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2024詳細資料!(小編貼心推薦)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低薪問題最近佔滿版面,批踢踢上就有鄉民對領低薪的人表示不解,他說,領低薪的人小時候不念書,整天混陣頭,長大只能去做粗工等替代性超高的工作,「領低薪不是剛好嗎?」沒想到卻慘遭網友起底,原來發文批評的鄉民在自己家族經營的公司裡擔任執行董事。 根據調查,第一名的金融保險業,平均薪資為49353元,接下來建築營造48968元,電子資訊則是48793元排名第三,而一般服務業的平均薪資38452元最落後,另外以全台縣市薪資分布,擁有新竹科學園區的新竹,奪下收入最高的城市。 台灣普遍薪資低,不少年輕族群都很有感,尤其在在台北租屋、生活費開都很大,依照主計處統計,台灣薪資中位數只有4萬兩千多元,扣掉食衣住行的花費,每個月能存的錢真的很少,學者分析,進入職場要選擇專業性、知識性的職業,薪資才可能隨著年資成長。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月至10月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約為4萬2千元左右,10月的平均薪資為42,756元,原PO月薪6萬元,已經高於平均數字。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3)日公布,2020年薪資中位數為50.1萬元,換算月薪約4.2萬元,也就是說,全台灣有一半的上班族月薪不到4.2萬元,有網友驚訝表示,「年薪不到50萬的人真的這麼多嗎?」對此有人指出背後真相,「這年頭都比資產了,誰跟你看收入」。

根據「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動態查詢」資料庫的資料,2015年的大專生起薪為27,655元,甚至比2000年的28,016元還低。 而這樣的薪資水準幾乎宣告大學一畢業即掉落在貧窮線之下,如果不願意屈就於這樣的工作條件,換來的便可能會是中長期失業。 其實並不盡然,時下的就業環境,若沒有特殊技能,像是醫師、律師等等,基本上很難提升薪水,甚至被取代性大幅增加,每當你在一間公司任職一段時間,想要往上談更高薪水,對業者來說,這樣的工作職缺大可再去找剛畢業、薪水要求不高的職場新鮮人來用,如此像免洗碗的無限循環,薪水要提升難如登天。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薪資調查科科長郭燕玲說,這代表高薪資人薪資成長速度比較快,使得平均薪資往右移;長期研究薪資議題的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也說,這代表著多數人仍落在低薪的左半邊,而位於右半邊的高薪者人數雖然沒有增加,但薪資卻越來越高。 採取這種應對方法的原因很好理解:依照市場理論,當社會將年輕人的價格定到遠低於生產成本時,「年輕人」這個產品的減產--也就是降低生育率,以及更多年輕人拒絕販售勞動力,是必然結果。 而依照心理學理論,當社會把年輕人的價格定到如此低時,會有更多年輕人認為自己的基因不佳才沒有競爭力,還是不要製造後代讓他們痛苦;當工作者面對長期的勞而不獲,會失去自信及失去動力,造成普遍的無力化,對努力工作及充實自我的意願大降。

低薪: 對老闆喊「你給的薪水太低」 年輕人全冷笑!一句話秒打回現實

根據韓國媒體《亞洲經濟》報導,疫情爆發後,5月失業率3.0%,較為和緩,是2013年以來最低,但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是5.4%,則是2008年8月以來的最高漲幅,尤其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增加人民的日常開銷負擔。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直言,很多年輕人不儲蓄的原因是,他認為我儲蓄幹嘛,我又買不起房子,所以青年住宅社會住宅要加強推動。 低薪、高房價、勞保破產危機,連帶造成不婚不生少子化,所有負面因素環環相扣,是年輕人的枷鎖,更是國家發展的禁錮。

