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高燒藥水5大好處2024!(小編推薦)

高燒持續,一定令家長們分外憂心,但原來不一定愈高溫情況愈嚴重。 張解釋,發燒的溫度只是其中一個指標,孩子的精神狀態如何也很重要。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體溫較高,但精神狀態可以,一般不用太擔心,相反,如果孩子體溫只是稍高,但是精神狀態很差,我們反而要小心跟進。 因為小孩,尤其是嬰幼兒,無法明確表達不舒服的症狀,也因為不舒服,往往哭鬧不休無法配合醫師的診治(例如量體溫、聽心律等),如果加上父母的意見不一,甚或阿公阿嬤一起前來,可能更要花費時間處理。 寒顫期要注意保暖,若孩子發燒超過攝氏38.5℃時,才可用退燒藥或塞劑,且須注意劑量,發燒期間應多喝水、穿著寬鬆衣物,並可輔以物理性方法散熱,如溫水拭浴、使用冰枕或水枕等降溫。 近日天氣冷熱變化大,感冒發燒的病例持續增加,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陳志榮表示,發燒分3階段,並非一發燒就要吃退燒藥或塞劑。

兒童高燒藥水

本公司的辦公時間為香港時間星期一至五,早上九時至下午一時及下午二時至晚上六時,香港公眾假期除外。 兒童高燒藥水 星期一至五的訂單將於三個工作天內處理及付運;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的訂單則會於緊接的工作日處理及付運。 為保障於本網站上購物的客戶安全利益,首次購物的訂單均需與銀行一再核實信用卡資料才可付運。

兒童高燒藥水: 健康網》都是紫色!「這」兩款感冒糖漿長超像 醫籲千萬別餵錯

其實處理發燒是要針對引致發燒的成因,單吃退燒藥只是治標,對治療疾病是沒用的。 此外,發燒時多穿衣服或蓋上厚被,以求「焗一身汗」來退燒,這亦是錯誤的觀念。 家長真正該注意、了解的是,孩子為什麼發燒,有無出現意識不清、呼吸困難、心跳不規則、是不是無法正常活動、皮膚有無出現紫斑和嘴唇、手指、腳趾有無發黑等危險病徵,若有出現這些症狀,應儘速帶去就醫。

其實就是電視廣告上常出現的普拿疼,這個藥除了有錠劑也有糖漿,常見商品名是「安佳熱」。 它的藥性較溫和,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但高燒比較不容易退下來。 若家長懷疑小朋友染病,吳醫生稱,可以替他們進行快速測試。 取樣前要注意先清走鼻垢,然後將採樣棒輕力以垂直向下的方式放入鼻腔,轉一圈後取出即可。 放入採樣棒時切忌用力向上「撩」,有機會碰到小朋友鼻骨致疼痛。

兒童高燒藥水: 小孩發燒,給退燒藥是最好的選擇嗎?

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表示,不建議家長為6歲以下子女自行配藥,因藥房的藥劑師未必清楚幼兒的病歷。 疫情持續至今已有4名兒童不幸離世,而截至2月累計1,939名17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確診並入院診治,49人需入住深切治療部留醫。 兒科醫生陳欣永指出近幾星期以來,病人都甚少前往診所,以遙距診症為主,當中有95%以上是感染新冠肺炎,年紀最細為十幾日大的初生嬰兒。 吳昌騰建議家長,平時盡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也不要常去,注意手部衛生,用餐前一定要洗手。 如果這些都有做到,孩子還是常常生病,那就有可能再請醫師詳細檢查一下。 許書華提醒,「咳嗽藥」部分必須小心使用,小孩勿用「麻醉性鎮咳劑」,像是如甘草止咳水就不適當。

兒童高燒藥水

服用退燒藥是散熱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陳志榮醫師說,除退燒藥外,可輔以物理降溫如溫水拭浴,也可讓孩子睡冰枕、水枕降溫,或使用退熱貼,貼在額頭、腋下、頸部等處,皆對身體散熱有幫助。 一般寒顫期約10~30分鐘內體溫就會急遽上升,家長若發現孩子出現畏冷、打寒顫等症狀時應注意保暖,可讓孩子多穿衣物或添加蓋被保暖,使身體及手腳溫暖,同時多喝溫開水。 此時不建議立即睡冰枕、水枕,或洗溫水澡等,否則會讓症狀加劇。 紀鑫指出,常用小兒退燒藥有兩種成分,一種是普拿疼的成分,即第一線最常用的乙醯氨酚,另一種是痠痛藥的成分,稱為待克菲那。

