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時間統計2024詳盡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房委會解釋,平均輪候時間上升,主要是由於火炭駿洋邨於2020年大部分時間被用作檢疫中心,以及粉嶺暉明邨於2020年初被人惡意嚴重破壞,未能如期進行編配;加上早前的公屋編配因疫情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隨着駿洋邨及暉明邨已預配的公屋單位入伙手續陸續完成,以及整體的編配工作逐步恢復正常,當局會盡力加快編配程序,以減低對編配進度的影響。 行政長官近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目標在4年內(即 年度)將輪候時間「封頂」,由6年降至約4年半。 對比去年9月底的字,當時共有234,600宗申請,而最新的申請宗數下降4,700宗,減幅主要在非長者一人申請,較上季的99,100宗減少2,900宗,而一般公屋申請則較上季的135,500宗減少1,800宗。

有網民近日分享好消息,表示等了8年,在今年2月尾收到見房屋署主任的通知書,直至近日終收到合資格通知信,稱相信很快就會有首派單位的消息。 樓主坦言,因為無能力買樓上車,只好一直輪候公屋,鼓勵同路人保持樂觀,「呢8年唔易過,好難捱,不過人只要捱過就有希望,依家已經見到曙光,所以好感恩」,其正面心態獲大批網民讚好。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至於上季開始公布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由於簡約公屋仍未落成,尚未有單位可供編配,故繼續與公屋輪候時間看齊為5.5年。 近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發文,指自己一家三口已經公屋輪候6年,最後一派被分配到長康邨康順樓,大呻單位面積「細到爆」,令她十分失望。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住戶因健康清拆等因素調遷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房委會認為在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邨內調遷:住戶如遇有特殊情況,如健康因素,而難以繼續在現居單位居住,可申請調遷往邨內另一個單位。

  • 值得留意的是,申請加入上述、至類別人士,整個家庭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的規定,以核實資格。
  • 他期望政府繼續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及「設計及建造」合約模式以縮短公屋建造周期外,也支持政府進一步精簡土地發展流程,加快公營房屋項目的落成。
  • 房委會昨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的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5.6年,較上季減少0.4年(約5個月);長者一人申請平均輪候3.9年,較上季微跌0.2年。
  • 輪候時間是以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間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人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人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或申請人在獄中服刑等)。
  •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樂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持續改善,惟未能過份樂觀,強調公屋輪候時間仍在高位橫行。
  • (iii)實施「劏房」租務管制:「劏房」的租務管制將於今年一月二十二日開始實施,在不過度削弱業主利益和其財產權的情況下,為有關租客提供殷切所需的租住權保障,及避免業主在續租時任意加租。

須遷出公屋單位而有暫時住屋需要的住戶,可申請定期暫准居住證居住於該單位,為期不得超逾12個月。 在暫居期間,須繳交相等於雙倍淨租金另加差餉或市值租金的暫准證費,以較高者為準。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若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五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或未有在指定日期或之前交回填妥的申報表,或選擇不作出申報,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富戶政策」是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的統稱。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未來5個財政年度公營房屋預計落成

