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厘印費2025詳細懶人包!內含交厘印費絕密資料

舉例,如果你並不是香港人、或者你已持有一層香港住宅,但現在又想多購一層物業,你也要繳付較高稅階的稅項。 例如你購買一層300萬元的物業,你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就是「300萬元x15%」,也就是450,000元。 雖然,現行法例並未對所有租約規定,一定要打釐印/繳交印花稅。 一般而言,我們在購入物業後三年內轉售,都需要按持有時間繳付不同稅階的「額外印花稅」;但在遺產繼承上,即使你在繼承物業後三年內沽出物業,稅局都可免收。 可透過收租單位70%的租金收入,作為每月入息,但需有「租金收入證明」,而這份證明則是已打釐印的租約。

  • 800萬物業以下可承造高達九成按揭,800至1,000萬物業可承造八至九成按揭,最高貸款額720萬。
  •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 值得留意的是,業主同意租客更改單位結構,亦可能會要求收取較高按金。
  • 當所有條件都談妥,業主與租客就可以簽約,一般會先簽臨時租約,再於指定日子內簽正式租約,亦有業主嫌麻煩,索性直接簽正式租約。
  • 自行放租的業主,或租住業主自讓盤的租客,雙方皆可使用個人的「稅務易」帳戶,網上打釐印。
  • 利嘉閣地產(九龍區)董事徐志華表示,即使未來續約,亦需要簽署CR109。
  • 其後,丈夫再以「首置」身分買入市值800萬元的單位,應課印花稅項將由樓價15%(120萬元),大幅降至3.75%(30萬元)。

但對谷友來說,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在繼承物業後,銀行會否重新審視按揭? 交厘印費 如果物業本身屬於「聯權共享」的物業,也就是俗稱「長命契」來持有。 其實當一方過世時,權益會自動跌入在世一方身上,所以銀行都會要求在世者要繼續供款,而不會等「遺囑認證」後,才要求繼續供款;簡單來說,按揭安排一切如常。

交厘印費: 印花稅是什麼?

留意,一般租約都是分生約及死約,印花稅是計算固定期(死約),即如果死約為2年,雖然租客可向業主續約,但釐印費都是只計該2年年期。 作者簡介:黃詠欣擁有多年按揭市場經驗,並為地產代理監管局持續專業進修計劃課程導師,熟知各銀行及融資機構按揭流程及行情,致力推動按揭轉介行業走向更專業及更優質服務,助置業人士輕鬆完成繁複的按揭流程。 當然,部份人為免在遺產繼承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很多人買樓時已傾向用「長命契」,即所謂「聯權共有」的方式來持有物業。

由於有聲音認為境外資金是本港樓價高企的主因之一,故特區政府在2012年10月27日起,針對境外買家徵收買家印花稅 。 交厘印費 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簽訂住宅物業的買賣合約時,便要額外繳交15%的買家印花稅 ,但根據《施政報告2022》的最新指引,合資格外來人才,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首置物業可退還買家印花稅。 無論買賣一手樓或二手樓,當我們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後,在物業正式轉讓至買方手上時,我們要多簽一份「轉讓契約」。 「臨約」及「正約」只說明我們有買入物業權利,但真正作為證明物業轉讓文件卻是「轉讓契約」。 這份文件會在土地註冊處註冊,需進行俗稱「打釐印」的方式來確立其認受性。 若果保險公司不作賠償,遺產物業中有剩餘按揭未找清,又應怎辦呢?

