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2024詳細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在這章,使徒和猶太教會有四個階段的突破,其實是神逼著他們突破,是神在作工。 祂用大能的手把教會的手伸出來,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也要伸出他的手。 寫作目的:使徒行傳為的是提供早期教會的歷史。 本書強調了五旬節的重要性,並受力為耶穌基督作有效見證。

  • 於是彼得就開口把這事挨次給他們講解說,講述神一連三次讓他吃俗而不潔淨的物,說明全是聖靈的工作(參v.4-12)。
  • 我們究竟知道這種觀念,並活在這種能力中多少?
  • 我們要相信神是好神,無論環境如何,神都能使咒詛變成祝福。
  • 他從亞伯拉罕,不,應該說是從神的榮耀開始,然後說到亞伯拉罕以下人類的歷史,重新回頭亞伯拉罕之後的許多世代,最後以耶穌作結束。
  • 閱讀使徒行傳,我們受使徒彼得、約翰和保羅在那個時期所行神跡的啟發和鼓勵。
  • 接受猶太人的神是否等於接受猶太人的文化?

其實,這正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國策。 羅馬帝國給屬土地區人民有限的自主權,特別是在宗教事務上。 所以,巴勒斯坦的宗教裁治權是掌握在祭司長、文士和法利賽人手中的。 他們雖然無處人死刑之權柄,但像司提反這類案件既已發生,羅馬當局如彼拉多巡撫就盡量保持超然態度而不聞不問,以保持相對的穩定局面。

使徒行傳: 聖經原則

傳福音的目的,不僅是要拯救靈魂免入地獄,並且是要建造教會,在地上彰顯神的見證。 前者不過是傳福音的消極目的,後者才是積極的目的。 使徒行傳 這句話也暗示:使徒在選立了長老之後,不再遙控長老;長老並非對使徒負責,乃是對主負責。 這樣,才能保證各地教會的行政獨立,而不至於使教會成為主工人的囊中之物。 我們必須親身經歷許多艱難,然後才會去安慰別人。

那鐵鍊就從他手上脫落下來。 這人曾在曠野會中和西乃山上,與那對他說話的天使同在,又與我們的祖宗同在,並且領受活潑的聖言傳給我們。 這摩西就是百姓棄絕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的;神卻藉那在荊棘中顯現之使者的手差派他作首領、作救贖的。

使徒行傳: 跟隨使徒的腳蹤行 – 使徒行傳

此外, 路加錄下了彼得、 司提反、 哥尼流、 帖土羅、 保羅和其他人所作的談話, 使徒行傳 他們説話的風格和結構各有不同。 甚至保羅的演講也隨著聽衆不同而變換風格,以期適合當時的需要。 這表明路加只是將他本人所聽見或其他目擊證人告訴他的話忠實地記錄下來。

我們所唱的聖詩,都是西方人的作品,我們可以唱中國音調的詩歌來敬拜神嗎? 我們須了解,甚麼屬於聖經,甚麼屬於文化。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兩者有時混在一起很難分,有時卻需要分開,不要混淆。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第四章1-12節

保羅看出大眾一半是撒都該人,一半是法利賽人,就在公會中大聲說:弟兄們,我是法利賽人,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 我現在受審問,是為盼望死人復活。 他們聽見人說: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 過了這幾天,我們就起身前行。

  • 新約聖經書卷之一,編排位置在四福音書後,使徒書信前。
  • (覆蓋經文2:1-42)。
  • 掌握使徒行傳全書的最好方法是依循其本身結構研讀。

如果我們試圖靠自己的力量去做這些事,必定失敗。 如使徒行傳裡的門徒一樣,我們要等待聖靈的吩咐,在他的力量中成就大使命(馬太福音28:19-20)。 保羅的轉變是舊約轉向新約的激動人心的例子。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第十六章1-10節

