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局一直秉承「保赤安良」的 宗旨,聯繫及善用社會資源,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優質社會服務,包括家庭服務、幼兒服務、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康復服務、安老服務、醫療及綜合健康服務,每年服務人數超過300,000。 近年不少社會福利機構均開展非資助服務中心/計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以及其家庭提供支援,範圍廣泛,涵蓋專業評估、治療訓練、成長支援、輔導、社交康樂活動、家長教育及支援等。 食衞局今日(4日)公布,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在2019年10月1日前,會開始營運主中心,為期3年。
為殘疾人士(包括6-15歲殘疾兒童)提供短暫日間或住宿照顧,讓他們的家人或照顧者處理個人事務或突發事情,或暫時卸下照顧重責,減壓調息。 家長可直接向服務單位申請,或由各醫務社會服務部、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特殊學校或康復服務的社會工作者轉介。 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為十二歲以下出現成長發展問題的兒童提供全面的體能智力測驗評估及診斷服務, 並根據孩子的需要及家庭狀況制定康復計劃,安排轉介及跟進。 測驗中心會為家長提供過渡性的支援,例如親子講座、工作坊及實用培訓等,加深家長對其子女的情況和社區資源的認識,從而進行家居訓練,協助兒童發展成長。 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為十二歲以下出現成長發展問題的兒童提供全面的體能智力測驗評估及診斷服務,並根據孩子的需要及家庭狀況制定康復計劃,安排轉介及跟進。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荔景社區服務中心)
在「後疫情」階段,透過外展服務形式,社工主動尋找及辨識葵青區上受「疫情」困擾的家庭,並通過以個案或活動形式跟進,從而鞏固家庭關係,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及抗「疫」力,並建立社區支援網絡,促進和諧社區。 採用「社、校、福、商」協作模式建立跨界別協作平台協調社區資源,以「布偶」作為介入手法,協助葵涌邨內家長建立互助網絡,推動他們參與社區表演,服務社區上有需要的家庭和長者,以凝聚區內家庭建立互惠關係。 「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為患有言語或吞嚥障礙的兒童及成人提供評估和治療。
以「兒童為重,家庭為本,社區為基礎」的服務宗旨,為有需要家庭提供適切及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協助失衡的家庭及人士重回正軌。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申請表格可於社會福利署長者咭辦事處、就近之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索取,或按此下載。 所有申請將由煤氣公司覆核及作最終決定,並會另函通知獲接納的申請者。 一起探究新時代所需的教育與家庭教養,成就每個人的獨特天賦,活出豐盛而有意義的人生2. 連結社區資源,為家長提供有效的學習機會,教養孩子的專業知識,掌握健康、有效、正面的教養技巧。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
家長可預先致電有關中心登記;亦可隨時在中心的開放時間前往這些中心申請服務。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提供在中心進行的深入訓練及照顧予中度及嚴重殘疾學前幼兒。 為配合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在2017/18學年落實,特殊幼兒中心將獲豁免收費。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為幼兒提供早期教育及訓練,並特別著重協助家長/監護人/家庭成員接納、了解、照顧和訓練有特殊需要幼兒。
殘疾人士社交及康樂中心分別為視覺受損、聽覺受損、肢體傷殘及智障人士而設,同時亦為其他殘疾人士及健全人士提供服務。 這項服務的目標,是照顧視覺受損人士在閱讀及資訊方面的需要。 傳達及資訊服務會透過閱讀輔助器材,以及有聲或點字書籍/雜誌,向視覺受損人士提供閱讀資料及音樂,滿足他們在學習及康樂方面的需要。 支援居於不適切住房兒童提升學習及遊玩空間,改善家居環境,提升兒童生活質素;及幫助他們發掘及發展其強項,促進兒童在身心社的發展及成長;並推動其社區參與,以劏房兒童視角進行社區營造,共建兒童友好社區。 社聯主要負責統籌「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和「組合社會房屋計劃」兩個項目,前者是利用在空置樓宇提供社會房屋;後者則是利用空置土地採用「組裝合成」的方法興建社會房屋。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幼兒教育部辦事處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擔當社會房屋中介平台的角色,旨在成立一個平台以凝聚不同的持分者,如業主、社福機構、專業人士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去共同推動及發展社會房屋。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南葵涌社會服務處總幹事周奕希總結,香港屬於高度規範化的社會,很多事情要有牌照才能推行,面對人口高齡化,他希望能通過跨界別協作,一起為社區尋找良方妙藥。 保良局於八十年代開始制訂長者服務發展計劃,迄今已開設共60個安老服務單位,以「五全照顧」為理念,積極推動「長者優質生活」,讓長者「活著就是精彩」。
