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偉表示,部分服務要求業主必須成立法團才可以申請,政府部門亦會透過不同的支援或資助,鼓勵業主成立法團。 2008年2月,香港財政預算案公布,政府提出向全港電力公司用戶發放1800元電費津貼,代全港公屋住戶繳付租金和差餉,以紓解民困,可是有關政策並沒有照顧到住在舊區板間房、套房、閣樓、天台屋、梗房的居民。 「三無大廈」欠缺管理,衍生治安、衞生、消防安全及大廈維修等問題,加上劏房林立,渠管亂駁,老鼠出沒,形成防疫缺口,潛在增加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第4波疫情亦是因此而迅速爆發。
- 而政府、市建局、樓宇復修專業界別及地區服務組織等,可加強協作,制定更有效的舊樓管理方案,多管齊下,才能推動業主成立法團,「三無大廈」才能走出缺乏管理和維修的困局,才能真正解決樓宇安全、環境衛生等問題,解除對公眾構成的威脅。
- 委員歐陽廣球會後表示,現時本澳共七千多棟大廈,當中30年樓齡以上,七層以下的低層樓宇有四千多棟,但全澳獲房屋局登記的業主會僅有400多個,在新法實施之前,建議針對「三無大廈」實行「聯廈聯管」,以及加大宣傳防火及教育推廣。
- 因此,民政事務總署一直向業主和居民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協助他們履行管理大廈的責任。
- 我們會繼續透過顧問服務計劃和「居民聯絡大使計劃」協助「三無大廈」的業主成立法團。
- 市民如欲了解各項大廈管理支援計劃,請瀏覽民政署的大廈管理專題網站( ),或向各民政事務處大廈管理聯絡小組查詢。
【星島日報報道】有區議員關注「三無大廈」,即無業主立案法團、無居民組織及無管理公司的大廈,出現衛生及治安等問題,並建議政府在現有的「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基礎上,增設「聯廈聯管」先導計劃。 經民聯油尖旺區議員李思敏指,「三無大廈」因欠缺妥善管理,導致出現衛生及治安等問題。 她又指,政府在2011年推出「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為合資格的舊樓業主聘請物業管理公司,提供意見及跟進服務,但只屬一次性服務,而且成效不高。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地區防火委員會活動
她表示,已接洽部份管理公司及業主,暫時反應頗為正面,不過由於相關做法涉及不同大廈,需要《建築物管理條例》修例配合,期望政府會考慮。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今日(19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揭露三無大廈,衛生欠佳等問題。 學會建議本港嘗試推行「小區管理」模式,於較多三無大廈的地區,劃出指定範圍,集合數幢大廈,如有40至50伙為一區,便可合力聘請物業管理公司,改善居住環境,並攤分有關成本。 而「三無大廈」方面,顧問服務計劃下委聘的物管公司一直有協助法團申請各類維修資助和貸款計劃,包括「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及「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藉此鼓勵「三無大廈」成立法團。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就此,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於二○一一年十一月推出了「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顧問服務計劃)和「居民聯絡大使計劃」,為「三無大廈」提供支援服務。
三無指無綜援、無公屋和無交稅(或沒有公屋,沒有綜援和沒有獨立電錶)的低收入住戶。 本報近日巡查多個舊區「三無大廈」,發現舊樓閘門被拆情況普遍,單在荃灣川龍街已有逾四分三舊樓鐵閘被拆或損毀;深水埗鴨寮街附近亦逾半數舊樓有此情況,大廈恐淪南亞竇招賊。 陳慨嘆,自從該大廈有單位被疑似鳳樓進駐後,出入的陌生人增多,她懷疑有人為方便接客,趁夜深人靜時拆走閘門,而自從鐵閘消失後,更多閒雜人等出入大廈,在梯間見到煙頭,甚至有「收數」人士上樓貼街招,令她擔憂不已。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尖沙嘴火鍋店傳異味4職員不適送院 消防戴防毒面罩檢測
