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人壽財報12大優點2025!內含國泰人壽財報絕密資料

國泰產險在業績保持雙位數成長動能及各險損失率普遍改善的雙支撐下,經營績效已擺脫年初大型賠案對本業損益波動的陰霾。 也因此去年底依資產排名,國壽有6.39兆元,依舊是壽險業第一大,第二大是富邦人壽,第三是南山人壽,第四是新光人壽的2.71兆元,台灣人壽以近1.77兆元,排名第五大,去年承受安聯人壽傳統保單資產的中國人壽則有1.71兆元,排名第六大,第七大是三商美邦人壽,有1.14兆元。 依據壽險公會統計,國內壽險業投資俄羅斯整體曝險為1382億元,占整體壽險業資金為0.46%,曝險比率不高。 國泰人壽財報 國泰金控發佈書面新聞稿指出,近日國際對俄羅斯制裁逐步升級,2月28日新一輪制裁凍結俄羅斯央行資產,衝擊俄羅斯債信展望,信評機構也相繼下調其主權評等。

國泰人壽財報

若以國泰人壽法說會公布的資料,2018 年負債的成本大約在 4.03%,避險後的投資報酬率約為 3.82%,中間有 0.21% 的利差損,而從最近五年的資料(整理如圖二),可以看出以國泰人壽目前的投資收益率與負債成本相比,利差損仍持續存在。 套在喜馬拉雅山頂上的人,在經過20、30年的配股配息,大多都已將失土收回,但還是損失許多資金利用的「時間價值」,他們並不是買到不好的公司,而是買錯了時間、買在錯誤的價位,彰銀(2801)這類金融股,體質都不錯,以目前20~50元間的銅板價,加上3~5%的殖利率,都算是不錯的存股標的。 台灣股票集中市場始於1962年2月,花了超過34年的時間,才在1986年10月站上1,000點,但卻只花了不到3年,就於1989年6月突破萬點,1990年更站上史上最高的1萬2,682點,3年推升指數上漲超過10倍,市場之瘋狂由此可見。

國泰人壽財報: 國泰人壽保險5846

國壽 6 月投資績效良好,避險成本管控得宜,保險本業死費差呈現穩定獲利,商品佈局策略切中市場需求,帶動營運續創佳績,6 月初年度保費 及初年度等價保費 國泰人壽財報 分別為 104 億元及 28 億元,皆穩居業界第一。 稱霸一時的金融股王國泰人壽也與市場同進退, 1,975元的天價不再現,而後換股併入國泰金控,更一度跌至每股24元的低價,高低價差達1,951元、差幅98.78%。 有興就有衰,台灣股市在1990年站上1萬2,682的歷史天價後,隨後出現了大崩盤,短短8個月就跌掉1萬197點,於同年10月12日,出現2,485點的低點,跌幅逾80%。

有鑑於債券收息風險升高,國泰人壽根據內部風險管理政策及會計公報原則,依Stage 國泰人壽財報 III標準,於2月認列預期信用損失26億元,占俄羅斯債券部位會計帳面金額13%。 本基金中之台北西門大樓的租金收益相較於周邊租金行情偏低許多,民國107年及108年每月每坪租金是分別為1091.02元及1119.10元,跟西門町附近的行情(表格1)比較實在偏低。 以35歲女性投保20年期、保額100萬元、年繳保費40,700元為例,若不幸在65歲罹患癌症並符合重大傷病範圍,除了選擇領110萬元重大傷病保險金外,也可以選擇使用罹癌基因檢測服務;如果一生平安健康,在85歲時能領回110萬元。 以21歲女性投保20年期、保額100萬為例,年繳保費只要2,800元,若不幸在第二年罹患特定癌症(例如:肺癌或鼻咽癌等),則可以選擇領取300萬元保險金,再搭配專案價使用罹癌基因檢測服務,為自己在黃金治療時間內尋求最佳的治療方式。 而上表是2019年(108年)到2022年(111年)的淨值比變化,可以明顯看到2019年南山人壽的淨值為7.93%,接著在2020年股債雙漲後,2020年底及2021年底分別創下10.24%、10.09%的淨值比,所以潤泰雙雄也在這兩年認列獲利很開心。 此外,客戶可依日常習慣,設定常用的交通方式,包括開車、騎機車/自行車、行人(遭車輛碰撞)/搭乘大眾運輸,如因設定的交通方式發生特定意外事故時,可享有保額 150% 的保障,打造能解決客戶痛點的新型態金融服務。

