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財經 新報人財經(TYFP)為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財經專業的實驗平台,由學生自主編採,為社會大眾提供中港相關的金融財經消息。 房屋署發言人承認上述程序須改善,已於去年十一月推出分流措施,將查詢及投訴分開處理,若接獲公屋申請人的查詢或投訴,而又不影響其編配次序及不涉及額外編配要求,職員需於兩至三個工作天內回覆,並集中管理及緊密跟進達編配階段的個案。 房屋署否認個案中有延誤,又指投訴人於去年六月底本已達編配階段,但每當投訴人就編配單位進展作查詢時,即會被暫停配房程序,以免編配了不適合單位,而令申請人失去一次編配的機會。 2011年公營租住房屋單位數有9,400個,於2013年升至最高點(20,900個單位)後,開始呈下降趨勢,於2019年跌至 9,600個。
亦即是說正常只有公屋申請人只有「3派」,3次機會都不適合的話,只能等一年後再重新申請。 合資格的申請人共有三個(每次一個)配屋建議,未具「可被接納」理由而拒絕所有三個配屋建議將引致有關申請被取消,申請人可於取消申請通知信發出日期起計15天內提出書面上訴。 公屋與居屋均有其優勢,但不代表買私樓就是輸家,若買中優質單位,物業回報可翻幾倍,即上千居物色各區樓盤。
公屋輪候問題: 政府新推「簡約公屋」、將公屋輪候時間「封頂」 網民熱議:最新房屋政策會否令私樓滅亡?
【有線新聞】部分位於新界的過渡房屋入住率不足七成,房屋局建議放寬調整租戶比例的限制,讓更多輪候公屋未滿3年人士申請。 公屋輪候問題 由二○一八年至今,已經售出接近500個單位,而在規劃中的項目亦共有3 000個單位。 至於「首置」單位的轉讓限制,業主在買入「首置」單位的首五年內不可出售或出租單位。 在首五年過後,業主須向政府繳付補價,才可在公開市場出售或出租單位。 有關轉讓限制安排已考慮「首置」單位在《長策》下是私營房屋的定位,以至置業與投機買賣的平衡。 有關富戶政策及寬敞戶政策、居家安老及長幼共融、重建高齡公共屋邨和舊區、資助出售單位的定價,以及銷售安排等議題,我在開場發言時已作出了回應。
如今,曾先生再「回歸」單身申請,上述的「轉隊」5年時間變成「白費」,因一般家庭申請期間不會為單身申請隊伍「加分」,他直言感到上樓是遙遙無期。 房委會早前公布,截至2022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6.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4.1年。 如未能符合優先配屋計劃,房委會每年亦會發信予輪候中的申請人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公屋輪候問題 計劃申請人可自選單位,可供揀選的單位大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如凶宅、單位有過蟲患、鉛水等問題、處於偏遠地區等等。 社協建議政府大幅增建公屋及單身配額、取消年齡計分制並為獨居多年租戶提供額外分數、介入公屋離婚個案並轉介中轉屋,以及將現金津貼計劃涵蓋至非長者單身人士。 各項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人士,在簽訂買賣協議後及並未接受有關資助而獲准撤銷有關樓宇的買賣協議,只要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可以在辦妥撤銷買賣協議後遞交公屋申請表。
公屋輪候問題: 未來5個財政年度公營房屋預計落成
在(a)分題內,考生須留意「負面影響」,在作答時只能提及負面的影響,否則算是離題,而在分析「生活素質」時不但要在 「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上分析,亦要從社會上不同階層的市民分析,最後就是可從「經濟」、「政治」、「社會」等多角度分析,才算全面。 ‧ 相對其他問題而言,政治問題不算嚴重,香港自回歸後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法治是本港的核心價值,而且三權分立,能制衡政府,市民更可通過司法覆核挑戰政府不合理的施政,故此應該先處理其他嚴重的問題。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於10月20日在社交平台Facebook貼出數張照片,並附上「『簡約公屋』MiC組裝合成建築法」的介紹,但沒有詳細交代拍攝地點。 公屋輪候問題 照片可見單位有簡單裝修,亦有安裝冷氣,令人猜測是否簡約公屋「示範單位」? 何永賢後來解釋,MiC並非似砌積木般兒戲,單位之間有加固,遇到大雨及颱風亦不怕。
全香港142座公共屋邨的公用地方安裝了約百萬支電燈,每年總耗電量逾億度,對財政及環境均造成負擔。 房屋委員會為了推動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量,於2012年4月斥資逾2億6千萬港元,逐步更換較為節省電力的電子鎮流器,耗電量將會大減3成,預計每年可以節省3千3百萬港元的電力耗資費用,減少碳排放量相當於種植百萬棵樹木。 他認為,劏房戶等輪候公屋人士的住屋需要遠較公屋現有住戶迫切,故當局必須兼顧長遠規劃和輪候人士需要,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考慮有序重建個別公共屋邨。 至於房屋委員會公共屋邨全面結構勘察計劃進度,陳帆指房委會在第二輪勘察計劃下已完成11個公共屋邨的勘察工程,涵蓋90幢樓宇、約42,000個公屋單位。 房委會已增撥資源加快工作,預計2032年前可分階段完成第二輪勘察計劃。 公屋輪候問題 【本報訊】公屋申請人輪候三年仍未能上樓,問題原來與他「問」得多有關!
