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只有第一次有治癒的機會。」臺灣乳房醫學會祕書長及臺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曾令民說,一旦證實罹患乳癌,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專業醫療團隊變得相形重要! 因為專業的醫療團隊,會依據病人及腫瘤情況擬定治療計畫,只要病患全力配合,就能達到最佳療效。 至於化療則是用化學合成藥物治療癌症的方法,是治療腫瘤與部份自身免疫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效果是避免癌細胞擴散、減緩癌細胞增殖、緩解腫瘤引發的不適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利用呼吸控制技術,病人要深呼吸,閉氣屏息約20秒,在這20秒內,放射電療師會準確監察病人胸部位置,並施以電療。
魏銓延表示,大多情況是乳癌細胞產生突變,對原本的治療產生抗藥性,潛伏在身體等待時機重新生長。 乳癌放療 乳癌放療 另外有些乳癌腫瘤非單一組成,它可能有多種亞型組成,但現代技術沒有辦法分的這麼細,以致治療不完全。 ,完全視病患病程分期、身體狀況,由醫師進行綜合判斷後再做出決定,而放、化療醫治效果也要看病患的具體病情而定,沒有哪一種治療方式優於另一種的說法。
乳癌放療: 因為我有健保給付所以化療的部份不需要額外付費
你應該視它為人生的轉機──不是教你怎樣吃更多的健康食品,或是如何去找更多的抗癌方式;而教你如何去改變人生,引導你重新檢討對生命的態度。 醫學發展日新月異,治療方法和藥物選擇增加,沒有一種藥物適合所有患者,治療方法也不應一成不變。 乳癌放療 葉慧玲說,傳統全乳放療分次幅射劑量小、照射範圍大、療程長約5、6週,低分次全乳放療則是縮短到約15天,加速部份乳房放療則是劑量大、但縮小集中、精準照射,時間可縮短到5天完成。 若1到3顆淋巴轉移,醫生會評估其他不利因子──分化是高級數的、有淋巴血管浸潤、荷爾蒙接受體(ER)呈陰性,決定是否需要放療。 放療(俗稱電療)與化療必須錯開,但何者為先,何者為後,或應採取「三明治療法」(化療→放療→化療),醫生會選擇最有利的方式進行。
病人深呼吸的時候,胸部會提升,肺部會膨脹,心臟會離開乳房組織,這樣可以減少心臟受電療的劑量影響,從而減低心臟併發症,提高病人存活率。 另外,採用強度調控定位放射治療(IMRT)或弧形調控放射治療(VMAT),配合呼吸控制技術,可以更有效減低心臟電療劑量。 乳房作為女性的性徵之一,隨著年紀改變會出現不同的變化,而衍生各種婦科問題。 周醫生指本港乳癌病人一般大多都是自己摸到乳房有硬塊而求醫,然而雖然乳癌的病徵大同小異,但根據不同類型的乳癌,病人在手術後所接受的化療、電療,或需要服用的藥物都會有所分別。 乳癌病人接受腋下淋巴切除及腋下放射治療後,上肢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淋巴水腫徵狀,病人應向主診的腫瘤科醫生或護士諮詢有關預防淋巴水腫的方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乳癌多年來蟬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第一名,依據衛福部癌症登記統計資料指出,小於40歲的乳癌患者每年確診上千位,因此女性朋友應重視此議題,定期檢查,若發現罹癌應盡早接受治療。
乳癌放療: 運動專區
例如照射頭部的放射線量超過一定限度時,掉落的頭髮就一輩子再也長不出來。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a Radiation Oncologist。 專長是用放射治療”融化”各式腫瘤,佐以免疫治療,化療或熱療。
