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物業早前一份研究稿指出,土瓜灣今年截至7月26日已錄699宗成交,較去年首7個月急升42.4%,交投主要來自翔龍灣、傲雲峰及偉恒昌新邨,年內分別錄84宗、69宗及59宗。 市建局總經理(收購及遷置)鍾建強在簡報會上指出,若KC-016項目最終獲得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市建局會根據屆時的政策,展開物業收購工作和補償/安置符合資格的租客。 KC-016項目將提供土地空間,興建一條橫跨土瓜灣道的行人天橋及連接至屯馬線土瓜灣港鐵站,加強小區對外的連接。
但他形容,部分人對處理這類巨型舊樓群的難度,並沒有確切的了解,發展「五街」、「十三街」的難度,比起市建局近年開展的項目「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他稱團隊早於數年前,已就整合住宅和工業用地作高密度綜合發展,以及所需要的技術可行性研究,包括安全風險評估,開展相關工作,為日後「五街」及「十三街」的更新工作創造條件。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與其餘十條街一樣,一律位於木廠街和馬頭角道之間,亦同為單線單程街道。 龍圖街為一北行街道,全長約100米,闊約10米,數據亦與其餘十條直街一樣。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九龍城道13號附近醫院
但總有那麼幾個地區,多年來總是舊樓林立,猶如被凍結在茫茫的歲月長河中,無法動彈。 其中九龍城區、長沙灣區都相當有名,並且各自面對着不同收購難題。 如知名的土瓜灣「十三街」,因為其重建價值低,加上業權複雜性,不論私人市場或市建局都顯得有心無力。 而深水埗一帶則屬於劏房重災區,成為收購重建的嚴重阻力。 九龍城區的土瓜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2,21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7,142人。
由土瓜灣出發,可以先從樂民新村和半山壹號之間的一條長樓梯往上走,經靠背壟道遊樂場一直向何文田方向走,抵達馬頭圍配水庫遊樂場後沿路上山即可到達何文田上配水庫,成功攻頂!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全程不到30分鐘,路面程況良好,亦有大片樹蔭,絕對是市區初級行山路線。 土瓜灣的高質茶餐廳一冰廳主打「鮮粟米忌廉湯通粉常餐」,真材實料日賣200碗!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土瓜灣蛻變 市區重建重鎮
消費券可用於「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所涵蓋的公共交通服務及的士等,並不會對「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計算補貼有任何影響。 土瓜灣牛棚藝術村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馬頭角牲畜檢疫站」,即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營運了近一個世紀直至1999年8月。 現時活化成藝術空間,並進駐了十多個藝術團體,外圍對公眾開放,後方的牛棚藝術公園亦是近年才開放。 看似平平無奇的土瓜灣舊區一直不太受遊客歡迎,下文介紹9個土瓜灣好去處,包括舊區特色景點、馳名土瓜灣美食,甚至隱世多國菜餐廳!
位於炮仗街的裕德餅店亦開業23年,老闆娘謝女士與丈夫於1998年到現址開舖,在百多呎的小舖位見證土瓜灣變遷,看着對面5層高舊樓,被市建局收購,建成名為「喜築」的28層新住宅大廈。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謝說,區內小店隨市區更新越來越少,「邊到夠啲大舖做,你租金太貴邊有得做」。 裕德餅屋約100多平方呎的舖位,每隔兩年加租,現時月租約2.4萬元。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十三街
