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系於民國六十四年成立後,即以完善之試驗設備提供國內政府機構、工程界、顧問公司等單位良好的實驗服務,迄今己有三十餘年,口碑卓著。 反覆載重試驗 為提昇對公民營企業機構營建工程品質管理之服務,更於民國八十八年十月成立營建材料檢測中心,擴大服務,以更良好的試驗品質管理制度接受工程單位委託,進行營建材料相關之試驗以期提供國內所有工程相關單位高品質的營建材料之試驗工作,也希望國內各工程界先進能給予材料檢測中心更多支持與指教。 反覆載重試驗 本研究所提出之斷面溫度結合有限元素的分析方法,可分別對斷面溫度之簡化與材料性質裂化之應用進行驗證,用於本研究之受火害後數值模型側推行為分析與殘餘強度預測,亦可將驗證之簡化流程結合其他分析方法進行應用。
- 由於本研究期程未能與醫院二期新建工程之施工時間配合,在本計畫執行期間,在整個工程的現階段僅做到「已確定廠商及商品」的耐震措施檢討,施工單位未決標以及未確定之商品,本研究尚無法提供確切的耐震措施。
- 從1999年921大地震到2016年美濃地震,倒塌建築案例中所見的劣質續接器(圖一),可歸咎於1980至1990年間代,我國建築工程鋼筋機械式續接,欠缺相關規範及品質檢驗所致。
- 一、一般壓力容器皆屬於低頻循環震幅操作環境,若要防止設備發生自行疲勞因素,可在設備的材料、設計、製造、檢驗及檢查各階段上,針對會產生疲勞的危害因素都先加以控制。
- 壓縮試樣兩端面應加工的儘可能光滑,其粗糙度一般為1.6~0.8,以減小摩擦力的影響。
- 本實驗過程中為了可清楚辨識於每一層間變位試體受載重作用時 變形與破壞,於柱試體與鋼梁上塗佈掺用黃色色母之石膏水,均勻塗 抹,此作用在藉塗佈於鋼柱與鋼梁石灰掉落可清楚觀察鋼柱產生剪力變 形時所產生之 45 度石膏剝落紋路及鋼梁降伏與挫屈破壞之情形,可由 照片 3.4 所示。
- 如圖17至圖20所示,實驗規模日趨龐大,越接近真實結構比例的同時,雖提高實驗複雜程度,但也越有機會一探結構在地震下的真正反應。
「地震是最真實的實驗」,只要是經歷過地震的人大概都會同意這句話;但要重現一個地震談何容易,況且地震在同一地點發生相同規模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因此,為了解地震對結構物的損害,研究者通常會嘗試三種結構實驗方法:反覆載重實驗、擬動態實驗,與振動台實驗。 簡單講就是從靜力開始,逐漸增加複雜度直到可以模擬結構物在地震晃動的反應過程。 以橋柱反覆載重實驗為例,如圖1所示,就是將橋柱反覆側推至某個指定的位移,位移量可隨設計需要由小到大、由大至小、或做任意組合,側推方向可以是單一方向也可以是多軸向。 試體製作可參考實際結構進行縮尺,比例儘可能越大越好,但要搭配加載設備之位移衝程與力量上限。 醫院為地震救災活動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除了保護原有病人的安危外,對於震後大量湧入的新病患,其醫療救災功能仍需正常運作。
反覆載重試驗: 第1368期- 談 混凝土-坍度養護和抗壓強度
灌漿時以振動棒適當搗實混凝土,以避免鋼管柱試體內部出現骨 材分佈不均現象,爾後等試體強度達設計強度之三分之二,於試體實驗 場地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進行試驗組裝,試體吊裝、油壓致動器與資 料收集器之操作皆由地震中心工作人員擔任。 “鋼筋腐蝕對於鋼筋混凝土建築構件耐震性能與生命週期之影響-含腐蝕橫向鋼筋的梁構件,”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協同研究報告. “鋼筋腐蝕對於鋼筋混凝土建築構件耐震性能與生命週期之影響,”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協同研究報告. “鋼筋腐蝕 對於鋼筋混凝土建築構件耐震性能與生命週期之影響-含腐蝕橫向鋼 筋的梁構件,” 反覆載重試驗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協同研究報告. “利用電化學沉積法探討鋼筋混凝土修補成效之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所, 台灣基隆. “腐蝕混凝土梁構件力學行為之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所, 台灣基隆.
