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額父母7大優勢2024!(持續更新)

香港住屋環境細小,房屋一般以小型單位為主,一般家庭或許難以一家數口與長者同住。 時下年輕人縱然願意照顧長輩,同時亦渴望有自主私人空間。 另一方面,新一代長者普遍因接受過教育,較能明白居住空間不足容易與子女產生相處問題,在經濟條件許可下亦不一定願意遷往與子女同住。 扣稅三寶是指「自願醫保計劃」、「合資格延期年金」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香港市民自 2019 年起可透過購買相關產品或參與供款以申請扣稅。 如子女大學畢業後選擇到外國Working Holiday,就不符合上述資格,父母便不能就該名子女申索免子女免稅額。 如符合資格,第1名-第9名子女,每名可獲HK$12萬免稅額;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稅年度,子女免稅額便可額外獲HK$12萬。

  • 如果其中一個人報晒父母二人,咁你或者阿哥就唔可以報架喇,供養祖父母同外祖父母嘅Case 都係一樣。
  • 留意返,以上免稅額都會受到一啲條款限制,最容易令人「誤會」或報錯嘅免稅額相信係供養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免稅額喇。
  • 薪俸稅額是(1)按你的「應課稅入息實額」以「累進稅率」計算;或(2)以「總入息淨額」以「標準稅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徵收。
  • 一名港女在網上討論區以「家姐話睇死我唔洗交稅,佢要晒爸爸同媽媽免稅額」為題,大呻自己近日因填寫報稅單上的供養父母的免稅額,而與姐姐發生爭執。
  •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 Bowtie資訊團隊今次為大家講解介紹「免稅額」及一些已有或今年新增的「扣稅」項目,幫大家盡量慳多啲稅。

再者,獨力、主力照顧子女,並非視乎所付出幾多「家用」的金額,而是視乎誰享有子女的監護管養權。 過去就曾有案例有父親以獨力支付前妻及子女家用為由申領「單親免稅額」提出稅務上訴,但監護管養權屬於前妻而敗訴。 對「打工仔」來說供養父母免稅額是想慳稅的最佳入門方法。 可是,法例上對供養父母免稅額有相當要求,而部分的細則更是帶有相當大的詮釋空間,特別是「通常」在港居住和「同住」這個定義。

免稅額父母: 扶養免稅額:申報扶養對象

另一種常見情況,是父母及祖父母的免稅額已被哥哥或姐姐使用,要留意如果與家人同時申領受養人免稅額,稅局一律不會考慮相關申請,要避免齊齊落空,就要事先與家人協商分配免稅額。 查清楚受養人的資格,還有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免稅額被動用的情況。 最常見的情況,是申請人與父母及祖父母同住,想當然會一併填寫祖父母免稅額,卻忽略仍未退休的父親可能已經動用這個免稅額。 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為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或精神衛生法第 3 條第 4 款規定的嚴重病人。 但實際發生的保險費未達 2 萬 4000 元,會就實際發生額全數扣除。

每年10月起至翌年1月,稅局會陸續寄出稅單(評稅通知書)。 各位收到之後,記得小心核對各項評定,如入息、利潤、免稅額及獲扣減的項目,確保評稅正確。 免稅額父母 但亦有例外情況,就是離婚後父母合力支付照顧子女開支,甚至是繼父、繼母都有份資助。

免稅額父母: 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

一名港女在網上討論區以「家姐話睇死我唔洗交稅,佢要晒爸爸同媽媽免稅額」為題,大呻自己近日因填寫報稅單上的供養父母的免稅額,而與姐姐發生爭執。 她表示,以往報稅時也是兩人各自填寫爸爸和媽媽的免稅額。 不過,去年因收入不多,所以不用交稅,導致今年姐姐直接表明會將爸媽兩人的免稅額都填在自己的報稅單上。

免稅額父母

Bowtie 資訊團隊今次為大家講解 2022 年報稅途徑、薪俸稅計算方法、各種「免稅額」及「扣稅」項目,以及如果報稅時漏填扣稅/免稅項目可如何解決,盡量幫大家慳多啲稅。 今次的寬減並不適用於物業稅,但賺取租金收入的個別人士,如符合資格,或可通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而獲得寬減。 如果你是第一次繳稅,稅務局則要先為你設立新檔案才可寄報稅表,所以沒有固定的寄發日期。

