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葺令5大伏位2025!專家建議咁做…

截至二○二○年年底,屋宇署的顧問公司已視察了約2 500幢樓宇,發現部分樓宇的外牆排水管有欠妥之處,包括排水管滲漏或破爛、錯誤接駁排水管等。 屋宇署正檢視顧問提交的報告,並會按情況根據《建築物條例》採取適當行動,包括發出渠務修葺令,着令有關業主進行所需的修葺工程。 在一般情況下,業主、住客或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發現樓宇或單位的排水系統出現破損,有關業主就得立即進行有關修葺工程,以保障住客的安全。 倘業主並未察覺有關系統之損毀,卻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渠務修葺令,樓宇業主便應在指定的時間內委聘一位合資格的承建商勘測損毀地方,以及進行必需的維修或更換喉管工程。

假如雙方並未簽訂書面租賃文件,或該租賃文件並無列明有關問題,因之而起的糾紛可能需交由法庭裁決。 法庭將考慮的因素包括:普通法內關於「合乎租客身分」的責任,個別糾紛中的實際情況,雙方行為的合理性等。 假如政府部門發出法定命令(或修葺令),作為物業擁有人的業主當然要負上責任。

修葺令: VII. 維修/保養的責任

該樓宇涉及的32個佔用人已於本年八月三十日遷出樓宇,除部分自行安排臨時居所外,其餘居民獲安排暫住私人賓館及在其後遷入房屋署轄下位於石籬的臨時住所,現時仍有17名居民於石籬暫住。 署方會繼續聯同其他部門向住戶提供適當的支援及適時交代最新發展。 即使斜坡的設計及施工符合標準,也可能會因失修而令狀況不斷變差或甚至倒塌,導致人命傷亡和財物損失。 為了追查病毒傳播的途徑,本港衛生當局及世界衛生組織遂展開有關淘大花園爆發疫症的調查。 多份調查報告均顯示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蔓延與屋苑的排水系統有關,當中尤以樓宇U形隔氣彎管未能正常發揮其阻隔污水渠穢物的功能為重要原因。

  • 業主應妥善保養樓宇的公用部分,包括結構、外牆、排污渠管及消防設備。
  • 然而,老舊樓宇內有不少單位被改建成「劏房」出租,業主往往未經法團同意而加建廁所和排污分支喉管,私自接駁至垂直公用排水管,樓宇若進行排水系統維修工程,便會一併處理所有鋪設在外牆的渠管,無形中增加了工程費用的開支。
  • 制訂這本簡易指南的目的,是向私人業主簡易地講解接獲「危險斜坡修葺令」時如何盡快和有效地處理修葺令的要求。
  • 若仍然不遵照修葺令辦理,則可被加判最高罰款每日5,000元。
  •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體、衣原體、腺病毒或其他較不尋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受感染者的病徵多變,有時並不明顯,亦難找出病源,該病病發期不定,病徵一般會維持10-14日。

市建局團隊初步分析符合申請資格而尚未遵辦公用渠管命令的樓宇資料,當中大約100幢已參與第一輪和第二輪的樓宇更新大行動2.0(「行動2.0」 )計劃。 這正好說明,這數年來政府和市建局積極推廣樓宇復修,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少業主在這方面的意識和認識已有所提升,而政府和市建局所提供的資助和支援亦「到位」。 從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爆發的經驗所得,樓宇的排水系統與傳染病的散播有着緊密的關係。 為了個人以至廣大市民的健康着想,業主有責任定期檢查單位及大廈的排水系統,並在發現有關系統並非在正常運作時,作出相應的補救行動。

修葺令: 樓宇混凝土結構修葺工程步驟:

新冠肺炎持續肆虐,政府今日(23日)凌晨4時宣佈圍封佐敦指定區域,「受限區域」人士須留在處所並按政府安排接受強制檢測。 修葺令 管委會可參考廉政公署發出的《樓宇管理實務指南》1所載的誠信和反圍標條款範本。 (三)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一直密切關注該樓宇事件的發展,並多次與居民會面,了解居民的憂慮和關注,並詳細解釋了該局的重建政策及「需求主導」重建先導計劃的申請條件和辦法。

