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葵涌精神科5大優點2025!(小編推薦)

工業區集中於葵涌的葵涌道、大連排道、和宜合道及青山公路一帶。 由於這一帶交通發達,隨着香港工業式微北移,附近不少工業大廈被重建或改裝爲商貿大廈及辦公室,例如位處大連排道工業區、鄰接葵興站的九龍貿易中心。 此外,禾塘咀街、葵喜街、葵福路一帶也有不少工業大廈及貨倉。 公營醫院(九龍西醫院聯網)瑪嘉烈醫院 – 大型地區醫院,提供全科急症服務,是聯網的創傷和腫瘤科中心、醫管局傳染病中心及毒理化驗室。 1906年,政府開始成立「理民府」制度來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兩約,荃灣以北之地歸「北約」,荃灣(包括今天的葵青區)則屬「南約」,所在地設在香港島。 不少病人發現在醫生處方的精神科藥物的包裝盒上印有一個寫有「毒藥」的紅色標籤,並因此感到擔心。

下葵涌精神科

醫院為新界西南和九龍區的精神病病人提供評估、治療與住院服務。 病床逾900張,連同轄下分別於油麻地、下葵涌及東九龍的精神科診所,全院共有約1,300名人員。 老齡精神科依照著以病人為本的全面精神健康服務,為患者提供的服務亦漸趨多元化,服務層面亦由以往的住院服務,擴展至社區外展服務。 專職醫療服務亦包括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臨床心理學等。 位於下葵涌分科診所及特殊教育中心之「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於2007年成立,鄰近荔景港鐵站,面積超過6,000平方呎。

下葵涌精神科: 精神科醫療資助及社區支援計劃

歐陽國樑「入青山」工作15年,見盡各類奇難雜症,直至近些年有人失戀、失眠、突然情緒低落也跑來青山門診見他,他說港人有精神病很普遍,那些懂得求醫的病友,有時可能比「正常人」更正常。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葵涌醫院(Kwai Chung Hospital),位於新界葵青區荔景山葵涌醫院路3-15號,於1981年10月15日投入服務,是醫院管理局轄下的一所精神科醫院。

  • 他有時診症會問及對方的生活遭遇,問及其內心深處,像在跟他們經歷一趟人生。
  • 另外,醫院亦提供臨床實習予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的醫科、護理和專職醫療學系的學生,並成為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認可訓練中心之一。
  • 病者經過專業精神評估後,會根據其情況作出適當的安排,例如安排門診服務或轉介入院。
  • 所以正確來說,抗抑鬱藥不是「開心藥」,而是一種「保」腦藥 (保護腦部,抵禦壓力荷爾蒙的損害),亦是一種「補」腦藥 (修補受損的腦部區域,促進腦神經之間的血清素等物質的傳送) 。
  • 電影裏的精神病院陰森恐怖,把病人困在嚴密監控的病房裏。
  • 最早落成的屋邨是大窩口邨,全部樓宇均為第二型,共設20座;現時葵涌大窩口邨所有舊式樓宇均已重建。

他說很多個案源於遇上挫折,壞情緒日積月累,最終出現精神問題。 他希望精神健康日後能走入社區,讓更多人察覺自己的心理需要,懂得主動求助。 當初他歪打正著入行「靠把口搵食」,三年前離開青山醫院,自立門戶開私家診所,每天依舊接觸大量情緒受困擾的人。 他有時診症會問及對方的生活遭遇,問及其內心深處,像在跟他們經歷一趟人生。 「我在他們身上其實也學到很多,反而是他們教我做人處事。」他自言曾因工作待遇、人事升遷耿耿於懷,也會回想那些安慰過病友的道理:不愉快很多時源自太多比較。 電影裏的精神病院陰森恐怖,把病人困在嚴密監控的病房裏。