為了提高業主組成立案法團的積極度,思敏提出多項切實可行的建議,計劃先由民政事務處對目標街道大廈進行家訪,並放寬申請門檻,讓業主授權租客為法團會員,參與和處理大廈事務。 民政事務處取得目標街道大部份居民同意後,便展開招標工作聘請管理公司,對整條街道的大廈進行管理,並重點推動業主成立法團,定期留意法團發展和管理進度。 她補充,計劃可分兩期進行,第一期的對象為「三無大廈」,第二期則針對無人管理及參與業主立案法團會議的大廈。 民政署一一年推行「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協助成立法團及申請維修資助。 經民聯油尖旺區議員李思敏表示,即使有心人想在三無大廈成立法團,但仍會因法律問題而卻步,有業主願意協助大廈解決問題,但亦因無法團而無權管理。
為改善「三無」大廈的治安,深水埗區撲滅罪行委員會主席李漢雄(右)及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會長莊堅烈(左),在「衛眼守望計劃」中出錢出力,與警方緊密合作。 申請表格可從物業管理業界(環境衞生和保安人員)抗疫支援計劃網站下載,或於各區民政諮詢中心索取。 申請人在受資助期(即2022年2月至6月)內曾為「三無大廈」提供清潔或保安服務的月份,可獲發放每月2,000元的津貼,最多為5個月。 此外,當局亦在廣東道介乎佐敦道及西貢街新設流動採樣站,居民吳先生指,區內有不少南亞裔人士聚居,故對小區爆疫不感意外,他又指,近日從區議員口中及新聞才得知自己大廈需做強制檢測,認為當局應該在涉事大廈當眼位置張貼相關公告。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全港逾5,000幢三無大廈 學會建議推小區管理 集數幢大廈聘物管
有見及此,民政總署自二○二一年一月二十五日起為有需要的大廈加強相關一次性的清潔服務,至今已為超過140幢大廈(當中約一半為「三無大廈」)提供服務,預計於二○二一年二月底可為另外約70幢有需要的大廈提供服務。 此外,地區民政處亦會聯絡有確診個案或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大廈的管理組織,提醒他們加強大廈清潔,自疫情爆發至今已聯絡相關大廈管理組織超過7 900次。 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今日(二月十一日)總結過去一年多為舊樓及「三無大廈」(即沒有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法團)或任何居民組織,亦沒有聘用物業管理公司的大廈)提供的清潔支援服務。 「居民聯絡大使計劃」則旨在透過招募居住在樓齡30年或以上的「三無大廈」的業主或租客,成為居民聯絡大使,以建立居民聯絡網絡,推廣有效管理大廈的信息。 居民聯絡大使會協助居民商討和處理日常的大廈管理事宜(例如大廈的清潔、保安及消防安全等),以及鼓勵居民分享大廈管理的經驗和知識。 因此,李思敏建議政府推行「聯廈聯管」先導計劃,由民政事務處招標聘請物業管理公司,統一管理一整條街的「三無大廈」。
該條例在1993 年作出重大修訂,改稱為《建築物管理條例》,為業主成立法團提供更清晰和簡便的程序,同時賦予業主具體的權力和責任,管理大廈的公用部分,包括大廈外牆、走廊、天花、電梯大堂、窗台和渠管等,以及籌組維修工程。 農曆新年將至,民政總署及各區民政處在新一年會繼續透過加強為舊樓及「三無大廈」提供的清潔支援服務,提高相關業主及居民對良好大廈管理及保持環境衞生的意識,以期減低2019冠狀病毒病的感染和傳播風險,令市民生活盡快回復正常。 同場出席記者會的街坊張先生表示,現時居住在基隆街的「三無大廈」,樓齡高達四十多年,石屎剝落情況嚴重,廁所的石屎空隙「可以放五蚊銀入去」。 他又指大廈業主不願承擔清潔費用及法律責任,無法成立法團,難以改善大廈公用地方的差劣衞生情況。 他對思敏提出的「聯廈聯管」先導計劃表示十分認同,可以協助油尖旺小市民管理大廈,改善治安、衞生情況。 余珍表示,為解決三無大廈問題,建議應在相關大廈較多的區域,試行「小區管理」模式。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太陽民調:三無大廈懶監管 政府布城市炸彈
因此,在加強配套措施方面,筆者認為政府可以在現行的各項支援服務上,探討如何進一步實踐以「業主為本」的策略,協助業主提升組織能力,例如結合非政府組織的力量,為他們安排「個案主任」,詳細了解業主在組織法團上的困難,按其需要提供支援。 儘管情况已有改善,但新冠疫情揭示了現時「三無大廈」老化失修的問題甚為嚴重,不單威脅住戶健康和安全,甚至影響大廈所在社區的環境及衛生狀况。 筆者認為有必要考慮從加強配套措施、深化推廣策略及優化「三無大廈」管理模式三方面着手,進一步提升對「三無大廈」業主的支援,協助他們克服在成立法團上遇到的障礙。 油尖旺區內仍有大量「三無大廈」未成立法團,當區區議員黃建新批評計劃期望一步到位,但未有考慮市民對自我管理大廈仍缺乏信心,他建議政府先設立為期1年的「聯廈聯管」先導計劃,招聘物管公司協助「三無大廈」先解決基本管理問題,其後才逐步推動成立法團。 委員歐陽廣球表示,本澳樓宇狀況及管理複雜,防火設備及大廈環境各異,建議釐清法案對樓宇管理企業主、管理機關以及業主之間的權責。 (星島日報報道)北角東發大廈C座早前錄得多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疑與大廈單位共用天井,容易造成垂直傳播有關。
