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人數10大伏位2024!(小編貼心推薦)

當更多居民終獲配公屋單位時,公屋輪候時間會在之後的季度進一步再上升,反映編配的情況。 香港房屋委員會以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及長者一人申請)平均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為目標。 輪候時間基本上是以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內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者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者在獄中服刑等)。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是指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平均數。 平均輪候時間為約三年的目標,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目前營運過渡屋項目的非政府機構,須將不少於80%單位提供予輪候公屋不少於3年者(甲類租戶)入住,其餘20%可供其他類別申請者(乙類租戶),如居於劏房、輪候傳統公屋少於3年或家庭環境遭突變等有需要者入住,惟這些住戶有可能於完約時仍未能上樓。

  • 現階段已確定12,000個單位可於2023/24至2027/28年度提早落成。
  • 【now.com財經】不少人認為,公屋租戶就是「人生勝利組」,既不用做樓奴,又不用捱貴租。
  • 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而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則不受限制。
  • 此外,申請人亦可以考慮「上樓捷徑」,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立法會財委會昨日通過首批4個「簡約公屋」項目和餘下4個項目前期工序的撥款申請,涉及超過149億元。 會議經過4個多小時討論,最終以58票贊成、1票反對及1票棄權,通過有關撥款申請,其中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投下反對票,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則投棄權票,早前在工務小組委員會就撥款投棄權票的A4聯盟楊永杰,今次「轉軚」投票贊成,多名議員在發言期間均表示支持。 公屋輪候人數 房屋局日前回答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的口頭質詢時,指房署每年審視23萬宗涉嫌違規個案,最終每年平均只有690宗個案被揭發明知而虛假提供資料或刻意漏報。

公屋輪候人數: 申請資格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市民。 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房委會早前公布,截至2022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6.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4.1年。 資料圖片 數據顯示,按2021年3月底的平均月租計算,公屋每平方米的租金較5年前增加36%;而70平方米以下的私樓單位第一季平均月租,增幅只得6.3%至14.9%,即公屋每平方米的租金加幅「跑贏大市」。 不過,若比較公屋和私樓的租金,2021年私樓每平方米的租金約須261元至401元,惟公屋只須66元至74元,即私樓是公屋的3.95倍至5.4倍。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房委會今日(31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指全港現時有127.2萬伙公營房屋,而私樓有164萬伙。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選擇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市區申請階段:你的申請在輪候配房階段,當有適當的可供編配單位,房屋委員會將會發信通知你。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公屋輪候時間進一步增至6年,意味建屋量滯後,落成進度追不上排隊人數的增長,相信近期獲「上樓」的住戶,部分已輪候逾6年,更可能達7至8年,直言情況並不理想。 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年。 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5.2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5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4.85萬宗申請。 如未能符合優先配屋計劃,房委會每年亦會發信予輪候中的申請人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公屋輪候人數: 公屋輪候人數再創新高 平均排3.7年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可供揀選的公屋單位現時按四個地區劃分,此安排能更有效管理輪候隊伍。 她又指,房屋委員會會進一步優化公屋單位編配機制,提前預配單位給公屋申請者,讓他們盡快上樓。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在同一節目表示,過往曾經有居民反映,擔心搬入過渡性房屋後,住兩年又要搬走,希望能夠有所改善,包括可否把項目的居住期延長。 她又認為,當局可以按甲類租戶申請者為優先,但如果部分項目的入住率不足,亦可以調整讓其他租戶申請。

公屋輪候人數

房委會表示,今年第三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2,800宗,當中獲編配單身長者申請則有270宗,兩者均較上季上升0.1年。 1985年,577座香港公共屋邨被揭發存在結構問題,其中26座因為結構遠低於安全標準而有即時倒塌危險,需要盡快拆卸重建。 由於事態嚴重,廉政公署就問題公屋事件着手調查是否有人在興建這些公屋時涉及貪污舞弊。 因社交平台Instagram熱潮,令不少外國遊客都會專程到屋邨拍照。 日本藝術家藤原力曾經於橫濱、城崎、馬尼拉、安山與杜塞爾多夫等城市展開城市探險計劃(ENGEKI QUEST),而今次來到香港,到彩虹邨創作一本冒險遊戲書,參與者可以自行「探險」,尋找當中的細節。 回顧往昔,1954至1964年的10年之間,全港寮屋居民由30萬倍增至60萬;當年為求獲得安置,自願變為寮屋居民者日眾,最終政府須為逾百萬寮屋居民提供居所。