下葵涌精神科: 葵涌醫院

荔枝角填海前,荔枝角灣海岸以北數十米已經是深水埗區和當時的荃灣區分界線,而該區在當時是荔園門口的河谷和三角洲,因此要在這地區絕對地分辨九龍和新界實在有困難。 此外若以地理位置作考慮,葵青區更是香港陸地版圖的正中心所在(更準確的地點則為葵芳葵涌運動場一帶),參見香港地理。 葵青區的填海地頗多,而葵芳、葵青貨櫃碼頭及醉酒灣工業區也建於填海地上,荔景、葵盛、石籬、石蔭和青衣大部分則屬於山地,中葵涌和舊荔園與九龍接壤的地方屬於河谷的沖積平原。 葵青區過去由多個小島(包括芒洲)、德士古半島和青衣組成。 葵涌填海後,多個小島和德士古半島已不能再被辨認,現在葵青區只有一個大島──青衣島(包括已被接連的牙鷹洲)。 下葵涌精神科 精神病奪去了患者對自己心智的控制權,精神科藥物正是糾正大腦的功能失調,協助患者重拾這種控制權,所以精神科藥物治療並不是操控患者的心智。

葵青貨櫃碼頭葵青貨櫃碼頭是全世界第三大繁忙的貨櫃港口,於2003年共處理了超過1200萬個標準貨櫃單位。 位於下葵涌的葵芳為區內的商業中心,區內大型購物商場葵涌廣場及新都會廣場(同時為商業寫字樓)均先後在葵芳落成啟用。 葵青區早於1960年代興建大窩口邨、葵涌邨、石籬(一)邨、石蔭邨等屋邨。 最早落成的屋邨是大窩口邨,全部樓宇均為第二型,共設20座;現時葵涌大窩口邨所有舊式樓宇均已重建。 然後於1966年落成石籬(一)邨,現存的10座及11座則改為中轉房屋。 石蔭邨落成於1968年,原居住大廈共有八座,至2006年重建完成,共有四座租住大廈,居民約為8000人。

下葵涌精神科: 兒童中醫綜合治療文章

中心內設有七間診症室、三間針灸房、一間評估室及中藥房。 中心除普通科門診外,亦設有中醫專家門診服務及其他多元化服務(詳見服務範疇),以滿足服務使用者的需要。 政府公布,由1月30日起感染人士的強制隔離安排將會取消,即日起撤銷新冠確診者隔離令,所有檢測陽性人士(包括核酸檢測及快速抗原測試)無須呈報及提交個人資料。

下葵涌精神科

每次應診,病人需出示有效的香港身份證或香港出生證明書(兒童及青少年)以便核對病人身份。 另外,病人亦需提供其他證明文件如綜援紙以確定其豁免收費資格。 未能出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的病人或需繳付「非符合資格人士」費用。 求診人士須親臨本院專科門診預約處(F座地下)辦理新症預約手續。 兒童及青少年求診人士,須由家長或監護人親臨本院專科門診預約。 醫管局呼籲徵狀較輕微或較低風險的新冠確診病人,應向私家醫生求診,避免加重普通科門診的壓力。

下葵涌精神科: 社區環境

其實,這個「毒藥」的標籤意思是這藥物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規管,這種藥物只能由註冊醫生處方。 病人向醫生詳細描述服藥後的不適是非常重要的,醫生會判斷這些不適是由於副作用、屬於一種精神病病徵、還是由於另外一種個別疾病所引致的。 有些時候,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但是醫生會和病人商討,平衡病發的風險及副作用的害處,而決定選擇那一種藥物治療。

為確保病人於身心及社交上均獲得全面照顧,精神科採用各種實證治療方法,並與跨職系的專業人員合作,為病人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除了正在進行裝修工程的錦田診所及瀝源普通科門診診所外,其餘71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會由明日開始恢復正常服務,並會為新冠確診病人提供治療及為合適的病人處方新冠口服藥物。 老齡精神科亦為患者提供持續的醫療服務,其中包括「老齡精神科門診部暨照顧者支援中心」,為患者、關顧者及其家人提供適切的服務。 位於葵涌麗祖路的下葵涌普通科門診診所,看起來跟其他普通科門診沒兩樣。

下葵涌精神科: – 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年代葵涌貨櫃碼頭往南填海擴展,至現今昂船洲青沙公路一帶,故昂船州青沙公路以北一帶劃入葵青區,而其中荔寶路又跟荔枝角一帶相近,分界更趨向模糊。 接近九龍西北的葵涌九華徑,由於山勢險要,曾多次於暴雨時發生山泥傾瀉。 下葵涌精神科 該區由於鄰近河谷,蚊蟲滋生特別活躍,因此登革熱和全港最高的誘蚊產卵指數曾在該區出現。 焦慮症的主要藥物治療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及「血清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其藥理是糾正腦內化學物質的不平衡。

