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石支線遺跡2024詳盡懶人包!(震驚真相)

過往新界交通非常不滯,要選一個能處理大量遺體、又能讓市民能到來悼念他們的先人的地方,殊不容易。 而本支線是和合石墳場的配套工程之一,全長950米,於1941年開始興建,工程於日軍侵略香港時終止,至1945年重光後恢復,1950年完工。 港鐵鐵路貨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各處屍橫遍野,港府為了解決環境衛生問題,興建了和合石支線,方便把屍體運送到和合石墳場火化處理,接下來,貨運服務越做越大。 新中國成立後至改革開放前時期 和合石支線遺跡 國共內戰後,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內地與香港分… 和合石墳場 港片中提到的「和合石」其實就是和合石墳場。

  • 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 兩星期前登沙頭角海背嶺,望向對面的鹿頸山,留意到曾在4月發生山火,西南面山頭光禿了一片,萌起尋找軍事遺跡的念頭。
  • 和合石支線於1951年啟用,1983年全線鐵路正式電氣化,和合石支線停用。
  • 雖然和合石支線已全面拆卸,但在東鐵線往羅湖站/落馬洲站方向的左面,近馬會道天橋旁,會見到一道維修用紅色鐵閘,上面寫有「九廣鐵路公司」字樣,那裡就是昔日和合石支線的起點。
  • 據文獻記載, 沙頭角支線全盛時期一年載客量約達8萬多人次,是當時沙頭角運輸和客流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 (這裏應該是大學站的三號隧道。)在大學站跳上火車,左邊是當年熱門扒艇仔地點。
  • 就因為多o黎運屍, 不用說也知道, 此車站的鬼異傳聞也真的不少….初期運o黎這裡的屍體, 大部份都係戰爭中死去o既士兵同平民, 所以好多都係慘死的。

金塔段屬永久墓地,最早期的金塔段 (由1957年開始) 座落於浩園對面的整座山頭。 雖然康文署認為和興遊樂場可以彌補一鳴路公園的使用需求,兩者不用同時24小時開放,然而一鳴路公園有和興遊樂場所缺乏的健身設施和寵物公園,此舉令上述兩項設施的使用者局限於朝7晚11使用一鳴路公園。 因此Moostrip建議一鳴路公園改為24小時開放,讓北區居民更能享受這個遲來的公園。

和合石支線遺跡: 遊廢棄鐵路 + 公路 — 舊京廣鐵路、梅樂公路、桂坑尾瑤寨

不過當時粉嶺南居民早已乘搭273往來粉嶺站,501K對他們的吸引力有限。 因此501K在2000年將總站延長至聯和墟,一年後聯和墟新街市啟用,501K亦遷入該處。 值得一提,由聯和墟返回欣盛苑時,是取道安樂村工業區的,不過這卻令由粉嶺站乘坐501K返回欣盛苑的乘客要多花時間,多數由粉嶺火車站返回欣盛苑的居民寧願步行返家。

  • 直至今年,政府因應疫情為保香港物資供應,重啟鐵路運貨,但貨物只運到羅湖編組站起卸。
  • 支線全長11.67公里,於一九一二年四月一日啟用,至一九二八年四月一日停用。
  • 在戰後,當局便發現只有兩台蒸汽機車和少數個客卡及貨卡仍能使用。
  • 而本支線是和合石墳場的配套工程之一,全長950米,於1941年開始興建,工程於日軍侵略香港時終止,至1945年重光後恢復,1950年完工。
  • 有關我們收集的非個人資料以及可能的使用方式,舉例說明如下:我們可能收集的資料例如:級別、學科、學校地區、住宅地區、以及本公司使用地的時區,使我們得以更了解客戶行為,並改進我們的產品、服務及廣告。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開辦76S清明特別線方便市民掃墓〉[新聞稿],2020年3月20日。 2022年服務日期重陽節期間10月1日、2、4日。 和合石支線遺跡 路線班次資料最後於2022年10月更新,請參考下方連結中的官方路線資料。

和合石支線遺跡: 停辦前服務時間

隨着運載棺木逐漸由靈車取代,九鐵於1968年底停止靈柩運送服務,該線便改為每年清明節和重陽節期間接載掃墓人士,至1983年4月清明節後停止運作及拆卸。 隨著運載棺木逐漸由靈車取代,九鐵於1968年底停止靈柩運送服務,該線便改為每年清明節和重陽節期間接載掃墓人士,至1983年4月清明節後停止運作及拆卸。 之後在八十年代,九廣鐵路電氣化,而且開始發展粉嶺南及興建粉嶺公路,所以在1983年清明節後停辦及拆除和合石支線。 碧湖花園、華心邨至和興遊樂場一帶前身是九廣鐵路和合石支線的路軌,而和興遊樂場是此支線最終端。 後來政府改用靈車運送遺體,和合石支線僅於掃墓時節運作,加上適時粉嶺新市鎮開始發展,和合石支線因使用率低而被拆卸,地皮重新發展。