排水渠如有輕微淤塞,通常可用高壓噴水器或用通渠器處理。 如果渠管因水泥或其他沙泥雜物凝固或積聚而導致嚴重堵塞,則可能需要鑿開及更換該部份的渠管。 排水渠設計考慮不周,如直徑或寬度不足、彎位太促、垃圾或泥沙在彎位積聚,會令渠道淤塞。 違法的加建,令排水系統負荷過大,都是造成渠管破損的原因。 在一九七七年土力工程处成立以前,大部分人造斜坡及挡土墙的设计及建造水平,未必符合适当的工程标准。 即使人造斜坡及挡土墙符合现行岩土设计及建造的标准,缺乏适当的维修保养,它们的状况可能会变坏。

修葺令: 按揭查詢

發展局下月會就資助計劃諮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聽取議員進一步的意見,並與市建局商議執行細節,預期5月開始接受申請,以及挑選合資格樓宇進行相關工程。 我們的目標是在本年內為300幢老舊樓宇開展公用排水系統的勘測或維修工程。 (三)至於其他公屋大廈,房委會會根據初步檢查時所發現的渠管狀況、維修紀錄、長者住戶的百分比、屋邨或大廈的樓齡等因素,為轄下的公屋單位訂定檢查次序,並優先檢查曾出現確診個案的屋邨的排水管。 房委會會把有關排水管檢查及維修的資料通知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 至於修改單位及樓宇排水渠亦屬樓宇改動工程的一種,因此有關工程必須依照《建築物條例》(第123章)進行。

修葺令

妥善保養私人物業基本上乃業主責任,包括定期檢查和維修樓宇的排水系統,以確保排水系統完好無損,締造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居住環境。 儘管如此,考慮到公眾因應疫情提升了對樓宇排水系統的關注,以及因經濟不景令建造業界失業率上升,政府早前透過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推行一項為期24個月的特別措施,視察大廈外牆排水系統(以下簡稱為「視察計劃」)。 財政司司長剛於財政預算案中宣布預留十億元,夥拍市區重建局推出「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為老舊、差餉租值較低的樓宇業主提供財政支援,協助他們為大廈渠管進行檢查、維修或提升工程,共同努力締造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居住環境。 《建築物條例》(香港法例第123章)賦予建築事務監督權力,如已宣布建築物會構成危險,可迫令其擁有人進行修葺。 不過此等權力只涉及構成危險的建築物,並不適用於日常的維修保養。 《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香港法例第132章)賦予某類公職人員權力,要求物業的擁有人或佔用人清潔該物業。

修葺令: 命令的狀況

房屋署與法團一直保持溝通,及後雙方同意共同聘請「調解人」以調解方式迅速解決有關事宜。 其後在調解人協助下雙方進行調解會議,在雙方均無承擔責任及過失的情況下達成和解協議。 水務署發言人則稱,曾先後兩次接獲相關來電,首次接獲投訴後已派員視察,僅發現單位睡房天花有水印,並無滴水情況,已將個案轉介到滲水辦。 至於第二次接獲求助來電後,職員亦已前往單位視察,惜當日無人應門,但承諾會繼續與戶主保持聯絡。 (1)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佈企業負責,香港五金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市建局表示已於本年九月底收到啟明街41號至51號業主提交的「需求主導」重建申請,並正按既定程序處理有關申請。

  • 屋宇署表示,該幢六層高樓宇曾出現失修情況,署方○九年向有關業主發出修葺令。
  • 近年政府推出多項資助計劃,加強業主對樓宇復修的意識,並鼓勵他們進行能提升樓宇安全、整體居住環境及衞生的工程。
  • 這正好說明,這數年來政府和市建局積極推廣樓宇復修,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少業主在這方面的意識和認識已有所提升,而政府和市建局所提供的資助和支援亦「到位」。
  • 這項「視察計劃」針對外牆排水系統,是考慮到住戶日常一般未必察覺到外牆有失修問題,而外牆排水系統又會對樓宇衞生造成較大範圍的影響。
  • 為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房委會加強了屋邨公共地方和公用設施的清潔和消毒,並調派工程人員檢查與確診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共用同一排水系統的單位的排水設施。
  • 二是居民不當改動喉管,很可能使低層住客的水封失效,或是改動坐厠的位置,令坐厠的去水管不按原先的管道妥善接入糞渠,接駁到排水喉的地方容易出現裂縫。
  • 事實上,部份土地批約條款,會將大廈或屋苑附近的斜坡納入地契範圍,業主便需為此承擔斜坡責任。

