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2024必看攻略!內含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絕密資料

會上多名代表對局方漠視民意的態度表達強烈不滿,聯席強烈批評,林鄭及羅致光只為顧存面子,被迫在施政報告前見聯席,實非誠意探討如何落實全民退保及具體融資方案,在如此氣氛下實在難以繼續具建設性的討論,各代表決定集體離場以表抗議,並宣佈會有升級行動。 2013年的貧窮線分析,再次顯示沒有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在職住戶並未能受惠於政府現有的恆常現金福利措施。 這批住戶為數約14萬戶,較2012年只是微降了1.9%,即減少2,800戶。 這些家庭的平均工作人口只有1.2人,近30%的成員為兒童及在學學生,家庭負擔很重。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正是針對這些家庭而設。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同時,由於年金領取期的收入是固定,因此可能會承受通漲的風險。 由於年金有較長的累積期,到可以領取的時間該筆金額的實際購買力可能已經與之前不同,未必足以維持作為退休的生活保障。 根據扶貧委員會公布的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全港貧窮人口達137.7萬(政策介入前),創九年新高,而貧窮率高達20.1%,平均五個港人即有一人屬貧窮人口。 基層市民在物價高企的香港生活艱難,衣、食、住、行、醫療支出甚巨,但預算案着墨扶貧篇幅少,針對基層的短期「派糖」由「三糧」削至「雙糧」,而現金津貼僅杯水車薪,即使增加500個安老院宿位,但輪候名冊實際多達數萬人。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社會與公眾

在扶貧委員會的配合下,行政長官在2014年的施政報告中公布了政府的扶貧藍圖,涵蓋多項措施,惠及不同有需要的組群。 其中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是繼長者生活津貼之後引入的另一項重要福利措施,涉及公帑每年約30億元。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在一屆政府內推出兩項重大的社會保障措施,充分顯示特區政府在處理貧窮問題上的決心和承擔。

從下圖可見,長者的貧窮率遠比其他年齡群組高,是香港整體貧窮率(17.1%) 的1.9倍(圖一) ,這反映香港現時的長者入息保障制度,不能有效確保長者享有與其他群組相約的入息水平。 香港出現長者貧窮化及人口高齡化的明顯趨勢,如不對現時的長者入息保障制度敢出任何改變,這將有更多長者得不到合理基本生活保障。 坊間有關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下稱:全民退保)的討論,有部份集中在「應不應該(公民權利 vs 福利的討論)」推行,另外一部份就集中在「如何籌錢支付」的問題上。 其實,老年金的概念並不新鮮,早於20年前,時任港督彭定康已經提出過。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扶貧資訊網

聯席質疑政府試圖以高生津及公共年金取代推行全民退保,是「魚目混珠」的行為,此舉形同「賣假貨」,最終只會令更多市民陷入繁瑣的審查制度內,無助解決香港長者貧窮問題。 修訂議案裏提及有個別議員就公共福利金計劃提出建議,例如向所有65歲或以上的長者發放高齡津貼、把長者生活津貼擴展至廣東和福建、讓領取傷殘津貼的長者同時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等。 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各項津貼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設計,以應付其不同受惠對象的需要及情況。 由於各項津貼都屬無須供款的性質,政府在作出任何改動前,都會特別小心考慮,確保社會保障制度財政上持續可行,並平衡不同方面的公共開支,包括醫療、教育等。 政府會繼續透過公共福利金計劃向有特別需要的人士提供支援。 其中,社會福利署繼續會籌備在二○一八至一九財政年度初期推出福建計劃,讓選擇移居福建的合資格香港長者每月領取高齡津貼。