保羅(掃羅現在的名字)啟程進行第二次傳道,與西拉同行。 使徒行傳記錄了基督教的興起和傳播,從猶太省省會耶路撒冷開始,一直到帝國的偉大首都羅馬為止。 使徒行傳中描述的事件發生時間大約橫跨30年(大約是公元30-62年),主要著重在彼得(見使徒行傳第1~12章)和保羅(見使徒行傳第13~28章)的傳道事工。 如果沒有使徒行傳,我們僅能透過新約當中的書信來認識教會早期的歷史,如此所知甚少。 除此之外,使徒行傳也為保羅的書信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背景。 他的服事還有巴拿巴一起,彼得的服事已至高點,神還興起巴拿巴和掃羅,他們在安提阿大大傳道,興旺教會。

他指出上帝應許藉著他使之復活的大能者施行公義的審判。 使徒行傳 保羅提及復活一事使聽衆的意見發生分歧,但有些人卻成為信徒。 使徒行傳按照時間順序記述了早期基督徒組織的發展和變化,有一部分篇幅記錄了使徒保羅的傳道經歷。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18:10

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 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過了第一層第二層監牢,就來到臨街的鐵門,那門自己開了。

使徒行傳

(覆蓋經文8:1-9:30)。 從此,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大受逼迫,除了使徒以外,各人都分散各地。 腓利逃往撒馬利亞,當地有很多人接受上帝的話語。 彼得和約翰從耶路撒冷奉差到那裏,使當地的信徒也可藉著『使徒按手』而獲得聖靈。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18:2

我們回顧當時的情景,看見司提反站在那裏,他不是關在牢獄中的囚犯,而是神的代言人,是那國的審判官。 腓利被神觸摸,跟從神。 這時,神就用他去觸摸這位太監,讓他透過腓利接觸耶穌。 神的觸摸,透過腓利臨到這位太監身上,而這位太監回到自己的國家埃提阿伯,成為一個很虔誠的信徒,大有影響力。 教會的治理要能上軌道,選立長老相當緊要;一旦選錯了長老,就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情形,叫教會受極大的虧損。 「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福音的目的,不是叫人在地上安逸,乃是使人在苦難中轉眼望天;不是叫人生活容易,乃是叫人生命有所變化。

這 位 分 猶 大 已 經 丟 棄 , 往 自 己 的 地 方 去 了 。 14這 些 人 同 著 幾 個 婦 人 和 耶 穌 的 母 親 馬 利 亞 , 並 耶 穌 的 弟 兄 , 都 同 心 合 意 的 恆 切 禱 告 。 參看使徒行傳第2章:16-21;約珥書2章28-32節;也可將使徒行傳2章25-28,34,35與詩篇16篇8-11節和110篇1節作一比較。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18:6

「聖靈充滿」又常是靈恩派信徒醉心追求的經歷,但他們所求的與聖經所說的「聖靈充滿」簡直是南轅北轍,相距極遠。 「以色列人哪,你們要聽我這些話:拿撒勒人耶穌就是神以異能、奇事、神蹟向你們證明出來的人,這些事是神藉著他在你們中間施行,正如你們自己知道的。 所以查考《使徒行傳》,看福音如何廣傳,靈魂如何得救,教會如何建立,是每一個信徒和每一個教會的必修科。 新巡撫非斯都對保羅一案無所適從,但也想討好猶太人(二十五1-9)。 猶太領袖摸透了他的心理,便一味施加壓力,欲逞殺保羅之志。

使徒行傳

耶穌很順服父神,但耶穌很自由,與父神之間的互動很美麗,很有默契。 順服的意思,就是無論權柄做得對不對,都以權柄為權柄。 傳道人不但要播種――傳福音,也要栽培――教導與餵養;不但要勇往直前,也要『回頭堅固』。 許多傳道人因為忽略了回頭堅固的工作,導致很多屬靈的嬰孩夭折,實在可惜。 主在那裏是遷就猶太人的理解力,單純就著『祂自稱是神的兒子』是否褻瀆神、說僭妄的話而辯護,絕對沒有意思承認那些猶太人的審判官就是『神』。 「要凌辱使徒,用石頭打他們」原文無『要』字,但句裏含有已經定意如此去作的意思;『凌辱』意指虐待、虧待、侮辱、蹧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