將軍澳醫院。 大坑口村交通 最近天氣回暖,最適合到郊外走一走,既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又可以運動一下。 香港的行山路線多不勝數,今次介紹的路線從坑口走進西貢,途經鴨仔山、將軍澳少女峰、白水碗沙灘、露營灣、最後到達西貢南圍路。 沿途路線不長,山峰不高,但景觀開揚,有海景也有城景,讓大家可以輕鬆上山,俯瞰山城美景,全程約9公里,約需兩個半小時,十分適合新手體驗。
1989年香港政府發展將軍澳新市鎮,並展開填海工程,以致該區從新規劃,坑口村逐遷至填海區上的寓安里現址重建,入口處建有「坑口村」牌坊。 坑口村(Hang Hau Village)是香港新界將軍澳的一條鄉村,位於西貢區將軍澳坑口鴨仔山旁的寓安里。 登山入口後都是石屎路及梯級路,相當易行,沿着梯級緩緩向上爬,不用半小時,便見到一個涼亭,那已經是到達鴨仔山山頂。 山上可欣賞銀線灣及牛尾海一帶的景色,在涼亭有觀景圖,圖中指示出不同地方的位置﹕如釣魚翁、清水灣電影製片廠及坑口村等。 大家可以在稍事休息,之後再一直隨「清水灣道」路標方向前行,往將軍澳少女峰方向出發。 九巴目前顯示此站站名為「坑口(北)(將軍澳醫院)」(Hang Hau );部分專綫小巴營辦商直接稱此站為「將軍澳醫院」(Tseung Kwan O Hospital)。
大坑口村交通: 服務時間及班次
自康城站通車後,將軍澳綫往返北角站至寶琳站的列車於繁忙時段內由每小時22班縮減至每小時18班,導致坑口站的擁擠情況雪上加霜,更經常出現乘客無法登車的情況。 因此,民主黨曾兩度抗議班次調整的安排,同時亦有部分將軍澳居民對班次調整安排感到相當不滿及擾民。 地鐵(今港鐵)將軍澳綫在2002年8月通車後,坑口的交通更為便利,亦成為西貢鄉郊繼彩虹站搭乘地鐵的轉車站。 坑口站建有坑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上蓋為私人屋苑蔚藍灣畔,約半小時即可抵達中、上環商業區,另一巴士總站坑口(北)公共運輸交匯處則位於將軍澳醫院旁。 以坑口(北)為總站的巴士路線和專綫小巴路線因新市鎮擴展而不斷增加,加上將軍澳醫院於1999年12月啟用,令坑口(北)巴士總站成為將軍澳新市鎮最主要的巴士總站之一。 當年此站啟用時,將軍澳醫院仍是一大片空地,故一直以「坑口(北)」來稱呼巴士總站;將軍澳醫院啟用後,有區議員指站名未能凸顯車站的確實位置,令不少前往將軍澳醫院的市民並不知道可經由此站前往,故要求政府為此站更名。
如略嫌釣魚翁郊遊徑不夠長,或想節省前往五塊田的車費,可由坑口地鐵站步出,經將軍澳醫院及孟公屋村前往五塊田,額外需時約30分鐘,並需要多行約2.8公里。 在港鐵坑口站出口,經A出口由常寧路走向影業路,登山入口便在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對面。 〈運輸署新界運輸管理部回應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二○一二年第七次會議會議記錄及討論事項的跟進情況〉,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討論文件第3/13號。 乘客候車時,應留意巴士路線牌上所顯示的目的地,或於上車付款前向車長清楚查詢巴士的目的地,以免誤乘相反方向之班次。 2) 必須於指定時限內完成轉乘,期間乘客不可以用同一張八達通卡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否則轉乘優惠將被取消;惟以該八達通卡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大坳門(Tai Au Mun)巴士站,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清水灣道近大坳門路迴旋處,是一個東行單向中途站。
大坑口村交通: 港鐵車站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新寶城,蔚藍灣畔,東港城,南豐廣場,清水灣半島。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3,000,年齡中位數為 44.7歲。 〈運輸署回應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二零二一年第五次會議與其他公共交通服務相關的跟進情況〉,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討論文件第251/21號。 〈運輸署回應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二○一九年第五次會議與與其他公共交通服務相關的議題的跟進情況〉,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第80/20號。 由於坑口站至將軍澳站之間的路段全為彎曲路軌,列車駛經時噪音嚴重,是整條將軍澳綫中噪音最高的一段。
大坑口村交通: 西貢行山路線|8大新手靚景好去處!橋咀島/東壩/龍蝦灣|附交通方法
將軍澳區的幼稚園經常會直接建於屋苑當中,在昭信路居屋項目附近的「煜明苑」和「和明苑」內均設有幼稚園,分別是香港華人基督會煜明幼稚園和青衣商會將軍澳幼稚園。 「北潭郊遊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為昔日的鄉村古道,平坦易走,適合一家大小同遊。 穿過樹林,路徑四面環山,由此可遠眺右方牛耳石山及嶂上群山峻嶺。 於郊野公園北潭凹管理站沿小徑緩步下山,可見大枕蓋及牌額山在左方聳立,亦可眺望多個景色優美的離岸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