- 「E位」、「S位」、「I位」及設有住宿服務的特殊幼兒中心可經由社工轉介至社會福利署康復服務中央轉介系統作出申請(適合初生至六歲以下評估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
- 本會轄下的「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於2014年6月設立,致力為有言語或吞嚥障礙的兒童及長者提供便捷與適切的訓練課程,達致改善言語和吞嚥問題,並提昇個人自信心及生活質素。
- 以「兒童為重,家庭為本,社區為基礎」的服務宗旨,為有需要家庭提供適切及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協助失衡的家庭及人士重回正軌。
- 致力為初生至六歲幼兒提供優質而適切的教育和日間照顧服務,內容包括全日制嬰兒服務、幼稚園暨幼兒園服務,特殊教育及訓練服務,從而支援有需要家庭及雙職父母,並在富啟發性及安全的環境下,讓幼兒得到全人發展。
- 本人明白,任何虛報或隱瞞重要事實之行為,會導致本人之申請不獲考慮,或於受僱後被即時解僱。
中心透過提供一系列的支援服務,強化居住在社區中的殘疾人士的家居及社區生活技能,協助他們融入社區。 中心並為殘疾人士的家人/照顧者提供訓練及支援,提昇他們照顧殘疾人士的能力,紓緩他們的壓力。 為聽覺受損人士提供全面的社會康復服務,包括個案工作及輔導、手語翻譯服務及訓練、耳模配制及修理服務,以及聽覺矯正和言語治療服務等。 有關服務可經由醫務社會工作者、家庭服務中心或非政府機構職員轉介,有需要的人士亦可自行向有關中心提出申請。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兒童遊樂中心服務員
請按下紅色的檔案瀏覽服務單位的宣傳刊物,收費表或附加資料;更新中、未被提交或不適用的檔案則以灰色顯示。 希少表示在擔任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委員的六年間,感受到很多界別都很有心及很有創意,群策群力希望改善社會。 剛卸任基金委員一職,他笑言自己雖然已「畢業」,但仍會運用社會資本的理念繼續服務社區。 本著基督教的宗旨,以優質「全人關顧」的專業精神,服務醫院內、外病患者、病患者家屬及醫院員工,與服務受眾同行,邁向豐盛人生。
- 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於葵涌區內提供多元化的服務超過六十載。
- 合資格的機構可以申請成為營運機構,並在營運期間向住戶提供社區為本的社會服務,建立網絡及資本,讓住戶能夠回饋社區,並在日後有能力於社區中獨立生活。
- 這項服務的目標,是照顧視覺受損人士在閱讀及資訊方面的需要。
-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87年,乃政府認可的慈善團體,並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會員機構和「香港公益金」會員機構。
隨著社會發展,保良局已成為全港歷史悠久及具規模的慈善機構之一,現時聘用員工近一萬人。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我們致力服務基層市民,不分宗教、種族、性別和年齡;以市民「身心健康」為切入點;組織互助互愛,互相支持的支援網絡;以建立一個安全、健康、和諧的社區。 香港善導會提供優質康復及多元化的服務,以協助曾違法人士改過遷善、推展預防犯罪及匡助有需要人士的精神健康。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香港青年協會
過去廿多年來,中心無論在規模上、運作上及人事上圴經歷不少變遷,但中心方向始終不變一從「心」出發,用「愛」營造,照顧區內居民的需要,真心真意關愛一群有需要之社群。 綜合家庭服務 以「兒童為重,家庭為本,社區為基礎」的服務宗旨,為有需要家庭提供適切及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協助失衡的家庭及人士重回正軌。 另一方面,我們亦緊貼社會需求,長期自資為超過50,000名長者、兒童、青少年、康復人士及病友提供服務。 我們有着對社會服務的長遠承擔,期望得到更多各界捐款及支持,繼續將服務帶到核心處,惠及 更多有需要的人士。 香港小童群益會成立於一九三六年,是一個正式註冊的非牟利志願社會服務機構,服務的主要對象是三至三十五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家長。