此外,本報告亦探討美國PBEE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方法應用於耐震設計規範修訂的最新發展趨勢(ATC-63計畫),並針對其所提出用以檢核建築物在MCE作用下之「防止倒塌」性能的檢核方法,對未來台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在落實性能設計的因應之道與努力方向,提出一些建議。 本研究已完成過渡版本之部份章節條文草案(詳見報告附錄),以利下一階段檢討訂定其相對應之耐震設計參數規定,並提供作為銜接未來正式訂定耐震性能設計規範草案之參考基礎。 該等資料迄今皆已逾十年以上未更新,且與CNS 15560試驗法有所牴觸,導致現況鋼筋機械式續接之試驗法與合格標準不一致,造成工程界困擾與爭議,亟待檢討更新。 主要標準上已述明該設備的設計條件包括傳熱條件、內存物及其物性值內容,是否因設備直徑、長度的尺度、人孔、管口的安裝位置會因操作條件上發生極高冷熱交換、振動或反覆負載現象,而造成有疲勞之疑虞。 鋼筋混凝土建築受到火災侵襲後,其構件與梁柱接頭之混凝土與鋼筋,常因火場的高溫造成材質與握裹能力之變化,以致構件與接頭之強度折減,使得鋼筋混凝土建築整體結構耐震能力下降,吾人可透過未受火害與受火害之鋼筋混凝土構架屋的大型振動台實驗,藉以研究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構架屋之結構耐震性能。 當試樣承壓軸向壓縮時,隨着軸向變形繼續施加,試樣兩端面的橫向變形受到試驗機承墊間的摩擦力影響,使試樣變形後呈“鼓形”,這種摩擦力的影響,使試樣抗壓能力增強,並且試樣越短,其影響越顯著。
反覆載重試驗: 混凝土澆置
我國緊急醫療救護法明定,急救責任醫院必須全天候提供緊急傷病患醫療照護。 然而國內外重要建築抗震經驗顯示,消防撒水管線系統一旦於某處輕微震損而發生洩漏,隨即因工作水壓導致消防水持續外流,釀成淹水等二次傷害,迫使醫院等重要建築中斷正常醫療機能。 其中,消防撒水系統末端之一英吋管徑螺牙式接頭因抗彎或抗剪容量不足而在強震中受損,為我國消防撒水管線經常發生的破壞模式。
反覆載重實驗的目的在於獲得結構物的容量曲線,就是力與變形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前面提到實驗要儘可能做到結構物破壞(包括撓曲、撓剪、剪力、挫屈等)的原因,如此才能展現出結構的極限狀態,才有機會預先得知結構物在大地震中會損壞到何種程度,並開發結構分析模式模擬實驗結果。 受火害鋼柱試體之反覆載重實驗結果顯示,材質為SN490B之RH250250914鋼柱試體在受到900°C高溫火害後空氣冷卻到常溫,在承受20%軸壓載重比作用,其最大側向剪力強度(耐震強度)較未受火害的鋼柱試體平均降低23.5%。 若以80%的鋼柱試體標稱剪力強度來判定,其層間位移角容量為4%,符合我國耐震規範梁柱接頭層間位移角4%的規定,但若以較嚴格之90%的鋼柱試體標稱剪力強度來判定,其層間位移角容量將減少為3%,值得吾人注意。 曲率方面,未腐蝕之各試體曲率較為接近,有腐蝕之試體其有較大之極限曲率值且皆位於柱底端附近。
反覆載重試驗: 鋼筋廠驗及實驗室試驗