低薪

原因一:做為產業占比最大宗的服務業,對於創新轉型的行動相對保守。 低薪 政府提供投資抵減優惠,多數都是製造業申請,服務業在創新發展這部分的投資遠遠不足。 更慘的是為了因應2008年金融海嘯對就業所產生的衝擊,2009年由教育部推出《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也就是俗稱的「22K方案」,雖然立意良善,卻像是政府認證的企業給薪標準,為青年的起薪成長性硬是蓋上一層天花板,讓停滯多年的薪資成長更加雪上加霜。 「所以其實我覺得,現在年輕人的收入就是中低收入戶,就是貧窮線底下的生活。」林宗弘說,「應該說大多數的青年人已經面對(低薪)這問題,而且已經面對至少15年左右了,約2000年之後開始。」林宗弘直截了當地表示。

低薪: 政府加薪 照顧服務員去年增6千人創歷年新高

而稅改部分,任何人收入若在3萬元以下、年領13.5個月則可不用繳稅,再來就是4口之家的雙薪家庭,若2個孩子都5歲以下,同樣免稅。 低薪 參見政府官員的薪酬,一般在法律上是有定明的,不宜隨意加減,而是固定的。 在等級制中,得到最高工資的公務員通常是該社會的領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領導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例子還有巴黎公社、軍人。 許多國家如瑞典、芬蘭、丹麥、瑞士、奧地利、義大利,沒有最低薪資法律,但依靠勞工團體或工會透過集體協商設立最低薪資。

低薪

香港僱傭代理協會主席張結民認為,按現時經濟環境而言,公務員亦需凍薪,認為決定合理,相信僱主亦會表示歡迎。 他亦認為,因印尼政府明年起將推行新措施,屆時印傭出國護照、「良民證」等費用將由僱主負擔,僱主需多付4,000元聘請費,「變相已經加咗人工」,菲律賓亦擬訓練費轉嫁僱主,故認為最低工資不應上調。 有外傭團體對決定感到失望,批評政府機制欠透明,外傭在疫情下工作量大增,未有合理回報;有僱主團體則認為,在經濟環境不景的情況下,應調低5至10%,但凍結水平亦算合理。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今日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的建議,維持現行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在每小時37.5元。

低薪: 全球與區域

因此,在這個世代的共同經驗中,「只要好好努力讀書、考上好學校,之後好好努力工作奮鬥」,就能夠過上好日子,他們是這樣走過來的、對此堅信不移,更如是教育他們的子女。 未滿 25 歲的年輕工作者更慘:對於初入職場不久台灣青年族群來說,年薪中位數僅有 34.9 萬元——這個數字若考量通膨因素,甚至較 20 年前還低。 現在只能期待這家新聞台拿到執照,讓我的朋友可以繼續領高薪。

很多人在一家新聞台待了五年以上,只有隨著職位提升,才有機會調整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薪資;假使你沒有擔任主管職,而是一直當資深記者,坦白說,很難調薪。 「慣老闆」給員工低薪是一回事;但如果是應徵者自我價值感低落,在面試談薪資時,主動把自己弄低薪了,就不能怪公司欺負壓榨你。 公司既然有預算也付得起薪資,應徵者為什麼要把自己壓得這麼低? 自我價值感低的人,就算以低薪策略取得工作機會,在組織裡,也做不長久。 所有的不爽,都是在得知自己薪資不如人,卻做得沒比別人少、也做得沒比別人差的情況下發生的。 我不希望她來工作以後覺得委屈,做沒幾個月就離職,給她好的薪資,希望她好好扎根學習,盡快在一年的時間裡,具備正式文字記者的能力,讓政治新聞中心多一名生力軍。

低薪: 影響

著作有《成就未來的你》(悅知出版)、《個人品牌》(遠流出版)、《別讓世界定義你》(遠流出版)、《用地圖看懂東南亞經濟》(商周出版)等書。 學生,其實是最幸福的,不用面對現實生活殘酷的壓力,有著多采多姿、無限可能的際遇。 善用這四年,積極的裝備自己,就能在畢業時,不是徬徨的走出校園,而是充滿了期待跟已經準備好的自己,走向燦爛前程。