交厘印費: 加蓋印花的方法

現在揾租盤,可透過網上搜尋業主自讓盤,和地產代理租盤。 反觀若物業屬於「分權共享」,則去世者持有份數會由其受益人來繼承,當繼承後要重新處理按揭問題,銀行可能會因應其能力作按揭審批。 個案中,谷友丈夫的物業屬於「單人持有」,如果谷友想繼續沿用丈夫的按揭,要在轉讓前向銀行查詢,否則按一般程序,當谷友繼承物業後,銀行也理應會需按照其能力重新審批。 但如果谷友在繼承物業後,把自己原先持有物業沽走,保留了遺產物業,假以時日再多購入住宅物業,這時候「從價印花稅」仍會否豁免呢? 因為遺產貨已算作一層住宅物業看待,在這個情況下,當谷友再購入物業時,就需繳付劃一15%「從價印花稅」了。 谷友個案屬於「有遺囑」的一類,其丈夫生前訂立一份遺囑,委託她成為「遺產執行人」。

租約打過釐印,即正式成為具法律效力的文件,如日後遇有租務糾紛,租約中的協定就成為參考的基礎,能夠作為證據,是對雙方的一個保障。 未經打釐印的租約則不被法律承認,或不可作呈堂之用,如不幸遇上立心不良的業主或租霸,問題就難以辯明。 印花易帳戶是方便公司客戶(例如律師行、物業代理公司等)使用電子印花服務,作核實身分之用。 正常情況下相關金額是由業主及租客每方支付一半,而每份證明書的複製本為 5元,額外繳交。

交厘印費: VI. 印花税(厘印费)

獲得「遺囑認證」後,可以申請繼承物業,當中構成的一次轉讓,是否涉及繳付「從價印花稅」? 根據《稅務條例》,無論屬有遺囑或無遺囑下的物業轉讓,受益人都可以豁免印花稅。 所以按谷友個案,雖然她手上已持有一層住宅物業,但繼承過程中則無需要繳付「從價印花稅」。 而二手居屋則因屋苑而異,20年以下的都能承造25年。 當所有條件都談妥,業主與租客就可以簽約,一般會先簽臨時租約,再於指定日子內簽正式租約,亦有業主嫌麻煩,索性直接簽正式租約。

交厘印費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交厘印費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一般而言,在簽署正約後,買方才開始檢驗業權是否良好,如業權存有問題,而買方的理據充分,便可進行踢契,一旦踢契成功,賣方則須退還訂金,取消交易,甚或至需賠償其他捐失予買方。 因應疫情的最新情況,1823現時集中處理與疫情有關的來電,其他來電及經文字渠道遞交的個案的輪候/處理時間可能會較長。

交厘印費: ◢ 信用卡優惠 ◤

如果租客在物業內有貴重傢俬、電器,可考慮向法庭申請封租,申請程序較快。 假設準買家有聯名持有住宅物業,可先「除名」,再以無樓族身份買樓慳稅。 若該物業由準買家與妻子聯名持有,「除名」只需按物業的一半價值;而再買住宅物業則只需以第二標準稅率繳稅。 所謂「香港永久居民」,很直接就是只要你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就可以;但如果你仍待入境處核實身份,而持有「核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資格申請結果通知」則不屬於永久性居民。

另外,家電維修經常是業主與租客之間的爭議點,最好的做法是在合約寫明家電與傢俬的維修責任,如冷氣機、雪櫃,以至單位結構問題等。 若租客遇上壞掉的家電或傢俬,並希望自行把其更換,更換前亦應先徵求業主同意,看看能否扔掉壞掉的家電,或者退租後,租客可否搬走自費的家電等,口頭協議也具法律效力。 由租客支付的費用,一般為單位非結構性問題(如燈膽更換、冷氣機或雪櫃維修)的費用,和起居雜費如水費、電費、煤氣費、上網費等。 在簽訂租約前,建議與業主溝通清楚,釐訂清楚單位非結構性的定義,以及所有可能出現的維修責任。 香港首個律師搜尋及配對平台,讓您足不出户都能隨時隨地比較律師的個人檔案、評分及價錢,找到最適合您的律師!