免稅額父母: 薪俸稅稅率及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在課稅年度內,如納稅人供養一名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領取津貼的家屬,你便可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受養人是指配偶或子女;或配偶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兄弟姊妹。 納稅人已經可以把合資格的保費填寫在2018/19課稅年度報稅表新增的自願醫保欄目,以申請扣除2019/20課稅年度的暫緩稅。 免稅額父母 除了免稅額及稅務寬減外,個人進修開支、居所貸款利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自願醫保、合資格延期年金等支出均可申請扣稅。 扣除居所貸款利息的年期已由15個課稅年度延長至20個課稅年度,由於《稅務條例》不要求市民於連續的年度扣除居所貸款利息,因此業主們可以因應換樓、加按或其他財務安排,選擇使用扣稅款額的時間,善用$100,000的扣稅上限。 申請扣稅的證明文件無須與報稅表一同遞交,但須保留6年以便稅務局查閱。

免稅額父母

基於上述對稅例要求與實際情況的落差,建議政府劃一供養父母免稅額,並增加基本免稅額至額外金額水平。 以下例子可說明是項建議對一般中產家庭所帶來經濟上的紓緩效果。 不要看輕這一份看似簡單的報稅表,入面其實包含16項免稅額/扣除。

免稅額父母: 報稅

基本免稅額是無須提出申索已可獲得的免稅額,每個人的基本免稅額為$132,000。 不過,不過,如為已婚人士並已使用了已婚人士免稅額,便不可以同時享有基本免稅額。 日本是許多台灣人最愛旅遊的國家之一,但近來不少人去逛日本好市多,發現竟然不能免稅。

  • 你可以申請稅務局的稅務易帳戶,使用網上報稅服務,省時方便。
  • 30年來,有線雖然未能喺市場上取得突破,但多個頻道嘅節目捧起過唔少藝人,部份人離巢後都發展順利,唔多唔少同喺有線儲落嘅經驗以及人氣有關。
  • 但2018/19年的報稅表未有此兩項的新增項目,納稅人須另外填表申請。
  • 好似啱啱通車嘅東鐵綫過海段,地下隧道就分別用咗4種唔同嘅方法建造,包括沉管、鑽挖、鑽爆、同埋明挖回填,的確係建築界一項記錄。
  • 另一方面,新一代長者普遍因接受過教育,較能明白居住空間不足容易與子女產生相處問題,在經濟條件許可下亦不一定願意遷往與子女同住。

第一是「認可退休計劃的強制性供款」,不要以為既然供款是「強制性」,稅局會自動幫你扣減,非也,如你填漏了會被視為放棄。 對普通打工仔而言,以累進稅計算的稅款比標準稅低,所以我們一般都是繳交以累進稅計算的稅款。 另外,郵寄報稅表時謹記要貼足郵票,因為稅局並不會收取郵資不足的郵件,郵件退回及重寄需時,隨時會錯過報稅期限。

免稅額父母: 薪俸稅是打工仔賺取收入所需繳交的稅

30年來,有線雖然未能喺市場上取得突破,但多個頻道嘅節目捧起過唔少藝人,部份人離巢後都發展順利,唔多唔少同喺有線儲落嘅經驗以及人氣有關。 香港人一向鍾意去日本旅行,自日本喺上年10月放寬入境限制後,唔少港人都急急腳「返鄉下」。 講到去東京旅行,淺草一定係大家必去嘅景點之一,早前歐錦棠前往日本拍攝ViuTV劇集《打天下2》,而佢趁住空檔外出閒逛。 近日歐錦棠不時喺社交網站出PO寫上今次嘅行程感受,其中包括力數淺草三宗罪,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免稅額父母

如你們沒有協議,又未能提供供養該名子女的資料,有關申索將不被考慮。 就算已申索了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等免稅項目,大家仍可另行享受這項傷殘受養人免稅額的。 納稅人在報税時須確認自己符合申請供養父母免税額的資格,然後再按實際情況,如實填妥報税表第 11.4 部。 無論選擇「合併評稅」或「個人入息課稅」,亦需要各自完成報稅。 如果夫妻倆其中一方的入息少於其可享有的免稅額,可選擇「合併評稅」;選擇「個人入息課程」則同時可享「已婚人士免稅額」。 不過,只要填好報稅表,稅務局會自動為納稅人計算可繳交較低稅項的方法。