葵涌醫院老齡精神科為九龍西聯網年屆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提供老齡精神科的評估、治療及復康服務。 老齡精神科本著以病人為本提供全面精神健康服務,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老齡精神科門診部暨照顧者支援中心」為患者、照顧者提供適切、優質而全面的老齡精神科支援服務及持續的醫療服務, 使我們與患者及照顧者在復元路上同行。 目的是及早察覺於圍產期可能出現的情緒或抑鬱症等問題,加強婦女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及社區支援,從而減低幼童的成長障礙。 圍產期精神健康診所設於瑪嘉烈醫院專科大樓及東九龍精神科中心。

下葵涌精神科: 中心资料

外展形式的到診服務,可以讓團隊與院舍同工討論長者的狀況、分享照顧技巧和知識。 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撤銷遷海令,大量客家人在這時期移居新安縣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 現時區內三大客家姓族,包括陳氏、鄧氏及曾氏,亦於當時遷抵新安縣(包括今天的荃灣和葵青地區)定居至今。 由於歷史及地緣關係,葵涌的鄉村由荃灣鄉事委員會管理,而青衣島上的鄉村則直屬青衣鄉事委員會。 葵青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第六屆葵青區議會有31名民選議員及1位當然議員,現任葵青區議會主席為盧婉婷小姐,副主席為陳志榮先生。

下葵涌精神科

医生会不时评估病人的情况,并会为适合出院的病人安排社区复康等服务。 过去五年,出院人次维持在每年约16 000至17 000宗。 因《精神健康条例》第136章第31条被羁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可透过《精神健康条例》第136章第59B条,向精神健康覆核审裁处提出申请,要求覆核其个案。 因此條例被羈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可透過《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59B條,向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提出申請,要求覆核其個案。 病人若認為被誤導簽署「自願留醫申請書」,或在住院期間不滿其主診醫生的治療手法或其精神評估,可向醫管局投訴。

下葵涌精神科: 社區減少廢物項目 – 食得滿FUN

此外我們亦致力協助復元人士與照顧者及社區夥伴建立一個有效的支援網絡,陪伴復元人士邁向復康旅程。 為復元人士提供住院服務,以復元概念為本,由跨職系的醫護團隊和復元人士共同商討並制訂個人化的復元計劃。 毅置居提供多元化的復元活動及緊密的自理訓練,讓長期住院的復元人士能重新建立自我照顧的能力,及在朋輩支援下自我主導,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及希望,邁向個人的復元旅程,重投社區生活。 本網站內提供的資料(包括健康資訊)僅擬作為一般教育用途及參考之用。 你如果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單倚賴本網站提供的資料。 為津助及私營安老院舍提供的外展服務,讓居於社區的患者,能更容易得到治療和跟進服務。

葵涌醫院話劇團成立於 2001年,由葵涌醫院職員、病者家屬及社會人士組成,致力傳播反歧視及精神健康信息。 據醫管局數據,青山醫院約十年前重建後,提供1,100張床位,入住率維持約65%。 過去三年每年入住青山醫院的病人人次大約為2,700,其中被強制入院接受觀察的病人約佔三成。 訪問精神科醫生歐陽國樑像在收聽一個午間清談節目,說話節奏明快、論盡天南地北。 以為他說起青山醫院會有什麼奇情怪事,最後還是一個個平常人的故事。

下葵涌精神科: 中心服务单张

為配合政府安排,新冠指定診所停運,醫管局宣布所有普通科門診診所會作出特別安排,預留足夠診症名額,支援新冠確診病人。 詳看本文介紹,並整理手機應用程式「HA GO」教學登記及使用、可以處方新冠口服藥物的私家醫生名單等實用資料。 明愛醫院身心治療科診所為明愛醫院及深水埗區執業醫生所轉介的病人提供服務。 診所亦為面對性健康問題的病人提供評估、輔導、性治療、及藥物治療。 常見症狀包括幻覺、妄想、憂鬱、情緒高漲、緊張、恐慌、睡眠問題、記憶問題,和醫學未能解釋的身體症狀。

