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開始有微量殘餘疾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簡稱MRD)的概念,是從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開始的。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血癌,血癌主要發生在骨髓中,所以沒辦法像肺癌、乳癌、大腸癌等實體器官腫瘤,以影像檢查追蹤疾病有無復發或治療效果的好壞。 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血癌細胞帶有費城染色體所造成的基因轉位(bcr-abl),帶有bcr-abl的血癌細胞,除了在骨髓中,也會跑到血液中循環。
- 鹼性磷酸鹽(Alk-P)主要是膽道或骨頭會釋放出的物質,在肝轉移或骨轉移患者,此數值經常上升,因為影像檢查經常三個月才能檢查一次,醫師除了觀察患者的臨床變化外,有時也會利用這個數值來追蹤疾病的變化。
- 二、10大癌症的單向檢測:有20個左右之基因,10大癌症包括肺癌、腸癌、胃癌、肝癌、乳癌、子宮頸癌、頭頸癌、胰臟癌、鼻咽癌、攝護腺癌等。
- 有許多種類的腫瘤目前的治療已經有口服標靶藥物(如肺腺癌使用的艾瑞莎、得舒緩)或施打的標靶藥物(如乳癌使用的賀癌平),雖然這些藥物號稱針對腫瘤本身具有的特別標的進行攻擊,但依然會產生相關的副作用,因此治療的過程中,醫師依然會定期進行抽血監測。
,然而由於卵巢癌化療劑量強,能夠接受完整手術和化療成功率僅40-70%。 不過,只要接受完整治療,緩解率達9成,才能爭取5年內50%存活率的機會。 真的是讓我失敗,我的雞尾酒整合療法不是只服用我的產品而已,而是要做好身心靈的徹底改變。 如要了解癌症的真正狀況,我建議用RNA基因檢測,其準確度高達95%,而且可偵測到0.2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公分(cm)癌腫瘤。 還好經過我的多年努力,已經有不少病人勇敢做出自己的決定,拒絕化療。 但是我常常不斷挑戰地問病人:「你不化療後,你要做什麼?」太多人會說我吃你的產品呀。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抽血能告訴癌症病患甚麼事
甚至是拿PSA(攝護腺特異抗原)這個對攝護腺癌具有高度特異性的癌症指數,來定期篩檢有無罹患攝護腺癌,也已經被美國預防醫學委員會反對。 但仍舊有一種癌症指數是必須篩檢的,那就是台灣的國病—B型及C型肝炎的慢性帶原者,必須每6個月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合併抽血檢測AFP(胎兒蛋白)。 因為肝臟腫瘤經常沒有症狀,除非腫瘤已經大到侵犯肝臟表面的腹膜,患者才會感覺疼痛,這時通常也已經到達疾病晚期,為了及早發現,切記這類患者,不能只抽血檢測胎兒蛋白,也一定要進行腹部超音波的影像檢查才行。
只要是沒有症狀,身心狀態正常根本不需要在意這些指標,但是没有很多人聽進去。 鹼性磷酸鹽(Alk-P)主要是膽道或骨頭會釋放出的物質,在肝轉移或骨轉移患者,此數值經常上升,因為影像檢查經常三個月才能檢查一次,醫師除了觀察患者的臨床變化外,有時也會利用這個數值來追蹤疾病的變化。 二、10大癌症的單向檢測:有20個左右之基因,10大癌症包括肺癌、腸癌、胃癌、肝癌、乳癌、子宮頸癌、頭頸癌、胰臟癌、鼻咽癌、攝護腺癌等。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使她可以上下床活動、恢復其原有的生活功能,家屬也樂見病患症狀上的改善,後續持續的使用PARP抑制劑作為維持性治療。 對此,已有針對BRCA1/2基因開發的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可以延緩癌症生長和復發,增加患者生活品質。 從血液中檢測癌細胞多少可以了解病情是否好轉或惡化,可以評估治療的成效。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不需要太在意「癌症指標」
舉例來說,第三期大腸癌患者,手術前的CEA/CA199高於正常值,手術加上術後化療後,在追蹤的過程中,每3-6個月進行影像檢查的過程中,同時抽血檢驗癌症指數,若指數處於持續上升的情況,通常意味著疾病的復發或另一種惡性腫瘤的產生。 轉移癌的患者,醫師使用化療的過程中也會定期檢驗癌症指數,通常癌指數改善,影像上的腫瘤也會縮小,但這並非絕對,疾病的改善或惡化不能只看癌指數,主要還是以影像檢查的結果為主。 但篩檢的方法中,卻不包含抽血檢驗癌症指數,原因是倘若癌症指數(如CEA/CA199/CA153/CA125)升高,並不代表身上一定有腫瘤;若有腫瘤,也不一定長在乳房、大腸或子宮頸等部位。 換句話說,一般健康成人在沒有症狀、也沒有高危險因子(如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或癌症家族病史)的情況下,以癌症指數的抽血做為惡性腫瘤的篩檢是不建議的。
而復發後的卵巢癌病患使用PARP藥物治療,可以延緩復發的時間,延長進入化療的時程,進而提升病患生活品質及降低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 根據大型臨床試驗研究指出PARP抑制劑的時機,一是用在卵巢癌手術後,並以輔助性化學治療接續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證實可作為卵巢癌手術後的第一線治療,提升治療成功率,並延緩復發時間。 自從抗血管新生標靶已經從2005年在台灣上市至今,在卵巢癌復發病人可以合併化療做使用,可以增加反應率及延緩復發時間;對於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延長存活時間使用。 而新一代的口服標靶PARP抑制劑的產生,更是替卵巢癌病患帶來新的福音。 二、基因不正常時,要積極注意不要掉以輕心,尤其有症狀時,千萬不要以為接受醫院治療後腫瘤消失或指標正常就以為已經治癒,癌症可能隨時會復發,要積極力行我的雞尾酒整合療法。 一、健康檢查:針對一般人篩檢,只有檢測8個最普遍而最敏感的基因,這是癌細胞最容易出現異常的基因,如果有異常就需要進一步接受10大癌症的單項檢測。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抽血能告訴癌症病患甚麼事
