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服務處】 《減「費」回收齊「家」FUN》 大埔及北區「三無大廈」垃圾徵費試驗計劃開始 三無大廈英文 新家園推動綠色政策 勢在必行… 最後,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重組政府決策局的初步建議,拋磚引玉,供下屆政府考慮執行。 康文署於去年推出一站式網上資源中心康文署寓樂頻道,在疫情中更見其成效,作爲大眾隨時隨地接觸體育文化資源的橋樑,更有效地推廣康體與文化藝術,寓教於樂。 寓樂頻道推出後大受市民大眾歡迎,截至2021年8月,已有超過1,400萬人次觀看。 寓樂頻道至今上載了接近600條短片,有見101系列運動影片反應理想,我們計劃除已推出的19條運動影片外,由2021年第四季開始繼續有序及適時地推出其他運動項目(約45種)的影片,進一步豐富寓樂頻道的內容。 此外,寓樂頻道亦會加入2020年東京奧運會精華片段,讓市民深入認識了解香港運動員在國際體壇上取得的成就。
這些措施亦會適用於私人主導的重建項目,並在合適情況下在其他地區採用。 第二,我會邀請市建局在荃灣和深水埗舊區開展同樣的地區規劃研究,以確定更新這兩個舊區的方案。 第三,研究降低《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下的強拍門檻,以加快舊樓重建。 在過程中,發展局會充分考慮小業主利益、樓宇狀況等因素,並聽取持份者意見。
三無大廈英文: 相關文章
因應研究結果,市建局特別在公眾及持份者兩個層面,制定一套宣傳計劃。 良好的大廈管理不但可改善居住環境,更可促進居民福祉和推動社區建設。 因此,民政事務總署一直向業主和居民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協助他們履行管理大廈的責任。
油尖旺民政事務處透過地區主導行動計劃,委託承辦商為區內三無大廈公用部分進行清潔工作。 油尖旺民政事務處透過地區主導行動計劃,為區內某些樓宇清洗大廈公用部分。 圖示清潔工友努力為「三無」大廈清理垃圾,以及大廈樓梯清潔後的情況。
三無大廈英文: 2021油尖旺「青年夢.達人路」計劃–創科實習體驗
她表示,已接洽部份管理公司及業主,暫時反應頗為正面,不過由於相關做法涉及不同大廈,需要《建築物管理條例》修例配合,期望政府會考慮。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今日(19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揭露三無大廈,衛生欠佳等問題。 學會建議本港嘗試推行「小區管理」模式,於較多三無大廈的地區,劃出指定範圍,集合數幢大廈,如有40至50伙為一區,便可合力聘請物業管理公司,改善居住環境,並攤分有關成本。 「聯廈聯營」亦可協助那些已成立了法團、不再是「三無大廈」的樓宇,但基於業主的年紀、能力等,對樓宇的維修及日常管理欠缺積極的情况,做好物業管理的工作。 在管理模式方面,市建局樓宇復修策略研究的結果顯示,有聘請管理公司的舊樓,由於得到持續維修和妥善管理,樓宇狀况一般較佳。 由此可見,傳統的個別樓宇管理方式,較難吸引物業管理公司參與管理這類舊樓。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先生,PDSM,JP、民政事務局副局長陳積志先生,JP、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先生,JP、油尖區賢毅社主席陳香蓮女士,JP與一眾嘉賓及表演者合照。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先生,JP與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博士,DLitt,SBS於節目開始前合照。 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先生,PDSM,PMSM,JP及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先生,JP與其他嘉賓合照。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太平紳士(中)與代表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參與「新世界維港泳2021」的泳手於比賽後合照。 三無大廈英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 JP(左一)、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先生, JP(右一)和油尖旺區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主席王子成先生(中)到小巴站向司機朋友派發單張,宣傳戒煙訊息。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油尖旺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主席王子成以及油尖旺區校長會主席張漪薇為現場等候接種新冠疫苗的兒童打氣。