有公屋團體認為,需要平衡公屋居民的上樓需求及輪候時間,將綠置居比例維持在2成會較好。 房委會最新預測未來5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約為12萬伙,即查看港九新界即將落成公屋預覽。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公屋輪候宗數直逼30萬大關,一般家庭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長達4.5年,根據房委會統計,4人家庭最少等候5年或以上才能上樓,有7,600戶,對於有意見指應將3至4人居住的公屋單位,編配予4人家庭以紓緩現狀。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若果住戶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觸犯《房屋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或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指明的詳情而觸犯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2.5萬元及監禁3個月。 房屋署亦會向住戶追回因資料不正確而少付的租金,甚至收回他們現居的公屋單位。 受屋邨清拆影響的提早搬遷計劃:居住在清拆屋邨的住戶可申請這計劃,每當新落成屋邨有適當的單位可供此類編配時,房委會通知居民,成功申請的住戶可遷往其他公屋單位,可獲發搬遷津貼。 在某些原因下,公屋租戶有可能需要調遷到另一個公屋單位,例如家庭成員增加,希望調遷到較大的單位,又或基於特殊原因,租戶需要居住在另一地區。 如已成功入住公屋上樓,若果家庭狀況有變化,需要公屋加名、除名或者轉名,甚至因某些因素而調遷,這些情況有必要多了解。 當局指,今年初起,有個別公營發展項目的工程進度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工短缺及建築材料從内地運送到港等問題阻延了項目進度,現時勞工供應及來港運輸安排已大致上恢復正常。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政府主導建屋 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葉文祺又表示,近年有更多公屋單位落成,正消化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需求。 對於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錄得輕微下跌,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回應指,樂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持續有改善,但整體來而言改善僅屬輕微,未能過份樂觀。 梁文廣認為,要令公屋輪候時間持續下降,關鍵仍然是政府要確保新建屋邨能如期落成。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第二個部分,我理解到所提及的建議,意思是利用公帑在大灣區城市購置樓盤,供公屋申請者居住,目標是減輕本地公營房屋的殷切需求。 但是合資格申請公屋的人士大多數為低收入家庭,其工作時間一般較長而且彈性普遍較低,居住地點對他們來説是非常重要的考慮。 雖然現時已開通的交通基建已縮短往來香港及大灣區之間的時間,但低收入家庭未必能負擔每天來往的交通費用。 計及約30 000個「簡約公屋」單位,未來五年( 至 年度)整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將增至約 個單位,較上一個五年期( 至 年度)的約 個單位大幅提高約五成,當中包括「公屋提前上樓計劃」的12 000個公屋單位(詳情見下文 段)。 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時間,最新數字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一般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較對上一季微跌0.1年。 我們會統計過去12個月內獲配入住傳統公屋或「簡約公屋」的公屋一般申請者(即家庭申請者和長者一人申請者),並計算他們由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直到首次獲編配傳統公屋或「簡約公屋」所需的時間的平均數。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數字看神州

(iii)實施「劏房」租務管制:「劏房」的租務管制將於今年一月二十二日開始實施,在不過度削弱業主利益和其財產權的情況下,為有關租客提供殷切所需的租住權保障,及避免業主在續租時任意加租。 政府亦已委託非政府機構設立六支區域服務隊,協助估價署在地區層面宣傳實施「劏房」租務管制的新法例。 截至2022年12月底,在过去12个月获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5年,当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3.9年。 在2022年第四季获编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约3 800宗,当中获编配的长者一人申请约680宗。 另外,同一季度获编配的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约为620宗。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但須注意的是,輪候期間申請人的情況可能有所轉變,不再符合入住公屋資格。 當申請到達編配階段時,申請人仍需通過詳細資格審核才可獲公屋編配。 於上述五個年度,分別便有7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400、7 900、8 600、7 500及5 800宗一般輪候冊申請取消,原因包括未能通過配屋前的資格審查、拒絕接受所有編配機會等。 最新公屋輪候時間又再延長,根據房委會最新數字,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再增加至6.1年,比去年底公布的5.9年再增加逾2個月。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未來公屋落成地區分布(2022、2023、2024、2025)

會以客觀數據和個人主觀感受作量度,藉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財富,以及當地人民的整體褔祉。 資料四指出,市民難以負擔的樓價及人均居住面積下降,均會使市民的生活質素下降;更會影響市民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以至對本港的家庭結構造成影響。 除了2013,2011至2017年期間,平均輪候時間每年升幅由11%至29%不等。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反映傳統公屋及簡約公屋輪候時間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昨日首次登場,數據反映香港公屋輪候情況有所改善。 房委會昨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的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5.6年,較上季減少0.4年(約5個月);長者一人申請平均輪候3.9年,較上季微跌0.2年。 房委會解釋,數字回落的主因是第三季有逾1萬個公屋單位供編配,在消化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後,整體平均輪候時間縮短。 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陳學鋒認為,今次數據回落只是短期現象,不是「轉勢」,期望特區政府盡快公布簡約公屋選址,進一步縮短輪候時間。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香港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5.7年 2成申請者為新移民 逾7萬家庭3年仍未獲編配