台灣40-50歲以上的成人有高達15%是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過去的研究發現,使用化學治療、大劑量類固醇或標靶藥物莫須瘤(常用於B細胞淋巴瘤)都極易導致慢性B肝帶原者產生猛爆性肝炎,一旦發生,死亡率極高。 因此,目前已經確立,在第一次化療開始前,必先檢測有無B肝表面抗原,若呈陽性,一定要服用抗B肝藥物進行預防。 曾志仁副院長根據臨床經驗表示,一線治療成功率可達77.6%,大幅提升患者緩解的機會,成為卵巢癌治療的黃金典範。
乳酸脫氫酶是一個普遍存在細胞內的物質,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若是分裂快速時,就很容易壞死而釋出LDH至血液中,通常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分裂越快,LDH通常也越高。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淋巴瘤的患者在初診斷時,一定要檢驗LDH,因為數字的高低會影響患者的預後。 腎功能包含肌酸酐、血中尿素氮等,最常造成腎衰竭的化療藥物是順鉑。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不需要太在意「癌症指標」
以後甚至不需要做腫瘤的切片,只要抽血就可以知道腫瘤的種類或是有無產生新的突變,這樣的技術被稱為液態切片。 所以只要幾cc的血液,患者的腫瘤細胞就無所遁形,這樣的未來著實令人期待。 癌症指數使用在健康人有無癌症的篩檢並不適當,但在追蹤疾病有無復發或控制是否理想,則具有臨床實用性。
如果配合營養免疫療法,更可以清楚判斷免疫大軍如何殲滅癌細胞,請大家拭目以待。 科學家告訴我們身體只要有一公分(cm)的癌,每天就會有一百萬癌細胞進入血液,這些多癌細胞進入血液,那麼所有癌症病人不是死定了嗎? 全世界西醫都採用的癌症指標如下圖,為目前常用的指標,便宜而實用,但是誤差很大。 這些都是蛋白質,指數高當然是不正常,但是有可能指標正常,病人卻已末期或死亡。 生物科技不斷地創新與發展,到年底(2013年)這項基因檢測將從定性提升到定量,也就是說可以檢測出病人血液中有多少癌細胞,這是個重要的突破。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抽血能告訴癌症病患甚麼事
醫師常以指數高低來判斷癌症是否復發,並作為治療如化療之標準,指數高表示可能復發必需化療,指數低表示化療有效。 在醫師的控制之下,很多病人就在指數高高低低中心情起伏不定,甚至惡化下去。 這些血液中的癌細胞一旦死亡分解後,其中RNA基因會釋放,現代科技利用PCR晶片技術能很早偵測到癌細胞。 科學家每年都會發現新的癌症基因,目前已累積超過70幾個RNA基因。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除骨頭及腦部外,凡是有癌細胞侵入都能檢查出來,尤其是內臟器官準確度高達95%以上。 每一次面對癌症病人,我一再勸告他們不要只看這些指數,要注意自己的身心狀態:高高興興?
在過去,醫師想知道治療效果的好壞,必須讓患者承受痛苦,重抽骨髓進行檢查,後來發現血液中的bcr-abl的增減也可以代表治療效果的好壞。 因此目前都以抽血檢測血中bcr-abl的數量作為追蹤,現行科技可以偵測到的數量可以低至10萬分之一(所以才被稱為MRD)。 或許以後治療中的患者,不只做影像檢查腫瘤的大小或數量變化,抽血就能讓醫師得知目前患者接受癌症治療的效果如何。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不需要太在意「癌症指標」
另外,若患者因化療造成嚴重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脫水、體重減輕等等,也容易影響到腎功能。 本網站所載内容只是基於研究和知識的共享,以及作為參考用途,並不是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我們鼓勵您根據自己的判斷和研究,並與合格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合作,來制定您自己的醫療保健決策。 肝功能包含(AST和ALT),某些化療藥物常發生肝功能上升的副作用,如etoposide或5-FU等等,肝功能變差有時要調整化療的劑量,甚至延遲給藥等等。 甚至當總膽紅素在3-5 mg/dl以上時,許多化療藥物是被禁止使用的。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抽血能告訴癌症病患甚麼事
有許多種類的腫瘤目前的治療已經有口服標靶藥物(如肺腺癌使用的艾瑞莎、得舒緩)或施打的標靶藥物(如乳癌使用的賀癌平),雖然這些藥物號稱針對腫瘤本身具有的特別標的進行攻擊,但依然會產生相關的副作用,因此治療的過程中,醫師依然會定期進行抽血監測。 化療後癌指數上升 這是與正統西醫治療最大的區別,很多病人沒有症狀到醫院追蹤,發現癌指數增高或影像顯示疑似癌症轉移,醫師就會積極給予化療或手術治療,導致病人體力衰退、消化不良、精神委靡,最後導致癌症又復發而病情惡化,走上死亡之途。 令妹癌指數一開始沒有上升,最近一次檢查雖稍高但仍在正常範圍,建議可以再回門診密切追蹤(約一個月可檢查一次癌胚抗原指數),另外配合主治醫師安排的追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