三無大廈英文: 油尖旺區地區主導行動計劃–「消防安全指示」支援服務計劃
聯絡小組一直致力為法團和業主提供意見和支援,協助他們處理大廈的管理事宜,例如應邀列席法團會議,處理有關大廈管理的查詢,並就根據《條例》召開的會議、採購、維修、財務管理等程序,及過往的案例向他們提供意見,作為參考。 目前的市區更新策略是重建和復修並行,除由市建局或發展商收購拆卸舊樓和進行重建外,本屆政府先後撥出合共超過190億元,資助舊樓業主保養和維修其物業。 但面對樓宇急速老化,樓齡達五十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在過去十年由3 900幢急增至8 600幢,加上全港5 000多幢「三無大廈」日久失修的問題,我們須採取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加快重建更新步伐。 為進一步改善舊樓的管理,民政署今日亦啟動另一個嶄新的計劃─「居民聯絡大使計劃」。
油尖旺民政事務處透過地區主導行動計劃,為區內目標大廈提供一次性清洗大廈公用部分的服務。 圖示清潔工友努力為「三無」大廈天台清理垃圾,以及大廈天台清理後的情況。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聯同防火委員會及撲滅罪行委員會正副主席視察「三無」大廈的清潔工作,並向「三無」大廈居民派發保持環境衞生、成立法團及成為居民聯絡大使等的宣傳單張。 現時《條例》並沒有條文賦權執行當局為目標樓宇進行與提升消防安全裝置和設備有關的工程,以及在工程完成後向有關人士收回費用。 進行有關工程的目的,是提升目標樓宇以達至現代的消防安全水平,但並不代表這批樓宇有即時明顯的火警風險。 事實上,進行該些消防工程涉及的可行方案和工程安排亦必須經大廈業主/佔用人商討後達成共識(例如設施安裝的位置),不宜由執行當局單方面代為決定。
三無大廈英文: 香港警務處西九龍總區關於零售業及商業保安的講座
如果法團與業主就大廈管理出現爭議,聯絡小組會盡力鼓勵和協助雙方加強溝通或透過調解,解決糾紛。 如果爭議持續,聯絡小組會轉介他們與民政署特設的「大廈管理糾紛顧問小組」專家會面。 顧問小組由不同專業人士組成,專責向業主或法團提供中肯和權威的專業意見,以協助解決爭議。
在私人大廈管理方面,政府的政策是透過多管齊下的措施,包括提供法律架構和適切的參考資料,協助業主履行管理大廈的責任。 《建築物管理條例》(《條例》)已就大廈管理、業主立案法團(法團)的成立和運作,以及其他相關事宜提供法律框架。 法團是獨立的法人團體,《條例》已賦予法團權力,代表業主處理大廈管理相關事宜,亦賦權業主監察法團和管理委員會的運作。
三無大廈英文: 2022 油尖旺青年網絡計劃計劃 – 創科考察
這計劃針對部分住客流動性較大的舊樓比較難成立法團或其他居民組織的問題。 在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見證下,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署)署長陳甘美華今日與「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的兩間中標公司簽署合約,標誌計劃正式開展。 針對這個情况,測量業界曾提出「小區樓宇聯合管理模式」供社會討論。 在「聯廈聯管」模式下,社區內各幢舊樓的業主,可與相鄰的「三無大廈」共同聘用物業管理公司,實行「屋苑式」管理,資源共享,如設施保養、保安,以至清潔等服務,令樓宇管理達至規模經濟效益及較具靈活性。 儘管情况已有改善,但新冠疫情揭示了現時「三無大廈」老化失修的問題甚為嚴重,不單威脅住戶健康和安全,甚至影響大廈所在社區的環境及衛生狀况。 筆者認為有必要考慮從加強配套措施、深化推廣策略及優化「三無大廈」管理模式三方面着手,進一步提升對「三無大廈」業主的支援,協助他們克服在成立法團上遇到的障礙。