和合石支線遺跡

當時的九廣鐵路局便將鐵軌、枕木、蒸汽機車等剩餘下來的物資興建一條支線來往沙頭角至粉嶺車站,是為沙頭角支線。 沙頭角支線於同年12月建成及於1912年4月1日全線通車。 而支線使用的其中兩輛W.G.Bagnall 0-4-4T蒸氣機車於停駛後的1933年被賣到菲律賓的甘蔗園使用,一直被使用直到1995年被九鐵購回。 九鐵將其中一輛機車復修回1920年代的原貌後,1997年放置於香港鐵路博物館作靜態保存。 另一輛則存放在東鐵何東樓車廠,現時九鐵計劃翻新大埔墟站後,將該機車移至該處展出。

和合石支線遺跡: 興建

當時香港政府為運送大量遺體,九廣鐵路當局興建了和合石支線接連和合石墳場與當… 該支線於1949年興建,在今日粉嶺站以南,大約在粉嶺中心以南附近的馬會道向西北與主線分歧(現時北行線近馬會道天橋旁一度維修用鐵閘便是支線的起點),然後在和合石村外圍向南繞過。 支線於1983年九廣鐵路全線電氣化後停止運作。 原來的路線今日已不復見,與和合石村的原址被重新規劃,發展為今日粉嶺南部的一系列公共屋村及牽晴間等私人屋苑。 支線在1949年成立,由於二戰日治期間死傷無數,九廣鐵路為了應付運送大量遺體和骸骨到和合石墳場而設置。

這條北區首條區內市鎮內的路線自開辦以來便不斷改變,以配合北區的人口增長及交通需求。 提起和合石,一般人會認為,這是清明重陽時候往掃墓拜祭先人的地方。 的確,和合石鄰近的粉嶺南地區,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全面發展以前,還是一個相當荒蕪的地方。 和合石支線(英文:Wo Hop 和合石支線遺跡 Shek Branch)是九廣鐵路(英段)由粉嶺至和合石的一條支線,在馬會道附近向西北與主線分支,然後向南繞過和合石村前往和合石,於1949年10月14日通車。 港鐵 1950年,和合石支線開通投入運營,支線在九廣鐵路(英段)粉嶺以南分義而岀,於1950年至1983年間,為附近的和合石墳場提供服務。 1955年9月5日,首批2台柴油電動機車…

和合石支線遺跡: 鐵路橋變渠口

當然不是因為這裏上演過The Walking Dead啦,而是這裏的陰氣比較重,常常有鬧鬼的事件發生。 和合石支線遺跡 有人說是因爲這條路運送了不少在日治時期慘死的人,又有人說是因爲古老火車十分搖晃,時不時有屍體被拋到車外,被尾隨的火車輾過,以致陰魂不散。 和合石站亦是使用了當時先進的設計,有站長室、候車室、電話室和廁所等。 兩星期前登沙頭角海背嶺,望向對面的鹿頸山,留意到曾在4月發生山火,西南面山頭光禿了一片,萌起尋找軍事遺跡的念頭。 無限風光海背嶺 圖、文:李以強 Charles 家中倚窗外望,總會留意到對面海的海背嶺,由於不是主要的行山徑,尚未踏足過。 政府於2003年,斥資 317萬建立景仰園,供見義勇為而犧牲的市民安葬。

當九廣鐵路華段於一九一一年十月五日通車後,連接香港九龍至廣州大沙頭的港穗直通車亦於同年十月十五日投入服務。 香港現代的鐵路網四通八達,主線有東鐵線、觀塘線、港島線等等;而且都有不少支線:迪士尼線、機場快線……差不多區區都有鐵路。 但原來在戰後的香港有一條九廣鐵路的支線,主要服務對象不止你和我,還有一眾先人……它就是和合石支線。

和合石支線遺跡: 2003 連接新界西北及九龍 – 九廣西鐵

在一起制訂課程大綱及教學內容後,團隊就會為您進行拍攝、負責後期製作與配音,並經過導師檢查後才將課程上架,與香港人一起分享您的專業。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22重陽節和合石及沙嶺的特別交通及運輸安排〉[公告],2022年9月15日。 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事有蹊巧,兩條支線不約而同在粉嶺經過,隨着新市鎮發展, 和合石支線廢線並移除,現時只有沙頭角支線存有零星遺跡。