過去兩星期,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計劃支援熱線已收到近150個樓宇業主、法團委員和管理公司代表的電話查詢,以了解資助計劃的申請資格、資助範圍、申請辦法等執行細節;就當中部份有意申請計劃的查詢,亦已交由資助計劃的專屬執行團隊跟進。 屋宇署屋宇測量師任佩雯介紹說,資助計劃將聚焦樓齡達40年或以上、平均應課差餉租值較低的住用或綜合用途私人樓宇。 除接受可自行籌組工程的業主申請,屋宇署亦將按風險評估挑選未能自行籌組工程的樓宇,例如「三無大廈」,行使其法定權力,代業主進行所需的工程。 計劃涵蓋渠管勘測及修葺樓宇公用排水系統,以及其相連而非位於個別單位內的分支渠管,以改善排水系統的整體功能。

修葺令: 樓宇買賣中,甚麼是「踢契」?

至於樓宇的詳細勘測,屋宇署於二○一○年十二月委派顧問展開,由於未能進入有關單位,因此未能完成有關勘測,直到二○一三年五月顧問才取得業主和住客同意進入個別單位進行勘測。 根據顧問在二○一三年八月提交的勘測報告及分析,有關的露台結構狀況惡劣。 屋宇署經考慮後,決定有關露台需要清拆,並需對主體建築物進行進一步勘測,以保障住戶及公眾安全。

修葺令

倘業主或住客發現單位的廁所傳出臭味,這很可能是隔氣彎管在操作上出現問題的徵兆。 因此,檢查隔氣彎管是否操作正常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檢查隔氣彎管內是否存有積水。 而其中的一個檢查方法就是將一支棒子由有關設備的排水口伸至該隔氣彎管,以檢查該棒子有否被沾濕。

修葺令: 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

若斜坡原來已符合斜坡維修標準,包括護坡面及排水系統的狀況良好等,只需做普通維修保養,如修補坡面裂縫、修剪樹木,造價約為數萬元。 (四) 2007年8月,政府委聘顧問,研究本地建造業的人力情況,並制訂人力策略。 研究發現,除了隧道工程外,本地市場可應付因岩土工程項目增加的人力需求。 至於隧道專家,我們預計國際顧問和承建商可填補供應不足之數。 在過去10年發出的修葺令中,我們對13宗提出檢控,當中7人/公司在法庭上就沒有遵從修葺令認罪,5宗其後撤回,1宗尚待裁決。

修葺令

若業主收到危險斜坡修葺令,未有在指定日期前弄妥,大廈的業主立法團委員,更有可能被檢控,嚴重者甚至有牢獄之災。 修葺令 命令是要求那些有嚴重失修問題的樓宇,且可能危及公眾安全或造成損害。 業主/ 修葺令 法團須聘請認可人士監督修復工程,並在工程完成後需獲得屋宇署按既定的標準或指定的要求認可。

修葺令: 《建築物條例》(香港法例第 123 章)- 屋宇署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當地星期六在加拿大西北部上空發現不明飛行物,加拿大及美國出動戰機升空,美軍F-22戰機將不明飛行物擊落。 加拿大軍方將展開搜索,再分析殘骸,杜魯多又表示,與美國總統拜登討論事件。 較早前,美國在星期五出動戰機,在阿拉斯加高空擊落一個不明飛行物,被擊落物件的體積有如小型汽車般大。 美國北方司令部表示,礙於惡劣的北極天氣條件及有限的日照等,限制搜索,將於安全情況下恢復,現階段未能提供更多細節,包括不明飛行物的能力、目的或來源。 日榮渠務工程有限公司,是香港渠務工程公司,成立至今已逾四十年,由簡日榮先生於1980年創立。

修葺令

【本報訊】涉事唐樓經歷逾半世紀的風吹雨打,飽受滄桑變得殘破,八年前已發現鋼筋外露石屎鬆脫,○九年屋宇署留意到有關情況,發出修葺令要求維修,但當時的有關業主不合作,至一○年屋宇署只好委派政府承建商代業主修葺,然後再向業主追討工程費。 工程於一一年完成,但事隔六年,唐樓的「健康狀況」又惡化,至昨晨一樓露台終「捱唔住」塌下。 除了斜坡維修外,有私人屋苑的公契亦列明業主要負上多項公共設施維修及保養責任,包括隔音屏、公廁、扶手電梯、交通交匯處等等,相關費用會由屋苑的管理費中扣除,變相小業主管理費增加。 一旦這些設施出現嚴重故障,出現巨額維修費,更有可能要額外夾錢維修,隨時會令業主們大失預算。