油尖旺民政事務處透過舉辦大廈導賞活動、分享會及講座,提升目標大廈業戶對防火安全和相關改善工程的認識。 「國家安全護我家園WARGAME體驗日」這個活動是以一種受年青人歡迎的形式推廣國安概念,值得支持。 香港愛國愛港青年團體-龍騰志青與油尖旺民政事務處、九龍城民政事務處、香港青年社合辦,香港青年動力協會協辦,香港中國企業協會支持,舉行《知史愛國明史愛家》系列活動-「國家安全護我家園青年WARGAME體驗日」。 《知史愛國明史愛家》系列活動總統籌、龍騰志青會長汪紅女士,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太平紳士,警務處服務質素監察部總警司黎志樑先生,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處長劉超先生,油尖警區警長李偉雄先生,龍騰志青常務副主席李忠澤先生等嘉賓領導出席主禮。
三無大廈英文: 民政事務總署大廈管理支援服務巡迴展覽
油尖旺區議員何富榮表示,廟街一帶最少有100幢大廈屬於「三無大廈」,而且大多消防設備不足,例如大廈內欠缺消防水缸。 政府正積極推展一系列嶄新的措施,全方位提升大廈管理工作,加強市民對樓宇管理和安全的關注,當中包括今日(十一月十八日)舉行簽約儀式的「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和正式啟動的「居民聯絡大使計劃」。 這兩項計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舊樓,特別是單幢式的所謂「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
- 另外,為了加快有關立法規管物業管理行業的工作,民政署已成立諮詢委員會,協助草擬法例和訂立發牌細節。
- 民政處亦在會上總結過去一年如何在防疫和防火等方面加強向少數族裔提供資訊和協助。
- 議員鄭泳舜直指昨日的火警為一場悲劇,又指油尖旺等舊區「三無大廈」林立,吸引大量少數族群聚集及居住。
- 三無大廈成一大疫源,猶如計時炸彈,疫情蔓延可說是港府長期忽視舊樓衞生隱患所致。
- 過往一年,食環署已加強潔淨服務,包括清掃街道、收集垃圾及其他清潔服務。
- 由此可見,傳統的個別樓宇管理方式,較難吸引物業管理公司參與管理這類舊樓。
- 現時,民政署470多名聯絡主任中,約有四分之一(即約120名)聯絡主任是專職從事大廈管理工作;過去五年,負責大廈管理的聯絡主任數目,亦已增加了約9%。
上環站(粵拼 英文: Sheung Wan Station )係港鐵 港島綫 嘅車站,有區議員指情況令人非常擔心。 香港房屋協會是一個非官方機構,所謂「三無大廈」,全港有5255幢「三無大廈」,000幢「三無大廈」,啟明街4 號,甚至有明火蠟燭,馬頭圍道111 號3/F,承辦商共接觸3820幢大廈,了解他的日常工作。 本條例用辭定義如下: 一、公寓大廈:指構造上或使用上或在建築執照設計圖樣標有明確界線, 得區分為數部分之建築物及其基地。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贊助的四海美味直播室自2021年起首播以來一直定期進行直播,希望介紹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搭建新來港及本地居民之間的橋樑…
三無大廈英文: 2021油尖旺「青年夢•達人路」計劃–3D打印電腦程式體驗工作坊
在清洗區內的「三無」大廈期間,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太平紳士請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同步加強附近街道的清潔和防治蟲鼠工作。 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在安全及可行的情況下,會為區內「三無」大廈的平台/簷篷/天井進行清洗。 圖示清潔工友為「三無」大廈天台的簷篷進行清洗,以及天台簷篷清洗前及清洗後的情況。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右一)及油尖旺推廣「一國兩制」委員會主席莊小霈(左一)一同致送感謝狀予主講嘉賓香港科技園公司大灣區發展總監莫偉軒(左二)、相達生物科技創辦人招彥燾(中)及士多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凌俊傑(右二)。
我們會開展落實垃圾收費的籌備工作,包括加強對社區資源回收的支援,增加社區回收網絡的回收點及提高服務實益,並善用智能技術。 配合上游的回收物收集工作,我們會進一步推動建設下游的轉廢為能、轉廢為材設施,逐步擺脫對堆填區的依賴。 此外,為產生更大的協同效益,我已要求環境保護署接手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的垃圾收集站和家居垃圾收集服務,把廢物的收集、回收、運送、處理一條龍結合。