免稅額父母: 子女失業無法申報 無謀生能力定義要釐清

如果填表有疑問或困難,可以先參考稅局提供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指南」以及「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樣本。 指南同樣本入面都有好多有用資訊及貼士幫助大家填寫報稅表。 免稅額父母 Bowtie今次為大家講解報稅途徑、薪俸稅計算方法、以及介紹「免稅額」及「扣稅」項目,幫大家盡量慳多啲稅。 但要緊記,扣稅額同樣是以每名受保人為單位,不可組合使用。

免稅額父母

近來有網友在臉書「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指出,去日本好市多的福岡久山倉庫店消費,結果結帳時,店員說不能免稅,該措施從2月11日開始實施,但又有人說是機器系統壞掉,才導致不能免稅,不知道其中問題為何。 另外,九州旅遊社團也有人透露,2月10日在熊本好市多消費,還有享受到免稅,但之後到北九州的好市多結帳,店員卻告知2月11日之後,全日本的好市多都沒有免稅優惠。 而扶養親屬中有 70 歲以上者,免稅額為 NT$ 132,000,70 歲以下的扶養者,免稅額為 NT$ 88,000。 值得留意的是,在國外遊學、國外就讀語言學校,國稅局解釋,因性質近似於進修、補習,不具學籍,不符合申報條件。 所得稅想要透過扶養親屬合法減稅,首先第一要務就是先了解「哪些親屬」可以申報扶養,以免報錯,不僅得補稅,又會背上不正當逃漏稅捐的刑責。

免稅額父母: 香港條例

無論是以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方式報稅,以下是9個打工仔常用到的免稅額,只要滿足指定條件,大家便可在報稅表上申報,讓稅務局在評稅時一同計算。 可以,但值得留意的是,任何一名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免稅額只可由一名人士申索,不能由多人攤分。 即如果你家中有父母,你有一個兄弟姊妹,你可以與對方一人一個名額。

免稅額父母

在本課稅年度起,已婚人士可以自由選擇要否與配偶分開評稅,即以個人入息課稅來評稅報稅。 除上述9項免稅額外,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亦已宣佈寛減今個2019/20課稅年度的100%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20,000。 這項稅務寛減是無須申索已可自動獲得,所以大家在計算稅項時記得一併計算。 報稅日子已到,但怎計算供養父母免稅額、已婚人士免稅額及子女免稅額等項目,實教不少人想逃避這份「綠色炸彈」報稅表。

免稅額父母: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本人亦已細閱及同意有關私隱政策聲明及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智尊守慧」是一個自願醫保靈活計劃,除涵蓋自願醫保標準計劃保障外,更為您提供多項升級保障,包括全額支付住院及手術費用、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及門診洗腎、並保障未知的已有病症而無需等候期。 但是,大家亦要注意未滿25歲成年子女修讀兼讀、單元培訓課程如展翅計劃,是不符合全日制學生的定義,即父母亦不能申領子女免稅額。 所以不要以為子女只要是「讀緊書」,就自動享有子女免稅額。 至於子女剛大學畢業而尚未找到工作的「空窗期」,能否享有子女免稅額就視乎於該年子女有沒有接受全日制教育。 免稅額父母 例如,子女在9月畢業,由於4月至6月仍是大學全日制學生,該課程年度就仍可以申領子女免稅額。

免稅額父母: 怎樣才符合資格申索「子女免稅額」?現時之免稅額是多少?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按《稅務條例》所徵收的直接稅有三種,除了薪俸稅,還有利得稅和物業稅,至於個人入息課稅是一項稅務寬減的安排,而非一種稅收項目,在一般情況下,適用人士包括經營業務的東主或股東,及出租物業業主。 假如家庭人數較多,又要供養父母及子女,不只是3、4人家庭,或有資格申索多項免稅額,這時可利用稅局網頁計算薪俸稅,計一計整個家庭共有多少免稅額、應繳稅款是多少,夫婦合併報稅定分開較抵,以便有個預算。