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5.37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08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5.45萬宗申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去年一項調查,訪問了173名現正或曾獨居在不適切居所的人士,當中近9成(89%)人表示,他們因住屋開支而節衣縮食,有8成人因租金昂貴、擔心被加租而感到普通或極度困擾。 此外,有近7成半受訪者已經或正在申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4.6年,最長輪候時間為18年。 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分別較上一季(即2022年6月底)的6年,下跌0.4年及0.2年。 平均輪候時間於2022年第三季錄得較為顯著的改善,主要是由於2022年第三季有超過1萬個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在2022年第三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11,4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2,10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510宗。 另一房委會委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對公屋輪候時間再延長不感意外,但對基層家庭及長者的處境感到憂心,特別是近期通脹壓力加大,未能「上樓」的基層家庭及長者,生活將更困難。 他指出,未來五年的公屋供應都難望達標,政府應增加短期支援,包括促成更多過渡房屋供應、將俗稱「N無津貼」恆常化等。 他又建議,房委會應研究引入「組裝合成」建築法,可望縮短建屋期九個月至一年半不等,形容「就算個餅做唔大,都至少可以做快點」。 上述以登記至獲得首次編配為止的計算方法,是我們訂定及維持平均輪候時間為三年左右目標的基礎。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最新入息及公屋資產限額點計算?

而2019/20至2023/24年度則合共有72,700伙落成。 預計在2022/23年度完工的有3個,分別是葵青區青鴻路、麗祖路項目,以及大埔區大埔第9區項目,故今年未有市區落成的公屋。 房委會公布截至2021年9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和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分別為5.9年及3.8年,兩者均創下了1999年3月底以來新高。 但有團體的調查發現,由申請公屋起,不少受訪者要超過7年才能見房屋署(房署)主任,在見主任後至少要再等1年才獲首次編配公屋的機會。

  • 在輪候時間方面,一般申請者的最新平均輪候時間為5.8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則為3.6年,兩者分別較上季分別上升了0.1年和0.2年。
  • 公屋「寛敞戶」的調遷:若因家庭成員遷出、離世、結婚、移民等原因而刪除 戶籍,使餘下的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面積超逾既定的編配標準,便成為「寬敞戶」,租戶須遷往較細的公屋單位。
  • 在2022年9月底,約有135,5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9,1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 在剛過去的第三季,約1.14萬宗一般申請獲編配入住公屋,包括2100宗長者一人申請。
  •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 根據2022年9月的最新預測,第一個五年期(即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傳統公營房屋建屋量會增至12,770個單位,同時額外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 第二階段:按電腦隨機方式抽選適當比例的目標申請者,邀請他們提交證明文件,以進行文件查核。

但受到第五波疫情影響,房委會2022/23年度預測公屋落成量只有約900伙,預計短期内輪候時間將窄幅上落。 他期望隨著往後數年公屋預測落成量逐漸回升 ,加上政府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及簡約公屋等措施,將能進一步改善公屋輪候時間。 (一)及(三)在公屋供應方面,根據房委會現時以五年為期,並逐年延展的公營房屋建設計劃,由2011/12年起五年,預測的新建租住公屋量合共約75 000個單位,即平均每年約15 000個單位,詳情見附件二。 連同每年預計收回的現有公屋單位,房委會估計這個建屋量足以維持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約三年的目標。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2/23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至於去年底首次出場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由於簡約公屋仍未落成,尚未有單位可供編配,故繼續與公屋輪候時間看齊,為5.5年。 )接下來將 公屋輪候時間統計 2022公屋落成數量和前一個年度比較,2021/22年度的公共租住房屋落成數量為21,764伙,包括屯門、鑽石山、柴灣等地。 至於房委會預料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為約10,400伙,而2023/24年度則為22,500伙,可見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相對前後幾個年度比較少。 )據房委會提供的列表顯示,2022至2024年的公屋落成地區分佈主要在深水埗區、葵青區及屯門區,其中在市區方面共約7,600伙;在擴展市區方面則有約17,100伙;在新界區方面就有約13,700伙。 從以上的公屋落成數據顯示,大埔第9區的公屋落成數量多達6,800伙,是各地區項目之冠,其次則為東涌第100區的5,200個單位。 註一:其他因素包括(i)居於私人永久性屋宇單位內只有流動居民的住戶;(ii)可能會居於本港房屋單位的非本地學生;以及(iii)購入單位但沒有把單位出售或出租的非本地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