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園在村長范春生及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領導之下,逐漸成為排灣族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來到這個公園,你將可更深入地感受排灣文化的精髓與美妙。 二峰圳為台灣百年來的偉大水利工程,因應百年紀念,屏東縣政府將舉辦一系列活動,於7月23日登場,16場導覽走讀活動同步展開,連續四週每週六、日出團,由在地族人帶領民眾走訪二峰圳及部落,6月28日起線上報名,邀請民眾一起感受潺潺流水中的百年智慧。 二鋒圳,是近90年前日本政府為灌溉所需引來義溪地下伏流建造而成的水圳,也是受到公告的文化景觀。
1906年,台糖以大東製糖株式會社的名義投資開發屏東平原蔗糖產業,次年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於屏東平原展築之鐵道。 1913年,由於糖鐵橋樑之功能被取代,遂告撤廢。 後擴大生產面積,屏東平原成為台灣最重要的穀倉之地直至今日。
喜樂發發吾: 喜樂發發吾部落
說到新置山,一般是從西邊的頭崙山連走,但因為找到了一篇十年前從古樓部落循西南稜上登的遊記;也下載了2014年山友從古樓山、新置山前峰上新置山的航跡(但沒看到在2017年山友已回報「從新置山前峰之後的路徑太差,原路撤退」),這些紀錄中的登山口一開始就標註了「古拉拉烏古道」。 圖示牌上「古拉拉烏」的原民發音很容易聯想到「古樓」,甚至「崑崙坳」(經查在原民會網站上古樓部落的傳統地名就是Kuljaljau),而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又有圖示說明其為「崑崙坳古道」的入口之一。 所以這一連串的「古靈精怪」跟二峰圳與新置山的糾纏,我試著想要在這一次探索中解決。
- 在經建三版地圖中,這條山徑大致沿著海拔220公尺等高線西行,然後在古義二號橋對面山上就斷掉了。
- 伏流水被我們看見了,否則伏流水就潛伏在河床裡,你看不到的。
- 回國後,他開始投入屏東水資源研究,特別是對二峰圳。
- 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還有鳥居信平的雕像,鳥居信平是當時少數能深入原住民地區,並且跟原住民打成一片的日本人。
- 有一廊道跨越了溢流堰的水門到對岸,就是所謂的側向溢洪道了。
- 近日,董至成就難得在節目上談及此事,他說,當年在大陸發展時就必須和製作人們應酬談工作,也喝了很…
生態池及灌排水圳等非戲水區,請遊客依循步道及指示牌行走,勿靠近水域以免發生危險。 為防止森林火災發生,本園區禁止露營、烤肉、野炊、吸菸及亂丟菸蒂等行為。 為防範狂犬病擴散,禁止遊客攜帶犬、貓等哺乳類動物進入國家森林遊樂區。 喜樂發發吾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森活的碳循-來義鄉在地植樹護林共創喜樂。 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前日舉辦植樹護林宣導活動,邀請來義鄉公所、喜樂發發吾社區、來義國小附設幼兒園師生與在地社區共六十人,於來義鄉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種下九芎、相思樹、黃槿、野牡丹、厚葉石斑木與枯里珍等台灣原生種共150株。
