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計劃將它重建成樓高逾400米的地標建築,高度超越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 政府在過去幾年積極推行加強成本監察和項目管控,提升成本效益的措施。 最近凱諦思發布的國際報告指出,香港在建造成本的排名由上年度的第三位降至今年的第八位,成績令人鼓舞。 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有3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其容积率为0.3。
以市建局正研究中的油旺區重建計劃為例,逾3,000多幢樓宇有重建需要,惟按現行模式重建成本不低。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多次指局方財政「告急」,倡議政府放寬油旺區的發展密度限制,以及研究轉移不同地段的地積比,提升特定地段的重建潛力,否則計劃或會造成逾2,000億元的虧損。 《香港2030+》亦採用多管齊下土地供應策略,得出土地供應共7 300公頃,足以滿足同一時期的30年間預計所需的土地供應。 地積比轉移 此估算供應包括約3 地積比轉移 200公頃由多項正進行或相對處於較後期規劃階段的土地發展項目所產生,以及中至長期約4 200公頃的可能供地項目。 估算需求扣減已推展或處於較成熟規劃階段的土地供應後,這些可能供地項目能幫助解決3 000公頃的土地短缺。
地積比轉移: 轉移地積比 地盡其用促市區重建
市區重建局完成歷時四年的「油旺地區研究」,建議全面重新規劃該區,提出將花墟水渠改建為水道公園等的五大發展節點,改善地區面貌,並透過地積比轉移等新的規劃工具,提高重建的財務可行性。 市區重建局在上周五啟動九龍城區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KC-017)的法定規劃程序,並開始在項目範圍內的樓宇進行凍結人口調查。 項目涵蓋3個地盤:主地盤毗連賈炳達道、龍崗道、衙前圍道及侯王道,北面地盤位於賈炳達道公園範圍內,以及東面地盤毗連太子道東、打鼓嶺道休憩花園及打鼓嶺道。
第二,我會邀請市建局在荃灣和深水埗舊區開展同樣的地區規劃研究,以確定更新這兩個舊區的方案。 第三,研究降低《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下的強拍門檻,以加快舊樓重建。 在過程中,發展局會充分考慮小業主利益、樓宇狀況等因素,並聽取持份者意見。 同樣為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成員、現任九龍城區議會主席的何顯明亦認為,「五街」對出位置發展成優美海濱,可增加區內休憩空間,改善現有殘舊市容、讓居民享受臨海環境,海濱日後有望將土瓜灣及啟德新區連貫,整體對城市及社區規劃有很大的幫助。
地積比轉移: 黃澤恩:「規劃主導」模式切實處理市區老化問題
其實過往都有「轉移地積比」獲城規會開綠燈的個案,便是2011年,政府允許聖公會以轉移地積比,重建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一帶的建築群。 地積比轉移 但由於本港不同區域的土地價值相去甚遠,進行地積比轉移的難度各有不同,因而只能就不同個案作出評估和調整。 但筆者認為,由於油尖旺地區實在有太多新舊樓混合,要實行這個方案存在一定難度,因為獲增加地積比後,總樓面面積便會增加,而樓宇層數和高度亦會相應上升,這可能會影響附近居民的視野景觀,連帶屏風樓、熱島效應等問題隨之而來,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應付市民的反對聲音。
- 政府會繼續投資基建,改善市民生活質素,支持社會的經濟及長遠發展,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 因此,跟油、旺一帶不同,由於區內樓宇普遍不高,大部分樓宇都未達到原有的發展比率,故重建後樓宇可建得更高。
- 至於「接收地盤」,則屬容許可以容納多些發展空間的地盤,例如位於港鐵站附近的「節點」(NODE)。
-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更提出將個別樓宇剩餘地積比率,轉予區內其他樓宇,以減低發展成本。
- 這些單幢式舊樓中,部分重建項目規模較小,受制於高度及地積比限制,市建局或其他發展商即使成功收購整幢住宅的業權,其後亦只能興建單幢建築的新樓。
一般住宅的最高地積比率是8至10倍,商業用途最高則是15倍。 譬如一個1,000平方呎的地盤,地積比率是10倍,最多便可建1萬平方呎。 可是,轉移地積比問題不少,而且將油旺區不同地段的地積比左搬右砌,背後亦離不開目前市區重建以利益為本的方針。
地積比轉移: 油旺地區研究 擬地積比轉移 重建八文樓