國泰人壽財報: 股票

2020年初時富邦金表示,平均年終獎金有6~7個月的水準,要視員工績效及各子公司KPI(關鍵績效指標)訂出不同的發放水準;連續兩年獲利創歷史新高的國泰金,員工月薪加上年終獎金,一定有14個月以上,再視各公司及各員工表現,表現好的個人,年終獎金可以高達12~18個月的月薪水準。 同時若以去年全年資金運用淨報酬率來看,是南山人壽以4.14%「傲視群雄」,全年稅後獲利265億元,第二高則是國壽的3.95%,國壽去年稅後賺302億元,則是壽險業第一高。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國泰金表示,目前持有俄羅斯債券在俄烏戰事前就已布建,先前沒有預期到戰爭風險,如今俄羅斯已涉及重大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爭議,國泰人壽秉持責任投資原則,於ESG風險具體改善前,將不再增新部位,中長期並將逐漸減碼。 俄烏戰爭進入第十天,俄國總統普丁日前表示決定出兵烏克蘭並不容易,對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所採取的各項制裁行動,或打算設禁航區都是形同對俄羅斯宣戰;不過,在戰火持續延燒下,美國與國際的各項制裁措施仍未停歇,也衝擊全球經濟與金融秩序與發展。

匯率方面,由於美國聯準會不如先前鴿派影響,帶動美元反轉走強,促台幣匯價小幅回貶,加以 CS 避險成本相對持於低位,皆有利於壽險公司外匯操作及匯兌損益控管。 國壽積極掌握潛在獲利機會,淨值單月增加 482 億元,至 6 月底已超過 7300 億元,創歷史新高,淨值比逾 10% 以上。 國泰金表示,伴隨歐美陸續解封,國際景氣穩定復甦,加上財政刺激延續,皆有利資本市場正向發展。 台灣本土疫情近期也已見緩和,金融市場表現穩健,國壽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6 月單月上升 430 億元。

國泰人壽財報: 國泰人壽 Q3 財報

此外,台灣外貿長期以來一直處於順差情況,為了壓低新台幣匯率,只好壓低利率。 國泰人壽財報 依媒體報導,壽險業海外投資的資金比重將近7成,總金額超過17兆元。 這麼高的海外投資當然會產生龐大的匯率風險,為了降低衝擊,壽險公司大多會從事避險,只是其避險的效果(損益)不會被列在本科目中沖銷兌換損益,而是列在「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及負債損益」中,這就會讓壽險業每年呈現的兌換損益金額往往比實際數高很多。 京東物流(2618)去年第4季收入按年升41.1%至430億元(人民幣,同下),期間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盈利按年升19.2%至10億元,未派末期息。 2022年全年方面,收入按年升31.2%至1374億元,年度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盈利為8.66億元,2021年同期則虧損12.26億元。

國泰人壽財報

建議您升級瀏覽器版本或調整檢視設定為提供您更為穩定的瀏覽品質與使用體驗,請您依據下列二項建議進行調整,謝謝。

國泰人壽財報: 國泰金控 Q3 財報

防疫保單今年累計至 9 月已賠付 165.9 億元,累計至 10 月已賠付 180.9 億元。 對於已發生尚未報案或尚未賠付的部分,截至 10 月底提存的自留賠款準備餘額為 30.7 億元。 信用卡暨預借現金之各級別循環信用年利率為6.75%~15%(依本行信用評分制度定期評估,循環利率之基準日為104年9月1日)。 根據內政部發布的資料,2022年8月結婚對數僅4,315對,低於當月離婚對數;行政院主計總處也分析,2022年共計698.1萬人未婚。 為了避免太過刺激,國際會計原則就改說:「這樣好了,你們記帳時先按新的會計原則來做,然後再將這項原則改變的影響數,用「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損益」這個科目把它消除。 因為這個規定只限於壽險業採用,所以「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損益」這個科目是壽險業獨有的科目。

  • 防疫保單今年累計至 9 月已賠付 165.9 億元,累計至 10 月已賠付 180.9 億元。
  • 簡單來說,那些不動產本來認列是以「投資為主」,只會影響EPS變化而已;但改認列公允價值後就會被視為資產,這些不動產就會帶動淨值成長。
  • 換句話說,就是南山人壽在第2季的時候,已經賣掉了一些本來是歸類在「透過其他綜合損益」的股票、債券、其他投資,進而產生了「已實現」的虧損或收益。
  • 去年投資收益基期較高,致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稅後淨利仍為同期次高。
  • 說一句直白的,金管會爸爸都在拯救壽險業了,其實應該也是聽到廣大存股族的心聲,不然淨值一直歸零負債搞下去,每天增資就飽了,膨脹股本又會稀釋EPS,倒不如直接放寬財報編篡模式,就能直接宣布壽險沒事了(笑)。
  • 壽險業的商業模式中的收入,就是由利息、股利、租金及資本利得所組成;主要成本就是保險責任與理賠、佣金及各項後勤支出。