三無大廈英文: 透天厝 英文
民政事務總署發言人指,該署於2011年推出「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及「居民聯絡大使計劃」,前者涉及開支共1.7億元,並於去年12月結束;目前約有3,800幢樓齡30年或以上三無大廈,當中約1,080幢成功招募居民聯絡大使。 議員鄭泳舜直指昨日的火警為一場悲劇,又指油尖旺等舊區「三無大廈」林立,吸引大量少數族群聚集及居住。 三無大廈英文 鄭建議政府對此應作主動介入,例如為有急切需要的三無大廈安裝基本消防系統,其後才向相關業主或法團收取有關費用,保障居民安全。 除大廈管理基礎訓練課程外,「居民聯絡大使」會獲邀參與政府部門舉辦的樓宇安全或防火訓練活動,與民政事務處商討共同關心的樓宇管理事宜,讓「大使」們成為「三無大廈」的重要聯絡點。 政府在1970年制定《多層建築物(業主法團)條例》,為業主提供一套法律規定,使業主得以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管理自己的樓宇。 該條例在1993 年作出重大修訂,改稱為《建築物管理條例》,為業主成立法團提供更清晰和簡便的程序,同時賦予業主具體的權力和責任,管理大廈的公用部分,包括大廈外牆、走廊、天花、電梯大堂、窗台和渠管等,以及籌組維修工程。
三無大廈英文: 社區共融參觀活動
如爭議仍然持續,聯絡小組會建議業主或法團尋求獨立的法律意見,考慮根據《條例》把爭議提交土地審裁處裁決。 民政事務總署雖有「地區主導行動計劃」,為有需要大廈包括三無大廈進行一次性的公用部分清潔服務,惟清潔過後很快便打回原形。 該署早前亦因應疫情批出額外撥款,為約300幢環境衞生惡劣的目標大廈提供額外清潔服務,當中不乏三無大廈。 三無大廈英文 不過,該署由去年8月中至去年12月,僅為當中的106幢目標大廈提供服務。
三無大廈英文: 油尖旺區大廈管理證書課程(兩節錄影課程)
至於「居民聯絡大使計劃」方面,自推出以來,已招募逾4 000名居民聯絡大使。 三無大廈英文 截至二○一九年十月,透過居民聯絡大使參與協助成立的法團共有474個。 (二)及(三)由於「三無大廈」業主和住戶缺乏平台討論和處理共同關注的問題,往往難以有效管理這些大廈。
三無大廈英文: 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及油尖旺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呼籲市民接種新冠疫苗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聯同香港番禺鄉親聯合會於三月十六日向居家隔離家庭及清潔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並送上中央援港抗疫物資、口罩、食物及清潔用品。 由油尖旺民政事務處、香港警務處合辦 – 油尖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2」線上微電影互動遊戲活動將會在 4月15日舉行。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太平紳士見證香港九龍潮州公會及油尖旺工商聯會代表捐贈快速抗原測試包予油尖旺區校長會。 【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全港近5000幢「三無大廈」,當中火警隱憂、石屎剝落等問題存在已久。
今年初,新冠病毒第四波疫情爆發期間,佐敦、油麻地及深水埗等舊區,相繼有「三無大廈」出現確診個案或被納入強制檢測範圍,其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及居住者的健康風險,實不容忽視。 原來本港還有些「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 三無大廈英文 平日可能相安無事,但當有問題時,例如要維修升降機、翻新外牆,才發覺沒有業主立案法團負責,業主要們要達成共識,非常麻煩。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下文簡稱「本署」)在本網頁提供的香港私人大廈資料,只供一般參考之用。 對於由本資料庫所載的任何資料引致的或與其有關連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本署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