香港建造學院(學院)平均每年培訓全日及兼讀學生近60 000人次,並致力為工人提供清晰的晉升階梯及優質的培訓課程,以應付市場的需求及提升建造業的技術水平。 學院開辦的建造證書課程及建造文憑課程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資歷架構評審。 學院亦會善用其現有的訓練設施加強建造培訓以配合行業需要,尤其是在應用創新科技方面,包括建築信息模擬、「組裝合成」建築法等。 就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我們已於二零二一年七月展開主體岩洞建造工程。
高緯環球大中華區評值及資訊部董事張翹楚則鼓勵政府,發展更多新市鎮去滿足住宅需求。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建議,將西九龍和啟德地段提高住宅發展地積比,甚至撥出部分觀賞和保育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範圍改發展用途。 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昨再次回應發展新界東北的爭議,強調如不發展就沒有將來,最終取捨必須以人為本。 不過他無聽聞政府打算推出的按揭利息稅,又強調現時本港樓市面對「乾性需求」,而非泡沫,要令樓市降溫,須從增加供應着手。 於過去二十年,油旺區內只完成一個大型重建項目,以及約五十個住宅重建項目。 韋志成表示,「油旺研究」提出在區內引入的五個核心發展節點,由於容量較大,可多建樓面,日後多數會成為「接收地盤」,並可採取全新的規劃布局,作出一些特別的城市設計。
地積比轉移: 地積轉移
他續指,市建局提出的更新計劃建議,符合DURF期望,而街坊對有關規劃建議,普遍表示非常支持,反應相當正面。 研究並建議在整合街區發展範圍,尋找合適地盤,以港人首置形式興建資助房屋,實際供應量將按資源情況、技術可行性和政府政策而定。 研究並提出,將市建局的上海街618活化項目附近的樓宇,重建成青年文化點,提供共用工作空間、青年共居空間等功能。 《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第545章)現行申請強制售賣令(俗稱「強拍令」)的門檻已實施超過十年。 當中,三個類別的地段(例如地段上所有建築物的樓齡均達50年或以上 地積比轉移 2)的多數份數擁有人可採用不少於80%的不分割份數作為申請門檻,而其他地段則不少於90%。
- 其實地積比率與許多土地規劃問題掛鉤,因此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概念,今日,千居準備了以下文章,為你解釋地積比率的相關知識,並且一同探究背後發展的限制。
- 繼觀塘市中心重建之後,市區重建局另一大型重建項目油麻地及旺角即將推行,預料會率先推行佐敦「八文樓」項目。
- 灣仔和昌大押和旺角中電公司鐘樓的潛在發展面積,便曾被轉移到隔鄰重建項目,並因而獲得保留不拆。
- 交椅洲人工島–政府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獲立法會批准撥款,進行面積1 000 公頃的中部水域人工島相關研究,有關研究於二零二一年六月展開。
- 但直接或間接放寬高度限制的同時,建築物也有目共睹地愈來愈高,甚至出現屏風樓現象。
這次重建計劃將「八文樓」以及附近適合地皮例如文昌街公園,都一同納入「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建議發展為甲級寫字樓、零售商業、酒店、文化藝術及住宅等混合用途。 地盤面積由1.5公頃增加至約5公頃,住宅單位總數,由目前約3200個,增加到6,500個,發展規模絕對可以媲美觀塘裕民坊重建計劃。 地積比轉移是推動油旺重建的主要新規劃工具,但如何落實推行呢? 市建局建議透過行政模式,由政府主動修訂油旺的分區計劃大綱圖(OZP),公布油旺區內的「送出地盤」、「接收地盤」位置。 市建局曾指出,油旺重建若須提供公營房屋,只會進一步擴大虧損,同時亦質疑計劃所能提供的公營房屋只是杯水車薪。 地積比轉移 但如市區重建能切合社會需要,即使財政負擔增大亦不應因噎廢食,只要政府願意拿出魄力承擔,財政理應不成問題。
地積比轉移: Land Use & Development 土地運用與物業發展
根據現行條例,如果為了托寬大廈所在的街道,或者能夠將大廈的地面空間作為公共用途,發展商可以此轉移作公共用途的地積,至發展更高更大的總樓面面積。 而中環的匯豐總行便是將大廈的底層作為公共空間,以此提高總建築面積。 一般而言,根據香港規劃署規定,住宅用途的最高地積比率大概是8至10倍,主要集中在香港島的地盤,而商業用途等地帶獲准的最高比率則是15倍。 假如一個地盤面積是1,000平方呎,地積比率是8倍,該地盤最高的可建樓面面積則是8,000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