下葵涌精神科: 葵涌醫生名單資料

明朝永曆23年(1669年),遷界撤銷,大批操客家話的客家人遷入新安縣縣境,其包括今天的葵青區。 客家人在今天的葵青區內建立了如下葵涌村、涌美村、大王下村等客家村落。 大窩口原本屬於葵青區內,因為大窩口站位於國瑞路公園的地底,大窩口站行政上屬於荃灣區,所以居住在荃灣區的市民視為大窩口屬於荃灣區。

下葵涌精神科: 醫療服務

一般而言,现时有需要接受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精神科住院服务的病人,会被送往医管局辖下指定的精神病院。 根据《精神健康条例》第136B章,指定的精神病院分别为青山医院、葵涌精神病观察治疗院、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精神病观察治疗院、新界东区精神科观察治疗中心及九龙精神科观察治疗中心。 葵涌醫院於西九龍及東九龍兩間精神科中心亦有提供專科門診及日間醫院服務給予精神病康復病人。 另外,醫院亦提供臨床實習予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的醫科、護理和專職醫療學系的學生,並成為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認可訓練中心之一。 ),是香港醫院管理局轄下的一所精神科醫院,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KCH,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荔景葵涌醫院道3-15號,毗鄰瑪嘉烈醫院。

歐陽國樑解釋,其實醫護人員只在突發時,無法阻止病人自殘、干擾儀器或傷害他人,才會把他們「上綁」,甚至送入牆壁鋪滿軟墊的房間,但並非常見或是他們的日常住所。 如經醫護人員評估符合使用條件,可獲免費安排非緊急救護車接送,往返住所及本院。 請依照「覆診預約便條」上註明的覆診日期和時間,前往本院繳費處(A 座地下)或使用自助繳費站(F 座地下)辦理繳費手續,遲到超過三十分鐘的病人需另約新的診期。 本文介紹的是葵涌醫院及專綫小巴服務:關於位於荔景山路的「葵涌醫院」巴士站,詳見「葵涌醫院 (荔景山路)」。 7條「關愛預約專線」亦會繼續提供服務,會優先為較高風險的新冠確診病人(包括長者、五歲或以下小童、懷孕28周或以上的孕婦,以及免疫力受抑制的病人)安排預約。 我們希望透過與合作伙伴的協作,讓我們能更有效地做到及早介入和治療;利用不同的服務和跨團體的照顧,使我們與患者及照顧者在復元路上同行。

下葵涌精神科: 精神健康推廣及預防

相反,「危害精神毒品」如 「K仔」、「冰毒」等,就是靠破壞一個人的大腦,從而操控他的心智。 精神科藥物能促進腦部受損部位的修復,糾正腦部化學物質的失衡。 由於遺傳因子在腦部某些部位所引起的脆弱性仍然存在,再加上導致上次病發的壓力來源很多時會重現,這兩個因素均構成病發的風險。 所以,持續的藥物治療提供了一份保護,鞏固康復,大大減低病發的風險。 FindDoc 支持和保護病人與醫生的權利,因此本網站披露和公開資訊的方式須符合香港有關的準則和政策。

當懸掛八號或以上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專科門診部將會暫停服務。 如在下一次覆診前藥物不足,可致電所屬的專科診所作安排。 如服藥後感到不適,應帶同藥袋立即往就近的急症室或診所求診。

下葵涌精神科: 普通科門診|新冠患者預約診症方法及步驟

現今常用的抗抑鬱藥主要包括「三環抗抑鬱藥」(Tricyclics),「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血清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等。 下葵涌精神科 「藥物治療」主要是透過平衡腦部裡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例如抗思覺失調的藥物,主要是透過調節腦內一種名為「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從而抑制妄想的出現。 一些藥物甚至可以促進腦部受損部位的修復,例如抗抑鬱藥一方面加強腦細胞之間「血清素」的傳送,另一方面促進腦部產生一種名為「BDNF」 下葵涌精神科 的腦神經生長因子,從而促進受損的腦部區域康復。 医管局不时就各病房(包括精神科病房)的运作及管理事宜发出指引,以加强病房的管理。 医管局会继续密切留意精神科住院服务的运作和安排,并在有需要时作出适当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