公屋輪候人數: 新界過渡房屋入住率約七成 房屋局倡放寬租戶比例 供輪候公屋未滿三年人士申請

公屋申請2022|房委會最新數據指,近九成申請者輪候超過3年、58%公屋申請者輪候超過6年才上。 另外,去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4,7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310宗,分別較上季增加1,900宗和40宗;而同一季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則約為620宗。 對比9月底的數字,當時共有25.45萬宗申請,而最新的申請宗數下降6,000宗,減幅主要在非長者一人申請,較上季下跌4,300宗,而一般公屋申請的減幅則為1,700宗。 翻查資料,對上一次輪候公屋要6年已是1999年,亦即截止去年12月底的數據,追平23年前的紀錄,輪候時間創下1999年以來的新高。 房委會亦會以分數列出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編配進度,你也可參考一下審查完成至獲配房之間的分數相差多少,大約計出相隔需時多長會獲得編配單位。 房委會每月都會更新正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的申請人所達分數,如果數字與你所得的分數相近,證明你離審查不遠了。

公屋輪候人數

第一代為長形設計, 後來出現了V形、W形設計,並改用類似Y3型中房的單位設計,部份大廈更設有可間三房的大單位。 幸福邨福明樓單方向設計大廈Single Aspect Building富泰邨君泰樓、黃大仙上邨昭善樓、秀茂坪邨秀暉樓、葵芳邨葵愛樓為避開噪音來源,面向噪音一方不設單位,只設走廊。 大廈沒有固定設計,會根據地盤特性而設計,亦可對標準單位的設計作出少量修改以迎合大廈設計。 順利邨工字型H Block彩雲邨、大元邨、禾輋邨、水邊圍邨、東頭(二)邨及黃大仙下邨樓高26至28層,升降機大堂設於大廈正中,即「工」字的中間的一筆。 大廈設三部升降機,三部各服務不同的層數,多數安排為每三層一停。 例子1 – 油塘邨的項目編號「KL34RR」,代表是九龍第34個房委會項目,並按整體重建計劃興建;此編號在更改修飾詞為「RH」後,亦同時對應同一項目內的油美苑及油翠苑。

公屋輪候人數: 輪候時間逾6年仍未曾獲配屋人數升42%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天倫樂:同一家庭申請,選擇與長者同住一單位;或兩個家庭申請(核心家庭和高齡人士家庭),分別居於同一區議會地區的兩個單位。 年輕的單身一族申請公屋,動輒需要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的確令人絕望。 最簡單方法當然是加入已成年的家庭成員,例如成家立室,夫婦二人一同申請,或與兄弟姐妹一同申請。 【公屋申請2022】房委會最新數據指,近九成申請者輪候超過3年、58%公屋申請者輪候超過6年才上樓,按年增68.5%。 有關申請會即時被納入非長者一人申請的配額及計分制,按遞交原來申請時的年齡計分,而所累積的輪候時間亦會全數計入新申請類別中。

公屋輪候人數

房委會的目標,是把一般申請人(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除外)的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三年左右。 【明報專訊】上屆政府提出3年內建2萬伙過渡房屋,以紓緩公屋輪候冊家庭及劣居戶情况。 本報翻查各項目資料,發現新界區項目空置單位佔約30%,其中元朗同心村及江夏圍項目屬「重災區」,其屬輪候公屋不少於3年的甲類租戶,佔全部單位不足40%。

公屋輪候人數: 香港公共屋邨

康和一型、新十字型及部份和諧一型大廈原本是為居屋計劃而設計,但有部份項目(尤其是居屋第二十三期乙)因政府決定停售居屋而改為公共屋邨出租。 根據政府最新定立之「屋邨管理扣分制」,如住客入住公屋後有多次高空擲物或私自養寵物等的記錄,會因應情況而扣分。 如被扣盡分數,房屋署會按照房屋條例賦予權力,要求租戶遷出,但只要所有租住成員已經年滿60歲,該單位即豁免受屋邨管理扣分制約束,不會因為違反規定而被扣分或被要求遷出。

由於公屋是供應緊絀但需求極大的公共住屋資源,因此收入限制亦較嚴謹。 2019年2月,房委會建議上調2019/20年度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4.2%及3.1%,2019年4月1日起生效。 入息限額中,2人家庭增幅最大,增加6.2%至HK$18,690。