交厘印費: 物業估價遭「彈弓手」調低 轉按觸礁 業主3招【星之谷專欄 &…

相反,若樓價下跌,買方不願意完成交易,買方可以在審查時提出更多要求、保證,若賣方不能提供有關資料,買家便有大條道理拒絕完成交易,兼取回訂金。 交厘印費 如出現以上情況,就算買賣雙方興諸訴訟,亦不能夠強迫完成交易。 當業主將單位出租後, 他必需要將該租約打釐印, 才能被政府承認其法律效力。

交厘印費

問題是,如果提名人並不是香港永久居民,而不是近親,又會怎樣處理呢? 根據稅局規定,稅局容許買家在簽立轉讓契時提名一名近親,且該名近親不一定是香港永久性居,而僅需要支付「從價印花稅」。 但由於獲提名一方並不是「近親」,故並不跌入「從價印花稅」界別,且因本身屬「非永久性居民」,還需繳交針對海外客的「買家印花稅」。 問題是,既然聯名入市時,即一方為香港永久居民、而另一方非香港永久居民,只要大家是近親,也沒有持有物業,就可以用「從價印花稅」來計算,買家並不需採用相關「提名」方式入市而已。 所以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他們可採用「提名」方式來進行買賣。

交厘印費: 最新中銀按揭計劃 一文睇清P按H按

普遍來說,考慮到業主一般對租務較為熟悉,加上有租客的按金在手,委託業主打釐印會較為方便。 媒體喜歡報導有關撻訂的消息,常將撻訂當作樓市轉弱指標,但其實撻訂背後的考量很多,財力不逮並非唯一主因。 受貿易戰重燃影響,香港樓價由高位回落,「美聯樓價指數」10月2日至10月8日報168.02點,連跌11周,創25星期新低,並較紀錄高位累跌約…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北望長城人山人海,南眺天涯海角人潮洶湧,各大景點都是擠滿了旅行放鬆的人們。 而香港樓市則在這期間頻頻推售新盤,其中不乏低… 如果在全世界做一個搬家排行榜,香港大概會名列前茅。

交厘印費

法例沒有硬性規管免租期,一般而言,住宅免租期為7至14日,讓租客可於免租期間遷入,但業主也有權不給予任何免租期。 若然雙方就免租期爭持不下,不如索性再看其他單位。 業主須為租金繳納個人入息稅 / 物業稅,但若不打釐印,就不必向差估署遞表(CR109), 藉此不向政府披露出租事宜,以達致逃稅目的。 單位有可能是非法出租 (如未補地價居屋、租住公屋、劏房等),租約有機會不受政府加蓋印花肯定。

交厘印費: 銀行削按揭回贈 「 甩名 轉按 」有對策

不少業主都會選擇向銀行借較高成數的按揭以減輕首付經濟壓力,而按揭貸款成數若超過六成,那麼六成以上的貸款部份就必須購買按揭保險。 根據按揭保險公司的規定,按揭保險計畫只接受住宅物業作自住用途的申請,並不接受住宅作投資用途;另外亦不接受收入來自非香港的人士申請,換言之,申請人需要在香港工作,以提供本地的收入證明。 ​若打算將物業出租,必須先剔除按揭保險人的身份。

交厘印費

另外,入伙前,最好先影單位內的大小瑕疵,寄給業主就更好,以免搬遷時大家有爭拗。 這樣做,可以讓租客了解物業情況和細節,總好過單憑網上圖片或影片去了解。 美國通脹強勁,聯儲局重啟加息周期,近月加息步伐變快,本港拆息亦急速上升,我們會為大家追蹤最新的H按、P按息率,以及現金回贈情況。

交厘印費: 印花税(厘印费)

如物業為「聯權共有」必須是將一半業權(50%)賣給對方﹔至於「分權共有」則要視乎雙方持有該物業的比例,如甲方持有40%業權,乙方持60%業權,甲方只能賣40%業權予乙方,反之亦然。 簽臨約是一個重要關口,代表正式落實購入單位,反悔不買會招致很大損失,做這個決定前,一定要多做資料搜集,搜尋盤源及勤睇樓,即上千居尋找各區筍盤。 不是人人都撻得起訂,有信心進行「技術性撻訂」的買家,入手的通常是特色戶等優質盤,並且已衡量過撻訂成本和以 A 組身份買樓的優惠,認為撻得過、有得賺,才會行動。 現時可透過互聯網、郵寄及直接前往印花稅署打釐印,當中互聯網最為方便,在網上付款後列印花證明書便能完成。