免稅額父母: 第112章 《稅務條例》 第30條 供養父母免稅額*

一般來說,稅務局不會要求納稅人提交受供養人日常開支的單據。 欲申索傷殘人士免稅額的納稅人祇須在填寫個別人士報稅表時, 在第 9.1 部第 項的欄內加上剔號,聲明納稅人在有關年度內有資格申領政府傷殘津貼,及擬申索傷殘人士免稅額便可。 Freelancer自由職業者或從買賣貨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賺取入息,會被視為經營行業、業務或專業,在法例上會視為自僱人士,所有應課稅收入包括薪金、津貼及花紅等,亦需全部申報。 2019/20課稅年度的報稅截止日子臨近,除要計算年度入息及扣稅額外,不少人亦煩惱於申請免稅額的事情,例如是夫妻合併稅、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免稅額等。 如納稅人在任何課稅年度已就他 / 她或其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得扣除「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則該納稅人不得在同一課稅年度就同一名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得「供養父母 / 祖父母 / 外祖父母免稅額」。

申請扣除的證明文件無須與報稅表一同遞交,但須保留6年以便稅務局查閱。 22/23年度將新增住宅租金開支作扣稅額項目,每個課稅年度的扣除上限為10萬港元。 舉例來說,如果您租住的住宅物業月租HK $9,000,一年租金即為HK 免稅額父母 $108,000,已可申請盡用10萬元免稅額。

免稅額父母: 子女定義

須繳稅嘅夫婦之間可分配合資格年金保費嘅扣稅額,兩人每年可扣除總額係$120,000,前提係每個納稅人所申請嘅扣除額唔可以超過個人上限。 而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係設有「保存規定」,只可喺年滿65歲後或符合法定原因先可以領取。 透過稅務易(eTAX)網上報稅嘅話,確認個人資料之後,到「選擇報稅表各部」嗰版,要剔返「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嗰一格(紅圈)。 稅務局指出,納稅人或者其配偶喺2019年4月1日起以保單持有人身分為自己或者指明親屬繳付自願醫保保單嘅合資格保費,就可申請扣稅。

報導指,與蘋果的「零缺陷」目標相比,這個僅達到50%的「良品率」屬於表現欠佳。 據兩名曾在蘋果海外業務部門任職的人士表示,該工廠正在制定提高熟練度的計劃,但前路漫漫。 納稅義務人申報扶養就讀大專以上院校子女的教育學費,但已接受政府補助者,應以扣除該補助之餘額在規定限額內列報。 其他親屬或家屬:未滿 20 歲需符合後方兩項條件,(1)一起住在家裡且是永久共同生活,具家長家屬關係(2)互相有扶養義務,且確實有扶養事實。 若已年滿 20 歲且符合前方 免稅額父母 2 項條件,還須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而被扶養,也可以申報。 前三項「薪資所得、儲蓄投資、幼兒學前」申報時可直接扣除,免附文件;後四項「身心障礙、長期照顧、財產交易損失、教育學費」就需要附上證明文件,但依稽徵機關提供查詢的資料申報者就免附。

免稅額父母: 稅務局於5月或6月發出報稅表

非全年同住的免稅額和額外免稅額上限比上個課稅年度增至$50,000,較上個課稅年度增加$4,000,而同住的免限上限為$100,000。 在2018/19課稅年度中,非全年同住的免稅額和額外免稅額上限增加$2,000,非全年同住的免稅上限為$25,000,而同住的免稅上限為$50,000。 同一受養人的免稅額只可被同一納稅人申索,不能由多人攤分:如果各申索人未能商定由誰人作出申索,則稅務局不會考慮該申索。 免稅額父母 如合符資格,第1名至第9名子女,每名可獲$120,000的子女免稅額;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稅年度(例如你的子女是在2019年4月1日或之後出生),子女免稅額便可額外增加$120,000。

假如父母已移居外國,每年只回港數周就不符合「通常居住」的要求,但近年兩地走的家庭越來越多,令大家對「通常居住」這條界線產生不少疑問。 納稅人可為自己及同居配偶申請扣除捐贈給《税務條例》第88條所規定的慈善團體/政府作慈善用途的現金捐款。 個人進修開支,而自願醫保保費開支、合資格年金保費、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亦是已通過的新增「扣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