修葺令: 相關人員

故此政府目前沒有計劃擴大「視察計劃」至商業或工業樓宇等其他用途樓宇。 維修圍標的陰霾籠罩各區屋苑,荃灣麗城花園第3期是其中一個屋苑。 屋苑現任業主立案法團秘書陳依美憶述,2012年法團接到屋宇署修葺令,要求維修樓宇外牆及喉管等。 直至去年,前法團聘請顧問公司,處理維修招標事宜,工程費用卻介乎逾1億至3億港元,每戶至少要支付5萬至14萬港元。 就這類「行動2.0」的個案,同時符合資格申請「排水系統維修計劃」,市建局已安排同一個案主任,協助她跟進兩個計劃的申請事宜。 繼而在籌組工程過程中,個案主任亦會協調兩個資助計劃的審批、招聘顧問及承建商和發放資助等一連串工作,增加效率及方便業主與市建局聯絡。

修葺令: 業主與租客

如樓宇或處所位於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或公共屋邨範圍內要根據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下進行訂明檢驗及修葺,請將已填妥的指明表格郵寄或親身遞交房屋局常任秘書長辦公室的獨立審查組辦理。 如果渠道因水泥或其他沙泥雜物凝固或積聚而導致嚴重堵塞,則可能需要使用開坑式渠道工程鑿開地面及更換該部分的渠管。 修葺令 所有渠道及喉管應定期檢查 (最好每三個月檢查一次),以確保這些設備運作良好,如發現有滲漏、淤塞或損毀的情況,必須立即維修。 看「大埔廣場業主關注組」的九位參選人,最年輕的一位三十來歲,其餘八位的平均年齡已是六十多歲,用上數小時來擺街站並非毫不吃力。

修葺令: 業主/業主立案法團

環保署可發出有關因排放空氣污染物可能造成灰塵 / 砂礫沉澱或產生難聞氣味或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等的通告。 舊式樓宇的非緊急設施 (例如:電線、電錶及電訊設備) 通常都是簡單固定在樓梯及走廊,但該樓梯及走廊往往同時是樓宇的唯一逃生途徑。 當火警發生,這些非緊急設施或會使火勢加速蔓延至逃生途徑,為逃生人士帶來風險。 修葺令 下列連結登載建築物上訴審裁小組網站所收載部分自2004年起由該審裁小組頒布的書面裁定,只供參考之用。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海洋發展局,周日(12日)稱接獲市局通知,日照市附近海域發現不明飛行物,正準備擊落。

修葺令: 斜坡安全

「劏房」單位所加建的分支候管的數量,與沒有改建的住宅單位(一般只有兩至三條分支喉管接駁至公用排水管的集水斗)比較,會有很大的差距。 由於資助計劃的資助是工程費用的八成,餘下由每戶業主所攤分負責,在此情況下,將有可能出現每戶業主因更換分支喉管的數目不同而就攤分費用的多少而出現分歧,法團必須就此從中協調,盡量爭取業主之間的共識。 法團主席鄺女士說,驗樓報告顯示樓宇公用地方的外牆、結構和天花已經老化破損,需要修葺。 修葺令 至於公用排水系統,報告指出渠管已呈老化及滲漏;外牆上用作收集單位污水的廢水斗,更因為堆積垃圾和有植物生長而淤塞,建議更換成密封性的排水裝置。

修葺令: 申請須知

如業主不履行有關修葺工程的責任,屋宇署可能會對有關人士採取進一步的執法行動。 訂明檢驗 (修葺) 的範圍包括:結構構件 (例如:樑柱)、消防安全構件 (例如:防煙門)、排水系統 (例如:渠管) 及指出現有僭建物。 答:是屋宇署引用《建築物條例》(第123章)第28條所賦予的權力,向業主送達:要求他們在一段時間內進行修葺工程的命令。 一般物業內之渠道維修保養是屬於業主,大廈牆身之直身渠道及地面沙井則由物管或法團負責,而政府只會負責街道之沙井。 屋宇署如發現私人樓宇的排水渠或管道欠妥、不足或不衞生,導致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出露天地方、臭氣、水質污染、地面濕滑、蟲鼠侵擾、蚊蟲滋生或其他健康及環境危害,就可能會向業主發出《渠務修葺令》。 如發現私人樓宇的排水渠或管道欠妥、不足或不衞生,導致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出露天地方,導致水質污染、地面濕滑、臭氣、蟲鼠侵擾、蚊蟲滋生或其他健康及環境危害。