交厘印費: 銀行提供的酌情考慮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購買新的住宅物業後6個月內出售原有唯一的住宅物業,可獲退稅,但不能完全退回新物業價值15%的稅金,因新物業亦需按繳付第二標準稅率下的稅金,故只能退回稅金相差之金額。 交厘印費 如舊有住宅物業已簽臨時買賣合約待售,新住宅物業成交期在舊有住宅物業成交期之後,新購物業則不必預繳15%稅金,只需按第二標準稅率繳稅。

交厘印費: 印花稅收費

若是主動披露,而且不是蓄意逾期,或可獲按以下公式計算減免後罰款,但罰款額最少為 $500。 如果超過30天仍沒打釐印而需補打,除需補交原有稅項外,更有機會被罰交更重稅款,最高可達10倍(見表2)。 28Mortgage的按揭專員可以幫你獲取銀行的即時估價。 轉按是將按揭轉去另外一家銀行,有別於首置按揭,申請者本身在某間銀行已經申請了按揭,因各種理由,例如想賺銀行和轉介回贈,想再轉按來套現現金,節省利息和供款支出,或者想退回按揭保險費等。 而每次過銀行罰息期把本身按揭轉去另外一間銀行,這種方法可以直接減少按揭總額和供款,節省更多相關物業的開支。 例如500萬轉按金額,回贈2%,扣除律師費,可減少大概$90,000按揭支出。

交厘印費: 網上銀行繳款應注意事項

以「公司股權轉讓」形式買賣物業令買方省了釐印費,亦令賣方可能不用繳付利得稅。 交厘印費 若果進行順利,亦不失是一個好方法,尤其在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後,以這種形式買賣物業更屢見不鮮。 這個客戶其實有幾個地方做得不足,首先業主與租客簽定租約,理應在簽定租約一個月內打釐印。

坊間主流租期普遍為兩年,一般租期的首12個月為「死約」,「生約」為租期的第13個月至租期完結,除非租約有另外規定,否則租約期內業主不能加租而租客亦不能退租,任何一方違約都需要作出賠償。 另外,很多時租客及業主都不注重打釐印手續,萬一有紛爭,租約有機會不獲法律保障。 理論上,不論臨約是否已送往打釐印,亦算是一份有約束力的物業交易文件,買家事後想加名轉名,則屬新一項轉售交易,買家或須就此再付「從價印花稅」及適用於短期轉售的「額外印花稅」。

今天, 就讓我樓市蔣門人和大家分享一些有用的知識, 讓大家安心租出自己的單位。 讀者來函:銀行說稅局查問我的按揭是「自住」或「出租」,怎麼辦? 申請按揭時,如報「自住」,銀行最多可借6成(假設沒有按揭保險)。 因此有些業主報「自住」借6成,但把單位「偷雞」出租。 這位讀者的經歷是:他的單位是自住卻放租,銀行突然打來說稅局向銀行查詢該物業的按揭是不是可以出租,要求銀行回應。 銀行因此查問客人該單位是不是在出租中,並提醒客人該物業是自住用途,不能放租。

交厘印費: 住宅物業買賣合約所徵收的印花稅(釐印費)是多少?

打完釐印後,業主需要主動填寫 「表格CR109」寄往差餉物業估價署,將來才能就有關租約追討欠租提出訴訟。 如果超過2個月仍沒打釐印而需補打,除需補交原有稅項外,更有機會被罰交更重印花稅款,最高可達10倍。 而印花稅署署長可視乎每宗個案的個別情況,減免部分或全部罰款。 單位地址、業主姓名及身份證號碼、用途(如住宅/商業)、鎖匙數目、傢俬(如有)等等,均需清楚列在租約內。

交厘印費: 住宅印花稅種類

印花稅沒有特別註明什麼為之「單一物業」,但有說明如果「物業」本身涉及「天台」、「平台」及「花園」,一般來說會視為一個物業看待。 正因為在購買香港住宅物業時,若符合早前說的「三大條件」,你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否則會被要求徵收更高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但如果購買本港住宅物業,並不符合上述條件的話,你就要支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即劃一15%的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