侯明鋒說,乳癌治療不能拖,容易復發的HER2陽性患者更須聽從醫師建議,接受輔助性治療,持續一年使用抗HER2標靶藥物合併化療,就能有效降低日後的復發及死亡風險。 「乳癌真的沒有那麼可怕!」台灣乳癌治療權威、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外科教授侯明鋒說,早期乳癌患者如能好好接受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即使是最惡性的HER2陽性乳癌,只要接受HER2標靶治療,就能降低三至四成復發風險。 侯明鋒說,可惜部分癌友只因擔心化療副作用,不願就醫,或是中斷治療,甚至輕信偏方,最後喪命。 一名年近60歲婦人右邊乳房裡的硬塊已穿破皮膚,腫瘤潰爛,有如發爛的木瓜,散出異味,自知情況不對,仍不願就醫。
乳癌放療: 健康網》早餐亂吃比不吃更糟 醫:易血糖不穩、整天容易餓
經濟不寬裕的本港居民,可以參與「乳癌腫瘤基因表現檢測資助計畫」,符合相關條件患者可以得到相應的檢測補助。 幫助患者減輕乳癌治療過程中的經濟負擔,讓乳癌患者初期治療中獲得更為科學的治療方案。 事實上,我們亦不能指望長度是一個細胞十億分之一的一團放射線粒子,能區分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
- 運動-「運動抗癌,癌症不來」,「每日一萬步 ,身體有保固;每日一身汗, 醫生不用看」要活就要動,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難,最簡單的就是健走,當然散步也行。
- 目前已經有大規模的臨床研究證實,放射治療可以增加局部控制率,也能夠延長存活期。
- 若您是原位癌或第一期、第二期乳癌的病友,在接受部分乳房切除術之後,為了讓治療的效果和「乳房全切除」相同並降低復發的機率,在術後的化學治療完成之後(若有需要),建議接受患側乳房的全乳房放射治療。
我們整理近幾年左側乳癌患者(I-III期),使用ABCHES對比自由呼吸狀態下病人心臟及肺暴露到的放射劑量。 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搭配使用市售含有膠原蛋白成分的乳液或凝膠,加強皮膚保濕滋潤(非油性),降低皮膚反應,但在治療前3小時勿塗抹,其餘時間均可,盡量保持照射部位皮膚清潔。 對於接受治療中的患者來說,飲食原則都和上述預防乳癌及避免復發的建議一樣。 食材要新鮮,且充分洗淨後再吃;少吃油炸或碳烤食物;餐餐別吃太飽,七分飽即可。
乳癌放療: 癌症專區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洪志宏表示,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成長速度最快的癌別,每年約有1萬多名女性罹患乳癌。 乳癌放療 雖然乳癌治療技術進步、存活率高,早期乳癌也可用前導性化療,盡量保留乳房不切除,但保留乳房需輔以放射治療,乳房全切除且合併有危險因子的晚期乳癌患者,也需放療幫忙。 過去乳癌患者常被建議盡量避免食用大豆食物及大豆營養補充品,理由是含有類似雌激素結構的異黃酮,可能導致乳癌生長。
萬一不幸患上乳癌,很多女性都會怕接受治療後會影響乳房外觀,但什麼情況下病人才可以考慮保留乳房或者需要進行局部切除手術? 周醫生指,雖然乳房並不是「重要」器官,但如果女性失去乳房,都會對生活或心理造成較大影響,故對於一些比較年輕或有社交需要的女性,在可行及安全的情況下,其實都可以考慮採用保留乳房治療法。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是乳癌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標是要消滅殘餘的癌細胞。 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的病人需要做放射治療;即使整個乳房切除了,醫生若擔心有癌細胞殘留在胸壁,也會建議做放射治療。
乳癌放療: 黃達夫/台灣醫療 需要由量到質的革命