喜樂發發吾: 傳統文化新創意 看見部落前景
又過了幾處乾溪溝,山徑往左邊急轉直下,看來是要下山,這裡也是經建三版地圖上山腰徑結束的地方。 不過我對於這段敘述實際可行性存疑,因為遍查網路都沒有從南稜上新置山的山友紀錄,翻遍各年代歷史地圖也無此路線,所以我行前已有心理準備,若是無法從喜樂發發吾上新置山,得趕快改從古樓登山口(古拉拉烏古道)上山。 來社溪的水,彎彎曲曲往西邊流去,在跟瓦魯斯溪交會後,匯聚為大量伏流水,創造了二峰圳的百年奇蹟。 李碧秀說水質的好與壞,是有關於上游對水的保護與對待。
二峰圳原功能是取水灌溉,鳥居信平利用地形的落差,將丹林大橋下的林邊溪水先用木炭過濾再集水至地下堰,再利用引力將水引至下游的灌溉區,解決了當地旱季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對當時的農業經濟發展有相當的貢獻。 在拜訪新來義部落之前,我們先到附近的喜樂發發吾社區,二者之間開車約十分鐘,喜樂發發吾是最近的一個舊部落,現在還是有很多排灣族族人住在這裡。 蔡英文說,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去年台灣遭遇嚴竣的水情考驗,除紀念二峰圳百年,政府也會持續努力,加強各地水利建設的軔性,積極推動水資源的保育及永續發展,治水是百年大計,讓我們帶著前人的期許,繼續勤奮努力為下個百年的發展榮景來打拼。 每個周末,會由族人帶路,走入部落,以文化景觀導覽形式,認識二峰圳的前世今生;並設置環境劇場部分,連續𝟰個週末,共計8天,共𝟭𝟲個原民表演團隊,以古謠傳唱,阿卡貝拉,歌舞形式,在二峰圳戲水區,以及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作演出。
喜樂發發吾: 景點資訊
在我這次的航跡紀錄中在海拔200公尺等高線的這一段正好是斷掉的,中間隔的是林邊溪的支流,其兩端相對應的高度的古道接點正好都是各自的水管路口。 更有甚者,在經建三版地形圖這一段海拔200公尺等高線中間正好有一座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義林吊橋」跨越了這條支流。 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的解說文字中關於崑崙坳古道的部分跟維基百科崑崙坳古道有幾分雷同,可以猜想只是用來說明喜樂發發吾是崑崙坳古道的入口之一,但會讓人誤會後山步道就是崑崙坳古道的起點,但其實兩者應是沒有關係。 喜樂發發吾 另外在OSM步道地圖上民宅後方有道路(虛線)直上後山(經建三版則無),於是從小七旁小巷轉入過第一排街屋,這樣就看到二峰圳了,原來是在面臨道路的第一排街屋後方,不知情的人可能會以為是排水溝。 根據「古拉拉烏古道」入口解說牌,二峰圳開通之後,原住在山上的族人就搬遷到水圳旁,而山腰的古拉拉烏古道也因此沒落了。
- 泰義大橋,當地大後部落族人稱之為「彩虹橋」,有著雨過天晴、救贖重生之意。
- 屏東縣政府也同時發表新書《夢想之河再現–屏東平原水圳文化》,為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調查來義鄉的二峰圳、隘寮圳碰坑及萬丹圳的萬丹抽水站三處水圳。
- 因為先民大都來自廣東省沿海一帶,所以住屋多屬具有凝聚力兼防禦性的客家伙房式建築,且有防禦外人入侵的竹籬及早期通風報信所,讓整個社區充滿濃厚的客家氣息,而社區也不遺餘力的保留客家的文化,維護客家建築,並舉辦攻炮城活動,傳承客家文化。