公屋輪候問題: 公屋|等8年終收合格信 網民感恩盼一家安居:希望一路順利落去
租金為同區傳統公屋的90%,以元朗區為例,若該區新落成的公屋租金是1,760港元,簡約公屋租金則是1,580港元;至於申請資格方面,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人士均可受房署發信邀請,並會提供標準表格以作申請,主要對象為家庭優先,但單人申請者亦可獲邀。 為解決房屋問題,政府將興建「簡約公屋」以將公屋輪候時間即時「封頂」。 公屋輪候問題 消息人士透露,簡約公屋建造年期只需一年,最快可於2024年有首批1,000個單位可供入伙,預計未來5年內將增建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即增加了4分之1公營房屋供應。
樓主獲派的家維邨,屬於香港房屋協會出租屋邨甲類單位,是按照房委會公屋的輪候冊次序來邀請申請的,資產和入息要求會比房委會公屋寬鬆。 但沒有房委會的輪候冊次序,就不能申請,而且坊間認為房協公屋租金定位稍高。 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時間,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一般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 有名單親媽媽跟一對子女,以3人資格排公屋正是5年半有多,本以為快上樓,殊不知房屋署主任來電令她崩潰失預算,通知她申請公屋不合資格,需重新由零開始排隊。 寶田邨非標準設計大廈Non-Standard Domestic Block牛頭角下邨、石硤尾邨、彩福邨按個別地盤的特點而採用非標準化的設計,如地盤的地理環境、地區特色及居民需要等多項因素。
公屋輪候問題: 房屋供應|預計於未來財政年度落成的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於去年7月至今年7月期間,透過外展工作親身訪問150名獨居於不適切居所的非長者單身者,發現他們的居住面積中位數為80平方呎,月入中位數為8,800元,獨居時間中位數為5年。 53.7%受訪者正以單身人士身份輪候公屋,當中19.7%更已輪候長達10年,比3年前同類調查高16.2個百分點。 調查亦顯示,71.5%受訪者一直住在不適切居所(即劏房、籠屋等),更令人悲哀的是逾20%受訪者認為10年後仍要居於籠屋、板間房或劏房。 當局指,今年初起,有個別公營發展項目的工程進度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工短缺及建築材料從内地運送到港等問題阻延了項目進度,現時勞工供應及來港運輸安排已大致上恢復正常。 進度受到影響的7,600個單位,並不在以上提及的12,000個單位之內。 調查亦發現,逾六成受訪者獨居原因為離婚,比該會於2018年同類研究(近五成)高。
於「天倫樂」計劃下,年輕一方的家庭成員要作出聲明,承諾照顧年老親屬,房委會指出,有關申請會比一般家庭申請提早6個月獲處理。 在2022年第二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5 3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73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580宗。 實際操作方法是以綠表資格,在居屋第二市場物色未補價的居屋盤,可選擇房委會或房協發展的居屋。 在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的入息及資產受到限制,現時為不得超出入息限額 5 倍,總資產淨值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100 倍,租戶須要每 2 年進行一次申報,詳情可瀏覽 公屋富戶入息限額2021 文章。 私樓的管理費,動輒每呎要4至5元,單幢樓甚至要7至8元,以普通一個大型屋苑400呎單位計算,管理費大約每月 2,000元,差不多是一個新界公屋單位的整月租金。
公屋輪候問題: 時間:2022-04-30 04:23:30來源:大公报
此大廈類型原為居屋計劃而設計,後因提高公屋供應及停建居屋而改作公屋出租,因此租金較高。 香港公共屋邨發展源自1953年12月石硤尾木屋區發生的一場大火,香港政府為安頓災民,開始興建簡單實用而租金廉宜的徙置大廈,標誌著香港公共屋邨的誕生。 施續指,一般小單位每月租金只需2,000至3,000港元,而大單位亦只需4,000至5,000港元,遠比市價為低,且提供熱水爐、傢俬、冷氣機等,設備齊全,並強調現時大部分過渡性房屋均欠缺大單位提供多人家庭,相信能有效幫助多人家庭的基層。 現居於劏房單位的陳女士表示,一家四口居住的單位需要8,600港元月租,加上冷氣等電費開支總共需約1萬港元,對他們造成沉重負擔,期望可成功申請即將落成的組合屋。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稱,現在正值炎夏,許多劏房戶被迫居於狹窄悶熱的環境,加上租金昂貴,故此組合屋能有效支援他們。