市區舊樓具重建價值,土瓜灣一帶舊樓群更成為發展商收購目標。 恒地今日透過強制拍賣,在無競爭對手下,以底價逾12.13億元投得土瓜灣道68A至70C號舊樓,成功統一業權。 恒地執行董事黃浩明表示,項目將連同周邊收購地盤合併重建發展,目前地盤面積已擴展至約3.2萬平方呎。 DOWNTOWN 38位於土瓜灣北帝街38號(中原樓市片區:土瓜灣)。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DOWNTOWN 38的實用面積由280呎至561呎。 韋志成亦提到,兩個範圍樓宇附近均有多幢工業大廈,不少工廈廠戶在大廈內經營業務,毗鄰更有一所仍然在運作中的煤氣廠,若要改善這種土地用途不協調的情況,無可避免要制定一個能兼容住宅用地和部份現有工業用地的規劃,需要處理多重技術挑戰。
現時,咖啡店保留了舊式冰室的特色,如卡座、招牌和吊扇,café內擺設珍藏古董,環境充滿懷舊氣氛。 2007年1月16日《都市日報》專欄《中國名堂:灣轉讀環》:「長沙灣」和「土瓜灣」的「灣」字,香港人口語都讀作「長沙『環』」和「土瓜『環』」,而不讀「長沙『彎』」和「土瓜『彎』」;但「筲箕灣」和「淺水灣」又不一樣。 此外,「銅鑼灣」應該讀作「銅鑼『彎』」還是「銅鑼『環』」呢? 灣是陰平聲,環是陽平聲,三字詞的音樂感與兩字詞不同,兩字的如馬(陽上)灣、柴(陽平)灣、深(陰平)灣都沒有變讀。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九龍城道13號 13 KOWLOON CITY ROAD
近年不少荷里活電影在土瓜灣取景,其中《世紀戰疫》、《變形金剛4》、《斯諾登風暴》等在益豐大廈取景。 而啟明街、美景街及十三街附近的工廠大廈曾為香港電視劇集取景地,如《大時代》拍攝美景街的甘露甜品店和鄭保瑞的《狗咬狗》。 土瓜灣「十三街」及「五街」是本港出了名的市區唐樓群,這兩個街區的唐樓已有60多年樓齡,皆為鹹水樓。
由於區內多有夕陽行業,例如車房及少量殯儀業服務的店鋪,市區重建局曾經表示,整體重建十三街及鄰近的馬頭圍舊區有困難。 加上11條直街街道狹窄,每條只有大約10米闊,故此需要重建物業騰出地方,以改善環境的要求亦遇到阻力。 他表示,在規劃層面,「五街」、「十三街」的發展密度非常高,其私人土地的現有地積比率已接近現行規劃和法規所准許的發展密度,現時剩餘可准許興建的樓面面積,只佔總准許發展面積不足一成。 與兼善里同樣亦是巨型建築群項目不同,「五街」、「十三街」舊樓群附近並沒有未發展的政府土地和老舊設施可以整合,在重整及重新規劃時,如何可以發揮最大的規劃牌益,挑戰甚大。 九龍城區議會關注重建工作小組主席馬希鵬表示,九龍城、土瓜灣一帶現時有約9個市建局的重建項目,亦聽到有發展商在馬頭圍道、炮仗街、永耀街及北帝街等一帶有收購動作,預計屯馬線通車後會「大變天」。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土瓜灣將由小社區,變成新型豪宅林立的中型私人住宅區,憂土瓜灣變成「第二個美孚」。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香港樓宇目錄
項目涉及約560個業權,估計重建範圍內居住了約830戶家庭及有約90間地舖。 市建局職員今天起在項目範圍內的樓宇進行凍結人口調查,以確定受影響居民的數目和了解樓宇的使用狀況。 韋志成早前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遠超市建局現有的260億元資金,故要「儲夠錢」才可啟動重建「超巨型項目」,當局將會在適當時候啟動重建相關區域的舊樓群。 土瓜灣「十三街」的住宅密度十分高,亦靠近仍然運作的煤氣廠。 韋志成早前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要「儲夠錢」才可啟動重建。
- 不過,他稱團隊早於數年前,已就整合住宅和工業用地作高密度綜合發展,以及所需要的技術可行性研究,包括安全風險評估,開展相關工作,為日後「五街」及「十三街」的更新工作創造條件。
- 牛棚藝術村會不定期舉辦藝術展覽及藝墟等活動,就算遇不上展期,牛棚隨處都是藝術,已經十分值得入內參觀。
- 香港導演關錦鵬1992年執導電影《阮玲玉》,將阮玲玉的生平事蹟拍攝成電影。
- 土瓜灣保有舊區特色,最能體現舊香港情懷的必到景點就是牛棚對面的「十三街」!