- 在石頭圍砌的集水廊道中遇見清澈的二峰圳,及豐富的溪流生態,順水而下看見經歷90年的水圳與人的互動,沿途風景則是不可錯過的原住民生活文化。
「這就是迫切需要文化重建的原因,文化斷層實在太嚴重了。」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總幹事吳儷嬅說。 來義鄉公所是來義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 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喜樂發發吾: 喜樂蝶舞
二峰圳最重要的結構,是橫跨林邊溪河床的集水廊道,共有328公尺,其中包含淤積嚴重的拱型隧道41公尺,還有混凝土斜柱構成的287公尺三角堰堤。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是國內第一座以排灣族五年祭儀為範疇的文物館。 建希望藉由文物館的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和遊憩功能,傳達啟發部落族人重視教育、傳承、紀錄文字及文物保存之重要性與急迫性,也讓大眾進一步認識原住民文化之豐富和多樣性,並促進大眾更珍惜、尊重這片土地綿延不斷的自然與文化生命。 開工前進行傳統的祈福儀式,由祭師唱歌報信告知vuvu(祖靈)即將開工,並由各參與人員代表向vuvu敬酒。 中國從事環保工作的夥伴與來義國小小朋友共同協力將腎蕨種下,過程莊嚴歡樂。 此外,部落工班也帶領這群對岸的環保夥伴,協助社區以傳統石器工法進行砌石工作。
3月6日這天,還遇到抽水機故障緊急撤離的危險狀況。 河床下的水,不斷從四面八方湧出,要趕在五月汛期來臨前完工,真是一項艱鉅任務。 為了安全,每天一早上工前,所有工程人員都要彼此提醒、互相打氣,再一一進入只有1.57公尺高的拱型隧道內,以徒手方式清淤。
喜樂發發吾: 台中|柳川窟:日式關東煮專賣!隱身超低調老宅的必吃美食
目前園區內僅供應投幣式販賣機,尚無提供住宿服務,鄰近本區之喜樂發發吾社區與潮州鎮、萬巒鄉有提供豐富的特色餐飲與住宿服務,讓民眾有多樣的選擇。 活動民眾與幼兒園師生們一鏟一鏟覆土,種下台灣原生樹苗後,潮州工作站同仁換著森林護管員防火服裝,展示森林防護相關裝備,利用背負式水袋與打火拍示範撲滅森林火災流程,植樹造林感恩一時,護樹保林喜樂一世。 左邊這個展間是介紹鳥居信平的一生,來台任務及歷經5年研究建造二峰圳地下堰堤,打造出百年偉大水利工程的故事。 二峰伏流 屏東FLOW 百年特展是不需要門票、免費參觀的活動,建議將車子停在來義國小停車場,走過來非常近。 活動的環境劇場也在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演出,透過展演方式,觀賞古謠與原住民樂舞饗宴,感受與土地的連結。 喜樂發發吾社區所在位於大丹林族人來此山坡耕地時的上坡處,因此地名有「一直向上」之意;而「巴扎資夫岸」濕地,在排灣語裡為「湧泉之地」,都是原住民語言中有意義的名字。