嚴儆恒醫師表示,如果無法接受每天依指定時間來醫院接受治療,南投醫院近期引進「手術中放射治療」新技術,病人在手術中先切除腫瘤,接著對腫瘤周邊施行一次性高劑量的放射治療。 減少病人術後還要每日往返醫院接受放射治療的不便,也達到降低復發率的效果。 其中1名48歲女性,因洗澡意外摸到左乳有硬塊,就醫檢查是1.5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為第二期乳腺癌。 她選擇乳房保存治療,完成腫瘤切除、腋下淋巴結切除與化療後,醫師建議她放療,她因憂心副作用心肺傷害,決定接受質子放療。 雖然治療後皮膚發炎紅腫,但追蹤一年後恢復,對於外觀保留非常滿意。 一般而言,接受化學治療通常是不會引起疼痛的,一些口服藥可以在家服用,而靜脈注射化學治療的給予,則在病房或門診的化學治療室(圖一)。
- 冠心病風險與心臟受到的電療放射治療劑量成線性相關,平均心臟放射治療劑量(Mean Heart Dose)每增加1 Gy,冠心病的風險會增加7.4%。
- 在他的「身心靈整體健康成長團體」、「美麗人生癌症病患成長團體」裡,的確有現代醫學未知的的理論基礎及治療技巧,治癒的效果斐然可觀,而這些你可以在這套有聲書裡找到。
- 女性病患可以在治療中於陰道放入擴大器以避免縮小,治療後有固定行房亦可避免陰道緊縮,而男性則可以向專科醫師求助進行診治,改善性功能障礙。
- 專長是用放射治療”融化”各式腫瘤,佐以免疫治療,化療或熱療。
- 張金堅與王文科均表示,醫界鼓勵接受全乳切除的女性透過重建拾回女性性徵,找回自信與生活品質。
魏銓延指出,不論是那一種類型的乳癌,現在都有最新型的標靶藥可以治療。 為了讓癌症病患易於接受掉髮的過程,他通常會建議留長髮的病人在接受化療前先剪成短髮,如果是短髮的患者,可以先理成小平頭或3分頭,等到開始化療過一段時間出現掉髮症狀時,就會比較能夠接受自己的外在樣貌,必要時可配戴合適的假髮、頭套或帽子。 例如「荷爾蒙型」潛伏機會及復發機會都較少,因此事後需要接受化療的機會亦比較低;但對於復發機會較高的「三陰性」、「HER2型」乳癌,病人本在接受化療後卻可明顯降低復發率。 因此乳癌治療必需為每位病人度身訂做,完成切除手術後還需要接受化療、口服藥、電療等,亦不代表切除手術進行得不夠徹底。 乳癌的放射線治療主要由直線加速器實行(又稱光子治療),是利用高能量X光照射腫瘤部位,殲滅癌細胞,降低乳癌復發風險,延長存活期。 放射線治療(簡稱放療)和外科手術一樣,屬於乳癌的局部治療。
乳癌放療: 乳癌走向小範圍、少次數照射
另外,也可能出現放射線照射過的皮膚較不流汗,以及皮膚感受溫度比對側高等長期副作用。 成大醫院放射線腫瘤部主治醫師郭瑾表示,電療即是放射線治療,利用放射線殺死肉眼看不見、手術沒切除乾淨的殘留腫瘤細胞,可以有效減少50%的局部復發率,通常作為乳癌的輔助型治療。 目前治療乳癌的方式相當多元,一般以「外科手術」搭「輔助治療」(化療、放療、標靶、荷爾蒙抑制)為主流,但當腫瘤過大時,也可先用化療縮小腫瘤再進行手術,術後再進行放療降低復發率;或透過乳房保留手術與前哨淋巴切片,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及後遺症。 因早期乳癌僅照射同側乳房屬軀幹外部,一般不會有疲倦的現象,若有則可能是時間湊巧或心理作用。 因照射的標的物為乳腺及乳房組織,非皮膚表面,且現在所使用的放射線能量特性,表面的量不高,故正常皮膚之反應僅為輕度泛紅或顏色加深,但之前有化療或現在同時放化療,則皮膚反應會較明顯。
這些嚴重的後遺症在放射線治療發生的機率是非常低的,所以病患者不用恐懼。 但是有—些放射線治療照射到下腹部的時候,尤其是女性會造成終生不能生育。 此外,放射線治療會造成皮膚慢慢會有紅、熱、癢等現象産生,亦可能會有—些乾性的脫屑現象,以及色素的沉著。 一般來講,以上所有的急性副作用當在結束放射線治療以後,會因著時間慢慢的復原。 是希望能夠藉由放射跟化療兩者合併來做治療的時候,提高治療的效果。
乳癌放療: 疾病百科