兒童高燒藥水: 【兒童防疫】幼兒發燒39.5度以下毋須用塞肛藥 兒科醫生教3招退燒

崔俊明建議家長到具有「Rx」標誌的藥房,向藥劑師查詢,勿只叫店員推介藥物。 兒童高燒藥水 近日不少家長搶購必理痛(兒童配方),崔俊明表示,必理痛主要成分是「撲熱息痛」(Paracetamol),具有退燒、止痛的功效。 市面上除了必理痛之外,還有幸福醫藥、痛熱適等牌子,都有兒童適用的「撲熱息痛」藥物。

如不想進行肛探,可改為使用耳探溫度計,而兩個月或以下的寶寶,在腋下探熱則較為準確;至於近年常見的紅外線額頭探熱器,英國NICE指引則表示其準確度成疑,不建議使用。 發燒超過攝氏39℃以下是每次服用四分之一體重的CC數(例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5CC),通常服用一到兩個小時內會開始出現退燒的效果,最多每六個小時可以服用一次。 其實不單純只是抵抗力的關係讓孩子們容易發燒,嬰幼兒比較容易感染病毒也是主因之一,一般大人遇到病毒可以產生白血球與抗體來對抗,但當孩子第一次碰到這樣的狀況,身體沒有足夠的抗衡因素,就很容易引起發燒。 兒童高燒藥水 如果需要給退燒藥,記得跟足醫生指示的份量及時間,因為退燒藥是每日有上限的。

兒童高燒藥水: 小朋友染疫發燒個案趨增 專家解構7個問題 父母照顧注意

所有超出個人自用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交易限額的訂單,有機會導致不能清關從而延誤,本公司並不對貨品因海關政策或關稅而引起的運送延誤而導致的貨品損壞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2.1歲以上孩童:可使用lbuprofen oral susp依普芬口服懸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 1.小於1歲孩童:可使用Antiphen安佳熱糖漿,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 隨著現在網路流傳越來越多兒童常備藥建議,小兒科醫師巫漢盟也說明,較常開立的像是「停咳糖漿」可能含有鴉片類藥物,容易上癮,副作用也較大,建議2歲以上的孩童才可以服用。 「甘草止咳水」則只限用成人,若是過度服用可能導致暫時性休克,甚至有致命風險。

  • 造成小朋友發燒的原因有好多種,而最常見是病毒或細菌的感染,其次還有一些自身免疫問題、癌症都可以有發燒的表現。
  • 另外退燒藥的藥效只有數小時,所以給退燒藥後,大概3至4小時後又會再發燒,這是正常的。
  • 我一向認為,西醫是為了解決最危急的狀況所發展出來的醫學,是醫療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可以說是「留人治病」的醫療。
  • 陳志榮醫師說,塞劑較退燒藥效果快,一般體溫若是超過攝氏39℃建議用塞劑。
  • 他建議家長在小孩抽筋時,讓其打側躺臥,以免嘔吐物進入氣管,導致「濁親」。
  • 小朋友發燒處理方法|小朋友發燒是孩子成長階段必會遇見的問題。

發燒是體內正常的一種免疫反應,並不是一種疾病,但是當引起發燒時,乃是提醒我們身體需要注意了。 即使一些疾病會引起高燒,但高燒並不是意味著疾病很嚴重。 有些輕微的疾病也會引起高燒,而一些嚴重的疾病卻只會引起輕微發燒,多觀察您的小朋友的活動力與感覺不舒服之程度,比只看發燒程度是更有意義的。 2.Ibuprofen(本院商品名:速熱寧口服懸液):一般建議劑量:6-12歲之幼兒,體溫39℃以下,每公斤體重服用0.25ml;體溫39℃以上,每公斤體重服用0.5ml,每6-8小時服用一次。 傳統上,我們會用水銀溫度計在肛門探熱,但這個方法對許多家長來說不太方便。

兒童高燒藥水: 小朋友發燒誤解 7:酒精抹身涼浸浸去降溫

他強調,新冠病毒與其他病毒感染一樣,都有機會令兒童出現併發症,當中最嚴重要是腦炎、呼吸系統發炎,以及可致器官衰竭的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一旦出現這些情况應盡早求醫接受治療,例如以類固醇及免疫球蛋白控制炎症。 崔俊明表示,乾咳可以檸檬或蜜糖味潤喉糖紓緩,不過要注意1歲以下幼童不宜飲蜜糖,怕引致敏感,家長亦要小心幼童吃糖時噎到。 崔俊明提醒18歲以下兒童,不應服用藥物「阿斯匹靈」(Aspirin)來退燒,因有機會患上雷伊氏綜合症,流感病毒加上阿斯匹靈有關藥物而引致腦部受損。

兒童高燒藥水

舉例說,患上普通感冒的孩子可以高燒40度至41度;患有嚴重疾病的孩子卻可能只有低燒38度,例如細菌入血的孩子,即使只有低燒,仍隨時有生命危險。 因此要謹記,孩子高燒時不需過分擔心,低燒時也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為止,「發燒」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部分醫院和診所定義體溫高於37.8度或38度為發燒。 至於「發高燒」,大多定義為體溫高於38.5度,因為每十名體溫高於38.5度的六個月至六歲的孩子中,就有一名出現「發燒抽筋」的現象,患者會突然昏迷、雙眼反白、四肢抽搐,情況一般維持不多於五分鐘。