然而,建築物的功能定義不僅取決於結構本身的耐震表現,同時也取決於非結構及設備的耐震表現,因建築物的用途不同,如醫院、高科技廠房或歷史文物館等,而有不同的結構型式、非結構元件及設備,整體結構之耐震功能設計指標因而不同。 因此,建築物之耐震功能性除了取決於結構的耐震性能外,亦須取決於非結構元件及設備的耐震性能,如果結構之設計無法使其內之非結構及設備在大地震中保持原功能性(即正常運作),則建築物亦必失去其原始的設計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震來襲時,必須確保收藏於博物館中的珍貴文物與文化遺產能夠在地震作用下保持完整無虞,其為當代政府所必須肩負的首要任務,使國家重要傳統歷史文化能夠繼續沿襲至後代子孫。 歷史文物保存庫房必須具有其特殊功能性,在設計新庫房或補強舊庫房時,皆應把具備科學保護文物的功能放在首位,防止人為和自然力對文物的危害,其中又以地震造成的傷害較大,其最可怕之處在於除了無法預測外,其所引致的直接災害發生時間僅十幾秒,幾乎無預警及準備的時間。
考量各類地震災害勘查之專業性,應變小組針對各類型勘災內容、表格及流程等進行全面更新,透過雲端資料夾使現地勘災資料能即時回傳,快速提供基於現地專業勘查之地震災害評估資訊。 反覆載重試驗 本報告即是彙整包含地球科學、大地工程、建築物、橋梁、隔減震建築及非結構物等六大類地震災害類型之勘查調查表及技術說明,讓包含本中心同仁及協力單位在內之應變勘災人員有所依循,確保現地勘災之成效及安全。 為能獲得更貼近地震下的結構行為,獲得結構體之加速度、速度與位移變化,振動台實驗是最佳的選擇,如圖3所示。 相較於反覆載重實驗,因考量振動台承重限制,試體設計必須考量尺寸效應的影響,所以試體尺寸通常都不大。 相較於擬動態實驗,實驗過程一樣是輸入地震波,只是振動台是由地表產生振動,如同真實結構物受到地震晃動的過程。 一般而言,振動台實驗之主體結構為彈性,只有少數構件允許產生非線性行為,如此才可進行重複性實驗,只要改變地震紀錄的組別或峰值,就可大量收集實驗數據,觀察相同結構物在受到各種不同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反應,這也是其與反覆載重實驗或擬動態實驗相異之處,也是研究地震工程迷人之處。
反覆載重試驗: 5 試驗程序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工程設計規(土木40l‐107)」、及新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第26章,訂定了鋼筋機械式續接之檢驗方法,提供工程界一個統一的試驗標準,供參考引用。 但對無可充分保證其安全性之計算式之部分,依CNS9788之6.4.2或依CNS9788之4.2規定,以檢定水壓試驗求取最高使用壓力。 本計畫於三年期間內,逐年提供衛生福利部、醫院與工程界參考使用之醫院耐震評估補強準則,提供院方可行之具體技術內容,據以進行耐震評估與補強。 第一年至第二年計畫工作內容,為整合近年來國內外已成熟之醫院結構與非結構耐震相關研究成果,並探討應補足醫院結構與重要非結構之耐震評估補強等技術尚未成熟的研究領域。
- 混凝土對承受拉力是很弱的,有了永久位移,產生裂縫,水氣就滲入混凝土內造成鋼筋鏽蝕膨脹,最後構件損壞,建築物就…。
- 除非是外在的因素,例如設備與配管安裝時,因配管設置方位不當,若勉強凸緣螺栓接合,造成設備的插管銲接處,會產生較高內應力,雖然此為低頻震幅循環操作環境製程流體流通,但經反覆循環負載作用下,管台與設備連接處即會發生疲勞事件。
- 六組試體位移計與傾 斜儀之架設圖如圖 3.22、3.23、3.24 及 3.25 所示。
- 期盼透過這些文章之介紹,進一步鼓勵國內各界持續推動混凝土技術的革新與落實,共同為台灣提升下一世代混凝土工程之品質與永續性。
- 全尺寸試體每 組亦皆測試以兩種不同軸力大小分別為 10%、20%並施行反覆載重,另外 縮尺寸試體則作為腐蝕量測之用。