」撰文,表示自己是80後的「N無人士」,於2015年開始以4人家庭申請輪候市區公屋,等足8年終於在2月尾收到信件,安排見主任做審查。 直至近日他終收到合資格通知信,「估唔到咁快收到合資格信,仲諗住要成2個月,即係距離首派時間就近咗」。 社協指出,在「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單身申請人年齡成為配屋的最大因素,較年輕的申請者會不斷被年紀較大的人士「插隊打尖」,導致55歲以下的非長者單身申請者,幾乎無法循正常途徑上公屋,無論輪候多久、居住環境多惡劣,相關因素均沒獲加以考慮。 根據2022年9月的最新預測,第一個五年期(即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傳統公營房屋建屋量會增至12,770個單位,同時額外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公屋輪候問題: 興建供應 (今日:
現時輪候時間已是6年,若建屋資源被分配到簡約公屋,如資金和人手等,會影響傳統公屋落成量。 綜上所述,簡約公屋未能照顧市民需要,未能解決現時的住屋問題。 減少輪候時間方面,現時公屋輪候人數不斷增加,要等6年才可上樓,簡約公屋為市民在輪候期間提供改善居住環境的選擇。 不少輪候公屋者的居住環境惡劣,如以高價租金租住的劏房或板間房,面積細小且衞生條件欠佳。 簡約公屋既管理完善,衞生條件理想,又不如劏房般侷促,絕對有助解決現時基層的住屋問題。 不過,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對長者住屋問題非常重視,1998年10月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時表示,政府會致力幫助有需要的人改善生活條件。
- 至於房委會轄下公共屋邨大規模重建的影響,我在開場發言時已作充分及詳細的解釋,在此我不會再重複,但我希望再說清楚,政府以至房委會會繼續按實際情況和需要,檢視現有屋邨,確保安全宜居,亦會在實際有需要的時候,推動個別屋邨重建。
- 大廈沒有固定設計,會根據地盤特性而設計,亦可對標準單位的設計作出少量修改以迎合大廈設計。
- 【有線新聞】部分位於新界的過渡房屋入住率不足七成,房屋局建議放寬調整租戶比例的限制,讓更多輪候公屋未滿3年人士申請。
相信可令未來5年的整體公營房屋供應增至約15.8萬個單位,較上一個五年期大幅提高50%。 未來政府將會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而簡約公屋的建成將有助縮短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至4.5年,同時政府亦宣布將公屋輪候平均時間「封頂」,換言之,未來將會有兩項指標可界定政府改善公屋輪候問題。 房屋署回覆稱,截至去年12月底,共約17,800宗長者一人申請個案,平均輪候時間為3年。 建立公屋分類方面,現時輪候公屋約需6年,簡約公屋除有助縮短輪候時間,更有助優化現時的公屋安排。 自1973年房委會成立後,將昔日甲類房屋(前廉租屋和屋宇建設委員會房屋)和(乙類即前徙置大廈)合併管理,統稱公共房屋。 如急需住屋而願意居住較簡約地方可入住簡約公屋,並不影響其繼續輪候公屋的權利。
公屋輪候問題: 未來「五年期」預測落成房屋地點及數量
香港樓價高,租金貴,令大批青年無法成家立室,創業門檻高,居住空間狹窄,各種社福設施如幼稚園、老人院及殘疾院舍缺乏地方;輪候公屋的市民愈來愈多,愈來愈多人的住屋質素下降,甚至被迫入住工廠大廈內的劏房。 2002年3月底,單人長者平均等1.3年便上樓,到2004年3月底時,平均輪候時間更縮短至0.9年。 由2002年3月至2015年12月底的13年零10個月的時間,政府都能維持兩年上樓目標,時間上是橫跨了3任行政長官任期。 不過,自2015年之後,兩年上樓目標再也守不住,更連續4年做不到。
- 香港的房屋供應已出現地陷的情況,並絲毫沒有從谷底回升的跡象。
- 在2022年12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2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85萬個 、房協12萬個、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大坑西邨逾1,600個的單位。
- 建屋技術發展方面,以前用組裝貨櫃建屋予人不穩固、經不起風雨的印象,只可作短暫用途,現時簡約公屋雖也是組裝,但設施完善,有助提升入住者的生活質素。
- 所有公共房屋單位皆不准養狗,除非該單位所有居住成員均年滿60歲,則可在單位內飼養狗隻而無須向房屋署申請批准。
- 這個安排和昔日房委會成立前一樣,希望入住質素較佳者便選甲類,其他便入住乙類。
- 有政黨的房屋政策發言人莫建成指,本屆政府上任之初,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6年,現時升至6.1年,反映政府在解決基層市民住屋問題上並不合格,令公眾相當失望。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主席,開拓土地、建造房屋是解決香港房屋供求失衡的最根本方法。 政府會繼續透過「多管齊下」的方針,積極覓地建屋,加快、加大供應,並同時致力善用現有房屋資源,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素。 公屋輪候問題 現時我們都知道 ,有不少居於「劏房」的市民正面對嚴峻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