合資格的機構可以申請成為營運機構,並在營運期間向住戶提供社區為本的社會服務,建立網絡及資本,讓住戶能夠回饋社區,並在日後有能力於社區中獨立生活。 長者除了需要親友的關懷外,鄰里的支援、跨界別夥伴的無縫合作同樣重要。 講者在此環節分享了跨界別協作的成功經驗,並帶出建立跨界別協作平臺的重要,亦提及香港需要更詳細的地區數據以助大家更瞭解分割槽特性,從而提供更適切的服務支援長者。 「從心出發 ,用愛營造」是南葵涌社會服務處的信念,亦是作為一間地區服務中心的核心價值。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
在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期間,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訓練津貼,讓他們獲得由認可服務機構營辦的自負盈虧服務,協助孩子盡早開展訓練和治療。 為配合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在2017/18學年落實,正在輪候特殊幼兒中心的兒童將毋須經過資產審查便可獲「學習訓練津貼」。 孩子已經被評估為有特殊教育需要,接下來便要讓他們及早接受支援,幫助他們適應日常生活及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成長,發揮潛能。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社會福利署和教育局分別為學前及學齡的孩子提供服務,衞生署和醫管局亦提供跟進服務,除此之外,不少社會服務機構也提供非資助的自負盈虧服務,補足服務空隙。 這些服務是自費的,低收入家庭可向社服機構了解有沒有減費安排。
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董事會主席周奕希表示,會按照標書要求,將聘請護士、物理治療師、社工等人員,其中護士有10人、物理治療師有2.5人。 至於醫生人手方面,會向葵青、深水埗、沙田等區域的普通科醫生招手,醫生不會直接受聘於康健中心,而是合作形式,如病人有需要,中心會轉介他們至醫生,以提供適切治療。 他又指,目前主要接收由私家醫生、公立醫院(主要是九龍西聯網)等轉介的復康病人,首年估計有160名中風病人參加。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港府近年銳意加強基層醫療服務,並籌劃在葵青設立全港首間地區康健中心,預計於今年第3季投入運作。 食物及衞生局公布,由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周奕希執掌的「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成功中標。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教育局的評估服務
是一個關注傳媒、性文化及社會倫理的非牟利團體,希望本著基督教信仰,藉研究、監察、教育及出版等工作去關心社會、服務人群。 這是為家有輪候學前康復服務或懷疑有發展障礙之幼兒而設的家長專線,由社工接聽,提供諮詢、轉介及情緒支援。 為殘疾人士及其家人而設的社區支援計劃,其目標是為了增強家庭照顧殘疾人士的能力,紓緩照顧者的負擔,及提升殘疾人士及其家庭的生活質素。 為進一步讓輕度弱智兒童融入社群,社署亦設立兼收輕度弱智兒童的兒童之家,入住比率為一名輕度弱智兒童對七名正常兒童。 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暫時照顧兩歲至六歲的殘疾幼兒,以便他們的家人及照顧者可偶爾外出辦理各項要事或突發事務,從而減低獨留殘疾幼兒在家而引發事故的危機。
宗教事務委員會為表達對長者的關懷和敬愛,以「茘天傳情45載,攜青敬老榮主愛」為主題,於二月二十五日舉辦「探訪長者日」。 活動由香港都會扶輪社,以及荔景天主教中學家長教師會贊助,並由長者安居協會葵青區關愛長者大使計劃、南葵涌社會服務處協辦。 全體教職員及近300名學生,一起參與是次愛與關懷的行動。 透過探訪荔景區內的長者,將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之「愛德」及「家庭」傳揚到社區,並按照耶穌基督的教導,身體力行服務弱勢社群。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九龍城及油尖旺區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2010年之前稱為浸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1978年由香港浸信會聯會,授權香港浸會大學(前稱為香港浸會學院)籌辦,並於1982年成立,正式投入服務。 本處初期在灣仔及港島區提供多元化社區服務,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斷發展,服務地區已擴展至荃灣、葵涌、青衣、長沙灣、旺角、佐敦、土瓜灣、彩虹、沙田及大埔等各區。 服務包括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幼兒學校、長者綜合服務、精神健康綜合服務、臨床心理及輔導服務、綜合就業培訓、餐飲服務、及食物網短期食物援助等,服務對象年齡包括剛出生的幼兒到90歲以上的長者。 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於葵涌區內提供多元化的服務超過六十載。 透過全港超過200個社會服務單位,由幼至老皆照顧到,為有需要人士建立貼心到位的社區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