涉事唐樓樓齡逾五十年,屬於俗稱無立案法團、無管理及無維修的「三無大廈」,保安、消防及衞生問題叢生,通道及樓梯間堆積雜物,「劏房」嚴重,令走火通道變窄,加上建築結構存在先天缺陷,一旦發生火警,居民逃生無門。 這本不該發生的事件,顯示港府施政背離民意,無所作為,樓宇及消防安全監管漏洞處處,房屋政策嚴重失誤,如果當局繼續扮鴕鳥,漠視問題的存在,悲劇隨時會重演。 為幫助釋放祖堂地的發展潛力,我們會在今年內成立工作小組,連同發展局及鄉議局一起檢視現行的祖堂管理模式,並在尊重祖堂傳統和保障祖堂成員的合理權益的前提下,提出改善祖堂管理和便利祖堂出售土地的建議。 為增加青年人議政的機會,我們致力委任更多青年人加入各政府諮詢委員會。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狙擊爆竊黑點 天眼計劃建功 深水埗三無大廈零罪案
自從當選之後,李思敏馬不停蹄跟進區內問題,其中一項就是「三無大廈」(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居民組織、沒有管理公司)的管理問題。 她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大南區內有約200幢舊樓,當中超過100幢是「三無大廈」。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雖然現時政府推出「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但成效不大,她建議改為「聯廈聯管」,由政府當局委聘管理公司,直接為「三無大廈」做好管理。 近日鼠患猖獗,本港至今錄得多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社區人心惶惶。
他又指,市民在使用抽氣扇及抽油煙機時,應避免開得太大,平日則可以打開客廳及房間的窗戶,而且在開門時亦應留有少許門隙,確保室內有足夠通風。 (i)以大廈群組形式推行,這樣除了更具成本效益外,亦有助產生協同效應,鼓勵群組內的大廈業主互相仿效,改善舊樓失修的問題。 何鉅業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不少舊樓業權分散,缺乏良好管理,天井垃圾也長期無人清理,加上部分舊樓業主未有依循原有設計改裝喉管,甚至將廢水管和污水管接駁,或導致病毒傳播風險。 深水埗鴨寮街一名商販亦答應義務協助安裝,但只可騰出工餘時間協助,加上孤身作戰,在替幾幢大廈完成安裝後,便表示無時間再做。 深水埗警區一四年共接獲二百九十八宗爆竊案舉報,去年則有三百一十九宗,升幅為百分之七,其中深水埗分區的八成個案集中在鴨寮街一帶(即由大埔道至通州街、界限街至欽州街範圍內)的「三無」大廈。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相關推薦
這些服務包括協助成立法團或協助法團恢復運作、協助招募居民聯絡大使、出席法團會議,提供專業意見和文書支援服務、協助法團申請各類維修資助和貸款計劃、協助法團投購第三者風險保險,以及提供大廈管理培訓等。 透過上述服務,物管公司協助業主克服起步和統籌方面的困難,並循序漸進地培訓業主以承擔管理責任。 油尖旺區議員、「聯廈聯管」先導計劃倡議人李思敏表示,政府自2011年推出「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協助合資格的舊樓業主聘請物業管理公司,並提供法律意見及跟進,協助組成業主立案法團,但計劃無法提高業主的積極性,成效不彰。
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認為,部分舊樓業主改裝喉管,增加了播疫病毒風險。 經民聯主席、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則建議,政府在「三無大廈」推行「聯廈聯管」,委聘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改善環境衞生。 事實上,本澳存在不少超過四十年樓齡的舊式樓宇,當中大部份更是屬於無業主會、無管理公司、無住戶理會的“三無大廈”,經常出現石屎剝落、電線老化、滲漏水等問題,衛生環境更較為惡劣,嚴重困擾舊區居民的生活,再加上,現時處於疫情常態化下,更增加散播病毒風險。 據了解,本澳現時“三無大廈”已達4千多棟,當中大部份均欠缺管理機關,政府雖然推出“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但由於住戶多為長者或外僱人員居住,加上相關計劃需要整幢樓宇逾半數業權人簽名方能申請,所以在實際操作時比較困難。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大維修後 住戶安心