從事環保手工創作與自然教育的盛江華說:「路上看到部落媽媽正在用漆包線做背包拉環,覺得特別好,特別精緻,忍不住買了一個,也讓我有了很多回去以後創作的想法。」同時,同行的齊洋更搶先一步買到社區理事長巧手做成的皮雕筆記本,讓所有人羨慕不已。 許文龍共製作五尊鳥居信平銅像,除上述兩尊外,其他分別放於奇美博物館、屏東縣政府縣史館、鳥居信平故鄉靜岡縣袋井市。 站在二峰圳起點,見到一旁的林邊溪為與上游一點的瓦魯斯溪相會和,只見遠方的山巒與眼前純淨的溪水留下,不遠處的房屋形成了最好的背景,在疫情兩年多其中,有時甚至因為疫情嚴重或被隔離無法出門,即使見到眼前的溪水,你依舊能受到大自然洗禮感動。 林邊溪旁這座有近百年歷史的觀測站是由日本人所建,至今經歷過無數的風風雨雨至今仍保存良好,原功能是林邊溪的進水孔,底下有階梯一樣可以通往涵洞,總幹事說88風災後為了深勘底下設備的受損程度,他們曾經下去過,而目前二峰圳的淨化及集水功能仍然存在,這也是為何剛剛看到的水道,水永遠源源不絶,而且那樣的澄澈。 喜樂發發吾在排灣族語意思是「一直向上」,「吾」這個字發輕音,這也是為什麼有人 問到底是喜樂發發吾還是喜樂發發,社區總幹事李碧秀解釋,會用喜樂發發吾是為了要 讓人知道更精準的發音方式。 事實上,自1920年代起,二峰圳開始啟用,不論豐水期或枯水期,水圳都能夠穩定供水,平均每天提供10萬噸的水,供應量比臺南的白河水庫還多,就算乾季,二峰圳水源,仍可源源不斷。
喜樂發發吾: 景點資訊列表
其中「地下集水堰堤」在河床底下約9公尺深的地方,在屏東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設計了「實體模型」,讓原先在河床底下的地下堰堤,浮出地面,供民眾體驗。 依循活動導引指標來到林邊溪畔的消防局來義分隊前的大停車場停好車,由於時間已將近活動散場,所以停車場還有許多車位,吩咐老婆先去問活動工作人員,探問二峰圳活動會場往哪走? 事實上停車場邊緣就有大地圖,只是我們剛停好車沒注意。 據說老婆是這樣問工作人員的:「請問前陣子新聞中蘇貞昌戲水引起爭議的地方在哪裡?」不知道工作人員聽了有沒有翻白眼,但至少老婆回來說消防隊的後方就是二峰圳,沿著水圳走不用半小時就可以到會場。 研考處長黃國榮表示,為迎接二峰圳百年紀念,縣府跨局處整合了文化處、教育處、原民處、農業處推出相關系列活動,其中還有一場國際研討會,針對二峰圳灌溉工程、地下伏流水挹注、地下水補注湖等議題進行討論交流,也為二峰圳邁向下一個百年留下紀錄。
他在台灣居住二十四年,一直升任到台灣糖業株式會社常務取締役,1938年因為眼疾卸任才返回日本東京。 鳥居信平還與當時排灣族來義社多名頭目接觸,獲答應出動部落族人,以建造水圳。 在鳥居信平的斡旋下,由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和加拉阿夫斯第15世大頭目阿爾薩卡爾(Aruchangal)簽訂書面契約書,規訂定對頭目家給付的費用與物資。 實際支付工資為日薪62分錢,為當時臨時工工資1元99分錢約三分之一,價格由唐榮商店(今唐榮鐵工廠)擔任人力仲介訂定。 台灣過去為農業社會,灌溉農田養活土地上的那些人們,獲得乾淨的水資源是值得關注的事情。 當年氣候影響造境乾旱、暴雨等不同的天氣因素,影響農田內植物生長狀態。
喜樂發發吾: 旅遊
也許,引起我的興趣之後,也會開始找尋之前到台南跟著八田與一逛嘉南大圳的相關景點,或濁水溪引水發電故事或我家巷口瑠公圳的故事吧。 我們一行人在來義國小旁的停車場下車,並轉搭接駁車。 若自行開車前來的話,從潮州車站開車至來義國小大約 25 分鐘的時間。 從一條水圳開始,深度到部落從族人的角度去看二峰圳在屏東的重要性,先聆聽並親自見到二峰圳的一切與相關設備,最後才到屏東來義的萬隆農場看看「二峰伏流屏東 FLOW」的百年特展,算是非常輕鬆的屏東半日遊行程。 二峰圳為何能夠保持百年都能有穩定的水源供應,藉以灌溉屏東平原的農田? 二峰圳又與四周圍的排灣族部落有怎樣的文化層面與故事呢?