化療期間白血球下降,代表抵抗力低,劉博仁醫師表示,正常白血球值是4000/mm³,一旦白血球低於3000/mm³或嗜中性白血球低於1500/mm³,很容易感染,所以需增加魚肉豆奶蛋的蛋白質飲食,且要避開生冷食物,多吃熟食,以免提高感染機率。 李伯璋說,乳癌手術後的乳房重建,和一般人的隆乳不同,理論上不算美容外科,而是心理健康的一環,美容與重建兩者的區分是可以討論的。 如果能將多餘的影像檢查費用省下來,拿來補乳房重建這部分的需求,應是綽綽有餘。 關於術後乳房重建,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目前健保沒有給付,是因為基於健保法規定不給付「美容外科手術」,但他認為這應該重新研議。 李伯璋身為外科醫師,以前也做過乳房手術,他回憶,很多病人在切除乳房後,人際關係都遭遇疏離,特別是與伴侶之間的變化,只有自己點滴在心。
電療乳房,主要以三維斷層電腦掃描(CT scanning)計算出心臟受電的劑量。 現時可降低心臟電療劑量的主要技術包括:呼吸控制技術、俯臥姿勢、強度調控定位放射治療(IMRT)、高速螺旋放射治療(tomotherapy)、術中放療,它們各有利弊和應用特點。 乳癌是香港婦女致命癌症的第三位,早期的乳癌更加可能沒有任何病徵,令人防不勝防。 今次邀請得外科專科周芷茵醫生與大家分享不同類型乳癌的特質,以及如何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拆解常見乳癌治療謬誤。 開始放射治療一星期後,病人會逐漸感到疲倦,並可能在療程完結後持續數星期,請留意身體狀況,需要時多加休息。 人體的正常細胞在接收輻射後,會進行自行修復,而癌細胞自行修復的能力遠較正常細胞遜色,所以放射治療可選擇性地消滅體內的癌細胞,而正常細胞則可從傷害中復原。
乳癌放療: 乳房放射治療期間之特別護理
不過,乳房磁振造影敏感度高,可能出現假陽性,臨床需再進一步評估。 長久以來,大家都感受到醫學的無力感,也認同身心靈一體的觀點,可是卻鮮少有人能夠把這樣的洞見,變成可供操作、甚至複製的治療方法。 許醫師從事身心靈整體健康研究十數年,對於癌症的治療及預防復發有獨特心得。 在他的「身心靈整體健康成長團體」、「美麗人生癌症病患成長團體」裡,的確有現代醫學未知的的理論基礎及治療技巧,治癒的效果斐然可觀,而這些你可以在這套有聲書裡找到。 確診乳癌後,妳應該盡快接受合適的治療,因為越早開始治療,痊癒的機會越大。
乳癌放療: 癌症治療的三大療法之二:放射線治療(電療)
在使用羅氏HER2產品的期間懷孕和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羅氏將要求提供更多信息。 這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羅氏HER2產品的安全性,並向衛生當局、醫療人員和患者提供適當的信息。 本網站所載内容只是基於研究和知識的共享,以及作為參考用途,並不是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我們鼓勵您根據自己的判斷和研究,並與合格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合作,來制定您自己的醫療保健決策。
乳癌放療: 放射線治療大降50%乳癌復發率!醫師破解3大放射治療迷思 補充營養能殺更多癌細胞
戊、皮膚部分的副作用在療程結束後的2周仍會持續,到第3周開始逐漸改善。 脫皮的現象到療程結束後的一個多月便會恢復,但皮膚需要約3、4個月的時間才會恢復成本來的顏色,且皮膚附屬器官的恢復,須看個人體質,狀況不一。 乳癌初期治療過程之中,不一定需要使用化療,Oncotype dx安可待乳癌腫癌基因表現檢測可評估乳癌復發機率及化療效益,讓患者了解化療是否對病情有幫助,從而選擇合適的乳癌治療方案。 例如一位罹患口腔癌的患者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後,造成張開嘴巴用的肌肉收縮、硬化,因此嘴巴只能張開幾公釐(毫米, cm),除了流質食物,根本不能吃其他東西。 在做放射線治療的時候,病患者是需要很多高蛋白的攝取,所以能夠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例如肉、蛋白、豆類等等,來補充身體所需,當然也可以補充一些病患者喜歡吃的食物。
乳癌放療: 放射線治療更會殺長得快的腫瘤