  • 投保著數,全民退休保障會大大加重長遠公共財政負擔, 全民退保——把愛分享給可敬的長者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大病保障不足 自願醫保分為兩個計劃——標準計劃(Standard Plan)和靈活計劃(Flexi Plan)。
  • 正如《公約》承認人人有權享受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本港回歸後實行的《基本法》同樣隱含着類近的條文,與《公約》互相呼聲。
  • 從另一個較個人化的角度看,長者退休保障亦是一個在感情和理智間掙扎的議題。
  • 由它成立到今年的三月底,它的年率化的內部回報率是百分之三點五,很明顯這百分之三點五是受了兩年前的一些金融波動而導致的;同期的年率化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是百分之一點八,當然是高一點,當然也不是真的很理想,不過有不少改善的方向是有待探討的。
  •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日益嚴重,老年人口的生活將成為更突出的問題。

而作為香港退休保障的第一支柱,高齢津貼的金額著實不足,大約只等於全港平均工資的9%,未能維持長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再者,社會人士更多視高齢津貼為對長者的敬意,不會視為長遠保障長者生活的制度。 香港現時有29萬長者生活於貧窮線之下,佔總長者人口的33.9%。 而據資料顯示,其他發達國家的長者貧窮與整體貧窮率相對接近,而部份國家的長者貧窮率更低於社會整體水平,如法國、德國或荷蘭。 這反映香港現時的退休保障制度,未能如其他已發展國家般有效確保長者退休後的基本需要,以致香港的長者貧窮率與整體貧窮率相距甚遠。 根據政府統計署的預計,到2039年此比率將上升至28%。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保.三】社會已有共識 政府決心才是關鍵

3 可見,綜觀全球不同地區,香港的長者貧窮問題是相對地嚴重的。 總括而言,筆者認為在談論應否支持全民退保之前,必須要更聚焦討論稅務增加的問題;否則,談全民退保,而不談加多少稅或加多哪一種稅,就會使整個討論難以對焦,甚至會做出「累退」的隱性稅制等不理想效果,也可能會攤薄了之前領取福利的有需要人士的相對資助。 反對的人士並不認同要向富裕長者發放他們根本沒有需要領取的津貼。 他們亦指出在不少地方,全民退保變得不可持續,甚至把其他開支的優次擠出去。 更多人指若資源用在更有需要的地方,可更有效地減輕貧窮情況。 支持全民退保人士指退休保障乃一項權利,他們反對經濟審查並認為審查是羞辱。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我感謝18位議員發言,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其中9位都觸及退休保障這課題。 作為扶貧委員會主席,我的發言會集中交代特區政府的整體扶貧工作,以及回應有關退休保障的問題。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跟着就各自政策範疇作具體回應。 惟政府卻傾向透過薪俸稅、利得稅及銷售稅增加額外收入供應長者金,「餐搵餐食餐餐清」的模式底下計算出現赤字。 讓老人有尊嚴生活: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衰退而喪失工作能力,部份僅能依靠儲蓄維生,部份老人被迫執紙皮變賣維生,晚年生活淒慘。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2010年長者綜援個案多達15萬,超過40%老人每月收入少於2,000元,貧窮狀況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是香港規劃中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簡稱全民退保。 當市民到達退休年齡後,無需通過任何經濟審查從政府取得固定金額以應付生活開支。 全民退休保障的原則是以稅收和工作人口的供款,為長者退休後提供穩定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應對人口老化及長者貧窮的政策。 隨人口老化而來的,正是老人貧窮問題,因此香港社會必須為這嚴重社會問題作長遠打算,全民退休保障是較為全面的方法。 多年來,一些團體及政黨人士爭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直到2012年,政府項銳在現行高齡津貼,又稱「生果金」計劃的基礎上,增設「長者生活津貼」,又稱「特惠生果金」作為對應政策。