- 「十三街」、「五街」是九龍市區歷史悠久的鹹水樓唐樓群,所謂「鹹水樓」是指,1960年代因為當時的淡水供應不足而釀成的成本問題,部分承建商在建造樓宇時以海水(即鹹水)拌和混凝土興建,而海水中的鹽分是會加速鋼材料的鏽蝕,其後造成樓宇結構問題。
- 樓上民居,樓下車房遍地,左右有茶記、小店,共冶一爐,湊成香港舊區獨有的味道。
- 九龍城區是局方的重點工作區域之一,就「十三街」及「五街」的樓宇狀況而言,局方過去為相關業主提供各項樓宇復修支援服務及資助。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鳳儀街和麟祥街,地下店鋪多見車房,有街區內歷史最為悠久的車房,街尾可見牛棚藝術村一角。 )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2條,為一南行街道。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龍圖街和鹿鳴街,地下店鋪多見車房,街尾可見牛棚藝術村一角。 市建局稱土瓜灣的「五街」、「十三街」的發展密度非常高,現時剩餘可准許興建的樓面面積,只佔總准許發展面積不足一成。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九龍城道13號評論
但他亦指,拆細發展的「十三街」,最理想仍是由一個發展商協調重建,並制定整體的規劃大綱,讓不同地塊可以遵照相同準則進行規劃和銜接。 至於臨海的「五街」用地,陳國欣說在諮詢期間了解後,得知南面用地現時是住宅用途,北面用地則屬工業樓宇,兩者對重建訴求不一致,故建議將兩個地盤分拆,讓南面用地可以獨立成為一個重建區,並可提升其地積比率,由原來的五倍增至六點五倍,以增加重建誘因。 他指,經研究後,相信「五街」用地有條件提高地積比率,但由於它屬於臨海地皮,作出調整建議時也較為謹慎,確保樓宇高度不會太高。 據了解,在作出調整後,「五街」重建後的樓宇高度可達一百一十米。 此外,諮詢平台亦致力優化土瓜灣中部的發展,針對貫穿該區的東九龍走廊一直帶來噪音和空氣問題,並考慮到日後沙田的馬頭圍站落成後所帶來的機遇,顧問鎖定東九龍走廊兩旁的九個地塊,建議劃為「混合用地」地帶,藉此加入非住宅用途,增加土地用途的靈活性。 諮詢平台主席黃澤恩指,加入「混合」用途後,樓宇重建時可考慮將最低十至十五個樓層,作為商業樓面,由於是採用中央冷氣系統,毋須開窗,可免受天橋噪音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居住的單位及大廈有批盪剝落、外牆滲水、鋼筋外露等問題。 「我自己年紀漸大,行樓梯好吃力。」「十三街」居民潘女士表示,現時家中天花漏水問題嚴重,早前打風期間,原本只是房間漏水,因大雨關係,漏水如今已蔓延到大廳,家裏不停滲水,需要用水盆、雨傘等工具接水,希望政府盡快重建該區。 位於土瓜灣十三街附近的呼吸咖啡星球店,吸引不少人特地跨區到訪。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九龍 9110 屋苑
截至2017年底,黃埔樓價累積升幅達24%,較整體市場的19%為高。 馬頭角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當中有11條全直街道,街名字首分別以11隻寓意吉祥的瑞獸,龍、鳳、鹿、麒麟等命名。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十三街歷史悠久,這一帶的樓宇樓齡逾半世紀,龐大的唐樓群外表並不光鮮,但七彩顏色勝在夠特色。 樓上民居,樓下車房遍地,左右有茶記、小店,共冶一爐,湊成香港舊區獨有的味道。
- 地盤總面積約8840平方米,樓齡逾50年,估計發展成本需100億港元。
- 「發展『五街』、『十三街』的難度,比起上述市建局近年開展的項目,有過之而無不及。」韋志成指出發展「五街」、「十三街」的難度相當高,包括在規劃層面,「五街」、「十三街」的發展密度非常高。
- 主要街道包括浙江街(土瓜灣段)、馬頭角道(土瓜灣段)、馬頭圍道(土瓜灣段)、漆咸道北(土瓜灣段)、高山道(土瓜灣段)。
- 牛棚附近有不少工廠大廈,其中的安樂工廠大廈有一間超隱世舊物店「夕拾」。
-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 但總有那麼幾個地區,多年來總是舊樓林立,猶如被凍結在茫茫的歲月長河中,無法動彈。
街上設施林立,市政大廈、公共服務設施俱能在街沿途找到。 土瓜灣十三街洗太平地 )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4條,為一北行街道。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鹿鳴街和鷹揚街,地下店鋪多見車房,常見私家車聚集停泊於此。 )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3條,為一南行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