修葺令: 大廈管理日常運作

租客則須以合乎租客身分的方式使用該處所(即以合理及恰當的方式使用物業),並不可對其作出損毁。 很明顯這些隱含法律責任相當含糊,對有關的問題未能提供很大幫助。 土力工程處編製的《岩土指南第五册 — 斜坡維修指南》,主要建議在妥善設計及建造的斜坡、擋土牆、及山泥傾瀉風險緩減設施進行一些必須的維修檢查及工程,以維持斜坡良好的狀況。

一般公屋而言,大廈的結構性設施、維修檢查,房署應有責任處理。 修葺令 如果因喉管淤塞、漏水或爆屎渠導致全屋損毀等問題時,房署會聘用公證行為雙方進行檢驗評估。 機電署可根據條例送達通告,要求業主/法團整改任何有關樓宇電力裝置的問題或為電力裝置安排進行檢查、測試和驗證,以確保電力安全。 大家好,上集談到二手樓宇買家對心儀單位的懷疑僭建情況應該如何處理,筆者今集接着談談當遇到大廈公用部分收到樓宇修葺令,二手單位準買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新一期居屋勢成上車客追捧對象,其中焦點屋苑綠怡雅苑,有兩幅人造斜坡和一幅天然斜坡,小業主無可避免需攤分斜坡維修保養費用。

修葺令: ​湯棋淯:知「法」有「法」 業主齊心做好渠管復修(刊登於《明報》)

然而,一旦發現單位內的隔氣彎管並非處於一個正常運作的狀態中,業主就得立即進行相關的補救工作。 屋宇署表示,該幢六層高樓宇曾出現失修情況,署方○九年向有關業主發出修葺令。 據當時的修葺令顯示,署方認為上址建築物可變得危險,要求業主在一○年六月十四日之前、即半年內要完成修葺工程。 消息人士指出,屋宇署早前收到市民舉報,投訴樂湖居外牆有石屎剝落,實地檢查後發現樂湖居十三幢大廈亦有相類問題,因此向業主發出勸喻信,但業主並無進行維修工程,因此屋宇署再向業主發出修葺令。

修葺令: 註冊承建商紀律委員會的裁斷及命令(過去三年)

在這種情況下,業主應聘請建築專業人士例如結構工程師處理,包括設計、選料、釐定施工細節及監督工程等。 施工時還應確保有足夠的臨時支撐,以免在建造中的結構物倒塌。 為準確評估整座樓宇包括露台部分的結構狀況,署方委聘的顧問於二○一○年十二月展開初步檢查的工作後需進入個別單位勘測及鑽取混凝土樣本,但由於遲遲未能得到業主和住客的同意、或因有部分未能聯絡,以致一直未能進入單位。 屋宇署最終於今年五月與業主和住客就有關安排達成共識,遂於六月下旬展開及完成勘測工程。 由於樓宇各層露台的結構狀況於勘測後才能評定,因此署方在事前並不能確定所需的加固工程。 然而,老舊樓宇內有不少單位被改建成「劏房」出租,業主往往未經法團同意而加建廁所和排污分支喉管,私自接駁至垂直公用排水管,樓宇若進行排水系統維修工程,便會一併處理所有鋪設在外牆的渠管,無形中增加了工程費用的開支。

九位參選人在短時間內籌備出選事宜,遇到的阻力不少,如現任法團發出通告,以「滋擾住客」為由阻止他們派傳單入信箱和在屋苑範圍內擺街站;到他們走出屋苑外擺站,又被人報警投訴阻街。 他們表示,現任法團一直由商場業主主導,住宅居民反而如同「二等人」,即使每次都開會旁聽,仍無法阻止不透明的合約工程,或是向法團問責。 本月28日屋苑將舉行法團選舉,九名成員繼上屆之後,將再次挑戰已經連任20年的現任法團。 他們指,重奪控制權後必會公平公開處理屋苑事務,糾正過往的管理陋習。 現時有很少數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在住宅單位橫檔底面內置用以懸掛窗口式冷氣機的槽鐵支架,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類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