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康會11大伏位2024!(小編推薦)

計劃亦會定時舉辦家長及教師工作坊和專題講座,至今已舉辦超過50場學校專業同工及家長講座,令家長及教師輕鬆掌握訓練技巧,及作出環境配合,打好兒童的語文基礎。 早前已在全港多個商場作出超過50節巡迴展出的「文字會飛舞的世界」展覽,獲得大眾好評,參與人數接近3,800人次。 透過專業訓練小組提升學童的執行功能,從而協助他們更有效地學習,建立人際關係及參與群體生活。 協康會 總括而言,透過視覺策略訓練形式,自閉症學生可以掌握利用詞彙圖畫表達日常的需要,改善溝通技巧。 並能提高溝通的主動性,當自閉症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溝通便變得有意義,他們便有興趣和動機繼續運用溝通圖咭與人溝通。

協康會

下列刊物現已廣泛地被復康業內的專業人士、家長,以及學生採納為日常參考資料。 協康會 教學時間主要利用9個教節,每週一節,時間為三十五分鐘,由小光和欣欣一同參與視覺策略的溝通訓練,每個訓練範疇都是因應學生的能力和需要而安排。 教師為了建立他們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習能力,應用了行為改變技術(江明曄,1997)。 當學生出現正面行為時,透過利用社交的獎勵,對學生微笑及點頭、豎起拇指做得「好」的手勢,或是稱讚學生的表現,例如:說:「欣欣,做得好!」。

協康會: 服務發展常設委員會 Standing Committee on Service Development

協康會大部份服務經費來自社會福利署的資助、公益金的撥款及公眾捐款。 至於一些創新及自負盈虧的服務及為中心添置新設施的經費,則有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公眾人士的捐助。 協康會的總辦事處位於九龍觀塘海濱道133號萬兆豐中心10樓 J-L室。

創辦時期香港早年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兒童在離院後,缺乏調理和照顧,一群熱心的婦女對此極為關注,於1963年成立協康會,提供定期的康樂活動及訓練,並每星期帶病童外出活動,主要借香港女童軍總會舉行。 1969年協康會成為香港公益金會員,並開始接受香港政府社會福利署經常費的補助。 協康會 協康會 香港復康會為非牟利機構,矢志為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其他有需要人士提供全面周到的復康支援,以改善其生活質素及提倡平等機會為前提。 因應業界對SCERTS教學模式深感興趣,協康會於2011及2014年兩度邀請了SCERTS模式創辦人之一的Emily Rubin女士訪港,向協康會及業界同工教授SCERTS的理念及具體應用技巧。 此外,又獲得到愛佑(香港)慈善基金會贊助,將該教學模式擴展至轄下全線特殊幼兒中心,並進行成效研究。

協康會: 計劃內容

協康會自成立以來,一直竭力為業界培育專業人才,幫助家長掌握育兒知識。 為進一步優化教學資源、回應社會需求,於2014年9月正式成立專業教育及發展學會(Academy f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APED)。 秉持「承傳知識 • 啓發潛能」的宗旨,APED提供更有系統和多元化的課程,向家長、教師及業內人士傳授專業知識和經驗,讓他們能運用適切有效的方法,協助不同能力的兒童及青少年盡展所長。 協康會 協康會致力服務在學習和發展上有障礙的兒童及其家庭近半個世紀,憑著龐大的專業服務隊伍,以及累積多年在教育和復康服務的經驗,出版了 下列中文書籍和訓練指南,與業內人士分享經驗和研究結果。

在整個研究中,我們參考匡智會出版的圖片溝通簿教材套訓練手冊(匡智會,2000)的設計和原則,利用行為觀察方法及客觀的數據分析,到最後得出的結果,顯示整個視覺策略訓練形式的成效。 當學生懂得分辨圖片、明白圖片的內容,進而運用圖片組織句子。 教師先預備一條硬咭紙製成的句子條,然後把「我要」的圖片納入兒童的溝通圖片內,訓練習慣先取「我要」,再與另一物件圖片拼合起來,做出句子,向教師表達要求。