  • 當然,有其他議員在今日的議堂上都提到強積金的改革問題,特別是大家都關心制度的管理費偏高的情況。
  • 說到底,這並不是民粹主義與非民粹主義的問題,而是有可能變成長者與年輕人之間的分歧,甚至破壞兩者的關係,皆因一方是得益者,另一方是付出者。
  •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簡稱「全民退保」,是一個在坊間討論多年的「養老金」制度,用以解決香港的長者貧窮問題。
  • 增內部消費動力:每年即時為長者發放總數以百億元計的養老金,將可對經濟產生剌激作用,而為基層長者提供各種零售、個人服務的行業及地區經濟活動將最能受惠,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 但政府和社會就特惠生果金應否要設立資產審查,各有不同意見。
  • 46歲前供款,儲蓄金額才能維持$3000的基本生活開支。

在香港,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延期年金(QDAP)及自願醫保(VHIS)被視為「扣稅三寶」,以上3種計劃均可享有不同的扣稅上限,可用作退稅優惠。 2.題目要求同學表明個人立場,並從不同角度分析落實全民退休保障的利弊,同學可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如閣下擁有任何健康相關之服務及產品,並有興趣成為健康生活易的服務及產品供應商,歡迎與健康生活易業務發展部聯絡。 保障範圍比坊間醫保更大,包括「未知的」已有疾病、先天性疾病及精神病。 在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病症一般不受保障,對於患有當時未知的已有疾病及先天病的人士,就算成功投保,賠償時也容易出現阻滯,而自願醫保計劃正好可以彌補此缺失。 另外,自願醫保保障範圍包括投保人於年滿8 歲後出現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的檢測和治療,都是一般醫保計劃未能滿足的。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精明理財】退稅「年金」 懶人包 到底值唔值得買

民協副主席何啟明等數名代表今到政府總部請願,不同意政府認為完成退休保障工作,認為財政可持續性成疑,要求政府落實學者提出三方供款的全民退休保障方案。 經過2012年長者生活津貼引起的社會撕裂後,政府深知中策組公信力有限,連忙委託周永新教授用一年時間替扶貧委員會進行退休保障研究。 事實上,周教授研究退休保障超過30年,其著作《養老、敬老、愛老——香港安老政策述評》(1986)便是早期的研究。 多年研究讓他親身接觸不同的長者,令他明白長者對未來生活毫無把握,以及所感受到的徬徨無助。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2013年,政府委託他研究退保,至去年8月發表研究報告。 他曾在報告公開前夕向傳媒表示,研究報告有充份的數據分析,應該是最後結論,覺得不需再諮詢,因為退保是一個政治決定,「要麼做,要麼不做」。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綜合而言,目標都是要建立一套制度,讓全港所有長者每月都可領取一定數額的退休金(例如向退休老人每月支付3,000至4,000元退休金)。 該制度的財政來源則包括來自僱員及僱主供款、政府注資、稅收,以及原本用於長者綜援及高齡津貼]的開支。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根據二○一四年的統計數據,香港現時有接近四十四萬的長者,生活於低收入家庭,佔整體長者人口的44.6%,是香港整體貧窮率(19.6%)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的2.3倍。 二○一二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長者的貧窮率是12.6%,而整體人口的貧窮率是11.4%,兩者差距不大,而部份國家,如法國、荷蘭,長者的貧窮率更是低於社會整體的水平。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保需三思 勿製跨代矛盾

無論融資的方案是僱主及僱員的多方供款、加稅或開徵新稅項,社會有必要充分理解各個方案的利弊,包括計劃的可持續性、可承擔性及穩定性,及對香港長遠發展的影響。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立法會在昨晨會議上繼續討論反對派於日前提出、要求特區政府在短期內落實「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的議案,並將取消長者生活津貼計劃建議的資產審查與有關議題綑綁討論。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回應時強調,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十分複雜,故香港社會對此未有共識,並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已得到香港社會的廣泛支持,呼籲議員求同存異,先支持通過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的撥款申請,再討論有關「全民退保」的問題。