公屋輪候人數: 房屋供應|預計於未來財政年度落成的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

房委會指出,在今年第2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4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00宗。 今次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即2021年3月底時上升了0.1年,是由於當中有部分獲得編配的申請者輪候已久,他們的輪候時間因而反映在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中。 天恆邨恆麗樓、恆滿樓新十字型New Cruciform天逸邨、海麗邨、禾輋邨景和樓一般樓高35至41層,提供兩房兩廳,三房兩廳及三房兩廳(連儲物室)單位。 其中一對翼比另一對為長,較長的翼共有3個單位,而短翼則共有2個單位,一層合共有10個單位。 禾輋邨景和樓的新十字型大廈的外型呈「T」字型,每層的單位數目只有6個,長翼擁有4個2房單位,短的翼擁有2個3房單位。 此大廈類型原為居屋計劃而設計,後因提高公屋供應及停建居屋而改作公屋出租,因此租金較高。

公屋輪候人數

因為平均住戶人數下跌,公屋的人均居住面積,亦由2007年3月底的12.2平方米上升至今年3月底的13.4平方米。 由於一人非長者申請行計分制,要儲夠分數排隊等上公屋,一要等起碼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 如果想更快輪候到公屋,可轉隊排家庭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會減至5.8年。 而且原來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過家庭申請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公屋輪候人數: 房委會:「三年上樓」均以「長者優先、特快公屋」獲配屋

房屋署現時未有為公屋的聾人或弱聽住戶加裝火警閃燈,有住戶主動申請亦被拒絕,工黨及一群聾人於2017年12月到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房屋署違反《殘疾歧視條例》。 工黨主席郭永健指出,聾人不應因為先天障礙而被剝奪基本生存權利,他批評房屋署作風官僚,不應以資源為由拒絕聾人或弱聽住戶申請火警閃燈。 公屋輪候人數 聾人機構「龍耳」創辦人邵日贊估計,至少一千戶的公屋有聾人,過往曾經多次向房屋署反映要求加裝火警閃燈裝置,但當局推說沒有這政策,他認為房屋署現在才研究,進度太慢。 而舊十字型大廈本來是為出租公共房屋而設計,不過因居屋計劃反應熱烈才決定將絕大部份樓宇轉作居屋發售,祇有類似居屋版本的新田圍邨裕圍樓樓宇是維持出租之用。 公屋設有分戶政策,為家庭成員之間不和或其他有體恤理由的住戶安排另一個公屋單位。 香港公共屋邨發展源自1953年12月石硤尾木屋區發生的一場大火,香港政府為安頓災民,開始興建簡單實用而租金廉宜的徙置大廈,標誌著香港公共屋邨的誕生。

  • 這正是公屋供應的薩伊定律(Say’s Law)——需求由供應而生。
  • 然而,由於電腦系統所限,房委會在計算平均輪候時間時,未能把這段期間剔除。
  • 在2021年3月底,約有15.3萬名一般申請者輪候公屋,較10年前的8.9萬人大增6.4萬人。
  • 配屋時,申請表內的成員必須在港居滿 7 年,加上申請住戶的總月入和總資產淨值,不得超過現行限額。
  • 禾輋邨景和樓的新十字型大廈的外型呈「T」字型,每層的單位數目只有6個,長翼擁有4個2房單位,短的翼擁有2個3房單位。

18 至 57 歲申請人,可以參考「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計劃。 政府為長者以外的一人單位申請者,設定每年的租住配額,並且根據申請年份和年齡,設有計分制度,優先分配公屋予年長人士。 直至 1984 年,政府改變房屋政策,單身人士亦獲得申請公屋的資格,房委會亦開始將新建的公屋改良成一人單位。

公屋輪候人數: 輪候時間長

【有線新聞】部分位於新界的過渡房屋入住率不足七成,房屋局建議放寬調整租戶比例的限制,讓更多輪候公屋未滿3年人士申請。 根據2022年9月的最新預測,第一個五年期(即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傳統公營房屋建屋量會增至12,770個單位,同時額外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但計畫亦有缺點,成功獲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3年內不可要求調遷,亦不可申請綠置居,只能用白表資格買居屋。

公屋輪候人數: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3/24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房委會最新預測未來5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約為12萬伙,即查看港九新界即將落成公屋預覽。 一、值得注意的是,輪候冊上一些個案可能由於不同原因曾取消申請(例如在詳細審核階段未能符合入息資格規定、沒有依約出席會晤等)。 公屋輪候人數 為給予申請人彈性,在現行政策下,申請人若往後情況有變,而在特定期限內再度符合資格準則,可要求恢復申請。