協康會: 幼兒工作員

當學生做出不正確行為時,教師會立刻干預,利用暫停法(Time-out)帶學生往隔離區2-3分鐘,並同時使用正面說話鼓勵學生作出理想的行為(協康會,1997)。 註冊臨床或教育心理學家會透過評估、輔導或其他治療形式,改善兒童學習、情緒及行為上的問題,並協助父母了解子女的能力及需要,以便在溝通及管教上作出配合。 中學生書寫評估及諮詢服務 本評估及諮詢服務由資深職業治療師提供,目的是為一些懷疑有書寫困難的中學生,包括即將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之高中學生,提供專業評估及考試調適建議,以供學校、家長及考評局參考。 本會專業同工會為年齡相近而有共同需要的兒童,以小組形式進行訓練,透過特別設計的活動及小組互動,促進兒童互相學習,發揮潛能,提升兒童的社交、情緒、行為、學習技巧、動作協調等能力。 國內研究員陳冠杏、石美鳳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在結構性環境下將視覺策略用於自閉症學生的學習是有效的。

協康會

此外,美國資深的特教老師鮑亦君在文章中指出最近一些高能力自閉症的成人自述他們的成長過程,旁人常以為他們沒有意願溝通,而無辜被誤解。 事實上是因為其神經系統的障礙或過度敏感,造成了言語溝通上的缺陷,再加上一般人與自閉症溝通時的不適當的反應,而使他們更沒意願溝通。 所以,自閉症並非是缺乏溝通的意願,而是與一般人的溝通方式不同。 對於自閉症學生而言,應該設計符合他們優勢的方式,才能使自閉症與一般人順利地溝通。 由於自閉症兒童在專注能力及轉移能力方面較弱,當別人與他們說話時,他們就因無法跟上這些急變的訊息,時常出現不明白及無所適從的情況,但若訊息多停留一會,他們會較容易掌握要點。

協康會: 資源下載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捐助,協康會於2020年8月開展賽馬會「吾讀吾識」讀寫支援計劃,為幼稚園至初小在學習讀寫方面有潛在困難,或已診斷為讀寫障礙的兒童、家長和教師提供支援。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為期3年的協康會賽馬會「吾讀吾識」讀寫支援計劃於2020年8月順利開展,目的為幼稚園至初小在學習讀寫方面有潛在困難或已診斷為讀寫障礙的兒童、家長和教師提供支援。 自閉症學生有其特別的溝通模式,這些有別於一般人的溝通方式,常帶給他們在與人溝通、學習和交往上很大的障礙。 它還可以應用在其他層面上,例如:行為的改善、情緒的教育和其他學習方面。

協康會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欣欣對利用圖片表達需要的動機頗強,而當她在上課時,想表達自己的需要或希望教師知道她想表達某些意思時,欣欣會主動利用課室內的溝通圖片,並要求教師講出她的意思。 這無疑為她提供了一條正確的溝通橋樑,增加她與別人溝通的機會。 其次是亦能證實視覺策略對自閉症學生確能產生頗大的效果,只要運用恰當,能清晰地按不同能力的學生顯示出正確訊息,對具備說話能力,卻缺乏有效的訓練的小光而言,引導他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減少無意義的聲音和不當的課室行為。 而從兩位老師觀察學生小光和欣欣的課堂表現紀錄得知,他們在接受視覺策略溝通訓練後,負面行為如離位、發脾氣、哭和發出無意義的單音確實逐漸消減。 包括與人眼神接觸、與人身體接觸、舉手表達、與人打招呼、向人求助和與人說話(單字、單詞和短語句)。 本計劃以自閉症學生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以張嘉恩、吳玉薇〈訓練自閉症幼兒之視覺策略運用手冊〉利用溝通圖片作為輔助溝通的方法為藍本。