但台灣在經濟以外的許多層面,仍較過去進步不少,活在台灣,絕大多數公民至少能吃飽穿暖、接受基礎教育、享受低廉的醫療照顧,已經讓很多國家羨慕了。 由於青年人的相對剝奪感,社會缺乏消費、成長動能,經濟將呈現停滯,加上世代的對立,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社會將缺乏成長動能,希望的願景,因此,深入分析青年低薪原因,並尋求對策,讓青年人看得到未來,社會有欣欣向榮的希望,而經濟得以再次滾動、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沒有永遠的「工作」,老闆可以給你工作,他能「給」也就能「收」回去,工作不是「操之在我」的事;但是,「職涯」發展是可以自己規劃的,每個階段給自己一個目標,提早拉出職涯的第二曲線,依據你的興趣、技能與性格,開始發展斜槓 或 提早投資理財,讓自己多一份收入來源。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追加投資,從原本120億美元增加到4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2兆),引發「淘空台灣半導體業」的擔憂。 科克蘭資本董事長、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在《POP撞新聞》節目中表示,從商業角度分析,台積電去美國設廠完全不合理,雖然不至於掏空,但一定是一步步被削弱,而且這些高階半導體人才3年合約結束後,很可能被美國其他科技廠挖角。

低薪: 「青年薪資打折」現象 主流觀點給青年貼標籤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柯志恩補充,2021年國人平均總薪資67萬元,但各行業卻差距極大,教育業平均薪資僅37.7萬元,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平均薪資高達99.2萬元,二者差距達2.6倍之譜。 網路低薪七大金句,台灣低薪是普遍事實;低薪讓年輕人只好躺平;房價高、低薪、高通膨是少子化的原因;慣老闆看心情給薪水;萬物皆漲,薪水漲不了;抱歉,我是拉低平均薪資的低薪人;高薪還需要外出打工做台勞? 顯示,低薪產業過去薪資多半有微幅上漲,教育服務業成為低薪產業中,唯一一個薪資還呈現衰退的產業。 此外,撇除納入年終獎金的季節因素,網上流傳的一句玩笑話──「男女平均有一顆睪丸」突顯了大眾對於平均薪資的不信任。 每當主計總處公布某月平均薪資再創歷史新高時,相關新聞下的討論串總是哀鴻遍野,許多網友哀嚎自己薪水遠低於該數字。

  • 職涯規畫通常決定一生,部分產業的員工不管怎麼努力,恐怕都無法擺脫低薪命運。
  • 朱立倫更表示,政府大內宣經濟成長率很高,台灣人均GDP可能超過韓國,但現實上是民眾實質薪資已經連續數月負成長,更何況台灣超過60%就業人口的薪資遠低於平均,只有少部分產業是屬於高薪,且倍數拉的很大。
  • 長期關注青年議題的《換日線》頻道,精選台灣和各國工作的作者青年專文,一起聽聽他們怎麼說。
  • 以上韓國年輕人描繪自身處境的用語,儘管用詞不同,背後出現的狀況是否讓你也有些「耳熟」?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宣布,自本月20日起實施室內口罩鬆綁,但2類場所如醫療照護相關、公共運輸仍需要配戴口罩,其他則由民眾自主決定,…
  • 然而,由於最低生活費標準是以家戶為單位,要幫助我們定義非獨戶的厭世代「低薪」,參考依據有限。
  • 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研究,台灣最有錢的家庭、即是家戶所得最富有當中的1%,其財產占台灣總所得的11.29%,其主要財富來自股票利得、土地交易,並不是薪資所得。
  • 對於朱立倫的批評,民進黨新聞部主任張志豪回應,蔡總統及行政團隊一直高度重視年輕世代所關心的問題,相信陳建仁內閣會持續提出改革方案,穩定經濟環境,同時改善相關問題。

提升低薪者總薪資至3萬元:針對公務機關、國營事業、政府投資事業、政府捐助法人及政府機關派遣人員,總薪資未達3萬元者,漸進式提升低薪者總薪資至3萬元;另衛福部亦將研擬逐步提升中央納健保醫療機構、長照服務人員及托育人員的薪資。 現時港鐵清潔工不屬於政府外判制度,工作由承辦商負責,兩間外判公司分別是ISS Facilities Services Limited和永順清潔服務有限公司。 翻查資料,對上一次凍薪已是2010年,當時最低工資推持於每月3,580元的水平,膳食津貼則增加10元,由740元增至750元。 ​政府今日(29日)宣布,本港外籍家庭傭工的「規定最低工資」將維持每月4,630元,而膳食津貼則維持在每月不少於1,121元。 發言人指,檢討時考慮各種因素後,決定最低工資水平將維持不變,翻查資料,對上一次凍薪已是2010年。