華碩(2357)、廣達(2382)各在1997年、1999年坐上新股王寶座,成為超級明星,開啟電子股當道的時代。 港鐵去年所有鐵路和巴士服務的總乘客量按年跌6%,降至約15.2億人次。 港鐵在公共交通的市佔率升至48.3%,增加1個百分點,受惠屯馬綫全綫和東鐵綫過海段通車。 公司表示,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過境口岸最近重開,為客量帶來正面影響,特別是過境客量將逐步回升;去年下半年機場快綫客量亦已回升。 港鐵表示,政府就票價調整機制檢討展開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以尋求可行務實的方案,維持公司的財務可持續性,以推展新鐵路項目,應付不斷上升的保養維修開支,同時回應公眾對票價調整的關注。 港鐵又指,正參與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計劃,預計今年展開東鐵綫新增的古洞站建造工程;亦正與政府商討有關南港島綫西段及北港島綫項目,科學園/白石角站則正進行建造研究。

國泰人壽財報: 現金殖利率飆30%!陽明擬配息20元 去年每股賺51.71元

2022年以來,壽險金控受到股債雙殺影響,無論是長期持有的美國公債或是中期操盤的股票都持續下跌,也連帶影響到集團的整體淨值。 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表示,數位原生世代是國壽保險數位化的重要客群,這個族群偏好高自主高彈性,像是去年底上架的「自由配」半年就有 2 萬件投保,其中有 6 成是 20~39 歲客戶,因此「利即保」打破保險申購門檻,讓數位客群不再受限於資金門檻,可以更實用的擁有第一張自選保單。 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指出,國泰世華數位用戶數已超過600萬,每月流量近 3,000 萬人次,因此將網銀 App 打造為集團的數位服務大門,提供無斷點的金融體驗,以「利即保」讓客戶申辦一年期定存就能以利息投保意外險,讓定存利息更有感。 國泰金資深副總孫至德表示,「利即保」仰賴國泰人壽與國泰世華銀行跨公司、跨部門協力完成,從商業模式的開發、數據風控的導入、跨域專屬真人客服的整合,還有透過網銀認證約定數位授權扣款等突破,為國泰實現集團跨界金融整合的實例。

在台股經紀業務方面,台股 6 月交易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 251%,市佔率連續第 10 個月創新高,達 3.7%;台股定期定額持續高速成長,單月扣款金額續創今年以來新高。 國泰產險 6 月稅後純益 2.8 億元,前 6 月累計稅後純益 11.2 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減少,主因今年以來大型商業火險賠款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但隨著季度累積、業績增加已逐漸降低此影響。 其中,投資型商品雖然受疫情影響業務員銷售機會,但透過專家代操、全球多元配置的類全委保單還是繳出不錯成績,帶動國泰人壽投資型商品 6 月初年度保費仍有 80 億元,與去年同月水準相當。 保險業務方面,截至 7/7,新契約遠距投保使用率近 25%,件數已超過 3.2 萬件為業界之首;同時在 7/1 第六回生命表實施所帶動的效應下,國泰人壽 6 月份初年度保費收入達 104 億,是唯一突破百億的壽險公司。 平常在喝的可口可樂飲料與經濟正快速成長的東南亞市場,這看似沒有關聯的兩件事情,其實都跟台灣的宏全(9939)有關?

國泰人壽財報: 國泰人壽財報詳盡懶人包

馬口鐵大廠統一實(9907),未來有機會變成最便宜的電動車電池股? 新經濟取代舊經濟,電子股成為台股盤面重心,台股不再只看本益比,更流行本夢比,一家家公司爭相掛牌,電子族群陣容越來越龐大,IC設計智原(3035)、聯發科(2454)先後攻上股王。 不過,仍未能出現千元的電子股,直到宏達電(2498)在2006年衝上1,205元,躍為股王,成為首檔突破千元的電子股,緊接著益通(3452)、伍豐(8076)也在2006年與2007年成為千元股王。 但好景不長,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台股再度面臨另一場血腥的空頭風暴。

  • 可是買醬油的人天天看著醬油,只要太陽大了就說溫度會太高,只要雨淋就說會淋壞,搞的好像釀醬油是一個風險很大的產業。
  • 最後都更選項勝出,據提案人國泰人壽評估,中華大樓都更可望爭取增加65.26%容積率,將總樓板面積提高到12,164坪,大樓也將由地上11層、地下2層,擴充至地上22層、地下6層。
  • 國泰人壽建議,年輕單身族群的保障規劃,可先把握保費相對便宜、在預算可接受的情況下,優先投保「基礎醫療」險種,並搭配意外險做好完整保障。

本報告係根據本公司所取得的資訊加以彙集及研究分析,本公司並不保證各項資訊之完整性及正確性。 本報告中所提出之意見係為本報告出版當時的意見,邇後相關資訊或意見若有變更,本公司將不會另行通知。 本報告中提及的標的價格、價值及收益隨時可能因各種本公司無法控制之政治、經濟、市場等因素而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