協康會: 推出培訓及材 支援老師及家長

同時,自閉症兒童在處理視覺訊息時,他們並不會把背景訊息與主體訊息混淆,且能很容易看到目標物件,也就能較容易明白以視覺來表達的訊息。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協康會特殊幼兒中心和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的數目激增。 在公益金贊助下,分別在沙角邨(沙田區)及長青邨(青衣區)開辦兩間幼兒輔導中心,稍後在葵盛邨(葵涌區)開辦第三間特殊幼兒中心。 青蔥計劃的訓練及治療都是針對學生的需要而製訂的,訓練課程的內容亦會根據學生的評估結果及個別差異而作出調整。

協康會

接受服務項目-後,若心理學家認為有需要,將會轉介兒童往有關機構申請服務,例如兒童精神科、康復服務中央轉介系統輪候學前服務,或其他專業治療服務等。 「童心同讀」系列兒童圖書包括3款不同程度共24本圖書。 圖書內頁設有伴讀步驟建議,家長及教師可根據兒童的學習程度和需要挑選合適圖書以進行伴讀。 從訓練所得,小光的離位次數由10次減至1 協康會 次;發脾氣、哭和打人的行為已停止,大叫和傻笑的行為亦有減少。

協康會: 兒童健樂會

掌握實務技巧和訓練策略,有效支援在主流幼稚園就讀學童。 有自閉症障礙的孩子能夠升讀主流小學,父母心情又喜又憂,喜的是孩子有能力和機會跟其他兒童一起學習成長,另一方面又擔憂孩子能否適應新環境、應付各種學習要求。 而2011年,香港公開大學與協康會合辦的「幼兒教育高級文憑(特殊教育)」及「教育學士(幼兒教育︰特殊教育)」課程,也指定《兒童發展評估表(修訂版)》為課程的課本。

  • 部份訓練課程更 額外設有家長或教師講座,讓家長及教師更深入地掌握協助學生的方法。
  •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欣欣對利用圖片表達需要的動機頗強,而當她在上課時,想表達自己的需要或希望教師知道她想表達某些意思時,欣欣會主動利用課室內的溝通圖片,並要求教師講出她的意思。
  • 可見,欣欣從開始習慣此學習形式,亦逐漸與教師建立關係,表達友善的態度和合作。
  • 此外,每個自閉症學生都有個別的差異,因此教師要分析每一個學生,才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 截止日期:2023 年 3 月 3 日 申請人所提交之個人資料只會作本會招聘人手之用。
  • 此外,美國資深的特教老師鮑亦君在文章中指出最近一些高能力自閉症的成人自述他們的成長過程,旁人常以為他們沒有意願溝通,而無辜被誤解。
  • 所有訓練課程均已經過長久臨床實証並配合理論基礎而設計,確保訓練成效。

請立即加入協康會傳愛行動,並呼籲親友支持,捐款予兒童及青年訓練基金,為有特殊需要孩子及其家人送上祝福。 協康會 從訓練觀察所得,欣欣的離位次數由8次減少至2次,發脾氣和哭的次數已停止,打人、大叫和傻笑的行為從沒有出現,發出無意義單音和字詞有明顯改變,次數減至1次;與人接觸和說話方面表現次數亦有增加,分別為4次和3次。 可見,欣欣從開始習慣此學習形式,亦逐漸與教師建立關係,表達友善的態度和合作。 對教師亦產生情感,喜歡與教師接觸,因而在與人接觸和說話方面有明顯的進步。 小光: 男生,有過度活躍症,能說單字或詞,例如:「飲水」、「食飯」, 並有模仿說話的能力,例如:「對唔住」、「X老師,早晨」等。

協康會: 特殊幼兒工作員

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均明顯有較同儕遲緩及異常的現象。 甚至極少數自閉症兒童於兩歲以後雖變得多語,也必定有遲緩或異常現象。 而根據野村東助等(1992,錄自曹純瓊,2001)研究顯示有50%的自閉症兒童從未獲得有用的說話能力;有30-40%的自閉症兒童無說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