兒童高燒藥水: 健康雲

最後一點,雪櫃內的藥,可能是因應之前不同症狀而配發的,加上不知道過期了沒,故不代表今次一定有用啊! 以上只可以算是敘述一個現象,可以觀察香港醫生處方的習慣。 但用藥首要是根據病人本身情況,例如布洛芬,對本身有哮喘、蕁麻疹,或對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 敏感的小朋友,並不適用,所以千萬不要一概而論。 很多家長誤會,以為高燒代表危險、低燒則代表不危險,這是錯的。 其實疾病的嚴重性取決於引致疾病的原因,與體高低並無直接關係。

不過,另一種腦膜炎或是腦炎而引起的抽搐,情況相對較嚴重,需要入院治療。 小朋友發燒大多是因為一般感冒病毒所引起,這一類的發燒通常幾天內就會自動退燒,退燒藥物只是緩解發燒所產生的身體不適,並非殺死病毒,張醫生指出最重要的還是找出病因,不要強求孩子馬上退燒或要求醫生給予強力的退燒藥。 除非高燒不退,加上有脫水的現象,就最好送院觀察治療,並且考慮用點滴的方法補充水分。 要知道造成發燒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腸胃炎、尿道炎、鼻竇炎、甚至是便祕而發燒,而上述原因即便用最好的退燒藥,只要症狀存在,藥效過了還是會發燒。 請各位家長務必有正確的觀念,退燒藥不能治療引起發燒的疾病,它只能緩解症狀以及爸媽緊張的情緒,若發燒兒童沒有合併嚴重的症狀,同時精神、活動力與食慾正常,就不需要積極服用退燒藥。 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今日(4日)確診數字為5萬2千人,當中不乏兒童感染疫症。

兒童高燒藥水: 健康 熱門新聞

應持續觀察孩子整體情況,包括精神狀況、呼吸及血液循環情況、大小便、痾嘔肚痛、皮疹、喉嚨及耳朵痛等,並於求診時詳細告訴醫生。 小朋友腦部發展未成熟,無法應對高體溫,就會出現抽搐的情況,抽搐時會失去意識、無法作出對答、對周邊事物沒有反應,而抽搐是等同劇烈運動,長時間抽搐會引致腦長時間缺氧,影響日後腦部發展。 小朋友抽搐時會手腳顫抖、反白眼、對你的說話毫無反應、不說話,記下發生時間。 如小朋友仍可說話做反應,可能只是發燒出現打冷震,但仍要降溫。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發燒而心急如焚,無心等候,因此在有門診的時段仍掛急診。 我認為,如果孩子有輕微發燒,但是活動力與食慾都不差,就不用過於擔心,而且我希望家長們要有一個認知,就是急診並非「先到先看」,而是有分級的判定,一定是讓有急救需求的病人優先看診。

兒童高燒藥水

不過通常多數兒童症狀輕微,不需額外給予太多藥物即可自行復原。 這時會建議讓孩子攝取適量的維生素B、C、D和鋅,協助健全免疫系統。 2.退燒的目的是讓孩子舒服,一般39℃以上才會感到不適,此時再退燒即可(但狀況仍因小朋友而異)。 其它輔助的方式如退熱貼、冰枕、溫水擦拭等,都只是治標,並不會對中心體溫有任何的影響。

兒童高燒藥水: 退燒塞肛藥好啲?

如果發燒超過39度,則可以考慮使用退燒塞劑或乙醯胺酚退燒藥。 兒童高燒藥水 但要注意的是,退燒塞劑效果較強,單次劑量應為「孩童體重/12.5」一顆,也就是12.5公斤重的孩童可以給予一顆。 退燒藥若以每顆500mg計算,使用的劑量則是「孩童體重/40」一顆,意即20公斤的孩子可以吃半顆退燒藥,但也要注意每天不宜超過五顆。 另外,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剛剛發布了一系列常用紓緩新冠肺炎輕微症狀的藥物列表,詳細列舉出現不同症狀時的常用藥物名稱,包括兒童及青少年( 6 至 18 歲)等不同類別人士使用各類藥物的風險,有需要的家長可作參考。 如有任何用藥懷疑,特別是涉及 6 兒童高燒藥水 歲以下幼童,謹記尋求專業醫護意見。