低薪: 選產業不選職位 薪水會自然起飛

從學校教育、產業結構到企業文化,我們的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長期關注青年議題的《換日線》頻道,精選台灣和各國工作的作者青年專文,一起聽聽他們怎麼說。 韓國除了極少數名校菁英,能夠擠入大企業窄門外,多數青年一出社會,往往只能選擇起薪在每月 低薪 88 萬韓元(約新台幣 24 K)左右的約聘工作,若以韓國的物價而言,同樣難以為繼。

年輕人賺不到錢也存不了錢,別說是買房了,甚至連買車、生活都非常拮据,這正是時下多數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隨著女性意識抬頭,不婚不生的單身男女越來越多,也反映在房市上。 房產專家張旭嵐分析,以六都來看,一人宅的占比10年間成長了4%到5%,其中雙北居冠主因,北漂上班族增多,且大多會選在新北定居,除了房價、租金較適中之外,通勤也在合理範圍,因此戶籍僅一人的宅數去年突破三成。 2021年台灣全年新生兒人數只有15萬3,820人,該年度死亡數18萬3,732人,已是連續第二年出現人口負成長。

低薪: 高薪族:「類國營事業」包下冠亞軍

我在第一本書【每道人生的坎,都是一道加分題】中提到,新聞圈幾乎都是靠「跳槽」幫自己加薪。 所有的新聞台,不管有沒有賺錢、賺多少錢,都不影響老闆絕不調薪的決心。 她的應徵資料裡,有大學時期的參賽得獎作品及實習時的新聞寫作報導。 台大研究所剛畢業的她,以論件計酬的方式,幫一些網站採訪及製作影片,我看了她的作品,認為她有能力勝任在家記者的工作,於是找她面試。 財政委員會召委費鴻泰表示,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預測,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2.72%,事實上在去年9月出口就呈現明顯衰退,GDP成長僅1.44%。 預估今年Q1為1.58%,Q2為2.59%,但其中有太多不可測的變動,例如中美貿易戰、俄烏戰爭,以及美國通膨、美國聯準會是否會繼續升息等等。

  • 在大陸有面積達80萬平方米的26層高樓,裡面住的並不是人,而是滿滿的豬,技術人員會在監控室觀察豬隻,追蹤健康狀況,控制飲食及環境。
  • 整體而言,薪資低於3萬元人數及占比在109年、110年都明顯下降,連兩年降幅都近3個百分點,主計總處表示,主要也是近年基本工資調幅推升,隨著基本工資上調,雇主也會將接近基本工資的勞工薪資往上調,因此低於3萬元的比例下降。
  • 法定最低工资以时薪为单位,基本原则是雇员在任何工资期的工资,按他的总工作时数以平均计算,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工资的水平。
  • 再者,協助青年人配合國內企業的對外投資,搭上國際化列車。
  • 一味調升基本工資,就算調到3萬元,也只是一個示範效果,無法真正讓業者、勞工享受到經濟成長果實,更沒有辦法全面翻轉低薪環境。
  • 在低收入的21名至30名之間,話劇演員、歌手再度上榜,也都難怪很多韓國年輕人有演藝夢的話,都會被家人反對,因為真的是一個如果沒有熬出頭的話,永遠都不會賺錢的職業,因此有很多人做了幾年練習生之後就放棄,真的相當可惜。

鄉民發現,發文批評者也曾在薪資版發文說,自己剛進家裡公司擔任特助,公司裡的前輩都會叫他的小名,但是現在已經進入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對於前輩一如往常的叫他,有客戶和他建議要改正前輩對他的稱呼,他為此感到煩惱,上網尋求網友意見。 在稅制上不獎勵僱用外勞或產業外移,並要求醫療及慈善機構盡避免以志工取代聘僱給薪勞工,可以增加本國人民的工作機會;以供需原理論,增加工作機會可以提高受顧者向僱主議價的能力。 低薪 為減少在職貧窮,也必需立法限制責任制、派遣制度、志工及實習,並有效執法、處罰違法僱主。 臺灣醫療及慈善機構利用志工名義變相規避勞動法規、並造成工作機會縮減的情形亦時有所聞。 经济学者司令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共官方对评论严格管控,任何专家学者的言论没有官方默许都不能在网上广传。

