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好處6大著數2024!(震驚真相)

但凡涉及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土地房屋、經濟、創科等不同方面和範疇,將會由不同決策局官員來作出回覆或負責相關的工作,我認為在「政出多門」,而且「各自為政」的情況下,缺乏一個負責統籌和協調的部門是不理想的。 北部都會區好處 就發展北部都會區,我有三個建議,一是必須成立跨決策局建立協調機制和統籌各項工作;二是土地開發程序必須大幅精簡,政府應盡快檢討過時的規劃相關的法例法則和審批程度,有需要時修訂有關條例或要求,為推展發展項目拆牆鬆縛及採納嶄新的思維和建議。 倘若能夠做到此三項建議,相信有助達致「發展與保育並存」,並能加速有序推進工程項目的落成。 「北部都會區」勾劃出香港的未來藍圖,絕大部分市民表示支持,認為可解決香港房屋問題。

北部都會區好處

因此,極有必要建立跨決策局協調各項工作,以目前三司十三局的政府架構來看,北部都會區幾乎涉及各司及各決策局的方方面面,尤以運房局、發展局、環境局和創科局為主。 有人建議設立「北部都會管理局」統一協調,也有人提議新開設一個副政務司司長,以更高層面的機制去協調各司及各決策局。 我對這兩個建議都表示支持,無論是設立一個新的北部都會管理局又好,新開設一個副司長統籌也好,目標始終是一致的,就是以更高層面的統一協調機制去協調各司及各決策局及統籌有助加快推進落實發展藍圖的工作,做好做大北部都會區。 與此同時,工程項目招標的標書也有必要加入綠化、低碳、數碼化、智慧城市等綠色元素和創新科技等概念作為評分標準,以確保北部都會區能在發展和環境保護保育中取得平衡,並且把北部都會區打造成為智慧可持續發展城市的模範。 在「十四五」規劃的支持下,「北部都會區」釋放了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框架下的發展潛力,改善本港房屋和土地供應的困局,讓香港市民享有國家發展帶來的好處。

北部都會區好處: 北部都會 人心回歸最大工程

本港當年新市鎮設計以「自給自足、均衡發展」為目的,市鎮內的工業邨因工業發展式微搬往內地,本港經濟轉型第三產業,商業活動主要集中港島及九龍,新界居民上班由北區往返市區,每日經歷兩次「人口大遷徙」。 數據顯示,本港人口與就業一直處於「職住不平衡」狀況,例如港島中西區人口24萬,可提供33萬個就業職位;灣仔區人口17萬,可提供23萬個職位;反觀新界元朗擁64萬人口,僅提供8萬個就業職位;北區31萬人口,僅提供4萬個就業職位。 北部都會區好處 另一方面,由於個人經濟問題與房屋供應不足,令低收入家庭被迫選擇環境擠迫的劏房。 現時與發展有關的修改土地用途及建屋需要經過發展局轄下的規劃署、地政總署和屋宇署等多個部門和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程序冗長而繁瑣,我建議政府應採納嶄新思維,盡快檢討及修訂現時有關城規條例及相關法例法規,拆牆鬆綁、打破官僚陋習、合理地減省程序、壓縮工作流程,並利用創新科技以提高生產力。 過去十多年來,政府視房屋為重中之重的政策,然而2015年《長遠房屋策略》正式推行,房屋問題未見改善,更漸趨惡化,間接加深社會矛盾,因此解決房屋問題迫在眉睫。 香港社會經歷2019年修例風波,落實國安法後社會氣氛回復穩定,房屋及土地政策應適時改革,以回應市民的安居訴求。

  • 調整思維、加快步伐是建設「北部都會區」的重中之重,例如在交通方面,縮短「北部都會區」鐵路的規劃時間,加快興建現有鐵路項目及壓縮五條新鐵路的時間表,可考慮引入競爭和邀請深圳方面協助興建。
  • 今年7月,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期盼解決令香港人揪心的住房問題,讓市民告別劏房和籠屋。
  • 解決民生問題才能解決人心問題,民調結果拋出了人心所向的基本盤,接下來就要看政府怎樣把政策推展扎實,做好人心回歸的工程。
  • 現時與發展有關的修改土地用途及建屋需要經過發展局轄下的規劃署、地政總署和屋宇署等多個部門和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程序冗長而繁瑣,我建議政府應採納嶄新思維,盡快檢討及修訂現時有關城規條例及相關法例法規,拆牆鬆綁、打破官僚陋習、合理地減省程序、壓縮工作流程,並利用創新科技以提高生產力。

今年7月,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期盼解決令香港人揪心的住房問題,讓市民告別劏房和籠屋。 國慶前夕,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更落區探訪籠屋住戶,直言目睹擠迫的居住條件心情沉重,強調安居才能樂業,指出住房問題已成為香港最大的民生問題。

北部都會區好處: 相關推薦

調整思維、加快步伐是建設「北部都會區」的重中之重,例如在交通方面,縮短「北部都會區」鐵路的規劃時間,加快興建現有鐵路項目及壓縮五條新鐵路的時間表,可考慮引入競爭和邀請深圳方面協助興建。 與此同時,在產業方面宜採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模式,在新發展區打破先蓋廠房、後招租的舊模式,聚焦主打產業,並洽商龍頭企業先批地、後興建,一旦龍頭企業落戶,生產鏈的上下游企業自然衍生大量就業職位,推動新界北的就業狀況。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去年十月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香港將會大興土木,積極拓展土地、增加房屋供應、推動經濟及創科發展;同時也在北部都會區首次提出制訂及實施保育政策,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以創造環境容量,讓香港在保育與發展之間取得恰當的平衡,達致「發展與保育並存」。

解決民生問題才能解決人心問題,民調結果拋出了人心所向的基本盤,接下來就要看政府怎樣把政策推展扎實,做好人心回歸的工程。 今年的施政報告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題,推出「北部都會區」的全新規劃,表明香港發展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 當中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更是首次跳出新發展區畫地為牢的舊框框,構建「雙城三圈」以融入國家發展,同時回應了香港市民就房屋及就業等方面的殷切期盼。 北部都會區好處 首先,我是十分支持和歡迎政府當局提出在發展北部都會區時達致「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目標。 然而,當時官員的回覆,初步看來較側重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卻沒有清晰交代如何確保發展土地房屋、經濟、創科等方面,不會因為過於嚴苛的環境保護保育限制和過時的規劃要求和審批程序而受到延誤和影響。

北部都會區好處: 北部都會 人心回歸最大工程

在近日立法會一個會議上,政府官員回應議員就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問題提出的口頭質詢,內容比較集中描述如何做好環境和生態的保育,例如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等;但關於發展,官員只提到發展項目會按現存有關機制處理,包括既有的規劃要求、環評條例等,顯然並不足夠。 本月初「北部都會區」政策出台,回應了筆者一直提倡的在新界建設香港新中心。 北部都會區好處 「北部都會區」覆蓋整個新界北部,區內規劃五條新鐵路,及創造65萬個就業職位。 北部都會區是一個浩大的發展項目,起碼影響香港未來二十年的發展路向,更關乎香港土地房屋、經濟、創科的發展走向。

北部都會區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