有街坊指過往住馬頭角道一帶時,有單位是南亞人居住,他們朋友眾多,且不愛帶備鎖匙,因此把地下大閘拆走,目的為方便朋友進出;有街坊亦指,安裝大廈閘門不足一周就被人拆走,前後安裝三扇鐵閘都被人拆走,最後只有無奈搬走。 內地與港澳人員恢復全面通關後,不少港人回內地鄉下探親外,亦有人到廣東深圳羅湖區消費。 香港民眾近日發文稱,新冠疫情至今已有3年多,內地銀行卡和電話卡等長時間未使用,需重新辦理或到銀行更新資料等,「不然手機電子支付就用不了」。 另有內地網紅近日發布「挑戰在香港一天只說普通話」的影片,稱遭歧視。 何鉅業建議,市民若在廚房、廁所嗅到異味時應關窗,避免污濁空氣進入屋內,並留意喉管有沒有破漏,使用抽氣扇或抽油煙機時應避免開得太大,平日可把客廳和房間窗戶打開,也應留有少許門隙,使室內有足夠通風。 無大閘、無看更、無閉路電視的「三無」大廈,猶如無掩雞籠,極易淪為賊匪的犯案目標。
「三無大樓」的業主過往在樓宇老化,甚至出現結構問題時,業主才急急啟動招標維修程序,但卻因大廈缺乏業主立案法團及管理公司,業主們對籌組維修的工作不知從何入手。 其實想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可以請物業管理公司幫忙,物業管理,從來不只是保安與清潔這麼簡單,大廈的大小事務都要關心,甚至連法律都要涉獵。 原來本港還有些「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 平日可能相安無事,但當有問題時,例如要維修升降機、翻新外牆,才發覺沒有業主立案法團負責,業主要們要達成共識,非常麻煩。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相關新聞
因應研究結果,市建局特別在公眾及持份者兩個層面,制定一套宣傳計劃。 市建局積極協助「三無大廈」申請個案的業主,以及透過非政府機構的合作伙伴,為有需要協助的樓宇業主申請樓宇復修計劃,及在籌組維修工程的會議上提供文書支援服務。 此等支援服務均發揮了「起動」作用,至今已收到逾100宗協助公契審視的要求,並成功促使12幢舊樓業主成立法團。 「三無大廈」的問題可追溯至1950年代,隨着當年工業發展帶動香港經濟增長,不少發展商在市區興建多層大廈,並以分層方式出售樓宇單位,取代以往全幢樓宇買賣,令更多市民可以置業。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政府措施
有行政會議成員昨日表示,本港房屋問題惡化,籠屋、劏房及板間房等舊問題死灰復燃,近期更有人把工廈單位劏房出租予基層市民。 記者日前亦巡視油麻地、旺角、深水埗及荃灣一帶舊樓,發覺無閘情況普遍。 其中鴨寮街附近超過20幢三無大廈沒有鐵閘,單計鴨寮街已有三分二舊樓鐵閘被拆或遭破壞,只要有鳳樓的舊樓都能夠出入自如;荃灣川龍街近30幢舊樓,近20幢無鐵閘或受損毀;佐敦道有按摩店樓下的大廈鐵閘,鎖頭被人惡意破壞以致不能上鎖。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新地架設5G網絡送贈物資包 支援隔離設施及留宿者
透過邀請具廣泛地區網路的組織參與計劃,我們希望能更有效地接觸「三無」大廈的業主,並提高成立法團的成功率。 「聯廈聯管」先導計劃倡議人李思敏在記者會表示,政府自2011年推出「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協助合資格的舊樓業主聘請物業管理公司,並提供法律意見及跟進,協助組成業主立案法團,但計劃無法提高業主的積極性,成效不彰。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她建議政府以油尖旺大南區為試點,在「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的基礎上,增設「聯廈聯管」先導計劃,猶如樓宇管理體驗版的「三無大廈託管服務」。 計劃由民政事務處統籌,招標聘請具規模的物業管理公司,協助優化大廈管理,為期1年,居民接觸到大廈管理的好處後,繼而自行成立法團,延續管理。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議員批管理「三無大廈」計劃成效低 徐英偉解畫遭石禮謙籲勿「遊花園」