多篇論文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其中四篇獲選入「經濟學關鍵性著作國際文獻館」,並著有《坐港觀天──從香港向外看經濟》、《用經濟學做眼睛》等13本書。 另近年部分文章被編入《香港超越內耗》、《香港顔色密碼》等6本書內。 第二個條件是人口結構呈金字塔形,即長者很少,年輕力壯的工作人口卻很多,兒童更多。 若是如此,有這麼多納稅人可以被抽稅,「全民退保」財務上較為可行,年輕的人也預期,到他們年老後,將有更多年輕人湧現,可支持更豐厚的退休福利。 經濟理論告訴我們,在金字塔形的人口結構下,「全民退保」可以是不錯的選擇,現在的年輕人雖然要跨代支持長者退休,但除笨有精,將來他們也可得到當時年輕人的支持,如此世世代代綿延下去,沒有人吃虧,也就談不到什麼世代之爭。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醫保利弊 – ZQILZ

對風水老師江名萱來說,「風水」原本只是她廣泛且龐大的學習領域中的一個項目。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熱愛學習的江老師,對許多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從武術、跆拳道,到八字命理,甚至重型機車,在先生的鼓勵和支持下,江老師都有所涉獵。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記者會後,聯席連同多個民間團體在政總門外共進「清茶淡飯」,寓意政府不知民間疾苦。 遊行前,天主教教區陳志明副主教帶領眾信徒祈禱及祝願特區政府落實全民退退休保障。 湯家驊議員剛才提到在扶貧工作中,其實應該重點都是培育下一代,為他們提供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從而達致一個防貧的效應。 這一個理念我是完全認同的,不過湯議員可能善忘,其實你剛才提到很多關於培育青年的措施,是在行政長官的上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 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行政摘要 5 第二,是對政府在退休保障上所應扮演角色的分歧。 部分意見認為,政府 只應協助經濟上有需要的長者,因政府的財政資源有限,不能滿足全部年長市 民的需要。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長者生活津貼

根據強積金管理局的調查,現時強積金的基金開支平均比率為1.85%,高於外國的管理費用,如澳洲的1.26%及美國的0.75%。 較長壽的長者需要面對儲蓄金額不足渡過餘生的風險,而壽命較短的長者則可能沒有善用儲款的情況下便離世。 而由於一般長者缺乏理財觀念,一筆過的支付形式容易受他人挪用及因個人投資失利等原因而減弱保障力度。 2017年7至9月期間,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先後十三次去信特首,要求約見商討全民退保。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年金風險二:整體回報或不理想

退休保障 前路共建 1 第一章 諮詢範圍和目的 背景 1.1 20多年後的香港,將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銀髮城市」,屆時差不多每三 名香港人便有一名是65歲或以上。 在個人層面,年老是可預見的人生歷程,大 家都有責任為自己和家人的晚年生活早作打算。 香港人口老化漸趨明顯,政府統計,在2010年底,65歲以上的人口增至325400人,較10年前增加了近四分之一。 真相是很多這些左翼深知,經常官商勾結的特區政府,根本不會加商家以及中資的稅,去幫助香港的窮人,因此他們選擇了交出一個「羊毛出自羊身上」,向「反抗能力最低」的年輕世代開刀,向買不起樓而水深火熱的年輕人身上,騙取這筆錢去幫助「全部老人家」。 然而連這種方案,特區政府也不願收貨,於是網上年輕人大罵,而政府又置諸不理;這些出賣原則妥協者,最終左右不是人,實在是咎由自取。 資料的複雜程度也反映了一項事實,不論是現在或將來,退休保障幾肯定是拼拼湊湊而成的工作。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健康保險年報