和合石支線遺跡

後來又把工場內的小型卡車當作乘客車卡,由 和合石支線遺跡 W.G.Bagnall 型蒸氣火車頭拉動,由於車卡沒有上蓋,所以乘客不但要日曬雨淋,一不留神更會跌落路軌。 另外,1949年國共內戰逼使不少廣東人帶同親屬的遺體南下香港,但香港島與九龍再沒有足夠的墳地存放遺體,使當時出現遺體通街放的情景。 這促使當時香港政府有意在新界尋找一個既大、又不潮濕的地方作為墳場。 停運後幾年,路軌未拆走,當時和合石站用作清拆柴油年代車卡,所以我先有張三等木櫈響我屋企,亦曾作訓練車長之用。 電氣化後,東鐵線全線以圍欄封閉(所以冇得好似以前咁橫過路軌),和合石線由於冇電氣化,所以響分岔位做咗橙色鐵閘,方便拉啲車卡入去和合石站劏。 和合石墳場前建有和合石村、和興村及和合石新村等村落。

和合石支線遺跡: 車站數目

在戰後,當局便發現只有兩台蒸汽機車和少數個客卡及貨卡仍能使用。 有見及此,當時,英國戰爭部將12架 Austerity 蒸汽機車贈與九廣鐵路,使服務得以盡快恢復。 由於需要配合粉嶺新市鎮的發展,支線行經的區域聯同和合石村原址,在支線取消後已交給政府重新規劃,昔日的和合石支線已不復見,而路線所在的粉嶺南部區域,已發展為華心邨、景盛苑、花都廣場及牽晴間等住宅項目。 粉嶺與上水同在1970年代被髮展為新市鎮,就是現今的粉嶺/上水新市鎮。 和合石支線途經的地方因將會被髮展為住宅區,支線最終在1983年被拆掉。 其後因全港人口急劇上升,使存放遺體的需求亦相對增加,令和合石墳場成為香港最大型的墳場之一。

一九五零年,和合石墳場啟用,一九五一年九廣鐵路和合石支線啟用,帶旺呢度石業同建築,亦有人賣香燭、鮮花及果品等祭品維生。 香港政府亦起咗馬路,由大埔公路入村同墳場,卽家下和興路、和家樓路同銘賢路。 一九八三年廢和合石支線,但和合石墳場就不斷擴大。 70K自改為循環線後,雖然有70X及73A提供粉嶺南前往祥華、聯和墟的服務,但始終區內居民認為巴士班次經常失準,因此要求開辦粉嶺南至聯和墟的區內交通服務以補充不足,這個任務便交由專線小巴負責。 通車初期每日只有4班列車,配合九廣鐵路的時間表行駛。

和合石支線遺跡: 和合石支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當時為了保障先人,更特別配置了專門運送靈柩的密斗車廂運送棺木,密斗車廂每卡可以運載八至十副棺木,每朝八點開出,風雨不改地將先人由九龍公眾殮房運到和合石墳場安葬。 和合石支綫的構思早在1940年已經有,當時政府計劃在和合石興建一個新墳場和鐵路支綫以作交通,應付香港喪葬土地不足的問題。 工程因日軍入侵而停止,戰後就重新開工,並在1949年10月正式通車。 隨着位於香港市區的政府墳場已經不敷應用,香港政府遂於1940年計劃在粉嶺和合石一帶興建墳場。 和合石支線遺跡 而本支線是和合石墳場的配套工程之一,全長950米,於1941年開始興建,工程於日軍侵略香港時終止,至1945年重光後恢復,1949年10月15日支線通車,1950年9月11日和合石車站完工。

和合石支線遺跡

和合石被大刀屻及箕勒仔等山包圍,山勢連綿,大刀屻高約565米,箕勒仔高約250米。 墓地與自然和諧統一,山上路邊種有各種樹木,在公墓附近的白千層樹,樹葉含有很重的藥油味道。 和合石墳場依山而建,位於北大刀屻山腰,東有龍山及九龍坑山,西有雞公嶺,北有畫眉山、華山、粉領聯和墟及上水石湖墟,墳場南方連接着林村效野公園。 雖然和合石支線已全面拆卸,但在東鐵線往羅湖站/落馬洲站方向的左面,近馬會道天橋旁,會見到一道維修用紅色鐵閘,上面寫有「九廣鐵路公司」字烏姜樣,那裡就是昔日和合石支線的起點。

和合石支線遺跡: 路線全長

2022年重陽節的服務起,本路線增設往返和合石(橋頭路)的特別班次,與主班次相隔開出,以配合和合石靈灰安置所第六期於2020年11月啟用後增加的掃墓需求。 維基百科的內容和香港民風大典一樣以GNU 自由文檔許可證發佈。 歡迎把這文章修改成和在維基百科原內容完全不同的內容。

和合石支線遺跡: 通車日期

不過,自從城巴及嶼巴於2010年起開始引入內地生產的巴士行走專營路線以來,內地巴士亦開始受到九巴留意。 273A投入服務後,70K 亦稍作改道,改經掃管埔路及百和路(上水鐵路站)一帶,這個改動方便轉乘港鐵東鐵線往來內地的北區居民。 自此,70K 的角色變成為穿梭粉嶺南至上水、聯和墟的通勤路線,同時肩負接駁東鐵線往來內地的責任。