放射性肺炎:治療時,正常肺部僅會接受到少許的劑量,因此病友發生有症狀的放射性肺炎機率只有 5% 左右。 疲倦感、胃口不佳、噁心、白血球降低、喉嚨痛、嚥食異物感或疼痛、照射部位皮膚紅腫或濕性脫皮等。 大約五成患者認為落髮是在化療過程中最沉痛的副作用;更有8%患者因為害怕掉髮而拒絕化療。 Paclitaxel與Docetaxel為最常見造成落髮的藥物。 國外目前有低溫療法,是在化療開始前持續戴冷凍手套和鞋套到結束後,大約90分鐘的時間,降低手腳的溫度,使血管收縮,讓化療藥物到達手腳的濃度降低,可以降低大約五成的指甲副作用。 化療產生的甲溝炎主要是因為藥物影響到指甲生長點快速分裂的細胞,臨床上常見急性近端甲溝炎合併脫甲症(onychomadesis),甚至整個指甲下蓄膿,這時便需使用抗生素治療,有時需拔指甲治療。
若接受鎖骨上/下淋巴結的照射,因治療部位離喉嚨非常近,所以會造成輕微的喉嚨發炎;在照射約2周後,和患側乳房同側的喉嚨會覺得有一些異物感,吞嚥也會稍微有影響。 此時建議吃流質、軟質食物,不要吃太硬、太熱或太刺激的食物。 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嚴儆恒指出,大部分的病人需要每週治療五次,每次花費時間約10至15分鐘左右,整個療程可能會達到數週,由於有部分的病人會反應每天往返醫院接受放射線治療,覺得很累很麻煩,甚至需要請假影響工作及生活品質。 如果民眾無法接受每天依指定時間來醫院接受治療,南投醫院近期引進「手術中放射治療」新技術,病人在手術中先切除腫瘤,接著對腫瘤周邊施行一次性高劑量的放射治療。 以目前的放射技術而言,在治療時肺部仍會接受到少許的劑量,但乳癌患者發生有症狀的放射性肺炎機率並不高,僅1%左右。 乳癌放療 而放射性肺炎發生的時間多半在治療全部結束以後1-2個月,患者會有乾咳、走路活動較容易喘和累,以及輕微發燒的症狀,不過症狀通常只會持續2-3周,僅少數患者(1 ‰)因為咳嗽會需要進一步的藥物治療。
放療之後皮膚會有點像曬傷要特別注意保溼,醫生是建議成份越單純越好,同時也要依照自己的皮膚狀況去挑選,文旦自己是覺得蘆薈膠的成份比起乳液來說單純一點,所以就買了一條冰在冰箱,除了放療前後會擦,其他時候就是想到就擦一下,冰冰涼涼的很舒服。 ,例如口腔黏膜破損、骨髓疼痛、胃腸不適、腹瀉、噁心嘔吐、大量落髮,以現在醫藥生技發展進步的狀況,過去化療時常出現肝腎功能損傷、心肺功能受損,或劇烈嘔吐的臨床反應已經大幅減少。 腋下的組織也可用類似方法按摩,從手臂往腋下的方向輕按,每次 5-10 分鐘,每天可做 2-3 次。 有些人會覺得精神變得比較差,想睡覺的時間變得比較長;僅有極少數病患需臥床休息;若有此現象可多攝取一些水分,會稍稍改善。 放療後的皮膚在一年內對陽光十分敏感,因此防曬很重要,可以用遮蔽的方式如撐傘或穿著具防曬係數UPF50以上防曬衣物,或使用溫和的防曬產品(室內為主:SPF30,PA++/室外為主:SPF50,PA+++)。
乳癌放療: 乳癌的”護心”放療:治好疾病,保護心臟!!
在NEJM一起丹麥&瑞典超過2000名女性乳癌的追蹤分析,發現數十年後產生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與照射時心臟暴露到的劑量呈正相關。 建議做好遮陽與保濕,短期內不要泡溫泉或日光浴,因治療後皮膚散熱比較差,放射線治療過的範圍會不舒服。 放射治療乳房,主要以三維斷層電腦掃描(CT Scanning)計算出心臟受電的劑量。
乳癌放療: 醫師 + 診別資訊
另外,由於分子醫學的進步,未來將藉由基因檢測來找出哪些病患具有高復發風險,哪些病患對於放射治療具有放射敏感性,以提高放射治療的效益與乳癌的整體治療成果。 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過程中,發生急、慢性皮膚反應為最常見的副作用。 在剛開始照射前三周幾乎沒變化,進入第三周後,皮膚呈現輕微紅腫如同曬傷一般,表皮的毛孔也會變得比較明顯(圖三)。 少數的病人在照射約五周後,可能在皮膚上會產生一些小水泡或溼性傷口,但通常範圍不大,些許疼痛感,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搭配藥膏或藥物治療。