低薪: 台灣低薪世代! 6成民眾月薪不到5萬元

辛炳隆指出,如果在中小學教育期間沒有建立對於職場工作類別的認識,也沒有在大學院校期間強化職場技能,念錯科系又選錯行業,至少要在就業之後加強在職教育和專業訓練,如果這一切可以扭轉低薪的必要都沒有做到,也沒有外掛輔導系統,那年輕人低薪困擾將不可能停止。 針對工作貧窮,有人提倡以最低工資解決這個問題,但因其也有不少缺點,因此没有很多國家實施;而且實施最低工資也不一定能舒緩工作貧窮的問題,例如台灣基本工資(時薪160元/2021年起實施)離實際合理工資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台灣仍有相當部分的時薪制工作低於基本工資。 低薪 另外,部分僱主也會規避最低工資或勞基法規,主要方法是使用責任制,強迫加班但不給加班費,另外也大量使用時薪制、人力派遣勞工、低薪實習生、低薪建教合作以及業務外包,醫院及慈善團體喜好使用志工來節省成本、但也容易增加在職貧窮。 由於方案是一年的定期契約,不是傳統穩定雇用的「不定期契約」,因此期滿之後僱主不需給付資遣費,這種國家鼓勵雇主彈性化僱用的做法,將助長企業主短期雇用或使用人力派遣的習慣,加劇「青年貧窮化」與就業的不穩定,嚴重侵蝕整體勞動力市場的穩定。

低薪: 韓國低薪工作盤點

新內閣上任,最重要的就是民生問題,這也是國民黨與立院黨團最關心的議題。 朱立倫表示,政府大內宣經濟成長率很高,台灣人均GDP可能超過韓國,但現實上是民眾實質薪資已經連續數月負成長,更何況台灣超過60%就業人口的薪資遠低於平均,只有少部分產業是屬於高薪,且倍數拉的很大,若是服務業或傳播業應該對這問題很有感。 第二,產業升級緩慢,近十年來,製造業外移,國內產業的投資無力填滿其空缺。 在服務業方面,它占了就業人口的六成,但近十年來,台灣最高薪的金融服務業占GDP比重下滑,反而是中低薪資水準的零售、批發、餐飲、物流、教育服務、餐飲服務的就業機會大幅增加。 而服務業整體生產力雖然提升,但規模小的企業利潤增加有限,加薪不易,加上不少餐飲服務以部分工時僱用。

低薪: 外傭最低工資十年來首「凍薪」 政府公布維持每月$4630

對厭世代的父母輩們來說,通常只要勤奮工作,多能享受到台灣經濟整體快速上揚的「時代紅利」,過著比他們上一代更富裕許多的日子。 這一輩中的清寒青年或農村子弟到大城市奮鬥幾年,也多能夠過上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中產階級生活。 反觀「厭世代」的父母輩,也就是多在 1960~1970 年代出生的族群,可說是台灣至今最為「幸運的一代」。 他們相較於篳路藍縷的再上一代,生活環境好的多,有條件受較好的教育。 出社會後又趕上台灣經濟狂飆、外資來台設廠、消費性電子爆發、中國大陸市場開放這幾個時代紅利。

低薪: 勞工還是低薪 去年全時工作有212.8萬人低於3萬元

加速引進外資,吸引台商回流,帶來產業的活水,動能及創造高薪的機會;這些都是政府可以著力之處。 尤其在政策上,若能將台灣的超額儲蓄導入國際產業,都市更新、金融商品、長期照護等領域,必能增加青年人的工作機會,讓青年人有感。 近年來,青年低薪已成宿命,甚至有22K的謔稱(明年起將調升基本工資為23K多),成為低薪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