和合石支線遺跡: 和合石著名地點

雖然初期電氣化火車掛有和合石的路線牌,但實際上從未駛入過,因為這支線未有鋪設電纜,而且月台太低,無法上下客,設有和合石的路線牌只是在訂購電氣化火車時該支線仍未停辦。 電氣化鐵路扮演着帶動沿途各站新市鎮發展的重要推動角色。 電氣化火車車卡自1981年陸續抵港,第一期電氣化在1982年5月6日通車,鐵路服務正式走入現代化。 當初興建九廣鐵路(英段)時是採用610毫米的窄軌,後來在興建中途才全面採用1435毫米的標準軌。

不過沿沙頭角公路不時會見到一些鐵軌,最長的一段可於塘肚村的農田和民居間找到,是一條長約數十米的小型坑道。 發生「坦克撞火車」的位置是平交道,連接上九龍坑山的路,今天平交道已經變成行人天橋,以前有塊碑記錄此意外,但經過雙軌化、鋪馬路、起天橋等工程,現在不知存在與否,我過幾天去看看。 不久,和合石站和大部分路軌被清拆,主線波口位後約幾十米路軌卻保留下來,同時,高速公路的護土牆火速築起,形成有趣又詭異的情景:從主線分岔一條路軌,經過橙色鐵閘,轉入護土牆裏! 當年很多人不諳原委,就炒起乜乜地獄之路、陰間鐵路等等之說。

話說東鐵還叫九廣鐵路的年代,曾經有「和合石支線」,柴油火車每天把棺木由紅磡的九龍公眾殮房送到和合石墳場安葬。 後來火車不再送棺木,支線改為春秋二祭接送掃墓人士。 我一直好奇和合石支線的準確位置在甚麼地方,網上說是在粉嶺南華明邨東面,我想確定一下,於是動用數碼地圖協助。

和合石支線遺跡: 資料 – 九廣鐵路上的蒸汽機車

當時港人在紅磡與離世親人告別後,火車車卡就會把棺木運往墳場,而負責運送棺木的車卡被稱為「棺斗」。 根據昔日傳媒報道,逢春秋二祭亦會有特別班,運載孝子賢孫到和合石墳場拜祭。 由於和合石鐵路停用,而粉嶺火車站距離和合石甚遠,因此在鐵路全面電氣化後的首個重陽節,九巴便開辦特別線 70R(1997年10月改稱76S),由粉嶺火車站直達和合石,取代原有和合石鐵路的服務。 九廣鐵路公司 1978年,九廣鐵路──英段開始了全線現代化及電氣化計畫,耗資35億港元,同年和合石支線因配合工程而停止運作。 在此以前,即使人們只是來往九龍及沙田,已經是“大件… 我們看到尚在興建中的粉嶺公路,不過只有馬會路交匯處的工地,前後路段都未存在。

和合石支線遺跡: 戰後建和合石支線 列車曾負責運棺木往墳場

當時粉嶺南屬發展初期,區內人口不多,單單一條70K便可應付區內交通需求,因此當時班次亦不過只是15分鐘一班。 九廣鐵路除了羅湖到九龍的主線及2007年增建的落馬洲支線外,曾經出現過和合石支線及沙頭角支線。 和合石支線全長不足1公里,於上世紀40年代興建,火車經粉嶺站直達和合石,方便掃墓及下葬,直至1983年才停用拆卸,無緣參與電氣化,而沙頭角支線的壽命則更短,只在1912年至1928年間短暫營運。 該線同樣由粉嶺出發,沿途經洪嶺、禾坑、石涌凹及沙頭角4個站,當中的洪嶺站遺迹至今仍然幸存,成為3級歷史建築。 和合石支線(1949年—1983年)是九廣鐵路在進行電氣化以前的一條支線,以方便日常運送遺體往和合石的火葬場及墳場,及於每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運送前往當地掃墓的乘客。

和合石支線遺跡: 香港健美及運動體適能錦標賽

任職落馬洲站車務員的鐵路車務員工協會代表蕭潔恒,亦見證水貨客橫行日子。 他說,2014年時在落馬洲站工作相對清閒,當時內地旅客集中在羅湖過關,福田未有其他線路接駁,但至2016年開始,「恐怖嘅事就發生」。 他形容當時水貨客的載貨工具層出不窮,既有「鐵甲BB車」,又有「雙層輪椅」,車頂及車底各加建一層,用於放置奶粉、日用品、化妝品及廁紙等貨物。 平地中間有華明邨、華心邨、花都廣場、側邊有景盛苑、欣盛苑、昌盛苑、雍盛苑、牽情間、碧湖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