同學要留意「老年撫養比率」,意指65歲及以上人口數目相對每千名15至64歲人口的比率,直至2036年,平均每兩名15至64歲人口須撫養一名65歲及以上的長者。 城西關注組發言人表示,「明日大嶼」願景牽涉百多萬人的交通需求,應配合一個全面的交通評估,並向當區居民交代可能會造成的影響。 而守護大嶼聯盟代表亦質疑,政府沒有實質數據支持興建人工島的需要,並促請區議員做好把關,勿讓政府強推計畫。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Tags: 全民退休保障 公共開支 周永新 安全網 政府 林鄭月娥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社會援助 社會福利 老年金 諮詢 退休保障 養老金 香港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今次議案有差不多一半議員發言,全部有34位,足見退休保障這重要的議題在社會上的重要性。 更甚者是,這340,300名貧窮長者中只有約一成多(13.4%或45,700人)領取綜援,餘下居於非綜援住戶的貧窮長者(86.6%或294,600人)中,大多都沒有從事經濟活動。 這些數字在富饒的本港,已足夠折射出貧窮長者面對的退休困境。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香港應照搬西方的全民退保計劃嗎?

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可以為他們帶來經濟上的支援,以應付晚年生活上的無常和避免經濟審查、領取福利等帶來的歧視、排斥和孤立。 這筆津貼,不是甚麼施捨,而是對長者的貢獻的肯定,對他們的一份尊重。 我們希望長者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退休生活都可以得到保障,僅此而已。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保.二】強積金大有不足 退休保障難言至臻

過去半年聯席舉行了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11 場民間諮詢,共 2,100 人參與,涉及不同社區及階層。 而在全民退保具體融資辦法上,亦認同三方供款、轉移部份強積金供款及徵收「專款專項」累進利得稅,在融資方案上亦已 有一定共識。 2016年2月25日,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當時社會福利界議員國柱,就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向業界、社會及政府發出聯署書,要求政府盡快落實全民退休障。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年金比較:年金壞處多? 投保前要先了解年金風險

就像一九九七年之前有一位官員在這個議堂上,他說:「有人說綜援養『嘟嘟』」,結果被指為他說「綜援養『嘟嘟』」。 其後在議堂上,不斷有議員提及「綜援養『嘟嘟』」,我希望日後除了「嘟嘟」兩字不見了以外,連前面的三個字也最好不要再提。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事實上,由英治時期財政司夏鼎基提出的「積極不干預」,到首任特首董建華提倡的「儒家管治」、曾蔭權時期的「大市場、小政府」,以及梁振英政府的「適度有為」等施政方針,說穿了只是用不同的表述來包裝不合時宜的理財哲學。 2018年8月10日,按揭證券公司旗下香港年金公司公布,首批年金計劃接獲9410宗意向登記,總認購額約49.4億元,平均認購52.5萬元,以今次年金發行上限為100億元計,認購金額比例不足5成。 說到底,這並不是民粹主義與非民粹主義的問題,而是有可能變成長者與年輕人之間的分歧,甚至破壞兩者的關係,皆因一方是得益者,另一方是付出者。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團體不滿政府僅改革長生津 促三方供款全民退保方案

柯比表示,這個物體與之前被擊落的中國氣球有不同之處,這個物體看似沒有機動性,只靠風向支配,目前不清楚這個物體從何而來,亦不知道是誰擁有這個物體。 柯比強調,美國對領空保持警惕,總統一直將國家安全利益放在首位。 自願醫保的扣稅優惠雖然吸引,不過額度不算多,每個投保人每年最多可享8,000元扣減額。 如果是年輕人投保,並且只為自己購置,保費可能不足3,000元,未必明顯幫助減輕稅務負擔。 由於將資金投放年金就會被「鎖住」,故此最好只用作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切忌用盡所有資金來購買。 如果選擇私營年金,更要特別留意當中包含保證與非保證回報。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隨收隨支式退休制度的基本原則,就是讓有工作能力的年輕一代,支援沒有工作能力的長者,這與中國傳統敬老文化一脈相通,正是這種敬老文化的具體體現。 新近有關退休制度的研究,愈趨強調退休制度需配合不同社會的經濟文化環境,有論者認為供養父母是中國傳統美德,把供養責任推給政府,並不符合國情族性。 扶貧委員會這項公眾諮詢活動在去年年中結束後,政府早前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