公屋輪候人數: 房屋委員會為公共屋邨項目試行環保措施

金坪邨(圖左)康和一型Concord 1天恆邨、富泰邨、逸東邨呈十字型,每翼2個單位,每層8個單位,樓高41層。 此大廈類型原為居屋計劃而設計,後因提高公屋供應而改作公屋出租。 所有單位設有梗房,三房單位更設有主人套房連套廁,因此租金較高。

公屋輪候人數: 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由於公屋一人單位面積過小,經常批評政府規劃不妥,把一些不規則形狀、面積細小的地盤批給房委會興建公屋,導致難以採用標準大廈設計。 公屋輪候人數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公屋輪候時間再次攀升是預期之內,主要是因為鑽石山啟鑽苑、大埔富蝶邨相繼編配入伙,有關住戶大多已輪候公屋多年,但在獲編配單位後,其輪候時間才計算內輪候數字內,令輪候數字大幅攀升。 1990年代開始,公屋需求大增,房委會開始提高建築密度並減少公共休憩設施面積;1997年推出的八萬五計劃為求提供最多的單位,用盡地積比率,更使建築密度進一步上升,邨內休憩空間所剩無幾。

公屋輪候人數: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而在申請宗數方面,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共147,500宗,而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則錄得97,700宗,合共達到245,200宗。 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回落至5.5年,是自2022年3月底起第4次回落,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與上一季度一樣維持不變。 公屋輪候人數 截至2022年12月底,一般公屋申請仍有約13.37萬宗,以及約9.62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而在2022年第4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父母若為私樓業主,成年子女可藉父母支援,在私人住宅市場置業。

公屋輪候人數: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2/23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現時營運機構要將項目不少於80%的單位,供甲類租住、即已輪候傳統公屋不少於3年的人士入住,並預留不多於20%單位予其他類別、即乙類申請租戶。 房委會指出,今季的輪候時間上升主要是由於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以及白田邨等於第一季度陸續入伙,令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配公屋,令輪候時間明顯被拉高。 房委會最新公佈,截至2022年3月底,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再度上升至6.1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同樣上升,至4.1年,兩者都創了自1998年以來的新高。

此外,由於此款大廈的公屋及居屋版本單位設計相若,因此亦方便每年(2018年起)撥出部份指定在建屋邨於綠表置居計劃改作居屋出售。 黃大仙上邨昭善樓和諧式鄉村型Harmony Rural馬坑邨、金坪邨、雅寧苑大廈外型因地盤環境而不同,樓高與附近環境配合,只高4至10層不等。 此等大廈部份為單翼,部份則為90°、135°或成一直線的雙翼。 在2010/11年度,公屋富戶約有2.3萬戶,佔公屋租戶3.5%。

他續指,「高峰位未過」,預料粉嶺皇后山、屯門和田邨等大規模公屋屋苑可於明年初落成、入伙,屆時或會將公屋輪候時間進一步拉高,或會衝破6年大關,相信輪候時間高企將持續一段時間。 他又指,整體申請數字近年現輕微下跌趨勢,但「隊頭」輪候已久,未能反映在數據上,他預料要到2026/27年後,亦即10年長策的後5年,有更多大規模單位落成後,才有機會令輪候數字回落。 截至2021年9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9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8年。 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5.37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08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5.45萬宗申請。 柯創盛強調當局必須更大刀闊斧增加公屋供應,否則未來一段時間都走唔出公屋短缺的「死胡同」。 綜觀過去資料,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自前年至今一直於「5字頭」徘徊,此前大多低於5年時間。

公屋輪候人數: 公屋申請飆至25.46萬宗 長者申請輪候長達3.7年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今早在港台節目表示,部分新界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由於位置較偏遠,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到實地視察後,決定放棄申請。 他認為調整甲類及乙類申請租戶的比例,可以提升入住率,長遠希望當局改善位置較偏遠項目的交通配套,以及設立統一申請的平台。 再者,香港人口急劇老化,加上長者預期壽命增長,房屋需求自然百上加斤;不論年輕人或長者,同樣存在需求,在出租公屋方面尤其明顯。 況且現行公屋政策一成不變,所建單位設計千篇一律,亦缺乏市場機制可容住戶互換單位,公屋短缺問題只會變本加厲。 表面上,新增數字似乎顯示出租公屋需求日漸殷切,無奈政府在縮短輪候時間方面一再延期達標,有論者就此斷言:「公屋政策未能照顧需求最殷者。」但對於香港房屋市場現況,如此說法未免流於表面。 對不少香港市民而言,房屋問題就是房屋供應短缺引致樓價高兼租金貴,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家庭首當其衝,因此政府須為這些階層增加房屋供應,亦即增建公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