兒童高燒藥水: 發燒就喝?別再稱「兒童救命神藥」 醫警告:延誤恐釀重症

他續指外國常用另一種藥物「布洛芬」(Ibuprofen),同樣有退燒、止痛的功效。 此藥物在香港須由藥劑師出售,家長可到具「Rx」標誌的藥房向註冊藥劑師查詢。 至於自行配藥方面,TOPick詢問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的意見,他強調市民用成藥治療輕微病徵並非「亂食藥」,鼓勵家長購買三類藥物「傍身」。 兒童高燒藥水 本網站或會包含第三者提供的資料或其他網站的連結或資源。 我們對於不受我們直接控制的網站及資料,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兒童高燒藥水: 降溫大法

如兒童發燒超過39.5度,即屬於高燒,歐陽卓表示,家長此時可使用浸過酒精的棉花,為小孩抹身降溫。 臺北榮總小兒過敏感染科陳俊仁醫師表示,感染引起的發燒本來就是會燒燒退退的,家長會給小朋友使用退燒藥,常見退燒藥的藥效大約都是4到6小時,所以藥效過了自然發燒就又出現了。 兒童高燒藥水 當收到您的訂單後,本公司會盡快處理發貨事宜,以確保您盡快收到已購買的產品。 然而,運送時間或會受到個別地區的進口法例、送貨方式、航運安排、天氣、突發事件、當地假期或節慶等因素影響。 所有列明的送貨時間均為預計運送時間,我們並不對貨品因海關政策或關稅而引起的運送延誤而導致的貨品損壞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只有約4%的孩子在發燒時會有熱痙攣的現象,那是體質,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即便發生熱痙攣,只要抽搐時間在數分鐘內並不會造成腦部傷害。 過去的認為發燒會燒壞腦袋是因為以前發燒的孩子很多是得到了腦炎,如日本腦炎,痲疹,還有細菌性腦膜炎等等。 這些例子是因為”腦炎”才壞了腦袋,絕對不是因為”發燒”唷。

兒童高燒藥水: 兒童用藥3招 教家長輕鬆搞定

有專家建議輕症患者可服用必理痛紓緩症狀,家長為求安心紛紛搶購藥物。 TOPick為此訪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了解家長購藥前須注意的事項。 該名前線救護員亦表示,明白家長有多擔心小朋友的情況,有時更會見到家長抱著小朋友不知所措,不過其實成人的體溫會令小朋友持續高溫,如果最後體溫升達41度,情況就會變得十分危險! 他提醒家長一定要做好降溫,不要一直抱著不放,風扇和冷氣是可考慮,但家長自行決定,因現時發燒好可能是covid-19,一旦用了就可能導致全家感染。 以退燒藥來說,就是要告訴身體調節體溫的中樞,是該讓溫度下降的時候了。 五度,又或是體溫三十八度、而且已經出現很疲憊、且不舒服的狀態時,其實就可以考慮使用退燒藥物。

兒童高燒藥水: 兒童常見退燒藥水種類、劑量,以及發燒正確知識

許多用以治療疼痛,發燒,傷風感冒症狀的藥物,以及安眠藥,均含撲熱息痛。 在發燒時,血管會擴張,幫助身體散熱,但老一輩對於小朋友發燒,都會用酒精來擦拭皮膚,希望藉酒精揮發,令身體溫度降低。 不過,據張醫生笑言這種古老降溫法功效根本沒用,酒精蒸發能吸收熱量,感覺像一陣清風拂過,從而降低體溫,然而效果不大,而且會令病人感到非常寒冷,對於兒童來說,會十分抗拒。 若是使用肛門塞劑,也是要間隔四至六小時,但建議超過三十九度再使用,因為藥物是透過直腸黏膜吸收,大多在三十分鐘內就能出現退燒效果。 所以如果寶包發燒時使用退燒藥水,中間要間隔四至六小時再服用。

兒童高燒藥水: 疫情肥好困擾!專家曝確診後運動5建議 助提升免疫力

,有的媽媽看到孩子吃了退燒藥5分鐘沒有退燒,馬上給了第二種退燒藥,結果燒是退了,孩子的體溫降卻到攝氏34度,皮膚一片冰涼,嚇得媽媽抱孩子就醫。 歐陽卓倫提醒,小孩發高燒時,因腦電波被擾亂,有20%機會伴隨抽筋症狀,每次抽筋會維持20秒左右便停止。 他建議家長在小孩抽筋時,讓其打側躺臥,以免嘔吐物進入氣管,導致「濁親」。 塞入藥劑後,一般小孩會感覺到痛楚不適,肛門亦會收縮,家長可用紙巾按住肛門,以免藥劑從肛門滑出,待小朋友放鬆後即可放開。 他表示,通常塞藥後,30至45分鐘後,就會開始退燒。 吳醫生表示,發燒容易引致缺水,故此家長要確保孩子飲用足夠的開水,宜較平日多10至20%,例如年幼的孩子要飲4至5杯開水,10歲兒童就要喝約10杯,維持每日小便6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