多謝立法會,我們早前也有爭取,我們加快興建香港體育學院的新設施大樓,爭取在2024年年中完成工程。 我們會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共同斥資設立三億元的運動科研資助計劃,透過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研究提升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的競爭能力。 大南區的「三無大廈」問題嚴重,家居垃圾亦沒有人收集,導致安全及衛生問題。 李思敏認為,要解決「三無大廈」的問題,她建議政府牽頭做好「三無大廈」的統一管理,包括做好大廈維修管理、清潔衛生管理、安裝鐵閘和閉路電視監察。 此外,各區民政處亦已分別致函區內法團,提醒他們加強大廈清潔工作,如大廈有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法團或物業管理公司應遵從衞生防護中心發出相關指引,為大廈進行清潔和消毒。 出席記者會的街坊張先生說,現時居住在基隆街的「三無大廈」樓齡達40多年,石屎剝落情況嚴重,大廈業主不願承擔清潔費用及法律責任,故無法成立法團,難以改善大廈公用地方差劣的衛生情況。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三無大廈」維修難 業主盼政府協助
透過持續推廣良好大廈管理與推行上述支援措施,「三無大廈」的數目在過去數年逐漸減少,由二○一一年年中約6 600幢減少至二○一九年十月約5 300幢。 鑑於顧問服務計劃受到目標大廈業主及社會有關人士歡迎,認為計劃有助舊樓業主改善大廈管理、居住環境及樓宇安全,正如二○一九年施政報告附篇提到,我們會將顧問服務計劃恆常化;我們也會繼續推展「居民聯絡大使計劃」,以持續為「三無大廈」和舊樓業主提供支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成祖明)香港多幢大廈出現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懷疑與渠管相關,更造成垂直傳播。
上述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資助計劃,鼓勵業主進行相關的大廈維修及升降機優化工程,以保障公衆安全;有關計劃適用於合資格樓宇,並非針對「三無大廈」。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三無大廈」問題一直惹人詬病,在儼如「無皇管」的狀況下,令大廈日久失修,衛生及治安情況惡劣。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民政事務署針對「三無大廈」推出的「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最新一份審計報告批評計劃成效欠佳。
信封面註明「物業管理業界(環境衞生和保安人員)抗疫支援計劃「三無大廈」清潔及保安人員(資助申請)」)。 合資格物業不包括任何有物管公司或業主/居民組織(包括業主立案法團、互助委員會和業主委員會等)的私人住宅、綜合用途(商住兩用)物業、工業大廈或商業大廈。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發生墜窗意外的北河街109號樓高8層,共有27個單位,建成入伙至今約56年。 根據市建局網頁,大廈曾參加市建局的樓宇復修計劃,在2008年6月完成整體的維修工程,當年的工程包括大廈結構修葺、更換排水喉管,以及維修或更換消防窗等。 時至今日,她認為目前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為大廈提供足夠誘因及長遠效益,令大廈繼續參與或聘用有關服務。 議員陳恒鑌直斥拆閘行為可惡,坦言舊樓大閘常被人堵塞匙孔及惡意破壞,促請警方重點執法打擊。
而政府、市建局、樓宇復修專業界別及地區服務組織等,可加強協作,制定更有效的舊樓管理方案,多管齊下,才能推動業主成立法團,「三無大廈」才能走出缺乏管理和維修的困局,才能真正解決樓宇安全、環境衛生等問題,解除對公眾構成的威脅。 因此,任何採用「大廈聯管」的方案,必須透過所有相關大廈的業主共同商議並達成共識方能成事。 考慮到「三無大廈」的實際處境,要在沒有任何居民組織的情況下理順不同大廈因公契條文所衍生的管理問題,從而以「大廈聯管」方式進行管理,未必切實可行。 即使由政府委聘物管公司為相鄰的「三無大廈」提供統一的物業管理服務,亦不能解決不同大廈的公契所訂明的業主責任及權利有異而需要相關大廈的業主共同商議並達成共識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