- 一、利用非破壞檢驗方法可用來檢測已知應力集中表面區上的疲勞裂紋,如材料為不銹鋼材質者以液滲檢測法檢測表面裂紋缺陷,如材料為碳鋼者以磁粒檢測法檢測表面及次表面裂紋缺陷,但須注意,材料的表面裂紋常非常緊密,不太容易檢測表面的瑕疵缺陷;另外如檢查材料內部裂紋缺陷者以橫束超音波檢測法檢測。
若在試樣端面塗以潤滑劑(如機油),可以減小摩擦力,則試樣的抗壓能力將更符合於實際。 當試樣高度相對增加時,摩擦力對試樣中部的影響就會減小,但若試樣高度過大,又容易產生彎曲,甚至變成為其它失效形式。 由此可見,壓縮試驗是有條件的,只有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才能對不同材料的性能進行比較。 壓縮試樣兩端面應加工的儘可能光滑,其粗糙度一般為1.6~0.8,以減小摩擦力的影響。 本研究試擬透過柱之反覆載重試驗,以探討低矮建築受鋼筋腐蝕效應對柱構件之耐震行為影響。
反覆載重試驗: 4 試驗設置
本法亦較適用於均質、等向及屬脆性之岩體,如岩體夾有強弱不等之夾層,而易於沿層面或弱面張裂者,則此法不適用。 本試驗係在試坑內修裁大型未擾動之含弱面(如節理、層面、泥縫等)試體,利用現地直剪盒及千斤頂等設備,進行直接剪力試驗,以求得弱面之抗剪強度。 此試驗中所有資料的傳遞皆由電腦與一 THS-1100 高速資料集錄盒 連接,每秒可收集 1000 組資料,搭配一可接組數據之高速 反覆載重試驗 Switch Box SHW-50D 切換器來擷取各個量側系統所量測得到之資料,再經由電腦 之伺服器控制致動器與油壓千斤頂力量或位移,即可隨時觀察試體在每 個歷程時之變化。
為避免鋼梁產生側向扭轉挫屈,以一高 5 公尺為 H300×300×10×15 鋼梁組合之側向支撐構架固定於東西鋼梁,如圖 3.20 與 3.21 所示。 瞭解其力學行為特性前須先確定材料之真實強度,故須對試體所使用之 鋼材試片進行試片之抗拉試驗來得知,如表 3.3 所示。 混凝土則由混凝 土圓柱抗壓試驗測量出實際強度,分別為 28 天及實驗當天,如表 3.4 所示。
反覆載重試驗: 反覆壓縮試驗試驗實例
例如具有公母螺紋接頭之機械式續接所需之鎖固扭矩值、壓合式續接套管之油壓機具規格、砂漿填充式續接器或續接套管所需之充填砂漿強度及工作度等。 反覆載重試驗 近年來台灣鋼筋用量,年均約為500至600萬公噸,鋼筋續接器用量,推估約為每年2400至3000萬個,用於土木工程及建築工程,大約各半,鋼筋續接器之品質良窳,攸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需要嚴格的品質檢驗。 從1999年921大地震到2016年美濃地震,倒塌建築案例中所見的劣質續接器(圖一),可歸咎於1980至1990年間代,我國建築工程鋼筋機械式續接,欠缺相關規範及品質檢驗所致。 三、在設備因機械負載或熱循環產生應力情況下,應使其受到內應力可低於材料的疲勞限值以下,且在無反覆負載受力次數影響下,並因定期實施有效性的非破壞檢測,即可避免設備產生疲勞裂紋發生,故設備的疲勞破損發生是可控制的。 一、一般壓力容器皆屬於低頻循環震幅操作環境,若要防止設備發生自行疲勞因素,可在設備的材料、設計、製造、檢驗及檢查各階段上,針對會產生疲勞的危害因素都先加以控制。
依據試驗結果,求得發電機系統之自然振動頻率、阻尼比等基本特性,最後根據其破壞模式,進一步提出其耐震改善建議。 建築物耐震性能除考量結構物本身耐震能力決定外,亦需考慮非結構之耐震能力。 近幾年來,非結構在地震中損壞的案例屢見不鮮,非結構的損壞,往往影響到建築物之使用性,導致建築物損失部分功能性,喪失原有結構物設計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