1923 年啟用的二峰圳,撇開先天天氣因素,不管是枯水期或豐水期,都能保持完整的穩定供水。 在 2008 年之時,二峰圳也被文建會登陸成為文化景觀資產。 於此,我又得知一個小祕密,原來在我們造訪喜樂發發吾社區之前,他們社區已經全員動員將社區打掃過一遍,街道還有溝渠全都煥然一新,總幹事說一定要呈現最乾淨的一面,髒亂會對不起客人,你說! 回程剛好碰到大頭目(在我右手邊這位就是大頭目)在家門對面的雜貨店聊天,大頭目熱情的邀請我們進來參觀,看一下家族的老照片,他熱情的向我介紹照片裡的人物,媽媽、阿姨還有族人穿著傳統服飾的大合照,要離開時還熱情的拿飲料請我們,真的讓我感到心裡暖暖的。
喜樂發發吾: 二峰伏流 . 屏東 FLOW:二峰圳百年特展
以前老人家常講,我們山上的樹不能亂砍,因為山上的樹會保護我們的水。 跟著柳順慶的腳步繼續尋找,來到社區後山的竹林,眼前景象,讓人嘆為觀止。 古樓的家家戶戶,在灌溉圳道牽水管,柳順慶腳下的管子,一根壓一根,累積到現在,已經高達五、六百根,根本分不清楚哪根管子是誰家的! 喜樂發發吾 有些部落居民,甚至會分門別類,透過不同管路來調配住家用水。
喜樂發發吾: 屏東│新來義部落 大武山下,太陽之子與大自然共舞
下山途中經過一處像是熱帶密林之處,陽光從上方照射下來瀰漫在攀附大型藤蔓的林間,蝴蝶飛舞其間突顯幽靜,神秘的氣息像是特別營造的外星秘境。 續下行,來到一處較陡之處,落葉堆積甚深,風景頗佳;前方樹林稀鬆處,可看見山下的喜樂發發吾部落前的來義國小。 喜樂發發吾 續行,樹上有「加油」兩字,可見這條路線真的有想過要給觀光客來走。 來到一處林間,樹枝尖端倒掛許多600cc飲料瓶,不知用意。
喜樂發發吾: 來義植樹護林 共創森活喜樂
民國 90年後喜樂發發吾社區希望自力營造以找回過往傳統特色為主軸,在相關單位及社區志工的相互配合之下,社區終於成功營造強烈原住民特色。 為了提供社區民眾休憩的場所,整頓社區公園,並命名為「喜樂發發吾生態公園」,其不只具有休閒娛樂的功能,還具有生態園區特色,可作為教育之用。 社區的居民還利用巧思將髒亂的溼地周圍砌上石頭(為了保持濕地的完整),並且種植誘蝶植物,成功復育螢火蟲及黃蝶,將髒亂改造成美麗的景緻。 另外還孕育多樣性生物,如:台灣彌猴、五色鳥、月桃、桃花心木等,豐富社區的自然生態。 透過這些改造,讓喜樂發發吾社區能有多面向的發展。 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青翠山林環抱,林邊溪水潺潺相伴,林內種植光臘樹,黃金葛爬攀緣,五色鳥在園區鳴叫,黃蝶林中飛舞。
這些乾淨的水,抽取後往路邊一排,在缺水期更顯浪費。 目前台中市政府與各工地合作,在工地設置儲水桶,供民眾或公務車取用。 從2015年3月15日以後,市府也要求新興工地,如有抽取地下水,都必須設置取水口。 其實在高雄地區,地面水枯豐期水量差異大,八八風災後,上游土石鬆動,遇雨容易崩落,即使夏季降下大雨,也會因地面水濁度太高,無法使用,伏流水與地下水就更顯重要。
喜樂發發吾: 部落大小事
二峰圳第一段明渠,從古義路九號一直到村裡的消防隊,經過砂土過濾濁水,無動力導水,至今百年不但可以使用,水質更是清澈豐沛。 接到電話,趕快去山上幫老人家採田裡的樹豆,關於樹豆從小就特喜歡吃,因為樹豆吃起來口感還不錯! 每一次伊拿還會從她的珍藏舊甕裡拿出來,一包一包的,不知道是什麼? 結果一問之下,伊拿說:[這就是樹豆,排灣族發音布ㄡ! 「好乾淨的水!」清澈見底的流水是這群大陸友人對二鋒圳的第一印象,忍不住誘惑,脫下鞋襪跳入水中,享受工作完後的清涼。
想也知道在時間限制上真是有點為難,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當年他走遍林邊溪,以五年時間調查規劃,又從1921年起與當地原住民合作建造,在1923年5月竣工。 「台灣糖業全誌」記錄著,參與二峰圳的工作人員,以排灣族人為主,投入勞力高達十四萬人次。 大自然的力量,危險但也深具意義,一切端看人類的態度而定。 為了讓大眾更加了解二峰圳,進而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性,林務局在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復刻一個一比一的地下堰堤供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